一种加强型钢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39304发布日期:2018-10-12 21:52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件,特别涉及一种加强型钢管。



背景技术:

钢管作为一种管件,具有输送流体和粉状固体、交换热能等作用。不锈钢管具有安全、卫生、耐用等优点,但由于钢材为刚性材料,受到巨大的压力后容易断裂,而不会像软管一样能够恢复形变,因此钢管对于结构强度具有一定要求。

公告号为CN20321524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防变形钢管,管体的横截面为圆形,管体内设置有加固支撑板,管体外壁设置有加强筋;加固支撑板由支撑板焊接固定呈十字形结构,十字形结构的支撑板的四个外端分别与管体内壁焊接在一起;加强筋至少有四个,支撑板相邻外端之间设置有加强筋,加强筋焊接在管体外壁;加固支撑板和加强筋均为钢质材料。

上述防变形钢管通过在内腔设置加固支撑板的方式,增加管体的结构强度,使得管体受到压力后不容易断裂。但是加固支撑板将管体内腔分为四个截面面积较小的部分,从而使得管体运输生活废水时容易造成管道堵塞,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强型钢管,管体的结构强度得到提高的同时能够避免垃圾聚堆而造成管道堵塞的麻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加强型钢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内腔设置有截面呈三角形的加强架,所述加强架三个角均与管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加强架将管体内腔分为位于中央的主流道以及位于三侧的辅流道,所述辅流道入水口处均设置有滤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架的截面呈三角形而三角形作为最稳定的结构,抗压能力强,因此管体受到高强度的挤压后加强架能够给予管体内壁支撑,从而增加管体结构强度,避免管体受压后发生形变、甚至断裂的情况。用于运输生活废水时,废水进入主流道和辅流道,由于滤网的设置,使得废料无法进入通道面积较小的辅流道内而发生堵塞,因此废料只能进入通道面积较大的主流道,使得废料能够顺利通过而避免堵塞的情况发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滤网朝远离加强架的方向倾斜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滤网能够起到将生活废水中的废料从管体内腔平滑过渡到主流道的作用,避免废料卡在滤网与管体内壁之间夹角处,便于生活废水通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辅流道内设置有若干加强环,所述加强环与管体内壁以及加强架外侧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环起到支撑辅流道的作用,增加辅流道的结构强度,避免管体外壁于辅流道中央处受到挤压后朝辅流道凹陷的麻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强架和加强环均由奥氏体不锈钢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加强环和加强架的设置,因此生活废水与管件之间的接触面积大大增加,因此容易造成管件的生锈腐蚀。加强架和加强环均具有优良的耐腐蚀、防锈能力,因此能够避免管件容易生锈腐蚀的麻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管体外侧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与管体外侧紧贴的固定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座能够使管体放置于地面时不容易发生滚动,同时固定座能够增大管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使得管体受压后管体朝向地面的一侧受到的压强减小而不容易形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管体外侧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供固定座卡入的固定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座通过卡入固定槽的方式与管体连接,因此固定座能够卸下,从而使得管体能够在地面上滚动,便于管体的小范围移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加强架和滤网的设置,使得管体结构强度增加的同时不会发生废料堵塞的情况;

2.通过固定座的设置,使得管体受压后管体朝向地面的一侧受到的压强减小而不容易形变。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

图2是图1沿A-A的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管体;11、固定槽;2、加强架;3、主流道;4、辅流道;5、滤网;6、加强环;7、固定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加强型钢管,如图1、图2所示,包括管体1,管体1内腔设置有截面呈正三角形的加强架2,加强架2三个角均与管体1内壁固定连接。加强架2的截面呈三角形而三角形作为最稳定的结构,抗压能力强,因此管体1受到高强度的挤压后加强架2能够给予管体1内壁支撑,从而增加管体1结构强度,避免管体1受压后发生形变、甚至断裂的情况。

如图1、图2所示,加强架2将管体1内腔分为位于中央的主流道3以及位于三侧的辅流道4,辅流道4入水口处均设置有滤网5。钢管用于运输生活废水时,废水进入主流道3和辅流道4。由于滤网5的设置,使得废料无法进入通道面积较小的辅流道4内而发生堵塞,因此废料只能进入通道面积较大的主流道3,使得废料能够顺利通过而避免堵塞的情况发生。

如图1所示,滤网5朝远离加强架2的方向倾斜设置,因此滤网5能够起到将生活废水中的废料从管体1内腔平滑过渡到主流道3的作用,避免废料卡在滤网5与管体1内壁之间夹角处,便于生活废水通过。

如图1所示,管体1外侧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与管体1外侧紧贴的固定座7。固定座7能够使管体1放置于地面时不容易发生滚动,同时固定座7能够增大管体1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使得管体1受压后管体1朝向地面的一侧受到的压强减小而不容易形变。管体1外侧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供固定座7卡入的固定槽11,因此固定座7通过卡入固定槽11的方式与管体1连接,使固定座7能够卸下,从而使得管体1能够在地面上滚动,便于管体1的小范围移动。

如图2所示,辅流道4内设置有若干加强环6,加强环6与管体1内壁以及加强架2外侧固定连接。加强环6起到支撑辅流道4的作用,增加辅流道4的结构强度,避免管体1外壁于辅流道4中央处受到挤压后朝辅流道4凹陷的麻烦。由于加强环6和加强架2的设置,因此生活废水与管件之间的接触面积大大增加,因此容易造成管件的生锈腐蚀。为避免管件容易生锈腐蚀的麻烦,加强架2和加强环6均由奥氏体不锈钢制成,使其具有优良的耐腐蚀、防锈能力。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