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下对称式梯形悬置液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50440发布日期:2019-01-18 19:20阅读:467来源:国知局
一种上下对称式梯形悬置液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悬置液封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可靠性好,节约成本的上下对称式梯形悬置液封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动力总成液阻悬置是七、八十看代发展起来的新型弹性隔振元件,液阻悬置又称液体阻尼型橡胶隔振器,在传统橡胶悬置基础上增加了内部液体阻尼机构,利用内部液体运动时的惯性和阻尼特性来吸收和衰减发动机振动。现有的液阻悬置结构均是将橡胶材质的主簧与对应的本体支架硫化成一体,端口再通过膜片铆接进行液封,工艺过程复杂,成品率低,且主簧老化或存在缺陷时无法更换,制造和使用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可靠性好,节约成本的上下对称式梯形悬置液封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工艺过程复杂,成品率低,且主簧老化或存在缺陷时无法更换,制造和使用成本高等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上下对称式梯形悬置液封结构,包括本体支架及设于本体支架内的主簧,所述本体支架包括上本体支架和对接在上本体支架下方的下本体支架,主簧又包括主簧上套和主簧下套,其中的主簧上套的边沿密闭夹持在上本体支架和下本体支架之间,主簧下套的边沿对称的密闭罩装在下本体支架的下表面上。本体支架和主簧均采用上、下结构的分体式设计,其中的主簧上套的边沿密闭夹持在上、下本体支架间,主簧下套的边沿对称的密闭罩装在下本体支架的下表面,使主簧完整闭合,工艺及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制造成本低,且由于主簧上、下套的边沿为上、下对称式密封,主簧在其内部液体作用下受力均衡,安全可靠性高。

作为优选,所述主簧下套的边沿向上延伸形成下定位环,与下定位环对应的下本体支架上设有下环形槽,与下定位环相对的主簧下套表面上设有环形定位板,下定位环通过环形定位板密闭压装在下环形槽内。主簧下套边沿上的下定位环通过环形定位板密闭压装在下环形槽内,结构简单,主簧下套定位可靠。

作为优选,所述主簧上套的边沿向下延伸形成上定位环,与上定位环对应的下本体支架上设有上环形槽,上定位环密闭夹持在上环形槽内。主簧上套通过上定位环的压装膨胀密闭夹持在下本体支架上对应的上环形槽内,结构简单,密封可靠。

作为更优选,与所述上定位环两端对应的主簧上套边沿水平向外延伸形成夹套,夹套密封夹持在上本体支架和下本体支架间。主簧上套的两端水平向外延伸形成夹套夹持在上、下本体支架间,改善主簧上套受力状态,确保使用过程中主簧上套定位可靠。

作为优选,所述上本体支架和下本体支架均为开口朝下的U字形,U字形的上本体支架和下本体支架的两侧开口端分别向外延伸形成互配的上定位凸台和下定位凸台,下本体支架的中部延伸至上本体支架的开口内,主簧上套夹持在下本体支架上方对应的上本体支架开口内。U字形的上、下本体支架通过上、下定位凸台呈左、右对称式夹紧定位,不仅给主簧上套提供了适宜的定位空间,且二者的连接方式简单可靠。

上、下定位凸台可以通过螺栓等其它连接方式,作为更优选,在所述上定位凸台的底面上设有胀紧凸台,与胀紧凸台对应的下定位凸台上设有压紧孔,胀紧凸台胀紧固定在压紧孔内。上定位凸台通过胀紧凸台胀紧固定在下定位凸台上对应的压紧孔内,连接方式简单,同时又可确保上、下本体支架左、右受力平衡,从而平衡主簧受力状态。

作为更优选,所述主簧上套和主簧下套的开口呈长腰形,长腰形的开口在上本体支架和下本体支架的开口端间延伸,且在上本体支架的开口端间对应的主簧上套开口两侧对称设有骨架。骨架可提高主簧上套强度,提高主簧使用可靠性。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上下对称式梯形悬置液封结构具有下述优点:本体支架和主簧均采用上、下分体式结构,其中的主簧上套的边沿密闭夹持在上、下本体支架间,主簧下套的边沿对称的密闭罩装在下本体支架的下表面,使主簧完整闭合构成液体容纳腔,相对于传统的硫化一体式结构,工艺及结构简单,主簧拆装方便,节约了制造成本和使用成本,且由于主簧上、下套的边沿为上、下对称式密封,主簧受力均衡,安全可靠性高;上定位凸台通过胀紧凸台胀紧固定在下定位凸台上对应的压紧孔内,连接方式简单,同时又可确保U字形的上、下本体支架左、右受力平衡,并平衡主簧受力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上下对称式梯形悬置液封结构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拆除下本体支架后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上下对称式梯形悬置液封结构,包括本体支架及设于本体支架内的橡胶材质的主簧,本体支架包括开口朝下的U字形的上本体支架11和对接在上本体支架11下方的开口朝下的U字形的下本体支架12,下本体支架12的底部延伸至上本体支架11的左、右开口端间,U字形的上本体支架11和下本体支架12的两侧开口端又分别向外延伸形成互配的上定位凸台6和下定位凸台7,如图2所示,在上定位凸台6的底面中部沿轴向排列着两个圆柱形的胀紧凸台61,与胀紧凸台61对应的下定位凸台7上开有压紧孔71,胀紧凸台61过盈配合胀紧固定在压紧孔71内。其中的主簧又包括主簧上套21和主簧下套22,主簧上套21位于下本体支架12上方对应的上本体支架11开口端内,且主簧上套21在上本体支架11开口端内呈对称分布,主簧上套21下方开口端的边沿向下延伸形成一体式的上定位环24,与上定位环24对应的下本体支架12上开有上环形槽5,上定位环24密闭夹持在上环形槽5内,与上本体支架11两端对应的主簧上套21边沿水平向外一体式延伸形成夹套25,如图3所示,夹套25水平的密封夹持在上本体支架11和下本体支架12顶面间,从而使主簧上套21密闭夹持在上本体支架11和下本体支架12之间,主簧下套22上方开口端的边沿向上延伸形成下定位环23,与下定位环23对应的下本体支架12上开有下环形槽3,上环形槽5和下环形槽3为大小相等的长腰形,长腰形的上环形槽5和下环形槽3沿下本体支架12开口端连线方向延伸,且二者在下本体支架12的内外侧面上呈对称分布,与下定位环23相对的主簧下套22表面上压装有环形定位板4,环形定位板4边沿铆接在下本体支架12上,从而下定位环23通过环形定位板4密闭胀紧在下环形槽3内,使主簧下套22对称的密闭罩装在下本体支架12的下表面上。在上环形槽5和下环形槽3长边对应的主簧上套21开口两侧对称的嵌装有骨架8,骨架8包罩在主簧上套21内,与上环形槽5对应的骨架8底面内侧端又向下一体式延伸形成凸条9。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