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用减速器轴承端盖及矿用减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43821发布日期:2019-04-29 15:03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矿用减速器轴承端盖及矿用减速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矿用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矿用减速器轴承端盖及矿用减速器。



背景技术:

刮板输送机用减速器主要用于煤矿井下,减速器安装在刮板输送机上,是煤矿井下关键的传动设备。机械密封失效导致减速器漏油是在煤矿井下生产过程中常见的故障,但是由于井下空间小,条件差,减速器输入端和输出端密封都在密闭的空间内,日常的检修维护很难发现,由于减速器漏油未及时发现,造成减速器轴承等关键的损坏,增加维修成本。

同时,由于机械加工原因,实际工况中,减速器微量的渗油现象是持续进行的,人工巡检不容易判断油渍是由于常规的渗油引起的还是由于油封失效导致的,导致故障不能及时被发现处理,酿成较为严重的后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将减速器的微量渗油或密封失效后泄漏的密封油收集,便于及时准确判断减速器是否漏油的矿用减速器轴承端盖。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有助于操作人员及时发现减速器漏油故障的矿用减速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矿用减速器轴承端盖,包括同轴设置的内环组件及外环组件,所述内环组件套设于矿用减速器的轴套,所述外环组件固定于矿用减速器的壳体,所述内环组件的内壁上开设有环状集油槽,所述集油槽与所述内环组件同轴,所述轴承端盖底部沿所述外环组件的半径方向开设有与所述集油槽导通的导油孔。

优选地,所述矿用减速器轴承端盖还包括油封泄漏监测组件,所述油封泄漏监测组件包括导油管及集油瓶,所述导油管一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导油孔,所述集油瓶连接所述导油管远离所述导油孔的一端。

优选地,所述集油瓶上设置有油位观察件,用于观察所述集油瓶中的油位。

优选地,所述油位观察件包括液位计或压力表,所述液位计用于检测所述集油瓶液位,所述压力表用于检测所述集油瓶瓶底压力。

优选地,所述集油槽包括侧壁及底面,所述底面为圆弧状,所述侧壁与所述底面相切,所述导油孔与所述集油槽的贯通处位于所述底面的最低点。

优选地,所述底面上开设有导油槽,所述导油槽一端导通所述导油孔,并沿所述底面轴向远离所述导油孔的方向逐渐变浅,直至与所述底面平齐。

优选地,所述导油孔的直径不小于0.5mm,且不大于所述集油槽的宽度。

优选地,所述导油孔位于所述外环组件上,所述导油孔与所述集油槽的贯通处为楔形斜面。

一种矿用减速器,包括减速器壳体,所述减速器壳体包括输入端及输出端,还包括两个如上所述的矿用减速器轴承端盖,其中一个所述矿用减速器轴承端盖通过所述外环组件固定连接所述输入端,另一个所述矿用减速器轴承端盖通过所述外环组件固定连接所述输出端。

优选地,所述减速器壳体的底部设置有油瓶储腔,所述集油瓶固定于所述油瓶储腔内,以使所述油封泄漏监测组件集成与所述减速器壳体上。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矿用减速器轴承端盖,其有益效果在于:其一、通过在所述减速器轴承端盖的内环组件的内侧面上设置环状的集油槽,收集减速器运行过程中渗漏的微量密封油以及收集减速器油封失效后泄漏的密封油,通过所述导油孔导出,操作人员根据所述导油孔导出的密封油量来准确判断减速器油封是否失效,实现对减速器漏油故障的及时有效的监控,避免减速器长时间带病运行导致关键部件损坏,增加维修成本。其二、通过设置所述油封泄漏监测组件,通过所述导油管将渗漏或泄漏的密封油导入所述集油瓶中,既集中收集密封油,防止密封油外泄造成工作场所环境污染,又能通过所述集油瓶中油量的变化,判断减速器漏油状况。其三、通过设置于所述集油瓶上的油位观察件,观察所述集油瓶中的油量的变化信息,以更加准确的判断减速器漏油状况。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矿用减速器,其有益效果是:通过安装使用上述的矿用减速器轴承端盖,实现对减速器漏油故障的及时准确的判断和监测,减少由于减速器长时间带病运行导致关键零部件损坏的概率,降低检维修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矿用减速器轴承端盖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矿用减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矿用减速器输入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的a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矿用减速器输出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矿用减速器轴承端盖10、内环组件11、外环组件12、集油槽13、导油槽131、导油孔14、油封泄漏监测组件15、导油管151、集油瓶152、油位观察件153、矿用减速器20、减速器壳体21、输入端211、输出端212、油瓶储腔2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本发明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作出进一步详细的解释和说明。

