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热水混合后感温出水的恒温阀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14907发布日期:2018-08-21 16:44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恒温水暖器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冷热水混合后感温出水的恒温阀芯。



背景技术:

恒温阀芯作为控温部件,普遍应用在水龙头上。恒温阀芯是一种自动控制引入其内的热水与冷水的流量或变量的装置,以便维持用于混合水初始设置的恒定温度。恒温阀芯主要由阀体、调节杆、随动套、热敏元件、活塞、复位弹簧等组成,热敏元件与复位弹簧配合使活塞沿轴线来回移动,以此改变热水与冷水的进水口径,从而改变冷、热水的进水比例。应用在恒温阀芯上的热敏元件可以是石蜡恒温组件或形状记忆合金弹簧,其中形状记忆合金弹簧为近些年新推出的一款热敏元件,它在40℃附近的反应灵敏性较好,但它也有个明显缺点,易受热膨胀,但回缩不够灵敏,往往造成实际控温效果有限。同时因其发展时间短,生产工艺及产品品质还不成熟,要将它大规模应用到精密零件中则需要有高度的技术和工艺,不同的批次、厂家生产出来的产品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实际使用记忆合金弹簧时的效果并不如意,尚未得到有效推广。最常用的热敏元件还是石蜡恒温组件,其因生产工艺成熟、产品质量稳定、价格更便宜而被普遍应用。

目前基于热敏元件为石蜡恒温组件的恒温阀芯,其混合水出水口在阀芯底部,混合水从底部出水,热水进水口一般在冷水进水口与混合水出水口之间,石蜡恒温组件的感温包朝向混合水出水口,顶杆部分与随动套相抵。如我国专利提供了一种恒温阀芯,申请号 CN201620355178.2,就是类似结构,其中活塞与热敏元件固定,且位于热敏元件感温棒的上方,在冷、热进水口的相离端面之间。当冷、热水进入恒温阀芯后,冷水从活塞上方进入并向下流,热水从活塞下方进入直接冲击感温棒,同时与冷水汇合。热水的直接冲击会影响热敏元件的使用性能,冷、热水在感温棒周围混合,容易造成混水不均匀,感温棒所感水温波动较大,感温棒并不能及时稳定的感应到混合水的温度,石蜡恒温组件感温不够真实,出水温度与所感水温偏差较大,造成恒温阀芯实际控温效果有限,性能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能使冷、热水先混合后再被感温的恒温阀芯,以获得更好的控温效果和使用性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冷热水混合后感温出水的恒温阀芯,包括阀体,阀体内自上而下安装有调温手柄、随动套、热敏元件、滑筒,本恒温阀芯还包括复位弹簧,其与滑筒底部相抵;在阀体周壁上自上而下开设有混合水出水口、冷水进水口、热水进水口;热敏元件是为石蜡恒温组件,包括感温棒和顶杆部,其中感温棒下端与滑筒相抵,顶杆部上端与随动套相抵,混合水出水口与感温棒相对;阀体内还设有混水腔,混水腔通过滑筒分别与冷水进水口、热水进水口相通,混水腔还与混合水出水口相通,热敏元件位于混水腔的上方,冷、热水进入混水腔内混合后再由热敏元件感温出水。

进一步的,阀体包括主阀体和底座,其中主阀体内自上而下包括第一容腔、第二容腔、第三容腔和第四容腔,随动套容置在第一容腔内,热敏元件容置在第二容腔内,滑筒可在第三容腔内上下移动,底座与第四容腔连接固定;其中第三容腔的内径小于第二容腔和第四容腔的内径,第三容腔的腔体周壁与主阀体周壁之间形成滑套支撑座;混合水出水口设置在第二容腔段的阀体上;冷水进水口设置在第三容腔段的阀体上,热水进水口设置在底座上。

进一步的,在滑套支撑座下端的中部向上延伸形成环形的空腔,即为混水腔,混水腔的腔顶位于冷水进水口之下;在混水腔和滑套支撑座上端面之间间隔设置若干条混合水出水通道,混合水出水通道与冷水进水口错位设置。

进一步的,滑筒呈环柱状,在滑筒的周壁上自而下依次设置滑筒冷进口、滑筒冷出口、滑筒热出口、滑筒热进口,滑筒冷进口和滑筒热进口分别与冷水进水口、热水进水口对应;在滑筒内还设有隔水结构,将滑筒内腔分隔成滑筒冷水过渡腔和滑筒热水过渡腔,滑筒冷进口、滑筒冷出口与滑筒冷水过渡腔相通,滑筒热出口、滑筒热进口与滑筒热水过渡腔相通。

