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加速器的电动调节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64109发布日期:2019-03-20 01:16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用于加速器的电动调节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加速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支撑加速器磁铁的电动调节支架。



背景技术:

高能同步辐射光源是一台高能同步辐射光源,整个同步辐射光源包含增强器与储存环两种类型加速器。加速器的主要设备为各类磁铁(包括:二极磁铁、四极磁铁、六极磁铁、校正磁铁),磁铁固定于磁铁支架上。磁铁支架的作用有两个:一是起到支撑平台的作用,使元件接近理想的理论位置;另一个是作为精密调节系统,使准直人员能够方便、快捷和准确的将元件准直到要求的公差范围以内。散裂中子源为高强度的质子加速器装置,其由低能量直线加速器与快循环同步加速器(rcs环)组成。rcs环中的磁铁重量接近20吨,需要通过专用的支架来实现支撑、调整、及定位,支架调整精的大小直接影响磁铁准直精度。

欧洲同步辐射光源(esrf)、日本大型同步辐射光源(spring-8)和国内的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ii)、上海光源(ssrf)、台湾中子光源(tps)、日本j-parc等很多实验室都采用了机械共架组件结构。如把多个磁铁都放在一个大支架上,通过6个支撑柱上的偏心轮,通过与偏心轮连接的电机控制偏心轮的转动,实现整个支架偏心微调。而这种结构由于偏心轮的限制,其各方向的调节范围很小。偏心轮直接与电机相连接,承重能力也较低。同时支架为6个偏心轮的相互配合进行调节,其支架调节的方式不直观,调节参数需要大量的计算,导致调节精度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加速器的电动调节支架,旨在解决现有加速器的调节范围小,精度低的问题。

本申请所公开的一种用于加速器的电动调节支架,包括:

底座;

调节板,所述调节板固定于所述底座上,所述调节板包括可在水平横向移动的横动板、可在水平纵向移动的纵动板、可在水平面内转动的旋转板,以及可在竖直方向上升降的升降板,所述横动板位于所述纵动板上方,所述纵动板位于所述横动板与所述旋转板之间,所述升降板位于所述旋转板下方;

升降调节机构,所述升降调节机构设置于所述底座与升降板之间,用于控制所述调节板整体的升降;

横向调节机构,位于所述横动板与纵动板之间,用于控制所述横动板相对所述纵动板在水平横向上的移动;

纵向调节机构,位于所述纵动板与所述旋转板之间,用于控制所述纵向板相对所述旋转板在水平纵向上的移动;

旋转调节机构,位于所述旋转板与所述升降板之间,用于控制所述旋转板相对所述升降板旋转;所述底座中心处固定有与所述旋转板转动连接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垂直与所述升降板。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用于加速器的电动调节支架,其中,所述横向调节机构包括与所述横动板固定连接的第一伸缩部,及与所述纵动板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伸缩部可受所述第一驱动部驱动沿水平横向移动,所述纵动板上表面固定有横向导轨,所述横动板下表面固定有与所述横向导轨相适配的横向滑块。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用于加速器的电动调节支架,其中,所述横动板与所述纵动板之间还设有横向预紧装置,所述横向预紧装置包括沿水平横向设置的横向预紧弹簧,所述横向预紧弹簧一端与所述横动板抵接,另一端与所述纵动板抵接。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用于加速器的电动调节支架,其中,所述纵向调节机构位于所述旋转板一端的上表面,所述纵向调节机构包括与所述旋转板固定连接的第二固定部,以及与所述纵向板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二伸缩部,所述第二伸缩部可受所述第二固定部驱动沿水平纵向伸缩;所述旋转板上表面固定有纵向导轨,所述纵动板下表面固定有与所述纵向导轨相适配的纵向滑块。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用于加速器的电动调节支架,其中,所述纵动板与所述旋转板之间还设有纵向预紧装置,所述纵向预紧装置包括沿水平纵向设置的纵向预紧弹簧,所述纵向预紧弹簧一端与所述纵动板抵接,另一端与所述旋转板抵接。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用于加速器的电动调节支架,其中,所述旋调节机构位于所述升降板的一端,所述旋转调节机构包括与所述旋转板端部转动连接的第三伸缩部,以及与所述升降板上表面固定连接的第三固定部,所述第三伸缩部可受所述第三固定部驱动进行伸缩,以使得所述旋转板绕所述转轴转动。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用于加速器的电动调节支架,其中,所述旋转板与所述升降板之间还设有旋转预紧装置,所述旋转预紧装置包括沿所述第三伸缩部轴向设置的旋转预紧弹簧,所述旋转预紧弹簧一端与所述升降板抵接,另一端与所述旋转板抵接。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用于加速器的电动调节支架,其中,所述升降板端部上表面设有垂直于所述升降板的第二转轴,第三固定部可绕所述第二转轴相对所述升降板转动。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用于加速器的电动调节支架,其中,所述升降调节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底座上表面的升降固定部,以及与所述升降板下表面固定连接的升降伸缩部,所述升降伸缩部可受所述升降固定部驱动在竖直方向伸缩。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用于加速器的电动调节支架,其中,所述升降伸缩部顶部与所述升降板底通过球面副连接,所述升降伸缩部表面设有升降锁紧螺母。

