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通式浮球止回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25107发布日期:2018-11-23 19:06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直通式浮球止回阀。



背景技术:

止回阀的作用是只允许介质向一个方向流动,并阻止介质反方向流动,通常这种阀门是自动工作,在一个方向流动的流体压力下,阀瓣打开,流体反方向流动时,由流体压力及阀瓣自身重力作用于阀座,从而切断流动,目前,大多数止回阀通道都是错开设置,并采用阀瓣或浮球来实现单向流动,而在浮球式止回阀中,浮球与通道接触不够,导致截断不完全,造成跑漏的现象,同时在流通时会造成阻塞或流速缓慢的现象,造成压力增大,阀门抗压性不高,对介质防腐程度不够,导致不耐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直通式浮球止回阀,将通道社会为直通式,浮球在通道内由压力和自身重力运作,带动阀门工作,设置柔性材质的环形限位部避免浮球将通道堵死,造成无法工作的状态,设置凸台增加浮球接触面,能完全阻断介质倒流,其结构简单紧凑,安装使用便捷,抗压性能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直通式浮球止回阀,包括上阀体、下阀体、浮球,所述上阀体置于所述下阀体上,且同轴心相对设置,所述上阀体具有轴向贯通的第一阶梯孔,该第一阶梯孔包括可放置所述浮球的第一孔段、呈锥形结构的第二孔段、孔径小于所述浮球的第三孔段,所述第一孔段、第二孔段、第三孔段依次连接,并在该第二孔段孔壁上通过柔性材质形成有环形限位部,且该环形限位部与所述第三孔段孔径一致,在所述第二孔段上设有导向棱,该导向棱凸出于所述环形限位部,并邻近于所述第一孔段,所述下阀体具有轴向贯通的第二阶梯孔,所述第二阶梯孔包括孔径不小于所述浮球的第四孔段、与所述第二孔段相对的第五孔段、孔径小于所述浮球的第六孔段,所述第一孔段与所述第四孔段相对设置,且密封连接,所述浮球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孔段与所述第四孔段形成的空腔内,通过导向棱将浮球偏向环形限位部一侧,介质流通不受影响。

进一步的,所述第五孔段孔壁下部具有凸台,该凸台沿孔壁环形设置,且所述凸台可与所述浮球接触,该凸台表面与所述浮球软接触,靠浮球自身的重力将通道口封闭,阻断介质倒流,不会出现漏跑的现象。

进一步的,所述上阀体、下阀体内表面均设有衬氟层,所述衬氟层与所述环形限位部一体成形,在所述上阀体、下阀体端口面具有绕端口环形设置的凸缘,所述衬氟层包覆所述凸缘设置且该衬氟层延伸至端口面,全面防腐设置处理,提高阀门耐腐蚀性,保证阀门气密性。

进一步的,所述上阀体与下阀体为可拆卸连接,便于安装拆卸,在维修时更加便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直通式浮球止回阀,其设置导向棱确保浮球根据压力偏向环形限位部一侧,介质流通不受影响,流通速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在阀体下部设置凸台,增加浮球接触面,阻断介质流动,其下阀体设置第五孔段为倾斜状,对内部流过的介质有缓冲的作用,浮球在内腔中可轻微的移动,在压力过大时有效缓解压力,阀门结构精巧简单,提高气密性、抗压性、耐腐蚀性,增加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上阀体;2-下阀体;3-浮球;10-环形限位部;11-第一阶梯孔;13-导向棱;21-第二阶梯孔;23-凸台;111-第一孔段;112-第二孔段;113-第三孔段;211-第四孔段;212-第五孔段;213-第六孔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上阀体1、下阀体2、浮球3,所述上阀体1置于所述下阀体2上,且同轴心相对设置,所述上阀体1与下阀体2通过螺钉连接,在上阀体1、下阀体2的外侧均设有用于安装的支耳,螺钉通过支耳上的过孔将上阀体1与下阀体2相对定位连接。

具体的,所述上阀体1具有轴向贯通的第一阶梯孔11,该第一阶梯孔11包括可放置所述浮球3的第一孔段111、呈锥形结构的第二孔段112、孔径小于所述浮球3的第三孔段113,所述第一孔段111、第二孔段112、第三孔段113依次连接并一体成型,在该第二孔段112孔壁上通过柔性材质形成有环形限位部10,且该环形限位部10与所述第三孔段113孔径一致,其环形限位部10下端与所述第一孔段111呈直角连接,在所述第二孔段112上设有导向棱13,该导向棱13凸出于所述环形限位部10,所述导向棱13沿所述第二孔段112轴向设置,并邻近于所述第一孔段111,当浮球3上浮至环形限位部10时,导向棱13将浮球3推至环形限位部10一侧,并挤压环形限位部10,这样浮球3一侧形成通道让介质流通,同时因为流速压力的大小,其形成的通道大小是可以改变的,稳定性更好,不会造成浪费或堵塞,流通精度更准确可靠。

具体的,所述下阀体2具有轴向贯通的第二阶梯孔21,所述第二阶梯孔21包括孔径不小于所述浮球3的第四孔段211、与所述第二孔段112相对的第五孔段212、孔径小于所述浮球3的第六孔段213,所述第一孔段111与所述第四孔段211相对设置,且密封连接,所述浮球3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孔段111与所述第四孔段211形成的空腔内,在所述第五孔段212孔壁下部具有凸台23,该凸台沿孔壁环形设置,且靠近所述第六孔段213,所述浮球3因自身重力下落时,与该凸台23紧密接触,介质被阻挡在所述凸台23上方,防止跑漏的现象,增加气密性,同时凸台23与所述第五孔段212连接处采用弧形连接,增加缓冲作用,也可防止介质堆积。

具体的,在所述上阀体1、下阀体2的内表面均设有衬氟层,该衬氟层与所述环形限位部10一体成型,且其延伸至端口面,在上阀体1、下阀体2的端口面上具有绕端口环形设置的凸缘,所述衬氟层包覆该凸缘设置,使上阀体1、下阀体2之间密封连接,提高阀门气密性,同时所述凸台23与该衬氟层一体成型,提高凸台23耐磨性,防腐蚀性。

具体的,整个阀门结构简单紧凑,使用维修简单,靠自身重力工作而节约能源,阀门抗压性强,气密性好,流速自行控制,避免堵塞等现象,使用范围广,使用寿命长。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