请参看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矿用减速器轴承端盖10,用于轴承外圈的轴向定位,同时用于防尘和辅助密封。所述矿用减速器轴承端盖10包括同轴设置的内环组件11及外环组件12,所述内环组件11套设于矿用减速器的轴套,所述外环组件12固定于矿用减速器的壳体,实现对减速器轴承的固定,并为机械密封提供侧向作用力。所述内环组件11的内壁上开设有环状集油槽13,所述集油槽13与所述内环组件11同轴,所述轴承端盖10底部沿所述外环组件12的半径方向开设有与所述集油槽13导通的导油孔14。减速器运行过程中,油封渗漏的微量密封油在所述集油槽13中收集,经所述导油孔14导出,这一过程非常缓慢,几乎看不到有密封油从所述导油孔14中流出。当减速器油封失效,密封油泄漏速率加快,所述集油槽13收集到的较大量的密封油从导油孔14中流出,容易将正常渗油状态异常漏油状态区分,有利于操作人员及时准确的发现减速器漏油故障。更进一步地,通过设置所述集油槽13与所述导油孔14,防止油封失效后,密封油失去约束,而四溅伤人。

为将由所述导油孔14中导出的密封油收集,并为操作人员观察减速器是否故障提供便利,请一并参看图3与图4,进一步地,所述矿用减速器轴承端盖10还包括油封泄漏监测组件15,所述油封泄漏监测组件15包括导油管151及集油瓶152,所述导油管151一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导油孔14,所述集油瓶152连接所述导油管151远离所述导油孔14的一端。减速器渗漏或泄漏的密封油在所述集油槽13中集中,并经所述导油孔14及所述导油管151引导,进入所述集油瓶152中,进行收集,防止密封油外漏引起工作场所环境污染甚至是人员受伤。进一步地,所述集油瓶152采用透明材质,以便于观察所述集油瓶152中的密封油量以及密封油品质,为减速器维护提供参考,为操作人员判断减速器是否存在漏油故障提供便利。

为更进一步提高减速器漏油判断的准确性,所述集油瓶152上设置有油位观察件153,用于观察所述集油瓶152中的油位,为操作人员提供准确的参照。作为优选,所述集油瓶152上设置有条形观察窗。作为优选,所述油位观察件153包括液位计或压力表,所述液位计用于检测所述集油瓶152液位,所述压力表用于检测所述集油瓶152瓶底压力。以将所述集油瓶中的油量信息转化为更为直接的,更加具有参照意义的液位信息或压力信息,便于操作人员记录,并进行长期的对照观察,用数据辅助判断,进一步提高对减速器漏油故障判断的明确性和准确性。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集油槽13包括侧壁及底面,所述底面为圆弧状,所述侧壁与所述底面相切,所述导油孔14与所述集油槽13的贯通处位于所述底面的最低点。圆弧状的所述底面有利于渗漏的密封油积少成多,快速形成油滴,经由设置于所述底面最低点的所述导油孔14导出,防止存在夹角,阻碍密封油导出。同时,圆弧状的所述底面由于其表面光滑,有利于在减速器油封失效,发生泄漏时,及时将泄漏的密封油导出,以便于操作人员及时发现减速器漏油故障。进一步地,所述集油槽13的内壁上涂设有憎油性物质,以促进所述集油槽13内的密封油形成油滴,并通过所述导油孔14快速导出。

又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底面上开设有导油槽131,所述导油槽131一端导通所述导油孔14,并沿所述底面轴向远离所述导油孔14的方向逐渐变浅,直至与所述底面平齐。渗漏或泄漏的密封油在所述集油槽13中形成油滴,并逐渐汇集于所述导油孔14附近,经所述导油槽131的引导,形成流态状,进入所述导油孔14,从而避免由于油滴过大而在所述导油孔中形成油膜,阻挡密封油进入所述导油孔14中。

为进一步防止在所述导油孔14处形成油膜,防止所述导油孔14长期使用被堵塞,所述导油孔14的直径不小于0.5mm,且不大于所述集油槽13的宽度。

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导油孔14位于所述外环组件12上,所述导油孔14与所述集油槽13的贯通处为楔形斜面,以使泄漏的密封油经所述导油孔14导出至较为显眼的位置,便于操作人员观察。

请参看图2至图5,一种矿用减速器20,包括减速器壳体21,所述减速器壳体21包括输入端211及输出端212,还包括两个如上所述的矿用减速器轴承端盖10,其中一个所述矿用减速器轴承端10盖通过所述外环组件12固定连接所述输入端211,另一个所述矿用减速器轴承端盖10通过所述外环组件12固定连接所述输出端212。通过安装使用上述的矿用减速器轴承端盖10,实现对减速器漏油故障的及时准确的判断和监测,减少由于减速器长时间带病运行导致关键零部件损坏的概率,降低检维修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减速器壳体21的底部设置有油瓶储腔,所述集油瓶152固定于所述油瓶储腔内,以使所述油封泄漏监测组件15集成与所述减速器壳体21上。减少所述矿用减速器20的空间占有,防止在复杂的煤矿井下作业环境中,掉落的煤块砸伤所述集油瓶152,使得密封油散落于作业环境中,带来安全生产隐患。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