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压耐磨涂塑软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60996发布日期:2018-10-26 19:17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压耐磨涂塑软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水软管,尤其涉及一种农业灌溉用涂塑软管。



背景技术:

在对农作种进行浇水生产作业过程中,通常用涂塑软管作为输水管,使用时展开,长短可以任意快速连接,不用时可以拆卸收卷。现有的涂塑软管的结构如图1所示,它包括外塑胶层1、织袋2和内塑胶层3,织袋2设置在外塑胶层1和内塑胶层3的中间,外塑胶层1的表面为留有织袋网纹的平滑圆柱面,由于需要浇水作业的地点与柴油机水泵机组的摆放地点总存距离,浇水面积由涂塑软管长度决定,在作业时人们必须随时根据需要拖拉和放置输水软管,现有的涂塑软管,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如下几方面的缺陷:

第一,涂塑软管与地面接触,在拖拉过程中两者之间必然产生磨擦,不断的拉动磨擦会使涂塑软管磨擦损坏,缩小涂塑软管的使用寿命;

第二,在输水时涂塑软管的管体由扁平状被水撑成圆管状,在灌溉时,田间经常会有人员走动,稍有不慎就会踩踏在软管上,现有软管没有支撑,灌溉时圆管状软管易被踩扁,耐压性差,经常踩踏易损坏,软管由扁平状被撑成圆管状时,高度增加,稍不注意就会被输水软管绊倒造成身体伤害。

第二,相同规格涂塑软管的耐压强度不高,由于需要输水的目的地通常会与水泵处有一段距离,这就需要对整条输水软管在地面上不断地拖动,才能确保输水软管将水喷灌到需能浇灌范围的末端,在此过程中,当软管在拉动起结或受到人脚踩踏时,由于软管内无支撑,软管被踩踏时管内压力会瞬时提高,管壁的抗压强度大幅度降低,此时管壁就会产生局部爆裂现象。

第三,输水软管的拖拉磨擦使得外塑胶层逐渐被磨损,从而造成整个输水软管的耐压能力下降,若输水压力过高则会产生管体破裂,直接缩短使用寿命,软管与地面接触面积大,拖拉阻力大,拖拉很吃力,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涂塑软管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压耐磨涂塑软管,它不仅提高涂塑软管的耐磨损能力,减小涂塑软管的拖拉阻力,同时还能提高涂塑软管的耐压能力,提高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抗压耐磨涂塑软管,包括外塑胶层、织袋和内塑胶层,织袋设置在外塑胶层和内塑胶层的中间,其特征是:还包括轴向支撑铁丝、横向尼龙加强筋束和耐磨凸体,在外塑胶层与织袋之间设置有至少四根轴向支撑铁丝,在相邻两轴向支撑铁丝之间连接有横向尼龙加强筋束,两两相对的横向尼龙加强筋束长度相等,耐磨凸体设置在外塑胶层的外表面上。

进一步,在外塑胶层与织袋之间设置有四根轴向支撑铁丝,两两对称设置,四根轴向支撑铁丝的周向端面围合成一个矩形。

进一步,在相邻两轴向支撑铁丝之间等间距间隔连接有横向尼龙加强筋束,周向相邻两根横向尼龙加强筋束长度不等。

进一步,所述织袋由纵向线束和横向线束编织而成,所述纵向线束和横向线束均为链子线,在纵向线束中间隔地设有纵向尼龙加强筋束,在横向线束中间隔地设有横向尼龙加强筋束,外塑胶层和内塑胶层分别咬合地设置在织袋的两侧。

