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软化水功能的水龙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00083发布日期:2018-11-20 19:20阅读:111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龙头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软化水功能的水龙头。



背景技术:

现在居民大多数饮用水主要来自自来水厂,其外观看起来略显浑浊,甚至在管道中存在其他杂物等,在我们取用的水中含有不少钙、镁盐等,它们紧贴家庭器具表面形成水垢,过高数量的钙、镁离子会在人体内形成结石。因此在很多用水场合需要对水进行软化。

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6167286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家用微型滤水产品。可直接安装于各式自来水水龙头上,自来水经第一层超滤膜过滤后减少水中有机物和溶解性杂质,自来水经第二层活性炭过滤,进一步去除水中臭异味和有机物,使水质进一步净化和软化。

现有的水软化基本采用上述的滤水器套接于水龙头出水端的方式达到,但这种方式存在两个问题,其一,其会在水龙的外部形成一个外附载体以及对应的固定结构,虽然达到了滤水效果,但是大大降低了水龙头的美观性、提高水龙头的端部的空间占用,降低了使用体验;此外这种外附结构会在水龙头的外部留下一定的伤痕。其二,其采用超滤膜直接过滤的方式限制了其体积的缩小,超滤膜透水率低需要一定的压力,并且常规自来水中存在较多的杂质,超滤膜的更换率较高,也导致其必须以外附的方式达到更换便利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软化水功能的水龙头,其解决了水龙头要实现水软化需要外附滤水器的问题。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具有软化水功能的水龙头,包括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用于控制水流量的阀芯、连接于所述壳体上用于控制所述阀芯启闭的开关,其特征是: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出水孔,所述出水孔内可拆卸连接有带有出水网孔的出水端头,所述出水端头位于出水孔内的一侧固定有滤芯以及包裹与滤芯外层的刚性罩;所述滤芯沿出水方向依次包括陶瓷滤层、活性炭层、KDF层以及软化树脂层。

采用上述方案,开关控制阀芯,水经过阀芯输送至滤芯,而后从出水端头流出,在此过程中,水先通过陶瓷滤层相当于滤芯各层结构的外部屏障,对自来水中的相对较大的杂质进行初步的阻挡,活性炭层具有吸附作用,对经过陶瓷滤层颗粒进行吸附,到此微小颗粒基本已经去除完全;而后水经过KDF层,在除去水中含量相对较大的氯和重金属的同时抑制水中微生物繁殖,最后通过软化树脂层除去水中残余的硬度离子;最终从出水端头出来的水即为软水,通过上述滤芯层层消除杂质并逐层防护的方式,辅以陶瓷滤层以及刚性罩形成骨架支撑效果,大大降低了滤芯的更换率;以此提供了软水滤芯可缩小的条件;而作为载体的出水端头的可拆卸并且内嵌于出水孔内更是直接解决了滤水结构外附的问题;此外,出水端头可拆卸方式还使得滤芯可以通过用软水反洗完成清洁、以实现重复利用。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出水端头上设置有若干个凸块,所述出水孔内壁设置有环形槽、若干个连通于所述环形槽用于与所述凸块嵌接的滑槽一,所述滑槽一贯穿所述出水孔。

采用上述方案,凸块和环形槽配合形成限位结构,滑槽一则是作为凸块沿出水孔的轴向进入环形槽的通道。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出水孔内壁设置有若干个连通于所述环形槽下端用于与所述凸块嵌接的滑槽二,所述滑槽一与所述滑槽二位于环形槽同一侧。

采用上述方案,凸块沿环形槽后旋转滑槽二上方,凸块沿滑槽二下滑至滑槽二底端,进一步达到了限制出水端头周向移动的目的。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环形槽内嵌设有柔性的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两轴向端面分别与环形槽的两个轴向内壁抵接。

采用上述方案,当需要安装出水端头时,凸块沿滑槽上滑抵紧密封圈滑至环形槽内,凸块挤压密封圈后沿环形槽旋转,凸块沿环形槽后旋转至滑槽二上方,密封圈驱动凸块脱离环形槽,凸块沿滑槽二下滑至滑槽二底端;此时密封圈形变复位并阻止凸块在使用过程中脱离滑槽二。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出水端头位于出水孔一侧的轴向端面上内凹设置有滤水槽,并在滤水槽内设置有锥形凸台,所述刚性罩同时抵接于锥形凸台和出水端头的端面。

