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性比例多功能平衡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45658发布日期:2018-11-14 04:07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平衡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性比例多功能平衡阀。

背景技术

静态平衡阀是在水力工况下,起到静态平衡调节的阀门。它是通过改变阀芯与阀座的间隙(开度),来改变流经阀门的流动阻力以达到调节流量的目的。

目前现有的平衡阀控制精度差,阀门自身的能量损耗大,在控制能量均衡问题上还做不倒比例控制。这不仅会使现场调节费时费力,而且无法达到能量控制与设计数据相匹配。且在流体管道控制领域,阀门产生的噪音一直是用户的痛点,也是行业难题。并且流体过滤不完善,无法更好的过滤流体保护终端设备。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线性比例多功能平衡阀,以实现自身能量损耗小,能做到线性比例调节能量,又能解决用户痛点的噪音,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性比例多功能平衡阀,以实现自身能量损耗小,能做到线性比例调节能量,又能解决用户痛点的噪音。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线性比例多功能平衡阀,包括阀盖、阀体、阀套、阀芯、阀杆和传动杆,所述阀盖设置在所述阀体上,所述阀套内置在所述阀体中,所述阀芯上下移动的内置在所述阀套的内腔中,所述阀杆转动的设置在所述阀体上,所述传动杆的顶端与所述阀杆螺纹连接,所述阀盖上设置有轴向转动限位孔,所述传动杆的末端穿设过所述轴向转动限位孔且与所述阀芯固定连接,所述阀芯具有圆柱外壁,所述阀套的底部延伸至所述阀体的进口处,所述阀套上开设有正圆流量孔,所述正圆流量孔外侧包覆有过滤网。

优选的,上述阀芯上设置有第一环形凸台,所述阀套上设置有第二环形凸台,所述第一环形凸台的下方设置有密封圈,当所述阀芯闭合住所述阀体时,所述密封圈与所述第二环形凸台贴合密封。

优选的,上述过滤网为环形过滤网,套设在所述阀套上。

优选的,上述正圆流量孔为四个,且均匀环绕设置在所述阀套的外壁上,四个所述正圆流量孔均与所述阀体的内腔壁之间具有间隔。

优选的,上述阀盖上设置有朝向所述阀体内部的腔体延伸的凸台,所述凸台的端部设置有六角孔,所述六角孔为所述轴向转动限位孔,所述传动杆的外壁为与所述六角孔配合的六角形。

优选的,上述传动杆的末端与所述阀芯固定连接。

优选的,上述阀套的底部与所述阀体的进口处之间设置有密封装置。

优选的,上述传动杆的内部设置有腔体,所述传动杆的末端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阀体的进口连通,所述传动杆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阀芯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一通孔、所述腔体和所述第二通孔连通。

本发明提供的线性比例多功能平衡阀,包括阀盖、阀体、阀套、阀芯、阀杆和传动杆,所述阀盖设置在所述阀体上,所述阀套内置在所述阀体中,所述阀芯上下移动的内置在所述阀套的内腔中,所述阀杆转动的设置在所述阀体上,所述传动杆的顶端与所述阀杆螺纹连接,所述阀盖上设置有轴向转动限位孔,所述传动杆的末端穿设过所述轴向转动限位孔且与所述阀芯固定连接,所述阀芯具有圆柱外壁,所述阀套的底部延伸至所述阀体的进口处,所述阀套上开设有正圆流量孔,所述正圆流量孔外侧包覆有过滤网。

通过在阀套上开有正圆流量孔,此种特殊结构的孔能使阀芯移动时阀门的开口面积成线性关系。达到线性调节控制介质流量的目的,从而实现使阀芯在相对阀座移动时,阀门的开口面积与阀芯的移动距离成线性比例增长。

过滤网能够过滤系统介质,当介质通过滤网上这些个小孔的时候就不会发出噪声,即刺耳的介质流声音,解决了行业内阀门会产生噪音的难题。

从而实现自身能量损耗小,能做到线性比例调节能量,又能解决用户痛点的噪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线性比例多功能平衡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阀套、阀芯和过滤网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阀门的开口面积、流量与阀芯的移动距离成线性比例增长的示意图。

