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叉车换挡杆轴向间隙的调整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02344发布日期:2018-08-19 14:42阅读:40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叉车换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叉车换挡杆轴向间隙的调整机构。



背景技术:

机械叉车的换挡杆是机械叉车进行手工换挡操作时的一个支撑机构,叉车在进行换挡时,换挡杆固定不动。因此,换挡杆安装必须可靠,不允许轴向窜动。参见图5,目前换挡杆3一端安装在变速箱壳体2的沉孔中,一端安装在原有轴臂12的孔中,由于制造误差的存在,换挡杆3安装后,存在轴向间隙,需要通过加调整垫片13进行调整,并且每件换挡杆所加的调整垫片13的厚度不固定的。并且加了调整垫片13后,间隙有没有彻底消除,需要自己去检测判断,安装调整效率比较低,安装的一致性得不到保证,影响到换挡杆3的装配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消除换挡杆安装时存在的轴向间隙,避免换挡杆轴向窜动,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叉车换挡杆轴向间隙的调整机构。

一种用于叉车换挡杆轴向间隙的调整机构,包括变速箱壳体2、换挡杆3和轴臂5,所述换挡杆3的一端安装在变速箱壳体2一侧的沉孔中,所述换挡杆的另一端安装在变速箱壳体2另一侧的轴臂5的中心孔52里,所述轴臂5与变速箱壳体2之间设有第一o型圈4,所述轴臂5通过两件螺栓10安装在变速箱壳体2上,所述换挡杆的外圆上套装两件换挡拨叉9,所述换挡拨叉9沿换挡杆轴向滑动;所述轴臂5的外圆上设有第二环槽51,所述第二环槽51内安装第一o型圈4。

所述轴臂5的中心孔52的孔底设有螺纹孔53,所述螺纹孔53中安装调整螺栓6,并且用螺母7将调整螺栓6锁紧;所述中心孔52内设有活动塞11,通过调整螺栓6顶住活动塞11,消除活动塞11与换挡杆之间的间隙,继而消除换挡杆安装时的轴向间隙。

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如下:

所述活动塞11的外圆上设有第一环形槽,所述第一环形槽内安装用于密封的第二o型圈8。所述第一o型圈4、第二o型圈8均为耐油橡胶o型圈。

所述调整螺栓6的螺纹为细牙螺纹。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1)换挡杆与调整螺栓之间设有活动塞,避免调整螺栓与换挡杆直接接触,通过调整螺栓顶住活动塞,继而消除活动塞与换挡杆之间的间隙。

(2)活动塞与转臂间设有o型密封圈,密封了变速箱内的传动油。

(3)换挡杆轴向间隙调整方便快捷,换挡杆安装调整的一致性能够得到保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在变速箱壳体上安装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轴臂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在变速箱体上位置示意图。

图5为原有换档杆安装剖视图。

附图中序号:变速箱壳体2、换挡杆3、第一o型圈4、轴臂5、第二环槽51、中心孔52、螺纹孔53、调整螺栓6、螺母7、第二o型圈8、换挡拨叉9、螺栓10、活动塞11,原有轴臂12,调整垫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说明。

实施例一:

参见图2和图3,一种用于叉车换挡杆轴向间隙的调整机构,包括第一o型圈4、轴臂5、调整螺栓6、螺母7、第二o型圈8和活动塞11。所述轴臂5的中心孔52的孔底设有螺纹孔53,所述螺纹孔53中安装调整螺栓6,并且用螺母7将调整螺栓6锁紧。所述中心孔52内设有活动塞11。所述活动塞11的外圆上设有第一环形槽,所述第一环形槽内安装用于密封的第二o型圈8。所述轴臂5的外圆上设有第二环槽51,所述第二环槽51内安装第一o型圈4。所述第一o型圈4、第二o型圈8均为耐油橡胶o型圈,用于密封变速箱内的传动油。

参见图1和图4,换挡杆3的一端安装在变速箱壳体2一侧的沉孔中,换挡杆3的另一端安装在变速箱壳体2另一侧的轴臂5的中心孔52里,所述轴臂5通过两件螺栓10安装在变速箱壳体2上,所述换挡杆3的外圆上套装两件换挡拨叉9,所述换挡拨叉9沿换挡杆3轴向滑动。通过调整螺栓6顶住活动塞11,消除活动塞11与换挡杆3之间的间隙,继而消除换挡杆安装时的轴向间隙。所述间隙调整机构,调整效率高,提升了换挡杆3安装的一致性,提高了换挡杆3的装配质量。

以上内容并非对本发明的结构、形状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叉车换挡杆轴向间隙的调整机构,包括第一O型圈、轴臂、调整螺栓、螺母、第二O型圈和活动塞。所述轴臂的中心孔的孔底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中安装调整螺栓,并且用螺母将调整螺栓锁紧。所述中心孔内设有活动塞,所述活动塞的外圆上设有第一环形槽,所述第一环形槽内安装用于密封的第二O型圈,所述轴臂的外圆上设有第二环槽,所述第二环槽内安装第一O型圈,所述第一O型圈、第二O型圈均为耐油橡胶O型圈,用于密封变速箱内的传动油。使用时,通过调整螺栓顶住活动塞,消除活动塞与换挡杆之间的间隙,继而消除换挡杆安装时的轴向间隙。本发明调整效率高,提升了换挡杆安装的一致性,提高了换挡杆的装配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常方坡;刘海林;袁正;王永国;赵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5.14
技术公布日:2018.08.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