进一步的,在滑筒周壁的滑筒冷出口、滑筒热出口之间径向向外延伸形成限流环凸,限流环凸位于滑套支撑座的下方,限流环凸的外径大于第三容腔的内径,小于第四容腔的内径;其中限流环凸上端面与滑套支撑座下端面之间的间隙空间是为冷水进水缝隙,限流环凸下端面与底座之间的间隙空间是为热水进水缝隙。

进一步的,滑筒外壁的滑筒冷进口上方、滑筒冷进口和滑筒冷出口之间、滑筒热出口和滑筒热进口之间、滑筒热进口下方分别设置有环壁的滑筒第一密封槽、滑筒第二密封槽、滑筒第三密封槽、滑筒第四密封槽,依次安装有第五密封圈、第六密封圈、第七密封圈、第八密封圈。

进一步的,滑筒的上端封口,滑筒的上端面周向间隔设有若干限位凸块。

进一步的,所述隔水结构是为一容置在滑筒内腔的缓流座,缓流座呈环柱状,其内腔中间设置有隔水板,将缓流座内部隔离成冷水缓流腔和热水缓流腔,同时在缓流座外壁的上、中、下部分别设置有外凸的、与滑筒内腔配合的缓流座第一密封槽、缓流座第二密封槽、缓流座第三密封槽;在冷水缓流腔的腔壁上至少开设两个冷水通水孔,在热水缓流腔的腔壁上至少开设两个热水通水孔。

进一步的,滑筒的下端开口,通过连接一滑筒塞对滑筒下端封口;滑筒塞呈柱状,内腔底端为封闭状,在滑筒塞底部设有滑筒塞底台,滑筒塞底台的外径与底座内径对应;滑筒塞底台下方还设置有安装凸块,其外壁具有夹持缺口。

进一步的,主阀体外壁的混合水出水口上方设置有阀体第一密封槽,其内安装第一密封圈,冷水进水口和混合水出水口之间设置有阀体第二密封槽,其内安装第二密封圈,在底座热水进水口的上下方分别设有阀体第三密封槽、阀体第四密封槽,对应分别安装有第三密封圈、第四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是将热敏元件置于滑筒的上方,在热敏元件下方形成进水、混合空间,为冷、热水的先混合后感温提供了基础。

本实用新型中将混合水出水口与热敏元件的感温棒对应,冷水进水口、热水进水口均在混合水出水口的下方,即均在热敏元件的下方,冷、热水进入阀体后需先相汇混合再以混合水的形式与热敏元件接触,从而达到以先混合再感温出水的目的。同时,在阀体内设置混水腔,冷、热水经滑筒分别导流进入混水腔,由此为冷、热水的混合提供较大地混合空间,以使冷、热水得到充分混合,再由混合水出水通道分流引出,使热敏元件能感温更均匀,不存在局部感温的现象,同时感温的水流即为从恒温阀芯流出的混合水,热敏元件所感的水流温度是混合水的温度,所感温度更贴近真实的出水温度,由此更为精确的促使滑筒上下移动以调节冷、热水进水流量比,恒温阀芯的使用性能相对现有技术得到明显提升。同时,冷、热水不会直接冲击热敏元件,对热敏元件的性能影响大大减小,热敏元件的感温环境更温和稳定,本恒温阀芯中的热敏元件的使用寿命更长。

本实用新型中混水腔、混合水出水通道及冷水进水口的相错、相隔设置,充分利用了第三容腔段阀体壁厚较大的特征,结构设计非常巧妙,高效利用结构空间。

滑筒的作用一是引流使冷、热水分别进入混水腔,二是形成冷水进水缝隙、热水进水缝隙,并通过滑筒的上下移动,改变冷水进水缝隙、热水进水缝隙的缝隙大小,以此调节冷、热水进水流量比。

滑筒内套有缓流座,缓流座的存在有稳定水压的作用,将原本比较湍急的水流以比较缓和的形式从滑筒冷/热出口流出,有效缓解了冷、热水对冷水进水缝隙和热水进水缝隙的直接冲击,避免水流直接强力冲击冷水进水缝隙和热水进水缝隙,导致超过弹簧的使用极限,造成限流失控。本实用新型加入缓流座后,复位弹簧和热敏元件-随动套内缓冲弹簧配合就可以有效控制冷水进水缝隙和热水进水缝隙具有应有的间隙状态,从而可有效的限流,恒温阀芯的调温更具可靠性。