本发明所给出的用于加速器的电动调节支架,采用单层独立的调节机构,实现单层板移动的独立调节,每层板之间的调节不会相互干扰,其调节精度得到极大的提升;由于横向导轨与纵向导轨的设计,使得横动板与纵动板获得更大的调节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动调节支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去除横动板后电动调节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横向调节机构的正视图;

图4为图3中a-a向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横动板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横动板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横向预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a-a向剖视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横动板锁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去除横动板及纵动板后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纵向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a-a向剖视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纵向预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纵动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旋转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旋转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图16中a-a向剖视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旋转预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升降调节机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2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升降调节机构另一部分的局部剖视图;

图2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升降调锁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图21中a-a向剖视图。

本实施例附图部分的标号:

底座1、支撑台10、准直磁铁100、承重板11、起吊杆12;

升降板2、第一转轴20、第二转轴21、旋转板接头940;

旋转板3、轴孔31、锁紧孔32、延长部33、第三容纳槽34、预紧杆安装座340;

纵动板4、纵向导轨41、纵向滑块42、纵动板避让槽43、安装槽44、安装耳45;

横动板5、横向导轨51、横向滑块52、第一横动板避让槽53,通槽530、第一容纳槽54、第一安装板540、第二横动板避让槽541、横向固定槽55、第二容纳槽56、第二安装板560、锁紧孔57;

升降调节机构6、轴承套法兰61、轴承62、升降减速器63、升降电机64、升降丝母65、升降丝杠66、球头661、球窝法兰662、升降加长轴67、升降锁紧机构68、升降顶座681、中空腔体6810、通孔6811、升降底座682、升降调节螺杆683、升降调节螺母684、固定区685;

横向调节机构7、第一电机71、第一延长轴72、第一轴承座720、第一减速器组件73、第一减速器730、第一减速器轴承731、第一联轴器732、第一减速器轴承安装座733、第一丝杠74、第一丝母75、第一丝母连接座750、第一卡箍76、横向锁紧螺栓760、横向预紧装置77、横向预紧弹簧770、横向预紧杆771、横动板连接座772、第一纵动板连接座773、横动板锁紧机构78、横向锁紧螺杆781、上调节螺母782、下调节螺母783;

纵向调节机构8、第二电机81、第二延长轴82、第二轴承座820、第二减速器组件83、第二减速器830、第二减速器轴承831、第二联轴器832、第二减速器轴承安装座833、第二丝杠84、第二丝母85、第二丝母连接座850、第二卡箍86、纵向锁紧螺栓860;纵向预紧装置87、纵向预紧弹簧870、纵向预紧杆871、第二纵动板连接座872、第一旋转板连接座873;

旋转调节机构9、第三固定部安装座90、第三电机91、第三减速器92、第三丝杠93、第三丝母94、旋转板接头940、旋转预紧装置95、旋转预紧弹簧950、旋转预紧杆951、第二旋转连接座952、升降安装座953、第三延长轴96、第三卡箍97、旋转锁紧螺栓97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加速器的电动调节支架,如图1及图2所示,包括底座1,以及设置在底座1上的调节板,调节板上用于固定准直磁铁100。调节板包括由下至上叠放在底座1上的升降板2、旋转板3、纵动板4以及横动板5。横动板5上方用于固定准直磁铁100。横动板5位于纵动板4上方,纵动板4位于横动板5与旋转板3之间,升降板2位于底座1上方旋转板3下方。底座1与升降板2之间设有升降调节机构6,升降调节机构6用来控制升降板2的升降;横动板5与纵动板4之间设有横向调节机构7,横向调节机构7用于控制横动板5相对纵动板4在水平横向上移动;纵动板4与旋转板3之间设有纵向调节机构8,纵向调节机构8用于控制纵动板4相对旋转板3在水平纵向上移动;旋转板3与底座1之间设有旋转调节机构9,旋转调节机构9用于控制旋转板3在升降板2表面旋转,升降板2中心处设有第一转轴20,第一转轴20垂直于底座1,旋转板3通过第一转轴20与底座1转动连接。

