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农田水利工程的管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65426发布日期:2018-12-14 21:53阅读:39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农田水利工程的管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田灌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农田水利工程的管道。



背景技术:

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也称为水工程。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但其自然存在的状态并不完全符合人类的需要。只有修建水利工程,才能控制水流,防止洪涝灾害,并进行水量的调节和分配,以满足人民生活和生产对水资源的需要。水利工程需要修建坝、堤、溢洪道、水闸、进水口、渠道、渡漕、筏道、鱼道等不同类型的水工建筑物,以实现其目标。

对于农田的灌溉,大多地区采用高水位挖引渠进行漫灌的形式,这种灌溉形式对水资源浪费较大,作业效率地,成本高。新型的灌溉方式使采用喷灌或滴灌,这种灌溉方式对水质的要求相对较高,不能有沙石、泥土等杂物,否则容易堵塞喷头。由于现实中多数地区水资源较匮乏,农田灌溉用水多来自地下,水中沙石较多,常常造成灌溉设备堵塞,不好管理,影响灌溉作业,也增大了劳动作业强度。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5781687U,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用于农田水利工程的管道。它包括管体,其特征是,所述管体为粗细相间的变径管,在所述管体每个由粗变细处设有中空的漏斗段,所述漏斗段的开口端连接环管段,所述环管段设有排沙孔,所述环管段螺纹连接环管盖,所述环管盖套在管体上。但是现有的用于农田水利工程的管道还存在着除杂防堵结构更换不方便,防腐蚀效果差和缺少通气功能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用于农田水利工程的管道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农田水利工程的管道,以解决现有的用于农田水利工程的管道不便于拆卸清洗的问题。一种用于农田水利工程的管道,包括一级管道,便捷除杂网结构,通气阀结构,管体防护层结构,插槽,连接抱箍片,连接螺栓,标记贴,提手,吊带,吊环,二级管道和荧光贴,所述的一级管道胶接在二级管道的左端;所述的便捷除杂网结构纵向插接插槽内部上侧;所述的通气阀结构胶接在二级管道的上表面右侧位置;所述的管体防护层结构一体化设置在一级管道的左侧;所述的插槽开设在一级管道的内部左侧位置;所述的连接抱箍片套接在一级管道和二级管道的相交处;所述的连接螺栓分别螺纹连接在连接抱箍片的正表面上下两部;所述的标记贴分别胶接在一级管道和二级管道的正表面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提手分别胶接在一级管道和二级管道的下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吊带套接在二级管道的外表面右侧位置;所述的吊环胶接在吊带的上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荧光贴粘贴在二级管道的正表面左侧位置;所述的便捷除杂网结构包括过滤网框,杂质插蓝,杂质仓,拉环和密封垫,所述的杂质插蓝插接在过滤网框的内部;所述的杂质仓一体化设置在杂质插蓝的内部;所述的拉环焊接在杂质插蓝的上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密封垫胶接在过滤网框的上表面。

优选的,所述的通气阀结构包括缓冲罩,通气管,防护帽,连接绳和手动阀,所述的通气管纵向胶接在缓冲罩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防护帽螺纹连接在通气管的上端;所述的连接绳一端胶接在防护帽的上表面中间位置,另一端胶接在缓冲罩的右侧上部位置;所述的手动阀镶嵌在通气管的正表面上部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管体防护层结构包括管道体,防腐层,底层,管道主体,防护中层和防水层,所述的防腐层胶接在管道体的上表面;所述的底层胶接在防腐层的下表面;所述的防护中层胶接在管道主体的下表面;所述的防水层胶接在防护中层的下表面。

优选的,所述的一级管道和二级管道交替设置;所述的一级管道和二级管道的相交处设置有橡胶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的底层具体采用环氧粉末层;所述的防护中层具体采用厚度设置在两毫米至五毫米之间的胶粘剂层;防腐层具体采用聚乙烯层。

优选的,所述的吊带采用宽度设置在四厘米至六厘米之间的防水尼龙带。

优选的,所述的通气管具体采用PVC塑料软管;所述的通气管与二级管道内部连通。

优选的,所述的缓冲罩具体采用波纹橡胶罩。

优选的,所述的管道主体采用直径设置在二十厘米在三十厘米直径的不锈钢管。

优选的,所述的底层胶接在管道主体的外表面。

优选的,所述的杂质插蓝具体采用尼龙网蓝。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杂质插蓝和杂质仓的设置,有利于过滤灌溉水中较大的杂质,防止杂质过多堵塞管道。

