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壁式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12697发布日期:2019-01-15 22:27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壁式接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接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壁式接头。



背景技术:

在流体的传输过程中,往往需要使用管道,为了便于各个管道之间的连接,管道之间往往会设置接头。在某些工况中,特别是在建筑物内的流体输送,输送管道往往需要设置于墙壁上,因此,有技术人员发明了可固定于墙壁上的壁式接头,例如公告号为 CN204226920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壁式接头》,公开了一种壁式接头,包括接头本体,所述接头本体中心设置有轴孔,轴孔贯通接头本体的一个端面,形成一端开口一端封闭;接头本体封闭一端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弧形的凸台,凸台上设置有两个与接头本体内部轴孔相通的通气道;接头本体封闭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通过螺钉连接的接头支架。

但是,前述的该种壁式接头的通气道由于垂直于本体的外壁设置,使用该通气道连接其他管道时,流体的输送较为不畅;若管道为可变形的软管,向接头的下侧输送流体时,管道在连接位置容易发生弯折,造成流通不畅。另外,由于接头支架与接头本体为螺钉连接的,接头支架容易与接头本体脱开,造成管道脱开,造成管道内流体的泄露,不但造成经济损失,可能还会造成人身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流体输送更顺畅的壁式接头。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壁式接头,包括内部为中空的接头主体,以及与接头主体相连通的连接头,还设置有用于固定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包括顶接头和至少一个侧接头,所述顶接头设置于所述接头主体的上端,所述顶接头内设置有与所述接头主体相连通的顶流道;所述侧接头间隔设置于所述接头主体的外侧壁上,所述侧接头内设置有与所述接头主体相连通的侧流道,所述侧流道的中轴线与所述顶流道的中轴线之间的第一夹角的角度范围为115~150°。

进一步,所述第一夹角的角度为135°。该角度大小的第一夹角使得其他管道与侧接头的连接更为便捷,不易弯折,使得流体输送更顺畅。

进一步,所述侧接头为至少两个,相邻两个侧接头的侧流道的中轴线之间的第二夹角的角度范围为60~100°。该角度范围使得其他管道与侧接头连接时,不易互相缠绕和影响,使得流体输送更顺畅。

进一步,所述侧接头为两个,所述第二夹角的角度为90°。该角度使得流体在接头主体内分流到两个侧接头时,输送更为顺畅,且其他管道与侧接头连接时,不易互相缠绕。

进一步,所述支架与所述接头主体为一体成型。一体成型的设置使得支架与接头主体的连接更为稳固,利用支架将该壁式接头固定于壁面上时更为稳固,不易晃动和脱落。

进一步,所述支架包括设置有安装孔的板状的支架头,连接支架头与接头主体的支架臂。该种支架结构设置合理,安装牢固且不易断裂。

优选的,所述支架臂的横截面形状为“工”字形。该种形状的支架臂抗弯折能力良好,不易断裂。

进一步,沿所述顶接头外周壁凸起设置有限位筋。限位筋的设置便于套设于顶接头外侧的管道不易脱落。

进一步,所述接头主体的底部开设有排出口。排出口的设置便于排出残留的液体或杂质。

进一步,所述侧接头靠近所述侧流道出口的位置设置有能放置密封垫圈的台阶。台阶的设置使得侧接头与其他管件连接时能够在台阶上放置密封垫圈来起到密封作用,不在需要使用现有技术中的生胶带,使用起来较为方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第一夹角的角度范围为115~150°使得从顶流道流入的流体,在重力的作用下能够顺畅地流入侧接头,加快向下侧流体的输送;另外这种第一夹角范围使得其他管道与侧流道连接时,呈一个向下倾斜的角度,在接口处不会产生弯折,使得流体输送更顺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壁式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2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壁式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如图1至图2所示,该种壁式接头,包括内部为中空的接头主体1,以及与接头主体1相连通的连接头2,还设置有用于固定的支架3,连接头2包括顶接头21 和至少一个侧接头22,顶接头21设置于接头主体1的上端,顶接头21内设置有与接头主体1相连通的顶流道21b;侧接头22间隔设置于接头主体1的外侧壁上,侧接头22 内设置有与接头主体1相连通的侧流道22a,侧流道22a的中轴线与顶流道21b的中轴线之间的第一夹角α的角度范围为115~150°,本实施例的第一夹角α的角度为135°。侧接头22靠近侧流道22a出口的位置还设置有能放置密封垫圈的台阶22b,本实施例使用平垫圈(图中未画出)。

当侧接头22为至少两个时,相邻两个侧接头22的侧流道22a的中轴线之间的第二夹角β的角度范围为60~100°。本实施例的壁式接头的侧接头为两个,第二夹角的角度为90°

本实施例的支架3与接头主体1的侧壁连接,且与接头主体1一体成型;支架3包括设置有安装孔31a的板状的支架头31,连接支架3头与接头主体1的支架臂32。支架臂32的横截面形状为“工”字形;支架头31的横截面形状大致为椭圆形,安装孔31a 有两个分别设置于支架3头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

另外,沿顶接头21外周壁凸起设置有限位筋21a;侧接头22自接头主体1的侧壁面向外延伸且为筒状结构,侧接头22内还设置有内螺纹(图中未画出)。接头主体1的底部还开设有排出口12,使用时排出口12内设置有能操作的阀门,不需要排出液体杂质等时关闭阀门,需要排出时,打开阀门。

实施例2:如图3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侧接头22为一个。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