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运动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49355发布日期:2019-01-02 21:38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直线运动模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直线运动模块,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包含链式滚珠保持器的直线运动模块。



背景技术:

直线运动模块目前已被广泛的使用到精密机械、自动化产业、半导体产业、医疗设备、航天工业等。其中以滚珠作为滚动组件的直线运动模块由滑轨、滑座以及多个滚珠所构成,通过滚珠在循环路径中持续滚动,带动滑座及其上机构沿滑轨移动,使得该机构得以执行所需作业或表现功能。

一般而言,为了减少滚珠运行时相撞导致滚珠运行不平顺,现有技术会将滚珠与滚珠保持器彼此搭配,将滚珠放置于滚珠保持器的两个间隔件之间,且将滚珠保持器插入端盖中对应的滚珠保持部之间,以对滚珠保持器进行定位,进而避免滚珠在滚动时,滚珠相撞与滚珠保持器发生移位的状况。

然而,通过上述方式,滚珠保持器与端盖中对应的滚珠保持部形成的滚珠循环路径会因为组件制作公差的缘故而产生段差(或凸点),或因运行产生的冲击力而造成端盖的滚珠保持部不够稳固而有晃动。这将使滚珠保持器在滚珠滚动的过程中无法平顺地通过滚珠循环路径,甚至可能会因为存在段差而发生碰撞进而造成噪音,同时也会出现组件间磨耗较大及精度控制较差等问题。此外,常规的滚珠保持器的间隔件,为了稳固滚珠,间隔件包覆滚珠的面积较大,却使得滚珠与间隔件之间的摩擦阻力增加,而造成滚珠产生滚动不顺,或者因为滚珠与间隔件摩擦产生噪音等问题。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直线运动模块,其具有能够维持一定包覆性并同时避免滚珠摩擦力过大所产生的滚动不顺,并确保可靠性的滚珠保持器,以及可使滚珠保持器在滚珠运行过程中较平顺的滚珠循环路径,已成为重要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直线运动模块,其通过端部循环件、端盖的滚珠保持部、端盖的循环弯槽形成滚珠循环路径,并将链式滚珠保持器设置于滚珠循环路径。通过端盖的强化件的设置可加强固定端盖的滚珠保持部,避免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冲击力造成端盖的滚珠保持部与其它组件所形成的滚珠循环路径产生晃动进而产生段差,造成滚珠碰撞而产生噪音或造成组件之间产生磨耗。也可以通过端部循环件对称构造的设计,使得端部循环件可由同一模具制作而成,避免在组装时发生上下或左右设置错误的情形发生,在节省开模成本的同时也可以避免不同形状或材质的组件在组装时容易产生段差的情形,此端部循环件可与端盖的滚珠保持部、端盖的循环弯槽形成较平顺的滚珠循环路径,使得滚珠可平稳的在滚珠循环路径中运行。另外,通过链式滚珠保持器的间隔件的设置,使滚珠与链式滚珠保持器之间能够在维持一定包覆性的前提下仍能避免滚珠松脱掉落及摩擦力过大所产生的滚动不顺,进而使滑座在滑轨上的移动更平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直线运动模块,包括:滑轨、滑座、多个链式滚珠保持器以及多个滚珠。滑轨具有轴本体及多个轨道槽,每个轨道槽位于轴本体的两侧。滑座滑设于滑轨,包括有滑座本体、多个滚珠循环套筒组以及两个端盖。滑座本体具有多个滚珠槽及多个循环通孔,所述多个滚珠槽分别与所述多个轨道槽及所述多个循环通孔对应设置。多个滚珠循环套筒组分别具有多个循环套筒及多个端部循环件,所述多个循环套筒对应设置于所述多个循环通孔内以形成多个循环通道,所述多个端部循环件对应设置于所述多个循环套筒的两端。端盖套设于滑轨,并分别设置于滑座本体的两端,所述多个端盖分别具有多个相对设置的滚珠保持部、多个回流弯槽及至少一强化件,每个回流弯槽与每个端部循环件形成回流通道,每个滚珠保持部、每个轨道槽及每个滚珠槽对应形成滚珠通道,且对应的所述多个循环通道、所述多个回流通道与所述多个滚珠通道共同形成多个滚珠循环路径,所述多个强化件分别连接于相对应的所述多个滚珠保持部之间。多个链式滚珠保持器对应设置于所述多个滚珠循环路径内,包括多个间隔件以及两个连接件。其中相邻的两个间隔件之间共同形成容置空间。两个连接件设置于所述多个间隔件的相对两侧。多个滚珠对应容置于所述多个容置空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直线运动模块包括有两个滚珠循环套筒组,两个滚珠循环套筒组分别各自具有两个循环套筒及两个端部循环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循环套筒分别由两个套筒半管对应组成,其中,两个套筒半管具有相同的结构,直线运动模块包括八个套筒半管,其对应组成四个循环套筒。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端部循环件分别具有一链条保持部,所述多个链条保持部夹设于两个链式滚珠保持器之间,且两个链式滚珠保持器设置于同一个滚珠循环套筒组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端部循环件分别具有多个回流导引槽,回流通道由每个回流导引槽与每个回流弯槽所形成。

