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螺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56806发布日期:2018-12-05 19:02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合螺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螺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合螺钉。



背景技术:

螺钉作为建筑行业中一种常见的材料,被用于墙体和水泥浇筑板上的固定和悬挂。传统的螺钉通常都是一体成型,如图1所示,其上部为六角螺帽,该六角螺帽的六角对边大且带有内螺纹,便于外部连接螺栓固定其他结构,其下部为螺纹杆,该螺纹杆的自攻螺纹规格较小,便于攻入墙体或水泥板。

传统螺钉的生产工艺的流程依次为冷镦成型-单件攻内螺纹-车削螺纹杆-搓丝-热处理-表面处理。这种工艺存在以下几个缺点:

1、由于传统螺钉上部的螺帽用料比例太大,已经超出了冷镦成型的理论极限,因此无法直接一次成型;

2、冷镦后下部的螺纹杆全部需要二次机加工,车削量很大;

3、六角螺帽的内螺纹无法自动攻牙,需要人工单件攻牙,每件攻牙时间大约需要3~4分钟,耗时较长。

由此可见,受到传统螺钉结构的约束,现有的螺钉生产工艺不仅效率低下,产能低下,而且原材料成本、车加工成本和设备成本都非常高,造成公共资源浪费和电力损耗。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了一种组合螺钉,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组合螺钉,由一个六角螺母和一个六角法兰自攻螺钉组合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六角法兰自攻螺钉的上部设置有六角法兰,所述六角法兰自攻螺钉的下部设置有自攻螺纹;所述六角螺母的上端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六角螺母的下端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六角法兰的安装孔,所述六角法兰设置在所述安装孔中,所述安装孔的下端设置有一圈用于固定所述六角法兰的折弯边。

进一步的,所述六角法兰的外径略小于所述安装孔的内径。

进一步的,所述六角法兰下部设置有一圈凸边,所述凸边的外径大于所述安装孔的内径。

进一步的,所述六角法兰的厚度略小于所述安装孔的内部深度。

进一步的,所述六角法兰自攻螺钉通过所述六角法兰与所述安装孔的冲压铆合实现与所述六角螺母的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组合螺钉改为采用六角螺母和六角法兰自攻螺钉,通过冲压铆合在一起。其生产工艺大致分为三个步骤,首先对螺钉进行冷镦成型,搓丝成型,热处理和表面处理,然后对螺母进行冷镦成型,自动攻内螺纹,热处理和表面处理,最后将螺钉和螺母冲压铆合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的螺钉不需要进行车削,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大大降低了加工成本,有利于环保和资源的利用,并且本实用新型的螺母可以通过全自动攻牙机进行加工内螺纹,因此生产效率可以提高4倍,大大提高了产能。

2、本实用新型采用螺母和螺钉冲压铆合而成,螺母和螺钉都可以制成多种规格,根据使用需求和强度要求不同,可以进行自由组合,便于快速生产。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技术螺钉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六角螺母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六角法兰自攻螺钉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组合螺钉组合前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组合螺钉组合后的剖视图。

图中标号说明:1、六角螺母;2、六角法兰自攻螺钉;11、内螺纹;12、安装孔;13、折弯边;21、六角法兰;22、自攻螺纹、23凸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2-5所示,一种组合螺钉,由一个六角螺母1和一个六角法兰自攻螺钉2组合而成。

进一步的,参见图2所示,所述六角法兰自攻螺钉2的上部设置有六角法兰21,所述六角法兰自攻螺钉2的下部设置有自攻螺纹22;

进一步的,参见图3所示,所述六角螺母1的上端设置有内螺纹11,所述六角螺母1的下端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六角法兰21的安装孔12,所述安装孔12的下端设置有一圈用于固定所述六角法兰21的折弯边13。

进一步的,所述六角法兰21的外径略小于所述安装孔12的内径。

进一步的,所述六角法兰21下部设置有一圈凸边23,所述凸边23的外径大于所述安装孔12的内径。

进一步的,所述六角法兰21的厚度略小于所述安装孔12的内部深度。

进一步的,参见图4和图5所示,所述六角法兰21设置在所述安装孔12中,并通过所述折弯边13限位,所述六角法兰自攻螺钉2通过所述六角法兰21与所述安装孔12的冲压铆合实现与所述六角螺母1的固定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