总之,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恒温阀芯,通过对阀体结构的改进,改变各配件的安装方式,将热敏元件置于滑筒的上方,在热敏元件下方形成进水、混合空间,可使冷、热水的先混合后再感温出水,热敏元件感温更贴近实际出水温度,进而恒温阀芯的控温效果和使用性能得到有效提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恒温阀芯的总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恒温阀芯的分体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恒温阀芯的剖视图。

图4是图3中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恒温阀芯的主阀体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恒温阀芯的主阀体的另一角度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恒温阀芯的滑筒的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恒温阀芯的滑筒的立体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恒温阀芯的缓流座的剖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恒温阀芯的缓流座的立体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恒温阀芯的底座的剖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恒温阀芯的滑筒塞的剖视图。

图中,A1、冷水进水口;A2、滑筒冷进口;A3、滑筒冷出口;A4、冷水进水缝隙;B1、热水进水口;B2、滑筒热进口;B3、滑筒热出口;B4、热水进水缝隙;C1、混合水出水口;C2、混水腔;C3、混合水出水通道;1、阀体;101、阀体第一密封槽;102、阀体第二密封槽;103、阀体第三密封槽;104、阀体第四密封槽;1-1、主阀体;11、第一容腔;12、第二容腔;13、第三容腔;14、第四容腔; 16、滑套支撑座;17、限位台阶;1-2、底座;15、第五空腔;2、调温杆;3、随动套;4、热敏元件;41、感温棒;42、顶杆部;43、支撑环;5、滑筒;51、滑筒冷水过渡腔;52、滑筒热水过渡腔;53、限流环凸;54、限位凸块;55、滑筒第一密封槽;56、滑筒第二密封槽;57、滑筒第三密封槽;58、滑筒第四密封槽;6、缓流座;61、隔水板;62、冷水缓流腔;63、热水缓流腔;64、缓流座第一密封槽;65、缓流座第二密封槽;66、缓流座第三密封槽;67、冷水通水孔;68、热水通水孔;7、复位弹簧;8、滑筒塞;81、滑筒塞底台;82、安装凸块;83、旋塞螺纹;84、滑筒第五密封槽;901、第一密封圈;902、第二密封圈;903、第三密封圈;904、第四密封圈;905、第五密封圈;906、第六密封圈;907、第七密封圈;908、第八密封圈;909、第九密封圈;910、第十密封圈;911、第十一密封圈;912、第十二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12所示为本实施例中恒温阀芯及内部配件的结构图。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冷热水混合后感温出水的恒温阀芯,包括阀体 1,阀体 1内自上而下安装有调温手柄2、随动套3、热敏元件4、滑筒5,本恒温阀芯还包括复位弹簧7,其与滑筒5底部相抵;在阀体 1周壁上自上而下开设有混合水出水口C1、冷水进水口A1、热水进水口B1;热敏元件4是为石蜡恒温组件,包括感温棒41和顶杆部42,其中感温棒41下端与滑筒5相抵,顶杆部42上端与随动套3相抵,混合水出水口C1与感温棒41相对;阀体 1内还设有混水腔C2,混水腔C2通过滑筒5分别与冷水进水口A1、热水进水口B1相通,混水腔C2还与混合水出水口C1相通,热敏元件4位于混水腔C2的上方,冷、热水进入混水腔C2内混合后再由热敏元件4感温出水。

调温手柄2和随动套3是为本行业的常用配件,二者的螺纹配合可使调温手柄2在原地旋转的情况下来带动随动套3上下移动,而不用上下推拉调温手柄2来改变热敏元件4、滑筒5的位置,为后续恒温阀芯的调温使用提供便利。复位弹簧7与水龙头内恒温阀芯腔的腔底相抵即可。复位弹簧7和热敏元件4配合控制滑筒5在阀体 1内沿轴线来回移动。

本实施例中阀体 1由主阀体 1-1和底座 1-2组装而成。

主阀体 1-1内自上而下包括第一容腔11、第二容腔12、第三容腔13和第四容腔14,其中第三容腔13的内径小于第二容腔12和第四容腔14的内径,第三容腔13的腔体周壁与主阀体 1-1周壁之间形成径向向内凸出的滑套支撑座16。

