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用穿舱件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11772发布日期:2018-11-02 22:16阅读:41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运输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穿舱件在船舶远洋运输途中的安全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LNG应用技术的发展,以LNG为燃料的船舶订单日益增多,此类船舶一般会设置专用的燃气供气室和燃气罐,但船厂考虑为缩短建造周期或自身技术水平有限,一般会将燃气供气室和燃气罐对外承包给专业厂家制作,待燃气供气室和燃气罐完工后,再通过各种途径运往船厂,远程一般采用海运方式。

然而燃气供气室在远洋运输过程中,对位于燃气供气室外的双壁和波纹管穿舱件的自由端进行固定并没有合适的方案。由于海况恶劣,可能会造成以下影响:双壁管内管和双壁管外管整体振动严重,敲击室外波纹管端口处,造成波纹管和双壁管外管损坏;波纹管振动严重会使燃气供气室舱壁损坏或焊接处开裂;波纹管振动会造成波纹管环形封板处变形或开裂;双壁管自由端的振动会导致室内整根液货管剧烈振动,从而造成液货管上附件的损坏,如仪表和阀件损坏、管焊缝开裂或紧固件松弛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船用穿舱件保护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船用穿舱件保护装置,穿舱件包括双壁管和波纹管,所述双壁管包括外管和内管,所述内管的两端分别与液货管连接,所述外管一端通过呈环形的第一连接板焊接在所述内管的外壁上,另一端与套设在液货管上的外管部焊接,所述波纹管套设在所述外管外,且所述波纹管的第一端通过第二连接板焊接在所述外管的外壁上,所述波纹管的第二端伸出舱壁,所述波纹管上靠近第二端的位置与所述舱壁焊接,所述外管伸出所述波纹管的第二端,船用穿舱件保护装置包括抱箍本体,所述抱箍本体由两个半圆形的第一抱箍和第二抱箍对接而成,所述抱箍本体的外壁上环向设有若干个用于支撑所述波纹管第二端的支撑件。

优选地,每个所述支撑件包括本体和从所述本体上伸出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突出于所述抱箍本体。

优选地,所述支撑件设有四个,环向均布在所述抱箍本体上,且对称的两个支撑部的支撑面间的距离等于所述波纹管的内径。

优选地,所述支撑部的端部设有倒角。

优选地,所述抱箍本体的内径等于所述外管的外径。

优选地,所述第一抱箍和所述第二抱箍通过螺栓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抱箍的两端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抱箍的两端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通过螺栓与相应地第二连接部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端部均呈弧形。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船用穿舱件保护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性能可靠、制作和安装方便;通过设置抱箍本体及支撑件可避免穿舱件自由端振动,可避免振动对穿舱件、舱壁、液货管及附件的破坏,可减少运输过程中振动噪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在穿舱件上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4为图3中A-A向剖视图。

元件标号说明

1 穿舱件

11 双壁管

111 外管

112 内管

113 第一连接板

12 波纹管

121 第二连接板

2 液货管

21 外管部

3 舱壁

4 抱箍本体

41 第一抱箍

411 第一连接部

42 第二抱箍

421 第二连接部

43 支撑件

431 本体

432 支撑部

433 支撑面

434 倒角

44 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船用穿舱件保护装置,穿舱件1包括双壁管11和波纹管12,所述双壁管11包括外管111和内管112,所述内管112的两端分别与液货管2连接,所述外管111的一端通过呈环形的第一连接板113焊接在所述内管112的外壁上,另一端与套设在液货管2上的外管部焊接;所述波纹管12套设在所述外管111外,且所述波纹管12的第一端通过第二连接板121焊接在所述外管的外壁上,所述波纹管12的第一端焊接在所述第二连接板121上,所述波纹管12的第二端伸出舱壁3,所述波纹管12上靠近第二端的位置与所述舱壁3焊接,所述外管111伸出所述波纹管12的第二端,通过穿舱件1保护液货管2的连接。

如图1至图4所示,船用穿舱件保护装置包括抱箍本体4,所述抱箍本体4由两个半圆形的第一抱箍41和第二抱箍42对接而成,所述抱箍本体4的外壁上环向设有若干个用于支撑所述波纹管12第二端的支撑件43,所述支撑件43焊接在所述抱箍本体4上,工作时,在靠近所述波纹管12的第二端,从所述外管111的两侧将所述第一抱箍41和所述第二抱箍42对接,并用所述支撑件43支撑住所述波纹管12,然后将所述第一抱箍41和所述第二抱箍42通过螺栓44连接即可。

如图1至图4所示,优选地,每个所述支撑件43包括本体431和从所述本体431上伸出的支撑部432,所述支撑部432突出于所述抱箍本体4,所述支撑部432用于支撑所述外管111。优选地,所述支撑件43设有四个,环向均布在所述抱箍本体4上,即所述第一抱箍41和所述第二抱箍42的连接位置与相邻的支撑件43间的角度为45°。所有的支撑部432的支撑面433在同一个圆上均匀分布,且该圆的之间等于所述波纹管12的内径,如图4所示,当所述支撑件43设有四个时,对称的两个支撑部432的支撑面433间的距离D2等于所述波纹管12的内径,其公差范围为-2~0mm;如图4所示,优选地,所述抱箍本体4的内径D1等于所述外管111的外径,其公差范围为0~+2mm。优选地,所述支撑部432的端部设有R5的倒角434,以便于将支撑件43插入。同时,所述支撑件43和抱箍的所有板材的自由边打磨成R2圆角。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41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421的端部均进行较大倒角处理后呈弧形,一方面美观,另一方面也能保护人身安全。

如图1至图4所示,优选地,所述第一抱箍41的两端设有第一连接部411,所述第二抱箍42的两端设有第二连接部421,所述第一连接部411通过螺栓44与相应地第二连接部421连接,当然也可以通过其他紧固件连接。

本实用新型制作完成后应对表面打磨光顺,去除焊渣,防止造成误差无法安装或损坏管子内外表面。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安全运输装置的安装顺序如下:

在远洋运输前,先将本实用新型的抱箍本体4松弛,再将本实用新型套入穿舱件1自由端处,在不断拧紧紧固件的同时,慢慢将支撑件43的支撑面433嵌入波纹管12内部,直至完全嵌入波纹管12内部,再拧紧螺栓44即可,从而完成了实用新型的安装。

同理,在燃气供气室运送到船厂后,将螺栓44松掉,拆除本实用新型即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