横向调节机构7包括第一伸缩部及第一固定部,第一固定部固定设置在纵动板4上表面,第一伸缩部一端于横动板5下表面固定连接,另一端受第一固定部的驱动可沿着水平横向进行伸缩,从而推动横动板5相对纵动板4在水平横向上移动。具体地,如图2所示,纵动板4上表面固定有横向导轨51,横向导轨40沿水平横向延伸,横动板5下表面固定有横向滑块52,横向滑块52可在横向导轨51上滑动。为了增加横动板5滑动的平稳性,纵动板4上表面沿着水平纵向相间隔的分布有多个横向导轨51,横动板5下表面对应的设有多个横向滑块52,本实施例中,横向导轨51和横向滑块52相对应的各设置4处。

如图2-图4所示,第一固定部包括固定在纵动板4上表面的第一电机71,第一电机71输出端通过第一延长轴72与第一减速器组件73传动连接,第一减速器组件73输出端设有第一丝杠74。第一伸缩部包括固定在横动板5底部的第一丝母75,第一丝母75套设在第一丝杠74上,通过驱动第一丝杠74转动,使得第一丝母75沿第一丝杠74导程方向进给,从而带动横动板5沿水平横向运动。如图4及图5所示,第一延长轴72与第一电机71接触的一端通过第一轴承座720固定在纵动板4的一侧(操作员操作的一侧),第一电机71固定在纵动板4的侧面。纵动板4位于该侧的上表面还固定有套设在第一延长轴72上的第一卡箍76,通过设置在第一卡箍76上的横向锁紧螺栓760可以实现第一延长轴72的锁紧,当横动板5的位置调节完成后,通过悬拧横向锁紧螺栓760,使得第一卡箍76收紧,从而将第一延长轴72抱死,使之无法转动,将横动板5位置锁定。

如图3及图4所示,第一减速器组件73包括与第一延长轴72传动连接的第一减速器730,第一延长轴72与第一减速器730的输入轴传动连接,第一减速器730的输出轴上设有第一减速器轴承731以及第一联轴器732,第一减速器轴承731与第一联轴器732传动连接。第一减速器轴承731上固定有第一减速器轴承安装座733,第一丝母75上固定有第一丝母连接座750。

如图5及图6所示,横动板5表面设有第一横动板避让槽53以及第一容纳槽54,第一横动板避让槽53为横动板5侧边形成的一个缺口,用于避让第一轴承座720及第一卡箍76。第一容纳槽54为开设在横动板5中心处沿横动板5厚度方向贯穿的开口,第一容纳槽54一端的底部设有第一安装板540。第一横动板避让槽53与第一容纳槽54之间开设有用于第一延长轴72穿过的通槽530,第一容纳槽54紧邻第一安装板540的一端端部设有第二横动板避让槽541。第一丝母连接座750与第一安装板54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第一减速器轴承安装座432与纵动板4上表面固定连接。横动板5下表面设有内凹的横向固定槽55,横向滑块50可嵌入到横向固定槽55内并与横动板5下表面固定连接,这样可以缩短横动板5与纵动板4之间的间隙,使得设备结构上更为紧凑,增加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实施例中,第一丝杠74为具有一定自锁性的梯形丝杠。横动板5与纵动板4之间还设有横向预紧装置77,用来减小第一丝杠74和第一丝母75之间的螺纹间隙,增加传动精度。如图7-图8所示,横向预紧装置77包括横向预紧杆771,横向预紧杆771一端固定有72横动板连接座772,72横动板连接座772与横动板5固定连接,横向预紧杆771的另一端设有用于与纵动板4固定连接的873第一纵动板连接座773,随着横向预紧弹簧770的压缩和释放,横向预紧杆771可相对873第一纵动板连接座773滑动。横向预紧杆771表面嵌套有横向预紧弹簧770,横向预紧弹簧770一端抵靠在横动板连接座772上,另一端抵靠在第一纵动板连接座773上,通过横向预紧弹簧770使得纵动板4与横动板5始终保持着相互间的压力,从而使得第一丝杠74与第一丝母75之间相配合的螺纹也始终保持着一定的压力,降低螺纹间隙对传动精度的干扰,使得设备的稳定性更好。如图5所示,横动板5表面位于第一容纳槽54的两侧还设有第二容纳槽56,第二容纳槽56一端的底部设有第二安装板560,横动板安装座472与第二安装板56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第二容纳槽56可将横向预紧装置77容纳在其中,使得72横动板连接座772不会凸出横动板5的表面,也不会增加横动板5与纵动板4之间的间隙。

