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下运输用管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51302发布日期:2019-01-02 21:4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水下运输用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水下管道和道床;

所述道床,沿所述水下管道的长度方向,铺设在所述水下管道的内部,以将所述水下管道的内部区域分隔为真空区域和非真空区域;

在所述非真空区域中设置有维修通道;所述维修通道,用于维修车辆和/或维修人员进行水下维修;

其中,

所述真空区域,用于提供真空环境,作为车辆运行环境;

所述非真空区域,用于提供常压环境,至少为所述维修通道提供维修环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备通道;

所述设备通道,用于铺设管线、和/或安放设备;

其中,所述管线、所述设备中的至少之一,用于所述车辆水下运行、和/或所述维修通道中进行的水下维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通道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设备通道,设置于所述非真空区域的两侧,所述维修通道设置于两个所述设备通道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预埋散热管(2);

所述预埋散热管(2),预埋在所述道床的夹层中,用于将所述真空环境和/或所述常压环境中的电机及其它设备散发的热量散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预埋散热管(2)的数量为一个以上;一个以上所述预埋散热管(2),沿所述道床或所述水下管道的长度方向,均匀或不均匀地间隔设置;

和/或,

所述预埋散热管(2),包括:散热水管。

6.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真空区域和所述非真空区域上下设置,所述真空区域位于上部,所述非真空区域位于下部;

和/或,

所述水下管道,包括:钢筋混凝土外壁(1)和钢管内壁(4);所述钢筋混凝土外壁(1)设置于所述钢管内壁(4)的外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水下管道呈分节式设置;其中,

相邻两节所述钢筋混凝土外壁(1)之间,通过止水带密封和千斤顶对接的方式对接式连接;

相邻两节所述钢管内壁(4)之间,通过波纹管片(10)焊接的方式对接式连接;

和/或,

所述水下管道的横截面形状,包括:圆形、椭圆形、方形中任一形状。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管道内钢结构支撑部(3);

所述管道内钢结构支撑部(3),设置于所述道床与所述水下管道的底部内壁之间,用于支撑所述道床。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卡槽式承台(9)和桥墩(8);其中,

所述卡槽式承台(9),设置于所述水下管道的下方,用于容置并支撑所述水下管道;

所述桥墩(8),设置于所述卡槽式承台(9)的下方与水底之间,用于支撑所述卡槽式承台(9)。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

在所述钢筋混凝土外壁(1)和所述钢管内壁(4)之间,预埋有型钢结构支撑部(6);

在所述卡槽式承台(9)中预埋有承台预埋钢筋(5);

所述型钢结构支撑部(6)和所述承台预埋钢筋(5),通过浇筑后形成钢筋混凝土(7);所述钢筋混凝土(7),位于所述水下管道与所述卡槽式承台(9)之间,用于加固所述水下管道。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