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固定孔和冷却体的导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17390发布日期:2019-01-05 09:43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具有固定孔和冷却体的导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按照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导轨。



背景技术:

从de102014220587a1中公开了一种用于直线滚动轴承的导轨,所述导轨设有单独的冷却体。所述冷却体与所述导轨一起形成冷却通道,通过所述冷却通道来引导冷却流体,以用于将所述导轨的温度调节到预先给定的目标值。这样的导轨比如用在机床中,用于获得高的加工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所述导轨能够借助于单独的旋转螺栓固定在基体上,其中,所述冷却体仍然发挥了良好的冷却作用。

按照权利要求1来提出,所述导轨具有多个用于接纳旋转螺栓的沿着所述纵轴线分布地布置的第一穿孔,其中,所述冷却体具有第二穿孔,所述第二穿孔分别对齐地延续所分配的第一穿孔,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冷却通道布置在所述第二穿孔的对置的侧面上。

所述导轨优选由钢构成。优选所述导轨至少在所述工作面的区域中经过淬火。所述第一和/或第二冷却通道优选构造为封闭的通道。所述第一和/或第二通道能够形成冷却回路的进流和回流,冷却流体在所述冷却回路中流通(umlaufen)。但是所述第一和/或第二通道也能够沿着相同的方向被贯穿流过。所述冷却流体优选是液体,该液体至多优选包含水和/或油。

在从属权利要求中说明了本发明的有利的拓展方案和改进方案。

能够规定,所述冷却体除了所述第二穿孔之外沿着所述纵轴线具有恒定的横截面形状,其中,所述冷却体由铝构成。这样的冷却体特别成本低廉。所述冷却体优选以挤压方法来制成。

能够规定,所述导轨具有底面,该底面被所述第一穿孔穿过,其中,所述冷却体贴靠在所述底面上。由此,能够将所述冷却体夹紧在所述底面与所述基体之间,所述导轨被安装在所述基体上,使得所述冷却体与所述导轨之间的热传导特别好。

能够规定,所述底面在所述第一穿孔的区域中由第一槽构成,所述第一槽沿着所述纵轴线延伸,其中,所述冷却体至少部分地被接纳在所述第一槽中。这样的导轨所需要的结构空间特别少。它尤其能够设有与未被冷却的导轨相同的尺寸。优选所述冷却体完全被接纳在所述第一槽中。

能够规定,所述底面至少部分地限定所述第一和第二冷却通道。由此,所述冷却流体与所述导轨进行直接的接触,因而所述导轨与所述冷却流体之间的热传导特别好。优选所述第一槽相应至少部分地限定所述第一和第二冷却通道。能够规定,所述冷却体在横截面中看具有中间部分,从所述中间部分上横向于所述纵轴线伸出两个对置的翼形件,其中,所述第二穿孔穿过所述中间部分,其中,所述翼形件相应部分地限定所述第一或者第二冷却通道。这种实施方式特别节省位置。优选在所述翼形件与所述第一槽之间分别布置密封件。优选在所述基部(basis)与所述第一槽之间布置至少一个密封件。

能够规定,所述第一和第二冷却通道仅仅由所述冷却体来限定。所述冷却通道由此能够构造得特别密封。不用担心冷却流体的流出。所述冷却体优选构造为一体的结构。

能够规定,所述冷却体与所述导轨材料锁合地连接。由此能够可靠地避免下述情况,即:尤其如果所述导轨未被安装在所分配的基体上,所述冷却体从所述导轨上松开。优选所述冷却体与所述第一槽材料锁合地连接。所提到的材料锁合的连接能够通过粘着、钎焊或者熔焊来建立。

能够规定,所述导轨具有至少一个垂直于所述纵轴线来取向的端面,其中在所述端面中布置第二槽,所述第二槽将所分配的流体接头与所述第一和/或第二冷却通道连接。由此以特别简单的并且节省位置的方式来提供所述冷却通道与所述流体接头之间的连接。所述第二槽优选用盖子来遮盖,使得其与所述盖子一起形成封闭的通道。

此外,为一种由按本发明的导轨以及基体构成的组件要求保护,其中,所述导轨贴靠在所述基体上,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穿孔相应地由所分配的被旋入到所述基体中的旋转螺栓穿过。

能够规定,所述基体具有第三槽,所述第三槽平行于所述纵轴线延伸,其中,所述冷却体至少部分地被接纳在所述第三槽中。所述第三槽因此布置在所述基体的下述区域中,所述区域本来要经受切屑(span)去除的加工。与此相应,所述第三槽能够成本低廉地制成。所述冷却体能够完全被接纳在所述第三槽中,其中在所述导轨上没有设置第二槽。

不言而喻,前面所提到的和下面还要待解释的特征不仅能够在相应所说明的组合中使用,而且能够在其它的组合中或者单独地使用,而不离开本发明的范围。

附图说明

下面借助于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解释。

图1示出了按照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导轨的横截面;