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个链条保持部还具有两个凹槽,所述多个链式滚珠保持器的所述多个连接件对应容置于所述多个凹槽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端部循环件在沿着链条保持部的长轴中心的对称面上,端部循环件在对称面两边具有相同的结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个链条保持部还具有凸部及凹部,所述多个端部循环件透过每个链条保持部的凸部及凹部对应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循环套筒由两个套筒半管对应组成。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套筒半管分别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卡固结构,所述多个端部循环件分别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卡固结构,所述多个套筒半管的卡固结构与所述多个端部循环件的卡固结构对应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端盖的强化件是矩形块状、圆柱状、齿条块状、弧板状或折板状。

在一个实施例中,部分的所述多个滚珠保持部分别还具有第三卡固结构,滑座还包括多个轨道防尘件,部分的所述多个轨道防尘件分别具有与第三卡固结构相对应的第四卡固结构,所述多个第四卡固结构卡固于所述多个第三卡固结构内,部分的所述多个轨道防尘件设置于滑座本体的底侧。

在一个实施例中,链式滚珠保持器的每个间隔件的相对两侧分别凹设有滚珠保持面,在每个滚珠保持面上设有至少一个凸部,每个凸部的顶面的构型与每个滚珠匹配。

在一个实施例中,链式滚珠保持器的相邻两个间隔件之间的相对两个滚珠保持面的每个凸部以所述多个凸部所共同接触的同一滚珠的球心为准相互对应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链式滚珠保持器的每个凸部与每个凸部所设置的每个滚珠保持面共同形储油空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链式滚珠保持器的每个凸部是片状结构、柱状结构、或壁状结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链式滚珠保持器的每个凸选自由圆圈状结构、弧状结构以及多边形结构组成的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链式滚珠保持器的所述多个间隔件的外周缘具有一个曲面和一个平面,所述多个平面朝向滑座本体的所述多个滚珠槽设置。

如上所述,在本实用新型的直线运动模块中,通过链式滚珠保持器对应设置于滚珠循环路径内,且滚珠可对应容置于每个链式滚珠保持器的容置空间内,以避免滚珠彼此干涉。另外,还通过链式滚珠保持器的凸部的设置,减轻滚珠与间隔件之间的摩擦力并维持一定的包覆力,以避免滚珠与间隔件之间过度干涉并能保持一定的支撑力。再者,通过端盖的强化件的设置可固定端盖的滚珠保持部,避免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冲击力造成滚珠保持部晃动而与其它组件产生段差,进而避免滚珠碰撞而产生噪音或造成组件之间产生磨耗。另外,也可以通过端部循环件对称构造的设计,使得端部循环件可由同一模具制作而成,避免在组装时发生上下或左右设置错误的情形发生,在节省开模成本的同时也可以避免不同形状的组件在组装时容易产生段差的情形。本实用新型的端部循环件可与端盖的滚珠保持部、端盖的循环弯槽形成较平顺的滚珠循环路径,使得滚珠可平稳的在滚珠循环路径中运行。

附图说明

图1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直线运动模块的示意图。

图1B是图1A所示的直线运动模块的分解示意图。

图1C是图1A所示的直线运动模块的部分剖面示意图。

图1D是图1A所示的直线运动模块沿直线A-A的剖面示意图。

图1E是图1D所示的A-A剖面与滚珠循环套筒组、链式滚珠保持器配合的示意图。

图2A是滚珠循环套筒组与链式滚珠保持器配合的示意图。

图2B是图2A所示的滚珠循环套筒组中的端部循环件的示意图。

图2C是图2B所示的端部循环件的侧视图。

图2D是图2A所示的滚珠循环套筒组中的循环套筒的示意图。

图2E是图2D所示的循环套筒中的套筒半管的俯视图。

图3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链式滚珠保持器的示意图。

图3B是图3A所示的链式滚珠保持器的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3C是图3A所示的链式滚珠保持器沿直线B-B的剖面示意图。

图3D至图3I是图3A所示的链式滚珠保持器沿直线C-C的剖面示意图。

图3J是图3A所示的链式滚珠保持器与滚珠的组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相关附图,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直线运动模块,其中相同组件以相同标号表示。

请先参考图1A至图1E,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直线运动模块的技术内容。其中,图1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直线运动模块的示意图。图1B是图1A所示的直线运动模块的分解示意图。图1C是图1A所示的直线运动模块的部分剖面示意图。图1D是图1A所示的直线运动模块沿直线A-A的剖面示意图。图1E是图1D所示的A-A剖面与滚珠循环套筒组、链式滚珠保持器配合的示意图。

如图1A至图1E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直线运动模块包括滑轨1、滑座2、多个链式滚珠保持器3以及多个滚珠4。本实施例的直线运动模块又可称为线性滑轨。

