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差速锁单元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66847发布日期:2019-03-22 19:10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差速锁单元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驱动桥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新型差速锁单元结构。



背景技术:

国内驱动桥中,为了防止在不平、湿滑等路面上车轮打滑,在驱动桥的两轮之间或中后桥之间装有差速锁结构。差速锁多采用气缸与气缸盖分体结构,回位弹簧布置在活塞缸外,活塞与拨叉轴分体结构,此种结构应用零件较多,密封可靠性较低,重量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的新型差速锁单元结构,该结构解决现有驱动桥中,差速锁的气缸结构应用零件较多,密封可靠性下降,重量较大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结合附图说明如下:

一种新型差速锁单元结构,该结构包括活塞缸1、活塞2、O形环3、回位弹簧4、垫板5、工艺螺栓7或螺塞8,弹性圆柱销9、拨叉10、滑动啮合套11和垫密片14;所述的O形环3套装在活塞2的环形槽上,并一同装入活塞缸1的圆孔内;所述的回位弹簧4以活塞缸1的内孔径向定位,设置在活塞缸1内;所述的垫板5的轴径设置在活塞缸1的圆孔内,其分布孔与活塞缸1的分布孔对齐;所述的活塞缸1和垫板5通过螺栓13固定在减速器壳6上;所述的拨叉10圆孔套在活塞2的轴径上,并插入弹性圆柱销9;所述的工艺螺栓7或螺塞8旋入活塞缸1的螺纹孔内;所述的拨叉10的另一端与滑动啮合套11相配合;所述的滑动啮合套11的端面齿与差速器左壳12的端面齿啮合。

该结构还包括垫密片14,所述的垫密片14套入螺塞8的螺纹径中。

所述的活塞缸1采用中心圆孔孔结构,与活塞2的外径和垫板5的轴颈想配合,并且采用两个对称的分布的用于与减速器壳6螺栓连接的法兰孔。

所述的螺塞8采用中心锥螺纹孔的用于与气管的锥螺纹径端头配合的通孔结构。

所述的垫板5采用中心圆孔,与活塞2的轴颈配合;所述的垫板5设置有两个用与减速器壳6螺栓连接的法兰孔。

所述的活塞2设置有三段大轴颈,分别为第一大轴颈、第二大轴颈和第三大轴颈;所述的第一大轴颈与活塞缸1的圆孔配合;所述的第二大轴颈的端面与垫板5的端面配合;所述的第三大轴颈与拨叉10的圆孔配合,并且其上加工有与弹性圆柱销9配合的小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采用活塞缸与活塞缸盖一体集成结构,提升了密封可靠性,降低了重量;采用活塞与拨叉轴一体化集成结构,提升可靠性;回位弹簧置于活塞缸中,减少了拨叉轴的长度;用活塞的轴颈台肩作为活塞的轴向限位结构,降低了减速器壳的重量;螺塞采用中心锥螺纹孔结构,与气管连接,从而省去了在活塞缸上加工锥螺纹孔,布置更加紧凑合理。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在减速器总成上时的主视图;

图1b为图1a中A向剖示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在驱动桥总成局部视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中活塞缸主视图;

图3b为本实用新型中活塞缸侧视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中螺塞主视图;

图4b为本实用新型中螺塞侧视图;

图5a为本实用新型中垫板主视图;

图5b为本实用新型中垫板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活塞视图。

图中:1、活塞缸;2、活塞;3、O形环;4、回位弹簧;5、垫板;6、减速器壳;7、工艺螺栓;8、螺塞;9、弹性圆柱销;10、拨叉;11、滑动啮合套;12、差速器左壳;13、螺栓;14、垫密片。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a、图1b和图2,一种新型差速锁单元结构,该结构设置在减速器总成或驱动桥总成上,该结构包括活塞缸1、活塞2、O形环3、回位弹簧4、垫板5、工艺螺栓7或螺塞8、弹性圆柱销9、拨叉10、滑动啮合套11。

当本实用新型应用在减速器总成上时,所述的O形环3套装在活塞2的环形槽上,并一同装入活塞缸1的圆孔;所述的回位弹簧4以活塞缸1的内孔径向定位,装入活塞缸1;所述的垫板5的轴径装入活塞缸1的圆孔,分布孔与活塞缸1的分布孔对齐;用螺栓13将活塞缸1、垫板5连接固定到减速器壳6上;所述的拨叉10的圆孔套在活塞2的轴径上,螺丝刀通过减速器壳的圆孔,插入活塞2的凹槽并旋转,使活塞2上的小孔与拨叉上的小孔对齐,并插入弹性圆柱销9;所述的工艺螺栓7旋入活塞缸1的螺纹孔,推动活塞2轴向移动,活塞2推动拨叉10,拨叉8推动滑动啮合套11轴向移动,所述的滑动啮合套11的端面齿与差速器左壳12的端面齿啮合,实现左右车轮差速锁止功能。

参阅图2,当本实用新型应用在驱动桥总成时,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垫密片14,卸下工艺螺栓7,回位弹簧4推动活塞2、拨叉10、滑动啮合套11轴向移动,滑动啮合套11的端面齿与差速器左壳12的端面齿分离,解除差速锁功能。垫密片14套入螺塞8的螺纹径,将螺塞8旋入活塞缸1的螺纹孔,并拧紧;螺塞8的中心采用锥螺纹孔结构,与气管连接;气管通入高压气体,推动活塞2轴向移动,实现差速锁止功能。

参阅图3a、图3b,所述的活塞缸1采用中心圆孔孔结构,与活塞3的外径配合,用于回位弹簧4的径向定位,与垫板5的轴颈配合;所述的活塞缸1采用两个对称的分布法兰孔,用于与减速器壳6螺栓连接;所述的活塞缸1采用中心螺纹孔结构,减速器总成装配时与工艺螺栓7配合,驱动桥总成装配时与螺塞8配合。

参阅图4a、图4b,所述的螺塞8采用中心锥螺纹孔的通孔结构,用于与气管的锥螺纹径端头配合。

参阅图5a、图5b,所述的垫板5采用中心圆孔,与活塞2的轴颈配合;所述的垫板5采用圆形轴颈,用于与活塞缸1的圆孔配合;所述的垫板5采用两个分布法兰孔,,用于与减速器壳6螺栓连接。

参阅图6,所述的活塞2采用圆形凹槽,用于安装O形环3;所述的活塞2设置有三段大轴颈,分别为第一大轴颈、第二大轴颈和第三大轴颈;采用第一大轴颈,与活塞缸1的圆孔配合;采用第二大轴颈,其端面与垫板5的端面配合,用于轴向限位;采用第三大轴颈,与拨叉10的圆孔配合;第三大轴颈上加工小孔,与弹性圆柱销9配合;采用端面凹槽,用于旋转调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