图2示出了按照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导轨的横截面;

图3示出了按照本发明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导轨的部分横截面;

图4示出了按照本发明的第四种实施方式的导轨的纵截面;

图5示出了按照图4的导轨的横截面;

图6示出了按照图4的导轨的侧视图;并且

图7示出了按照本发明的第五种实施方式的导轨的横截面。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按照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导轨20a的横截面。图1的截平面垂直于所述纵轴线11通过第一穿孔24的中轴线来伸展。在所述导轨20a上安装导座15,所述导座比如能够按照ep2110571b1来构成。所述导座15在此拥有四排连续地旋转的滚动体,所述滚动体相应地在所分配的工作面23上在所述导轨20a滚动。所述导轨20a由钢构成,其中该导轨优选以感应方法经过了表面淬火。所述导轨20a被大量的作为分级孔来构成的第一穿孔24穿过(durchsetzen)。所述第一穿孔24彼此平行地沿着所述纵轴线11有规律地分布地布置。所述第一穿孔24构造用于接纳以圆头螺栓的形式构成的旋转螺栓。所述第一穿孔在所述导轨20a的下面穿过底面25,所述底面用作用于基体的贴靠面(参照图7)。所述导轨20a和所述导座15构造为关于平行于所述纵轴线11来伸展的对称平面16镜像对称的结构。

所述底面25部分地由第一槽21构成,所述第一槽以恒定的、在此为矩形的横截面形状沿着所述纵轴线11延伸。所述第一槽21在所述导轨20a的整个长度上延伸,其中,所述第一槽21如愿地在其两个沿着所述纵轴线的方向对置的端部上被闭锁(verschließen)。在所述第一槽21中接纳冷却体30a。所述冷却体30a如此与所述第一槽21相匹配,使得所述冷却体30a与所述导轨20a之间的接触面最大。优选所述冷却体30a以小的预应力被安装到所述第一槽21中。也能够考虑,在所述冷却体30a与所述导轨20a之间加入导热胶。所述冷却体30a拥有大量的第二穿孔34,所述第二穿孔分别如此对齐地(fluchtend)延续(fortsetzen)所分配的第一穿孔24,从而能够穿过所述第一和第二穿孔24、34来插上相关的旋转螺栓(schraubbolzen)。

在所述第二穿孔34旁的左边和右边布置第一或者第二冷却通道31、32。所述第一和第二冷却通道31、32在横截面中看相应地构造为圆形,其中,所述冷却体30a完全限定所提到的冷却通道31、32。如此大地选择相应的直径,从而将所述冷却体30a的余下的壁厚最小化,以用于改进向所述导轨的热传导。除了所述第二穿孔34和所述第一及第二冷却通道31、32之外,所述冷却体30a完全填满所述第一槽21。所述第一冷却体30a优选以铣削方法来制成。所述冷却体30的横截面形状除了所述第二穿孔34之外构造为沿着所述纵轴线11恒定的结构。所述冷却体30a优选由铝或者铜构成。

图2示出了按照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导轨20b的横截面。所述第二种实施方式除了接下来所描述的差别之外与所述第一种实施方式相同地构成,从而与此相关要参照关于图1的解释。在图1和2中,相同的或者彼此相对应的部件设有相同的附图标记。

所述冷却体30b的横截面形状就以铝-挤压方法进行的成本低廉的制造而言得到了优化。与此相对应,所述冷却体拥有尽可能恒定的壁厚。不言而喻,在所述挤压之后钻出所述第二钻孔34。相对于所述第一种实施方式扩大了所述冷却体30b的高度,其中,所述冷却体30b的角在所述工作面23的区域中被斜切。所述第一槽21的横截面形状基本上无间隙地与所述冷却体的变化的外部形状相匹配,以用于实现最佳的热传导。所述第一和第二冷却通道31、32的横截面形状如此与所述冷却体的外部形状相匹配,从而产生已经提到的恒定的壁厚。由此,一方面能够通过所述冷却体30b来引导大的冷却剂流。另一方面所需要的用于所述冷却体30b的材料少。此外,在进行所述挤压时避免扭曲(verzug)。

图3示出了按照本发明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导轨20c的部分横截面。所述第三种实施方式除了接下来描述的差别之外与所述第一种实施方式相同地构成,从而与此相关要参照关于图1的解释。在图1和3中相同的或者彼此相对应的部件设有相同的附图标记。

所述第一槽21直角处构造有经过倒圆的角28,其中,所述冷却体30c在所提到的角的区域中设有斜面37。所述冷却体30c在其对置的侧面上分别通过粘合层38材料锁合地与所述第一槽21相连接。为了调节所述粘合层38的厚度和宽度,所述冷却体30c设有用于所述粘合层38的空隙。在所述粘合层38的旁边,所述冷却体30c直接贴靠在所述导轨20c上。