第一容腔11上端开口,第一容腔11用于容置调温手柄2和随动套3,调温手柄2的把手部分会从下向上穿出第一容腔11突出于主阀体 1-1并用卡簧卡固,随动套3与调温手柄2螺纹连接,旋转调温手柄2的把手,带动随动套3上下移动,从而影响热敏元件4、滑筒5的位置。

第二容腔12呈T形,上小下大,用于容置热敏元件4,上段腔体与第一容腔11大致同径,其整体形状大小与热敏元件4对应;混合水出水口C1设置在第二容腔12段的阀体周壁上,并与之相通。第二容腔12也相当于是感温出水腔,即混合水需至第二容腔12时才出水,从而保障是混合水被感温,热敏元件4的感温时机更接近真实出水温度。

第三、四空腔呈直通形。第三空腔13相对于第二容腔12下部分和第四容腔14属于缩径状态,这就造成第三空腔13的腔壁至阀体外壁之间的实体部分较厚,这也为混合腔C2、混合水出水通道C2的加工提供空间,结构设计合理巧妙。滑筒5在第三空腔13内上下移动,第三空腔13、或者说是滑套支撑座16为滑筒5提供导向支撑作用,进而提高滑筒5移动时的稳定性。冷水进水口A1设置在第三容腔13段的阀体周壁上,并与之相通。冷水进水口A1是为横向穿透阀体周壁的通孔。第四容腔14的腔壁设置内螺纹,用于与底座 1-2的螺纹连接。

如图5、6所示,在滑套支撑座16下端的中部向上延伸形成环形的空腔,也即混水腔C2,混水腔C2的顶端位于冷水进水口A1之下,二者不相通。在混水腔C2和滑套支撑座16上端面之间间隔设置若干条向上直通的混合水出水通道C3,混合水出水通道C3与冷水进水口A1错位设置,二者不交叉连通。混合水出水通道C3上通第二空腔12,下通混水腔C2。混水腔C2、混合水出水通道C3及冷水进水口A1的相错、相隔设置,充分利用了第三容腔13段阀体壁厚较大的特征,结构设计非常巧妙,空间利用更好。

主阀体 1-1外壁的混合水出水口C1上方设置有阀体第一密封槽101,其内容置第一密封圈901,冷水进水口A1和混合水出水口C1之间设置有阀体第二密封槽102,其内容置第二密封圈902。

底座 1-2内为上下同径的通腔,记作第五空腔15,底座 1-2外壁设置外螺纹,插入第四容腔14内螺接组装。底座 1-2的周壁上设置热水进水口B1,并在热水进水口B1的上下方分别设有阀体第三密封槽103、阀体第四密封槽104,对应分别安装有第三密封圈903、第四密封圈904。底座 1-2上端腔口处设置凹槽,形成限位台阶17。

本实施例中主阀体为一体式设计,所选热敏元件的尺寸以能从下向上穿过第三容腔为准,当然其也可以是分体式结构。

本实施例中,热敏元件4为石蜡恒温组件,包括感温棒41和顶杆部42,感温棒41底部与滑筒5上端相抵,顶杆部42上端与随动套3相抵。热敏元件4的顶杆部42上外套有支撑环43,其外径与第二容腔12上段腔体的内径对应,支撑环43对热敏元件4起到支撑作用,使热敏元件4与阀体内壁过渡接触,提高热敏元件4的安装及上下移动时的稳定性。

滑筒5呈环柱状,其内具有上下同径的空腔,上端闭口,下端开口,在滑筒5的周壁上自而下依次设置滑筒冷进口A2、滑筒冷出口A3、滑筒热出口B3、滑筒热进口B2,滑筒冷进口A2和滑筒热进口B2分别与冷水进水口A1、热水进水口B1对应。在滑筒5内还设有隔水结构,将滑筒5内腔分隔成滑筒冷水过渡腔51和滑筒热水过渡腔52,滑筒冷进口A2、滑筒冷出口A3与滑筒冷水过渡腔51相通,滑筒热出口B3、滑筒热进口B2与滑筒热水过渡腔52相通。

在滑筒5周壁的滑筒冷出口A3、滑筒热出口B3之间径向向外延伸形成限流环凸53,限流环凸53位于滑套支撑座16的下方,限流环凸53的外径大于第三容腔13的内径,但小于第四容腔14的内径。如此能形成有效的限流空隙,同时留有空间供冷、热水流通进入混水腔C2。其中限流环凸53上端面与滑套支撑座16下端面之间的间隙空间是为冷水进水缝隙A4,限流环凸53下端面与限位台阶17之间的间隙空间是为热水进水缝隙B4。