采用上述方案,滤水槽的存在使得滤芯以及刚性网不会紧密的贴附出水端头的端面,减少出水阻碍;而中部的锥形凸台以及刚性罩与出水端头之间的支撑,使得滤芯不易弯曲形变,始终保持较好的滤水效果。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出水孔的开口向下,所述壳体上端面为平面。

采用上述方案,壳体上方的平面便于使用者放置洗漱用品、一些备用物品。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出水端头侧壁设置有若干个的凹面。

采用上述方案,在使用者在需要取下或安装出水端头时比较容易抓取施力。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滤芯包括位于中心的软化树脂层、依次对称的位于软化树脂层两侧的KDF层、陶瓷滤层以及活性炭层。

采用上述方案,滤芯可以直接以自来水进行反洗,并且也为滤芯和出水端头这个组合整体可以采取反向安装的方式更替使用。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滤芯层层消除杂质并逐层防护的方式,辅以陶瓷滤层以及刚性罩形成骨架支撑效果,大大降低了滤芯的更换率;以此提供了软水滤芯可缩小的条件。

2.作为载体的出水端头的可拆卸并且内嵌于出水孔内更是直接解决了滤水结构外附的问题。出水端头可拆卸方式还使得滤芯可以通过用软水反洗完成清洁、以实现重复利用。

3.将普通水龙头转变为一种具有软化水功能的水龙头,并且同时实现了软化水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水龙头的内部结构图;

图2是实施例1的水龙头的立体图;

图3是实施例1的图2沿A-A的剖视图;

图4是实施例1的水龙头的俯视图;

图中,1、壳体;2、阀芯;3、开关;11、出水孔;4、出水端头;41、出水网孔;42、滤芯;421、软化树脂层;422、KDF层;423、活性炭层;424、陶瓷滤层;43;刚性罩;44、凹面;45、滤水槽;46、锥形凸台;51、凸块;52、环形槽;53、滑槽一;54、滑槽二;55、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一种具有软化水功能的水龙头,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带有出水孔11的壳体1、设置于壳体1内用于控制水流量的阀芯2、连接于壳体1上用于控制阀芯2启闭的开关3、可拆卸连接与壳体1并自带出水网孔41的出水端头4、设置于出水端头4位于出水孔11内的一侧的滤芯42以及包裹与滤芯42外层的刚性罩43。

其中,开关3为手柄,位于壳体1的上端。壳体1的上表面为平面(参照图4),可用于放置杂物。出水孔11的开口向下,位于平面的正下方。

参照图3,出水孔11内壁设置有环形槽52、两个连通于环形槽52的滑槽一53以及两个连通于环形槽52下端滑槽二54,其中滑槽一53向下贯穿出水孔11,滑槽二54向下延伸但不贯穿出水孔11。环形槽52内嵌设有柔性的密封圈55,密封圈55两轴向端面分别与环形槽52的两个轴向内壁抵接。

出水端头4的周向面上设置有两个凸块51,凸块51可沿滑槽一53、环形槽52以及滑槽二54滑移,完成拆装和嵌接。出水端头4侧壁设置有两个便于施力的凹面44,必要时可添加防滑纹。

出水端头4位于出水孔11一侧的轴向端面上内凹设置有滤水槽45,并在滤水槽45内设置有锥形凸台46,刚性罩43同时抵接并通过粘接或焊接的方式固定于锥形凸台46和出水端头4的端面。位于刚性罩43内的滤芯42沿出水方向依次包括陶瓷滤层424、活性炭层423、KDF层422以及软化树脂层421。

安装方式:

将出水端头4上的两个凸块51沿滑槽一53滑动,凸块51抵紧密封圈55并使其形变,沿环形槽52旋转,旋转至至滑槽二54上方时密封圈55回弹驱动凸块51下落至滑槽二54内完成限位。

滤芯42的工作原理:

开关3控制阀芯2,水经过阀芯2输送至滤芯42,而后从出水端头4流出,在此过程中,水先通过陶瓷滤层424相当于滤芯42各层结构的外部屏障,对自来水中的相对较大的杂质进行初步的阻挡,活性炭层423具有吸附作用,对经过陶瓷滤层424颗粒进行吸附,到此微小颗粒基本已经去除完全;而后水经过KDF层422,在除去水中含量相对较大的氯和重金属的同时抑制水中微生物繁殖,最后通过软化树脂层421除去水中残余的硬度离子;最终从出水端头4出来的水即为软水。

实施例2: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滤芯42包括位于中心的软化树脂层421、依次对称的位于软化树脂层421两侧的KDF层422、陶瓷滤层424以及活性炭层42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