图4示出了按照本发明的第四种实施方式的导轨20d的纵截面。所述第四种实施方式除了接下来所描述的差别之外与所述第一种实施方式相同地构成,从而与此相关要参照关于图1的解释。在图1、4、5和6中相同的或者彼此相对应的部件设有相同的附图标记。

可以看出所述均匀分布地沿着纵轴线11布置的第一和第二穿孔24、34。所述冷却体30d在所述导轨20d的整个长度上延伸。所述导轨20d拥有两个对置的平坦的端面26,所述端面垂直于所述纵轴线来取向。前面的解释也适用于所述第一种到第三种实施方式。

图5示出了按照图4的导轨的横截面。与所述第一种到第三种实施方式相比,所述第一和第二冷却通道31、32相应地由所述冷却体30d和所述导轨20d一起来限定。由此,从所述冷却通道31、32中的冷却流体到所述导轨20d的热传导得到了改进。

所述冷却体30d拥有中间部分35,该中间部分被所述第二穿孔34穿过。从所述中间部分35上向左并且向右分别伸出翼形件36(flügel),所述翼形件限定所分配的冷却通道31、32。所述翼形件36相应地构造为具有恒定的厚度的平坦的板。所述冷却体30d在总体上拥有倒立的字母“t”的形状,在所述冷却体30d与所述导轨20d之间能够布置密封件(在图6中编号41),以用于防止冷却流体流出。所述第一槽21直角处设有被斜切的角,其中,所述角也能够构造为尖棱的或者经过倒圆的结构。

图6示出了按照图4的导轨20d的侧视图。视图平面平行于所述端面26取向,其中在那里存在的盖子被取下。在所述端面26中布置叉状地朝所述第一和朝第二冷却通道31、32分支的第二槽22。所述第二槽由所提到的(未示出的)盖子流体密封地遮盖,其中,所述盖子用螺纹孔40来旋紧。在用附图标记27表示的位置上,在所述盖子中设置流体接头,通过所述流体接头能够将冷却流体导入到所述第二槽22中并且因此导入到所述第一和第二冷却通道31、32中。所述第二槽22拥有恒定的深度和基本上矩形的横截面形状。

在图6中所示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两个冷却通道31、32沿着相同的方向被贯穿流过,其中,所述两个端面26以相同的方式设有流体接头。但是也能够考虑,将所述两个流体接头布置在所述导轨20d的唯一的端面26上,使得所述第一和第二冷却通道31、32沿着相反的方向被贯穿流过。不言而喻,所述第二槽22的走向可以相应地调整。

图7示出了按照本发明的第五种实施方式的导轨20e的横截面。所述第五种实施方式除了接下来所描述的差别之外与所述第一种实施方式相同地构成,因而与此相关要参照关于图1的解释。在图1和7中相同的或者彼此相对应的部件设有相同的附图标记。

现在,取代所述导轨中的第一槽而在所述基体12中设置第三槽14,所述导轨20e与所述基体旋紧。所述第三槽14的宽度被选择得小于所述导轨20e的宽度,以便所述导轨20e贴靠在所述基体12上。在所述基体12中设置螺纹孔17,在该螺纹孔中旋入(未示出的)、以圆头螺栓的形式构成的旋转螺栓。所述旋转螺栓在此穿过所述第一和第二穿孔24、34。所述基体12比如由机床(werkzeugmaschine)的机座(maschinenbett)来构成。

所述第一和第二冷却通道31、32相应地以槽的形式来构成,所述槽被所述导轨20e流体密封地覆盖。所提到的槽的横截面形状构造为矩形,其中同样能够使用其它的横截面形状。在所述槽的两个旁侧,分别在所述冷却体30e与所述导轨20e之间布置了密封件41,以用于防止冷却流体在那里流出。

不言而喻,所述第一种和第五种实施方式也能够如此彼此组合起来,从而不仅存在所述第一槽而且存在所述第三槽,其中,所述冷却体不仅被接纳在所述第一槽中而且被接纳在所述第三槽中。

附图标记列表:

10组件

11纵轴线

12基体

14第三槽

15导座

16对称平面

17螺纹孔

20a导轨(第一种实施方式)

20b导轨(第二种实施方式)

20c导轨(第三种实施方式)

20d导轨(第四种实施方式)

20e导轨(第五种实施方式)

21第一槽

22第二槽

23工作面

24第一穿孔

25底面

26端面

27流体接头

28经过倒圆的角

30a冷却体(第一种实施方式)

30b冷却体(第一种实施方式)

30c冷却件(第一种实施方式)

30d冷却体(第一种实施方式)

30e冷却体(第一种实施方式)

31第一冷却通道

32第二冷却通道

34第二穿孔

35中间部分

36翼形件

37斜面

38粘合层

40螺纹孔

41密封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