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金属气动软硬管快插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85455发布日期:2018-11-17 00:50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金属气动软硬管快插接头,属于气动元件气管连接接头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全金属气动接头的卡管爪和脱管按钮一体化,且现有的全金属气动接头在人为拖拽气管的情况下会出现卡爪变形脱管现象,现有的固定壳体采用红冲锻造,制造成本高且对环境影响大。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施工简单,拆装方便,体积小,将卡管爪和脱管按钮分开为两个零件,卡管爪隐藏在内部,不易变形且抓管牢靠,固定壳体不采用红冲锻造,降低制造成本的同时对环境的影响降低的全金属气动软硬管快插接头。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种全金属气动软硬管快插接头,包括接头主体,所述的接头主体由螺纹固定端和夹持机构组成,所述的螺纹固定端位于接头主体上方,该螺纹固定端下方设有a密封圈,所述的夹持机构由固定壳体、卡管爪和脱管按钮组成,所述的卡管爪位于固定壳体下方,且在中间设有b密封圈,所述的固定壳体上方设有脱管按钮,所述的夹持机构中间装有气管。

进一步地,所述的卡管爪采用反钩式爪管设计。

进一步地,所述的卡管爪隐藏于内部与气管侧壁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的脱管按钮按下时,拔出气管。

进一步地,所述的卡管爪与脱管按钮分别为两个单独零件。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结构简单合理,施工简单,拆装方便,体积小,将卡管爪和脱管按钮分开为两个零件,卡管爪隐藏在内部,不易变形且抓管牢靠,固定壳体不采用红冲锻造,降低制造成本的同时对环境的影响降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1-螺纹;2-a密封圈;3-固定壳体;4-b密封圈;5-卡管爪;6-脱管按钮;7-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所示的一种全金属气动软硬管快插接头,包括接头主体,所述的接头主体由螺纹1固定端和夹持机构组成,所述的螺纹1固定端位于接头主体上方,该螺纹1固定端下方设有a密封圈2,所述的夹持机构由固定壳体3、卡管爪5和脱管按钮6组成,所述的卡管爪5位于固定壳体3下方,且在中间设有b密封圈4,所述的固定壳体3上方设有脱管按钮6,所述的夹持机构中间装有气管7;

其中,所述的卡管爪5采用反钩式爪管设计;

所述的卡管爪5隐藏于内部与气管7侧壁接触;

所述的脱管按钮6按下时,拔出气管7;

所述的卡管爪5与脱管按钮6分别为两个单独零件。

本发明结构简单合理,施工简单,拆装方便,体积小,将卡管爪和脱管按钮分开为两个零件,卡管爪隐藏在内部,不易变形且抓管牢靠,固定壳体不采用红冲锻造,降低制造成本的同时对环境的影响降低。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金属气动软硬管快插接头,包括接头主体,所述的接头主体由螺纹固定端和夹持机构组成,所述的螺纹固定端位于接头主体上方,该螺纹固定端下方设有a密封圈,所述的夹持机构由固定壳体、卡管爪和脱管按钮组成,所述的卡管爪位于固定壳体下方,且在中间设有b密封圈,所述的固定壳体上方设有脱管按钮,所述的夹持机构中间装有气管;本发明结构简单合理,施工简单,拆装方便,体积小,将卡管爪和脱管按钮分开为两个零件,卡管爪隐藏在内部,不易变形且抓管牢靠,固定壳体不采用红冲锻造,降低制造成本的同时对环境的影响降低。

技术研发人员:陶建勇;李虎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乐清市赛德斯气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9.03
技术公布日:2018.1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