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塔器用防振粘滞阻尼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29245发布日期:2019-04-17 03:16阅读:862来源:国知局
一种塔器用防振粘滞阻尼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应用于石油、化工和制药等行业,涉及一种塔器用防振粘滞阻尼器,主要应用在塔器承受风载荷或地震载荷时的减振防振装置设计。



背景技术:

石油化工生产中广泛应用的塔器,具有高径比大、固有频率低和阻尼比小的特点,存在于精馏、萃取、吸收等诸多化工操作单元中。塔器由于结构特殊和工艺需求等原因,一般安放在露天环境中,并经常处于孤立的状态。因此,塔器除了承受自身载荷和操作载荷外,还包括风载荷和地震载荷。风致振动中较为常见且危害较大的是横风向振动,塔器在短时间内发生横风向振动会影响正常操作和产品质量,长时间共振甚至会造成设备的破坏甚至倒塌。特别是伴随着钢材料领域的不断发展和工艺方面提出的更高要求,塔器的设计和制造参数(高度、高径比等)越来越大,使得塔器变得越来越柔,阻尼不断减小,这使得塔器在风载荷和地震载荷作用下更加容易产生振动。

目前,塔器防振的措施主要有三种,即增大自振周期、采用扰流装置和增大阻尼比。对塔器来说,增大自振周期可能会破坏原有工艺条件,增加壁厚,增加制造成本;扰流装置则是目前化工塔器使用最多的防振措施,但其必须在设计时就予以考虑,若塔器安装完毕后,依旧发生大幅振动,则会束手无策;通过增设阻尼器来增大阻尼比则是最为简单方便、最适宜工程应用的措施。阻尼器属于耗能减振(震)技术,对结构的减振效果好,但是目前多集中在建筑工程领域刚性框架结构,未见对化工塔器的应用和相关研究。尽管粘滞阻尼器的主体结构及主体尺寸计算方法已趋于成熟,但阻尼器的设计与应用是与结构相匹配的,是服务于减振对象的。不同的减振对象,会与阻尼器构成不同的体系,此时,阻尼器的设计参数也需要更改。然而当服务对象为塔器时,由于塔用粘滞阻尼器的具体结构形式尚不明确,各部件的参数设计缺乏指导及规范,一直限制了塔用粘滞阻尼器的创新和发展,亟需一种具有详细结构并配有结构参数设计方法的塔用粘滞阻尼器,实现塔器的减振防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塔器用粘滞阻尼器,避免塔器在风载荷和地震载荷下产生大幅振动,实现减振防振。

本发明的原理是:通过在塔体和框架间增设粘滞阻尼器,增加系统的阻尼,将塔器振动所产生的能量借由粘滞阻尼器快速耗散,使塔体振幅迅速衰减,降低塔顶振幅,从而避免塔器发生振动破坏。

本发明的思路是:设计粘滞阻尼器结构,根据阻尼器理论模型,结合塔器结构参数,确定阻尼器各结构的具体参数,选定最优的安装位置,实现塔器的减振防振。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塔器防振用粘滞阻尼器,包括销头1、油缸2、活塞杆3、阻尼介质4、活塞5、阻尼器卡座6组成,卡座通过螺栓固定在钢制框架7上,塔器连接件固定在塔器上。活塞在油缸内作往复运动,阻尼孔是在活塞上开有的小孔,以便阻尼材料流动,油缸内装满流体阻尼材料。阻尼器通过卡座固定在钢制框架上,活塞杆一端装有销头,并与塔器连接件通过万向轴承连接。阻尼器带来的阻尼器最终产生的阻尼力由式(1)计算。

f=2πmωcrξvα+krω2mu(1)

式中:v—塔器振动速度,m/s;u—塔器振动位移,m;m—塔器质量,kg;ω—塔器一阶固有圆频率,rad/s;ξ—塔器阻尼比;cr—相对阻尼系数;kr—相对阻尼器刚度系数;α—流动指数,f—粘滞阻尼器产生的阻尼力,n。

在传统的建筑工程领域,被应用物体诸如钢架、高楼等刚度较大,粘滞阻尼器可被视作理想的,其仅具有耗能功能,不具备刚度,一般以非线性模型考虑,即式(1)只存在2πmωcrξvα这一项,因此粘滞阻尼器的耗能能力仅与被应用物体的运动速度有关,这就导致在速度较小时,易出现耗能不足的缺点。在将粘滞阻尼器应用于塔器时,一方面由于塔器结构高径比大,结构柔,自身刚度很小,安装粘滞阻尼器后,带来的附加刚度不能忽略,并且为了避免速度小耗能不足这一缺点,本发明同时考虑其耗能作用和刚度作用,即为式(1)所示。观察式(1)可知,参数v、u、m、ω和ξ为塔器参数,为已知条件。而cr、kr和α为粘滞阻尼器参数,由其结构决定,由于本发明同时考虑耗能和刚度作用,上述三个参数存在耦合关系,本专利在所发明粘滞阻尼器结构的基础上,给出了所有参数的选取范围,极具创新性和工程应用价值。

结合图1、图2和图3,本发明的具体步骤如下:

(1)根据设计文件及图纸,查取塔器一阶固有圆频率ω、塔器阻尼比ξ和塔器质量m。

(2)确定粘滞阻尼器相对阻尼系数cr,其值为1.65~3.30。

(3)确定粘滞阻尼器流动指数α,其值为0.2~1。

(4)确定粘滞阻尼器相对刚度系数kr,其值为0.65~2。

(5)选择所需阻尼液,推荐采用甲基硅油,查取其稠度系数k和流动指数α,初步确定粘滞阻尼器的结构参数:活塞宽度l,油缸内径d,活塞杆直径d,活塞中小孔组数s,小孔个数n,小孔直径d。