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密封垫的设置,有利于起到密封作用,防止在灌溉过程中发生泄漏。

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通气管和防护帽的设置,有利于及时排除管道内的空气,提高灌溉效率。

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底层具体采用环氧粉末层,有利于保护管道避免被氧化腐蚀,延长管道的使用寿命。

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提手,吊带和吊环的设置,有利于在管道安装时对管道的提携,提高安装的速度。

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标记贴的设置,有利于标记每节管道的相关信息,方便日后的维护保养。

7.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荧光贴的设置,有利于在夜间使用时,方便对管道的识别。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便捷除杂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通气阀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管体防护层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一级管道;2、便捷除杂网结构;21、过滤网框;22、杂质插蓝;23、杂质仓;24、拉环;25、密封垫;3、通气阀结构;31、缓冲罩;32、通气管;33、防护帽;34、连接绳;35、手动阀;4、管体防护层结构;41、管道体;42、防腐层;43、底层;44、管道主体;45、防护中层;46、防水层;5、插槽;6、连接抱箍片;7、连接螺栓;8、标记贴;9、提手;10、吊带;11、吊环;12、二级管道;13、荧光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农田水利工程的管道,包括一级管道1,便捷除杂网结构2,通气阀结构3,管体防护层结构4,插槽5,连接抱箍片6,连接螺栓7,标记贴8,提手9,吊带10,吊环11,二级管道12和荧光贴13,所述的一级管道1胶接在二级管道12的左端;所述的便捷除杂网结构2纵向插接插槽5内部上侧;所述的通气阀结构3胶接在二级管道12的上表面右侧位置;所述的管体防护层结构4一体化设置在一级管道1的左侧;所述的插槽5开设在一级管道1的内部左侧位置;所述的连接抱箍片6套接在一级管道1和二级管道12的相交处;所述的连接螺栓7分别螺纹连接在连接抱箍片6的正表面上下两部;所述的标记贴8分别胶接在一级管道1和二级管道12的正表面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提手9分别胶接在一级管道1和二级管道12的下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吊带10套接在二级管道12的外表面右侧位置;所述的吊环11胶接在吊带10的上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荧光贴13粘贴在二级管道12的正表面左侧位置;所述的便捷除杂网结构2包括过滤网框21,杂质插蓝22,杂质仓23,拉环24和密封垫25,所述的杂质插蓝22插接在过滤网框21的内部;所述的杂质仓23一体化设置在杂质插蓝22的内部;所述的拉环24焊接在杂质插蓝22的上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密封垫25胶接在过滤网框21的上表面。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通气阀结构3包括缓冲罩31,通气管32,防护帽33,连接绳34和手动阀35,所述的通气管32纵向胶接在缓冲罩31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防护帽33螺纹连接在通气管32的上端;所述的连接绳34一端胶接在防护帽33的上表面中间位置,另一端胶接在缓冲罩31的右侧上部位置;所述的手动阀35镶嵌在通气管32的正表面上部位置。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管体防护层结构4包括管道体41,防腐层42,底层43,管道主体44,防护中层45和防水层46,所述的防腐层42胶接在管道体41的上表面;所述的底层43胶接在防腐层42的下表面;所述的防护中层45胶接在管道主体44的下表面;所述的防水层46胶接在防护中层45的下表面。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一级管道1和二级管道12交替设置;所述的一级管道1和二级管道12的相交处设置有橡胶密封圈。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底层43具体采用环氧粉末层;所述的防护中层45具体采用厚度设置在两毫米至五毫米之间的胶粘剂层;防腐层42具体采用聚乙烯层。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吊带10采用宽度设置在四厘米至六厘米之间的防水尼龙带。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通气管32具体采用PVC塑料软管;所述的通气管32与二级管道12内部连通。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缓冲罩31具体采用波纹橡胶罩。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管道主体44采用直径设置在二十厘米在三十厘米直径的不锈钢管。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底层43胶接在管道主体44的外表面。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杂质插蓝22具体采用尼龙网蓝。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一级管道1和二级管道12进行连接,并用连接抱箍片6进行固定,用连接螺栓7锁紧提高密封程度;在安装过程中,通过提手9对一级管道1和二级管道12进行携带,提高操作的便捷性;在农田水利灌溉过程中,通过拉环24抽出杂质插蓝22,对灌溉中的杂质进行清理,防止泥沙堵塞管道;如果发现管道内有空气,拧下防护帽33管道内的空气会经过通气管32排出,提高灌溉的效率;防腐层42和防水层46起到保护作用,防止管道被腐蚀,延长管道的使用寿命。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