上图1-图3中:

阀套1、阀芯2、正圆流量孔3、过滤网4、阀体5、阀杆6、传动杆7、进口处8。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图3,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线性比例多功能平衡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阀套、阀芯和过滤网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阀门的开口面积、流量与阀芯的移动距离成线性比例增长的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线性比例多功能平衡阀,包括阀盖、阀体5、阀套1、阀芯2、阀杆6和传动杆7,阀盖设置在阀体5上,阀套1内置在阀体5中,阀芯2上下移动的内置在阀套1的内腔中,阀杆6转动的设置在阀体5上,传动杆7的顶端与阀杆6螺纹连接,阀盖上设置有轴向转动限位孔,传动杆7的末端穿设过轴向转动限位孔且与阀芯2固定连接,阀芯2具有圆柱外壁,阀套1的底部延伸至阀体5的进口处8,阀套1上开设有正圆流量孔3。

通过在阀套1上开有正圆流量孔3,此种特殊结构的孔能使阀芯2移动时阀门的开口面积成线性关系。达到线性调节控制介质流量的目的,从而实现使阀芯2在相对阀座移动时,阀门的开口面积与阀芯2的移动距离成线性比例增长。如图3所示,其中,x轴为阀芯2的移动距离,y轴包括阀门的开口面积和介质的流量,字母q对应的曲线表示介质的流量,字母a对应的曲线代表阀门的开口面积。

其中,阀芯上设置有第一环形凸台,阀套上设置有第二环形凸台,第一环形凸台的下方设置有密封圈,当阀芯闭合住阀体时,密封圈与第二环形凸台贴合密封。

在实际使用时,由于当阀门开启后(任何开启高度),阀芯2与阀套1之间其实是不需要密封的,因此,通过在阀芯2上设置第一环形凸台,阀套1上设置第二环形凸台,第一环形凸台的下方设置密封圈,当阀芯2闭合住阀体时,密封圈与第二环形凸台贴合密封,而当阀门开启后,该密封处也随之失去它的密封功能,从而契合当阀门开启后,阀芯2与阀套1之间是不需要密封的情况。巧妙了结合的阀门实际使用工况的特点,即阀门关闭时要密封,阀门开启时不要密封功能,大大的使阀门的结构简单化,阀套大部分表面都不需要精加工,从而简化了密封结构,降低了制作成本。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方案,正圆流量孔3外侧包覆有过滤网4,过滤网4为环形过滤网,套设在阀套1上。通过在阀套1外面套设金属过滤网,进一步过滤系统介质,过滤网4可以依据系统过滤精度自由切换,保护终端设备。并且,当介质再通过滤网4上这些个小孔的时候就不会发出噪声,即刺耳的介质流声音,解决了行业内阀门会产生噪音的难题。

具体的,正圆流量孔3为四个,且均匀环绕设置在阀套1的外壁上,四个正圆流量孔3均与阀体5的内腔壁之间具有间隔,使得介质能够流动。其中一个正圆流量孔3正对阀体5的出口且两者同圆心设置。

其中,阀盖上设置有朝向阀体5内部的腔体延伸的凸台,凸台的端部设置有六角孔,六角孔为轴向转动限位孔,传动杆7的外壁为与六角孔配合的六角形。传动杆7的末端与阀芯2固定连接。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方案,阀芯2的底部为平面,减小对介质的阻力。阀套1的底部与阀体5的进口处之间设置有密封装置。具体的,密封装置为硬密封。密封装置可以为环形密封垫。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方案,传动杆7的内部设置有腔体,传动杆7的末端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与阀体的进口连通,传动杆7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与阀芯2的内腔连通,第一通孔、腔体和第二通孔连通。

这种结构设计能起到一定阻尼作用,调节阀门的时能较精确的控制,避免一次调太大或调太小,需要回调的情况。在阀门关闭时,介质会通过第一通孔、腔体和第二通孔充满阀芯2的内腔,当阀门开启时,阀芯2在传动杆7的带动下向上移动,位于阀芯2的内腔中的介质会被挤出,从而对阀芯2向上的运动起到一定的阻尼作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