(6)将步骤5中的参数代入式(2),计算相对阻尼系数:

式中:k—稠度系数;l—活塞宽度,mm;d—油缸内径,mm;d—活塞杆直径,mm;s—小孔组数;ni—小孔个数;di—小孔直径,mm;α—流动指数。

(7)步骤6中所得的值是否与步骤2相符,若相等,则粘滞阻尼器结构参数确定,若不相符,返回至步骤5,推荐调整活塞宽度及活塞杆直径两个参数,直至相对阻尼系数值相等,粘滞阻尼器的各部分结构如图2所示。

(8)粘滞阻尼器安装高度为40%-60%塔器高度,相互呈90°,共安装4个。

(9)粘滞阻尼器置于阻尼器卡座中,卡座与框架通过螺栓连接,塔器连接件焊接在塔器上,且与销头通过万向轴承连接,安装方式如图3所示。

本发明上述步骤(2)~(4)中相对阻尼系数cr、流动指数α和相对刚度系数kr的确定以及阻尼器的推荐安装方式,上述步骤中各参数确定的过程如下:

(a)利用kelvin理论公式计算粘滞阻尼器的回滞曲线,通过对比回滞曲线的饱满度,确定相对阻尼系数cr和流动指数α的初步取值范围。

(b)利用ansys软件建立塔器有限元模型,进行模态分析,并与实测数据对比,验证数值模拟模型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将风载荷加载在塔器模型上,模拟塔器在风中的振动,获得风载荷下的塔顶振幅;将地震波以加速度的方式施加于塔底,模拟地震载荷,获得地震作用下的塔顶振幅。

(c)采用combin14单元模拟粘滞阻尼器,并将其加载在模型对应位置上,根据(a)中初选参数范围,设定各参数的值,并逐步改变。

(d)采用瞬态动力学分析,分别在风载荷以及地震载荷下进行瞬态时域分析。

(e)比较各阻尼参数下塔顶位移、各部位应力及能量变化,以无量纲的形式确定出各参数的最优取值范围。

(f)在阻尼器参数选取后,在相同的粘滞阻尼器参数下,更改阻尼器安装高度及安装个数(单边或对称),最终得到与本发明参数配套的阻尼器安装位置及安装个数。

本发明的效果是:

相比于原始塔器,在风载荷作用下,塔顶振幅可降低70.6%,整体截面应力相对于原始塔器大幅降低。在地震载荷作用下,框架塔塔顶位移均方根值、框架塔各部位应力均方根值降低70%左右。本发明所设计的粘滞性阻尼器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快捷,减振效果明显,可显著降低塔器的振幅及应力,减少事故发生,确保安全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粘滞阻尼器设计路线图;

图2为粘滞阻尼器装置简图;

图3为粘滞阻尼器安装位置简图;

其中:1-销头、2-油缸、3-活塞杆、4-阻尼介质、5-活塞、6-阻尼器卡座、7-钢制框架、8-塔器连接件、9-塔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根据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该实例以一座小试塔器为对象,采用本发明所提出的粘滞性阻尼器进行减振防振,该粘滞阻尼器如图2所示,包括销头1、油缸2、活塞杆3、阻尼介质4、活塞5、阻尼器卡座6组成,具体设计流程如下:

步骤1:根据设计图纸,查到该塔器一阶固有圆频率为7.364rad/s,阻尼比为0.0203,总质量为4.03kg。

步骤2:初定粘滞阻尼器参数如下:

选用7000号甲基硅油作为阻尼介质,查得稠度系数k=8.663pa.s,α=0.97

步骤3:按照式(2)计算相对阻尼系数:

步骤4:相对阻尼系数符合,结构确定。

步骤5:按照式(1)计算粘滞阻尼器带来的附加阻尼力:

f=2πmωcrξvα+krω2mu=4.0v0.97+218.5u

步骤6:评价减振防振效果,根据图2所示的安装方式,将粘滞阻尼器相互呈90°(共4个)安装于塔高50%处。根据实验结果及理论公式计算验证,在风振情况下可使原塔器的位移由39.5mm减小为5mm以下,降幅达87%以上,在地震情况下,位移均方根值降低78.2%,减振效果明显。

实施例2:

将本发明所提出的粘滞阻尼器应用于另一塔器时,其设计步骤如下:

步骤1:根据设计图纸,查到该塔器一阶固有圆频率为12.566rad/s,阻尼比为0.01,总质量为7.66kg。

步骤2:初定粘滞阻尼器参数如下:

仍选用7000号甲基硅油作为阻尼介质,查得稠度系数k=8.663pa.s,α=0.97

步骤3:按照式(2)计算相对阻尼系数:

步骤4:相对阻尼系数不符合权利要求4的规定,重新确定其结构参数。

步骤5:调整活塞杆径为6mm及活塞宽度1mm,再次计算相对阻尼系数。

cr=3.06

步骤6:相对阻尼系数符合要求,结构参数确定。

步骤7:按照式(1)计算粘滞阻尼器带来的附加阻尼力:

f=2πmωcrξvα+krω2mu=18.51v0.97+1209.547u

步骤6:评价减振防振效果,根据图2所示的安装方式,将粘滞阻尼器相互呈90°(共4个)安装于塔高50%处。根据实验结果及理论公式计算验证,在风振情况下可使原塔器的位移降幅达80%以上,在地震情况下,位移均方根值降低75%,减振效果明显。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