如图2及图9所示,支架上还设有横动板锁紧机构78,其包括固定连接横动板5和升降板2的横向锁紧螺杆781,以及设置在横向锁紧螺杆781上的上调节螺母782与下调节螺母783。具体结合图2、图5、图6及图9所示,横向锁紧螺杆781由升降板2底部向上穿过横动板5,横向锁紧螺杆781的尾部留置在升降板2的底部表面,上调节螺母782位于横动板5上方,下调节螺母783位于横动板5的下表面。横动板5设有可供横向调节螺杆781穿过的锁紧孔57,锁紧孔57的内径大于横向锁紧螺杆781,这样,当打松上调节螺母782与下调节螺母783后,锁紧孔57有充足空间满足横动板5的移动范围。当支架各层位置调节完毕后,先旋紧上调节螺母782,使得横向锁紧螺杆781尾部压在升降板2底部表面,而上调节螺母782压在横动板5上表面,使得横动板5与升降板2保持静止,然后再旋拧下调节螺母783,将横动板5夹紧,避免横动板5相对横向锁紧螺杆781移动,起到锁紧作用。

本实施例中,横向调节螺杆781还会穿过旋转板3,旋转板3边缘处设有可供其穿过的锁紧孔32,锁紧孔32的孔径大于横向调节螺杆781,锁紧孔32的边缘到横向调节螺杆781的距离以满足旋转板3的移动范围为准。纵动板4边缘与横向调节螺杆781接触处均设有避让结构,以确保横向调节螺杆781不会影响到纵动板4的移动。

纵向调节机构8包括第二伸缩部及第二固定部,第二固定部固定设置在旋转板3上表面,第二伸缩部一端预定纵动板4端部固定连接,另一端受第二固定部的驱动可沿着水平纵向进行伸缩,从而驱动纵动板4相对旋转板3在水平纵向上移动。具体地,如图10所示,旋转板3上表面固定有纵向导轨41,纵向导轨41沿水平纵向延伸,纵动板4下表面固定有纵向滑块42,纵向滑块42可在纵向导轨41上滑动。为了增加纵动板4滑动的平稳性,旋转板4上表面沿着水平纵向相间隔的分布有多条纵向导轨41,纵动板4下表面对应的设有多个纵向滑块42。本实施例中,纵向导轨41位于旋转板3上表面两侧各设置一条,每条纵向导轨41上都分部一组纵向滑块42,每组纵向滑块42包括多个相间隔的纵向滑块42。

如图11及图12所示,第二固定部包括固定在旋转板3上表面的第二电机81,第二电机81输出端通过第二延长轴82与第二减速器组件83传动连接,第二减速器组件83输出端设有第二丝杠84。第二伸缩部包括固定在纵动板4底部的第二丝母85,第二丝母85套设在第二丝杠84上,通过驱动第二丝杠84转动,使得第二丝母85沿第二丝杠84导程方向进给,从而带动纵动板4沿水平纵向运动。如图10所示,第二延长轴82与第二电机81接触的一端通过第二轴承座820固定在旋转板3的一侧(操作员操作的一侧),第二电机81固定在旋转板3的侧面。如图11及图12所示,旋转板3上表面还固定有套设在第二延长轴82上的第二卡箍86,通过设置在第二卡箍86上的纵向锁紧螺栓860可以实现第二延长轴82的锁紧,当纵动板4的位置调节完成后,通过悬拧纵向锁紧螺栓860使得第二卡箍86收紧,使得第二卡箍86将第二延长轴82抱死,使之无法转动,从而将纵动板4的位置锁定。

第二减速器组件83包括与第二延长轴82传动连接的第二减速器830,第二延长轴82与第二减速器830的输入轴传动连接,第二减速器830的输出轴上设有第二减速器轴承831以及第二联轴器832,第二延长轴82通过第二减速器轴承831与第二联轴器832传动连接。其中,第二减速器轴承831通过第二减速器轴承安装座833固定在旋转板3上表面。为了实现第二电机81设置在支架的一侧(操作员所在一侧),又能驱动第二丝杠84带动第二丝母85沿水平纵向移动,本实施例中第二减速器830为直角弯减速器,直角弯减速器的输入轴与输出轴轴向呈直角,起到传动过程中转向的作用。第二减速器轴承831上固定有第二减速器轴承安装座833,第二丝母85上固定有第二丝母连接座850。

