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泡棉上胶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09665发布日期:2018-09-11 20:44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自动泡棉上胶治具。



背景技术:

随着产品需求量上升,人工背胶的方式,不仅人工工时大,效率也极其低下,且良率也是不稳定的,如熟练工离职,新员工进厂,还要重头再开始摸索,因这些因数原因,已经无法达到供货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自动泡棉上胶治具,该治具可以有效节约人工,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良率稳定性。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自动泡棉上胶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一端转动设置包覆产品放置轴,工作台上沿进料方向依次布置泡棉预展开治具、泡棉完全展开治具、泡棉上胶治具及背胶压紧治具,其中泡棉上胶治具的上方转动设置胶带放置轴,工作台上对应于背胶压紧治具出料端的外侧设有剪切刀;所述泡棉预展开治具上沿长度方向均布设置若干包覆成型泡棉定位槽,包覆成型泡棉定位槽为两端向上翘曲的弧形槽,泡棉完全展开治具上设有若干个与包覆成型泡棉定位槽一一对应的第一展开槽,泡棉上胶治具上设有若干泡棉导槽,每个所述泡棉导槽处均配合设置两条胶带定位槽,泡棉导槽与第一展开槽一一对应,背胶压紧治具上设有若干第二展开槽,第二展开槽与泡棉导槽一一对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工作台上对应于泡棉预展开治具的进料端外侧滚动相切设置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工作台上对应于背胶压紧治具出料端的外侧滚动相切设置第三压辊和第四压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展开槽与第二展开槽均为矩形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胶带定位槽与泡棉导槽相互垂直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泡棉导槽为两端向上翘曲的弧形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产品利用治具固定背胶位置,以便于产品背胶时尺寸和位置稳定;该治具结构简单可靠,更换修正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各个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2中,包括工作台1、泡棉预展开治具2、包覆成型泡棉定位槽2-1、泡棉完全展开治具3、第一展开槽3-1、泡棉上胶治具4、泡棉导槽4-1、胶带定位槽4-2、背胶压紧治具5、第二展开槽5-1、第一压辊6、第二压辊7、第三压辊8、第四压辊9、裁切刀10、包覆产品放置轴11、胶带放置轴12等。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自动泡棉上胶治具,包括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0的一端转动设置包覆产品放置轴11,工作台1上沿进料方向依次布置泡棉预展开治具2、泡棉完全展开治具3、泡棉上胶治具4及背胶压紧治具5,其中泡棉上胶治具4的上方转动设置胶带放置轴12,工作台1上对应于背胶压紧治具5出料端的外侧设有剪切刀10;所述泡棉预展开治具2上沿长度方向均布设置若干包覆成型泡棉定位槽2-1,包覆成型泡棉定位槽2-1为两端向上翘曲的弧形槽,泡棉完全展开治具3上设有若干个与包覆成型泡棉定位槽2-1一一对应的第一展开槽3-1,泡棉上胶治具4上设有若干泡棉导槽4-1,每个所述泡棉导槽4-1处均配合设置两条胶带定位槽4-2,泡棉导槽4-1与第一展开槽3-1一一对应,背胶压紧治具5上设有若干第二展开槽5-1,第二展开槽5-1与泡棉导槽4-1一一对应。

工作台1上对应于泡棉预展开治具2的进料端外侧滚动相切设置第一压辊6和第二压辊7;工作台1上对应于背胶压紧治具5出料端的外侧滚动相切设置第三压辊8和第四压辊9。

第一展开槽3-1与第二展开槽5-1均为矩形槽。

胶带定位槽4-2与泡棉导槽4-1相互垂直设置。

泡棉导槽4-1为两端向上翘曲的弧形槽。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在工作时,包覆产品放置轴11放卷泡棉,泡棉经过第一压辊6与第二压辊7进行展开作业,由于条状泡棉具有弹性,弹性泡棉经由第一压辊6和第二压辊7后,收缩呈弧形,并进入包覆成型泡棉定位槽2-1,然后经过第一展开槽3-1进行展开作业,然后泡棉在进入泡棉导槽4-1时,胶带放置轴12上的背胶经由胶带定位槽4-2后与贴合于泡棉沿宽度方向两侧,上好背胶的泡棉经由第二展开槽5-1后,由第三压辊8、第四压辊9对泡棉上的背胶进一步展平压紧,上好背胶的泡棉由裁切刀10裁切至合适的长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