滑筒5的作用一是引流使冷、热水分别进入混水腔C2,二是形成冷水进水缝隙A4、热水进水缝隙B4,并通过滑筒C2的上下移动,改变冷水进水缝隙A4、热水进水缝隙B4的缝隙大小,以此调节冷、热水进水流量比。

滑筒5容置在第三空腔13、第五空腔15内。第三空腔13、第五空腔15的内径均与滑筒5外径对应。

滑筒5外壁的滑筒冷进口A2上方、滑筒冷进口A2和滑筒冷出口A3之间、滑筒热出口B3和滑筒热进口B2之间、滑筒热进口B2下方分别设置有环壁的滑筒第一密封槽55、滑筒第二密封槽56、滑筒第三密封槽57、滑筒第四密封槽58,依次分别安装有第五密封圈905、第六密封圈906、第七密封圈907、第八密封圈908。以上密封圈配合是为了防止水流在滑筒5外壁上串流,限定水流只能从进、出水口流通。

滑筒5上端面还间隔设有若干限位凸块54,限位凸块54周向排列,多个限位凸块54围合的空间大小与热敏元件5感温棒51底部大小对应,从而对热敏元件5提供定位安装,增加其置于恒温阀芯内的稳定性。

在滑筒5内腔放置一缓流座6,缓流座6呈环柱状,其内腔中间设置有隔水板61,将缓流座6内部隔离成冷水缓流腔62和热水缓流腔63,且两端开口,利于加工。同时在缓流座6外壁的上、中、下部分别设置有外凸的缓流座第一密封槽64、缓流座第二密封槽65、缓流座第三密封槽66,其内分别安装有第十密封圈910、第十一密封圈911、第十二密封圈912。缓流座第一密封槽64和缓流座第二密封槽65之间、缓流座第二密封槽65和缓流座第三密封槽66之间的缓流座6外壁均相对于上述密封槽呈凹陷状态,形成滑筒5内腔的水流流动空间。安装第十密封圈910、第十二密封圈912可有效确保部分水流会从冷水通水孔67进出,而不是向两边流动。

缓流座第一密封槽64、缓流座第二密封槽65、缓流座第三密封槽66的外径均与滑筒5内径相对应。缓流座第一密封槽64位于滑筒冷进口A2的上方,缓流座第二密封槽65位于滑筒冷出口A3、滑筒热出口B3之间,缓流座第三密封槽66位于滑筒热进口B2的下方。

缓流座6两端分别与滑筒5内腔腔顶和滑筒塞8上端面相抵,固定在滑筒5与滑筒塞8之间。

在冷水缓流腔62的腔壁上至少开设两个冷水通水孔67,至少设置两个通水孔,保障腔体内的水流是流通状态,能进能出。冷水通水孔67的设置位置靠近缓流座第一密封槽64,与滑筒冷进口A2相对。同样地,在热水缓流腔63的腔壁上同样至少开设两个热水通水孔68。

缓流座6内部中间的隔水板61及缓流座第二密封槽65和安装的第十一密封圈911组成代替了滑筒5中部的隔水结构,使冷热水在滑筒5内不串流。

冷/热水水流从滑筒5上的滑筒冷进口A2/滑筒热进口B2进入滑筒冷水过渡腔51/滑筒热水过渡腔52,在缓流座6的外壁上绕流卸压,同时部分水会从冷水通水孔67/热水通水孔68进入缓流座6的冷水缓流腔62/热水缓流腔63,水流将会在冷水缓流腔62/热水缓流腔63内按一定方向环绕流动后流出,具有有效卸压,稳定水流的作用。

缓流座6的存在有稳定水压的作用,将原本比较湍急的水流以比较缓和的形式从滑筒冷/热出口流出,有效缓解了冷、热水对冷水进水缝隙A4和热水进水缝隙B4的直接冲击,避免水流直接强力冲击冷水进水缝隙A4和热水进水缝隙B4,突破弹簧的使用极限,强行挤入混合腔C2内,造成限流失控。本实用新型加入缓流座6后,复位弹簧7和热敏元件-随动套内缓冲弹簧配合就可以有效控制冷水进水缝隙A4和热水进水缝隙B4具有应有的间隙状态,从而可有效的限流,恒温阀芯的调温更具可靠性。