纵动板4背离第二电机81的一端设有纵向预紧装置87。如图13所示,纵向预紧装置87包括纵向预紧杆871,纵向预紧杆871一端固定有用于与纵动板4固定连接的第二纵动板连接座872,另一端设有用于与旋转板3固定连接的第一旋转板连接座873。纵向预紧杆871表面嵌套有纵向预紧弹簧870,纵向预紧弹簧870一端抵靠在第二纵动板连接座872上,另一端抵靠在第一旋转板连接座873上。纵向预紧杆871与第一旋转板连接座873滑动连接,纵向预紧杆871随着纵动板4沿水平纵向移动,其可相对第一旋转板连接座873进行滑动。

如图14所示,纵动板4端部设有纵动板避让槽43,纵动板避让槽43为纵动板4端部形成的一个缺口,用于避让第二轴承座820。纵动板4的端部设有安装槽44,安装槽44底部设有安装耳45,第二纵动板连接座872与安装耳45固定连接,而第二纵动板连接座872顶部刚好位于安装槽44内,不会凸出安装槽44表面。

通过纵向预紧弹簧870使得纵动板4与横动板5相互间始终保持着压力,从而使得第二丝杠84与第二丝母85相互接触的螺纹之间也始终保持着一定的压力,从而降低螺纹间隙对传动精度的影响,使得设备的稳定性更好。

旋转板3设置在纵动板4与升降板2之间,如图10及图15所示,升降板2中心处设有第一转轴20,第一转轴20垂直于升降板2,旋转板3中心处设有可供第一转轴20穿过的轴孔31,轴孔31内设有与第一转轴20适配的轴承。将旋转板3固定于升降板2上方,使得轴孔31内的轴承嵌套在第一转轴20上,实现旋转板3与升降板2的转动连接。

旋转调节机构9包括固定在升降板2上表面一端的第三固定部,以及与旋转板3一端转动连接的第三伸缩部,第三伸缩部可受第三固定部驱动进行伸缩,随着第三伸缩部的伸缩即产生驱动整个旋转板3绕着第一转轴20转动的力矩。

如图10及图16-图17所示,第三固定部包括呈长条形的第三固定部安装座90,升降板2端部设有垂直其表面的第二转轴21,第三固定部安装座90通过第二转轴21与升降板2转动连接。第三固定部安装座90上固定有第三电机91,以及与第三电机91传动连接的第三减速器92,第三减速器92的输出端设有第三丝杠93。第三伸缩部包括与第三丝杠93相适配的第三丝母94,升降板2端部固定有旋转板接头940,第三丝母94与旋转板接头940铰接。

当需要调节旋转板3转动时,通过第三电机91驱动第三丝杠93转动,控制第三丝母94沿着第三丝杠93移动,从而对旋转板3的端部施加推力或拉力,使得旋转板3绕第一转轴20旋转。旋转板3绕着第一转轴20旋转的同时,也会带动第三固定部安装座90绕第二转轴21旋转。为了便于操作,第三电机91同样设置在支架的一侧(操作员所在一侧),旋转板3端部沿着水平纵向设有一块延长部33,旋转板接头940固定在延长部33正对第三电机91的一侧。升降板2表面还设有用于检测旋转板3转动角度的位移传感器。

旋转板3背离旋转调节机构9的一端设有旋转预紧装置95。如图18所示,旋转预紧装置95包括旋转预紧杆951,旋转预紧杆951一端固定有用于与旋转板3固定连接的第二旋转板连接座952,另一端设有用于与升降板2固定连接的升降板连接座953。旋转预紧杆951表面嵌套有旋转预紧弹簧950,旋转预紧弹簧950一端抵靠在第二旋转板连接座952上,另一端抵靠在升降板连接座953上。旋转预紧杆951与升降板连接座953滑动连接,随着旋转板3绕着第一转轴20转动,旋转预紧杆951受到旋转板3的牵引可相对第一旋转板连接座873进行滑动。通过旋转预紧弹簧950使得旋转板3与升降板2之间始终保持着一定的扭矩,从而使得第三丝杠93与第三丝母94相互接触的螺纹之间也始终保持着一定的压力,从而降低螺纹间隙对传动精度的影响,使得设备的稳定性更好。