进一步,所述耐磨凸体为条状凸体,条状凸体与涂塑软管轴线平行,且沿管体的周向均匀分布。

进一步,所述条状凸体的凸出高度为0.5~3毫米,相邻两根条状凸体之间的夹角为1°~15°。

进一步,所述耐磨凸体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半圆形或四边形。

进一步,所述耐磨凸体为点块状凸体,均匀分布在涂塑软管的外塑胶层的外表面上。

更进一步,点块状凸体的凸出高度为0.5~3毫米。

由于在外塑胶层与织袋之间设置有轴向支撑铁丝,在涂塑软管受到外力作用时,对涂塑软管起支撑作用,杜绝涂塑软管拉动起结,防止涂塑软管被踩踏时管内压力瞬时提高,增强管壁的抗压强度,防止管壁产生局部爆裂的现象。在两两轴向支撑铁丝之间连接有横向尼龙加强筋束,使轴向支撑铁丝之间产生横向拉力,保证涂塑软管在注水时,轴向支撑铁丝在软管的支撑处,并且大幅度提高涂塑软管的抗拉强度;且轴向支撑铁丝与横向尼龙加强筋束使得软管撑起时为扁平矩形,软管高度减小,减少田间劳作农民被软管绊倒概率,大大减少意外伤害。在外塑胶层的个表面上设置了若干根与管体轴线平行的耐磨凸体,从而减小了整条涂塑软管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需要拖拉管体时,仅有耐磨凸体与地面接触,减小了拖拉阻力,大幅度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涂塑软管首先磨损的是耐磨凸体,涂塑软管的承压管壁不受影响,从而提高了涂塑软管的使用寿命。同时,耐磨凸体的设置提高涂塑软管的承压能力和抗拉强度。

本实用新型能大幅度提高涂塑软管的耐压强度,涂塑软管的耐压、抗拉、抗剪切性能比普通涂塑软管提高8~10倍,它的耐压性能和防爆裂远好于人们的预期,它特别适用于远程浇灌用。本实用新型的抗磨损余量增加了0.5~3毫米,使用寿命可延长2年~3年;拖拉阻力减小50%~70%,极大的减轻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抗拉强度和承压强度提高了15%~30%,经实际使用验证,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耐磨损,易拉动,承压强度、抗拉强度高,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软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织袋由链子线织造而成;

图6为织袋的横向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织袋的纵向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塑胶层;2-织袋;3-内塑胶层;4-轴向支撑铁丝; 5-横向尼龙加强筋束;6-耐磨凸体;7-纵向尼龙加强筋束;21-纵向线束; 22-横向线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抗压耐磨涂塑软管,如图3~图7所示,包括外塑胶层1、织袋2、内塑胶层3、轴向支撑铁丝4、横向尼龙加强筋束5和耐磨凸体6,织袋2设置在外塑胶层1和内塑胶层3的中间,在外塑胶层1与织袋2之间设置有四根轴向支撑铁丝4,两两对称设置,四根轴向支撑铁丝4的周向端面围合成一个矩形,在相邻两轴向支撑铁丝4之间等间距间隔连接有横向尼龙加强筋束5,周向相邻两根横向尼龙加强筋束5长度不等,两两相对的横向尼龙加强筋束5长度相等,耐磨凸体6设置在外塑胶层1的外表面上,所述耐磨凸体6为条状凸体,条状凸体与涂塑软管轴线平行,且沿管体的周向均匀分布,所述耐磨凸体4的凸出高度为1毫米,相邻两根条状凸体之间的夹角为15°,耐磨凸体4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所述织袋2由纵向线束21和横向线束22编织而成,所述纵向线束21 和横向线束22均为链子线,在纵向线束21中间隔地设有纵向尼龙加强筋束7,在横向线束22中间隔地设有横向尼龙加强筋束5,外塑胶层1和内塑胶层3分别咬合地设置在织袋2的两侧。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耐磨凸体6的截面形状为四边形。

实施例3: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耐磨凸体6为点块状凸体,均匀分布在涂塑软管的外塑胶层1的外表面上,点块状凸体的凸出高度为2毫米。

实施例4:在实施例1~3中,在织袋2上的纵向线束21中间隔地设有纵向尼龙线束加强筋束7。

实施例5:在实施例1~3中,在织袋2上的横向线束22中间隔地设有横向尼龙线束加强筋束5。

实施例6:在实施例1~3中,在织袋2上的纵向线束21中间隔地设有纵向尼龙线束加强筋束7,在横向线束22中间隔地设有横向尼龙线束加强筋束5。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