滑筒5底部还安装有滑筒塞8,其内腔底端为封闭状态,基本呈柱状,底部设有滑筒塞底台81,滑筒塞底台81的外径与第五空腔15对应。滑筒塞底台81下方还设置有安装凸块82,其外壁具有缺口,便于工具夹持对其拧动装卸,同时,复位弹簧7端部可套在安装凸块82外,实现定位安装。滑筒塞底台81上方的柱体外壁上设有旋塞螺纹83,插入滑筒5底部与之螺接固定。旋塞螺纹83与滑筒塞底台81间隔设置,其间预留的空间,即滑筒5底面与滑筒塞底台81之间形成滑筒第五密封槽84,其内容置第九密封圈909。

本实用新型是将热敏元件4置于滑筒5的上方,在热敏元件4下方形成进水、混合空间,为冷、热水的先混合后感温提供了基础。

本实用新型中将混合水出水口C1与热敏元件4的感温棒41对应,冷水进水口A1、热水进水口B1均在混合水出水口C1的下方,即均在热敏元件4的下方,冷、热水进入阀体后需先相汇混合再以混合水的形式与热敏元件4接触,从而达到以先混合再感温出水的目的。同时,在阀体内设置混水腔C2,冷、热水经滑筒5分别导流进入混水腔C2,由此为冷、热水的混合提供较大地混合空间,以使冷、热水得到充分混合,再由混合水出水通道C3分流引出,使热敏元件4能感温更均匀,不存在局部感温的现象,同时感温的水流即为从恒温阀芯流出的混合水,热敏元件4所感的水流温度是混合水的温度,所感温度更贴近真实的出水温度,由此更为精确的促使滑筒5上下移动以调节冷、热水进水流量比,恒温阀芯的使用性能相对现有技术得到明显提升。

本恒温阀芯在安装时,各密封圈套在对应配件的密封凹槽上,调温手柄2和随动套3先螺接组装,然后调温手柄2的把手朝上从主阀体1-1的内腔穿过凸出于主阀体1-1上端面,通过卡簧将调温手柄2限位在主阀体1-1上;在热敏元件4的顶杆部42外套上支撑环43,然后将热敏元件4的顶杆部42朝上塞装在第二容腔12内;滑筒5内塞装入缓流座6并用滑筒塞8封底,再限位凸块54朝上整体塞进第三容腔13,感温棒41底部置于限位凸块54所围的区间内;最后将底座1-2与主阀体1-1底部螺接安装。本恒温阀芯在具体安装于水龙头内时,先将复位弹簧7置于容置恒温阀芯的恒温阀芯腔内,再塞装入上述组装的半成品,完成整体组装。

本实施例的恒温阀芯在使用时,如图4所示,实芯箭头表示热水进水后的流向,空芯箭头表示冷水进水后的流向。

冷水自冷水进水口A1进入阀体内,经滑筒冷进口A2进入滑筒冷水过渡腔51内,再从滑筒冷出口A3流出,沿冷水进水缝隙A4进入混水腔C2,热水自热水进水口B1进入阀体内,经滑筒热进口B2进入滑筒热水过渡腔52内,再从滑筒热出口B3流出,沿热水进水缝隙B4进入混水腔C2,冷、热水在混水腔C2相汇混合后上行,沿混合水出水通道C3进入第三容腔13,由热敏元件4感温,混合水从混合水出水口C1流出恒温阀芯。当所感水温超出预设温度时,感温棒42内的感温包感温膨胀,由于随动套3位置已设定,热敏元件4的顶杆部42反顶热敏元件4下移,带动滑筒5下移(复位弹簧7受压收缩),热水进水缝隙B4变小,冷水进水缝隙A4变大,即热水减少,冷水增多,实现调温。当所感水温小于预设温度时,感温棒42内的感温包感温收缩,复位弹簧7膨胀,带动滑筒5上移,热水进水缝隙B4变大,冷水进水缝隙A4变小,即热水增多,冷水减少,实现调温。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恒温阀芯,通过对阀体结构的改进,改变各配件的安装方式,将热敏元件置于滑筒的上方,在热敏元件下方形成进水、混合空间,可使冷、热水的先混合后再感温出水,热敏元件感温更贴近实际出水温度,进而恒温阀芯的控温效果和使用性能得到有效提升。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