如图15所示,旋转板3的另一端设有第三容纳槽34,第三容纳槽34从厚度上贯穿旋转板3。第三容纳槽34一端的底部设有预紧杆安装座340,第二旋转板连接座952固定在预紧杆安装座340上表面,且第二旋转板连接座952顶部不会超过旋转板3上表面。旋转预紧杆951以及升降板安装座953均收容在第三容纳槽34内,这样可以缩短旋转板3与升降板2之间的间距,使得整个支架结构更为紧凑,稳定性更强。

如图16-图17所示,第三电机91与第三减速器92之间通过第三延长轴96传动连接,升降板2上预定有第三卡箍97,第三卡箍97套设在第三延长轴96上,第三卡箍97上设有旋转锁紧螺栓970,通过悬拧旋转锁紧螺栓970使得第三卡箍97收紧,第三卡箍97将第三延长轴96抱死,使之无法转动,从而将旋转板3的位置锁定。

如图1及图2所示,升降板2设置在底座1上,底座1两端各设有一个凸起的支撑台10,支撑台10呈u型,支撑台10处于u型开口的上端面固定有承重板11,承重板11上沿水平横向分布有多处升降调节机构6。升降调节机构6包括固定在承重板11上的升降固定部,以及与升降固定部传动连接的升降伸缩部,升降伸缩部可受升降固定部驱动进行升降运动。其中,升降伸缩部与升降板2底部通过球面副连接,这样,当全部升降伸缩部同步升降时,会托举升降板2整体升降;而当升降伸缩部不同步伸缩时,由于球面副的作用,使得升降板2可以产生不同角度和方向的倾斜,从而控制支架上磁铁位置和角度产生变化。

如图19及图20所示,升降固定部包括贯穿承重板11并与之固定连接的轴承套法兰61,轴承套法兰61内设有轴承62,轴承套法兰61底部固定有升降驱动组件。升降驱动组件包括升降减速器63及升降电机64。轴承62上端固定连接有升降丝母65及升降丝杠66。升降丝杠66沿着竖直方向设置,升降丝杠66顶部通过球面副与升降板2底部固定连接。球面副包括固定在升降丝杠66顶部的球头661,及设置在升降板2底部的球窝法兰662。其中,轴承62为可以同时承受来自轴向及径向双向载荷的圆锥滚子轴承,升降丝杠66为具有一定自锁能力的梯形丝杠,对应的升降丝母65为梯形丝母。升降丝母65底部充当转轴,其可在轴承62内转动,升降丝母65底部同时与升降减速器63的输出轴传动连接,升降减速器63的输出端与升降电机64输出轴传动连接。这样,通过升降电机64及升降减速器63即可控制升降丝母65在轴承62内转动,从而驱动升降丝杠66升降,实现托举升降板2升降的控制。

如图1所示,升降驱动件悬吊在承重板11下方,且正对支撑台10呈u型的空腔内,为了便于操作,本实施例中的升降减速器63采用与第二减速器830相同的直角弯减速器。这样,升降电机64就可以利用升降加长轴67引出到第一电机71、第二电机81及第三电机91所在的一侧(操作员所在一侧),便于操作。

底座1与升降板2之间还设有升降锁紧机构68,升降调节机构68设置在升降板2的两端。如图21-图22所示,升降锁紧机构68包括固定在升降板2底部表面的升降顶座681,固定于承重板11顶面的升降底座682,以及分别与二者连接的升降调节螺杆683和升降调节螺母684。具体地,升降顶座681设有用于容纳升降调节螺杆683的中空腔体6810,升降调节螺杆683端部穿过升降顶座681与升降底座682螺纹连接,中空腔体中心处设有允许升降调节螺杆683端部穿过的通孔6811,通孔6811的孔径只允许升降调节螺杆683的端部通过,但阻挡升降调节螺杆683的尾部通过。升降调节螺杆683穿过升降底座681的部分设有固定区685,当升降板2高度调整到预定高度时,通过机械手作用在固定区685处来锁紧升降调节螺杆683,然后再操作机械手旋拧升降调节螺母684。

底座1为大理石材质,其侧面还镶嵌多个用于吊装的起吊杆12。

本发明所给出的用于加速器的电动调节支架,采用单层独立的调节机构,实现单层板移动的独立调节,每层板之间的调节不会相互干扰,其调节精度得到极大的提升;由于横向导轨与纵向导轨的设计,使得横动板与纵动板获得更大的调节空间。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申请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申请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