滑轨1具有轴本体11及多个轨道槽12,每个轨道槽12位于轴本体11的两侧。在本实施例中,滑轨1整体呈长条状且其径向剖面大致呈I型,而滑轨1以具有四个轨道槽12为例加以说明,然而轨道槽12的数量并不限于此,可根据使用需要改变轨道槽12的数量。四个轨道槽12两两位于轴本体11的两个相对表面。在制作方面,可利用研磨装置同时对轴本体11实施加工研磨,使多个轨道槽12能在一次操作中制作完成。

在本实施例中,滑座2滑设于滑轨1,并且包括滑座本体21、多个滚珠循环套筒组22、以及两个端盖23。滑座本体21于径向剖面大致呈倒U型,并套设且设置于滑轨1上。其中,滑座本体21具有多个滚珠槽211及多个循环通孔212,所述多个滚珠槽211分别与所述多个轨道槽12及所述多个循环通孔212对应设置。更具体来说,本实施例的轨道槽12、滚珠槽211与循环通孔212的数量相同,且滚珠槽211与循环通孔212为对应设置,而滚珠槽211与轨道槽12相对设置。

请同时参考图1B至图1E及图2A至2E,以说明滚珠循环套筒组22的技术内容。图2A是滚珠循环套筒组与链式滚珠保持器配合的示意图。图2B是图2A所示的滚珠循环套筒组中的端部循环件的示意图。图2C是图2B所示的端部循环件的侧视图。图2D是图2A所示的滚珠循环套筒组中的循环套筒的示意图。图2E是图2D所示的循环套筒中的套筒半管的俯视图。

请先参考图1B至图1C及图2A,在本实施例中,是以直线运动模块包括有两个滚珠循环套筒组22为例进行说明,然而滚珠循环套筒组22的数量并不限于此,可根据使用需要加以改变。每个滚珠循环套筒组22分别具有多个循环套筒221及多个端部循环件222。循环套筒221对应设置于循环通孔212内,端部循环件222对应设置于循环套筒221的两端。在本文中,每个滚珠循环套筒组22的循环套筒221的数量为2个。因此,在本实施例中,直线运动模块的循环套筒221其数量对应于循环通孔212的数量,总共为四个。而循环套筒221的构形与循环通孔212的构形对应,每个循环套筒221插入各循环通孔212时可形成多个循环通道R1。循环通道R1可构成链式滚珠保持器3循环回流时的通道,以供链式滚珠保持器3以及容置于链式滚珠保持器3中的多个滚珠4在循环回流时限制其移动方向与位置。

另外,如图2A及2B所示,每个端部循环件222还可具有链条保持部2221,链条保持部2221夹设于两个链式滚珠保持器3之间,并且两个链式滚珠保持器3设置于同一个滚珠循环套筒组22内。在本实施例中,一个滚珠循环套筒组22具有两个端部循环件222,对应设置于所述多个循环套筒221的两端。

请再参考2A及2B并结合图1D,每个链条保持部2221可还具有两个凹槽O1,链式滚珠保持器3的连接件32对应容置于凹槽O1内。具体地,链条保持部2221的凹槽O1的构形,对应于链式滚珠保持器3的连接件32的构形,因此链式滚珠保持器3的连接件32可对应容置于凹槽O1内,进而限制链式滚珠保持器3的运行方向,增加链式滚珠保持器3运行的平稳性,同时减少链条保持部2221与链式滚珠保持器3之间产生磨耗的情形。

请再参考2A及2B,链条保持部2221可还具有凸部2221a及凹部2221b,所述多个端部循环件透过每个链条保持部2221的凸部2221a及凹部2221b对应设置。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一个滚珠循环套筒组22具有两个端部循环件222,对应设置于所述多个循环套筒221的两端。所述两个端部循环件222是透过其链条保持部2221上的凸部2221a及凹部2221b来互相设置。

如图2A及图2D所示,循环套筒221由两个套筒半管2211、2212对应组成。其中所述多个套筒半管2211、2212各自可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卡固结构2211a、2212a,在本实施例中,套筒半管2211、2212各自具有四个第一卡固结构2211a、2212a(两两分别位于套筒半管2211、2212的两端),对应的一个第一卡固结构2211a及2212a共同形成循环套筒221上的第一卡固结构221a。本实施例以循环套筒221具有四个第一卡固结构221a为例(两两分别位于循环套筒221的两端)。然而第一卡固结构221a的数量并不限于此,可根据使用需要加以改变。

请再参考图2D,套筒半管2211、2212各自可具有多个凸起部2211b、2212b及凹陷部2211c、2212c,套筒半管2211、2212是通过凸起部2211b、2212b及凹陷部2211c、2212c的结构彼此对应设置以组合成循环套筒221。另外,如图2D所示,两个套筒半管2211、2212中间的虚线矩形框代表镜像平面C,套筒半管2211与套筒半管2212对应于镜像平面C为彼此的镜像结构,亦即套筒半管2211与套筒半管2212具有相同的结构。具体地,如果从套筒半管的内侧处俯视套筒半管2211、2212,则两个套筒半管2211、2212为完全相同的组件。

请再参考图2E,以下说明虽以套筒半管2212为例,然而,套筒半管2211为相同的结构,故可以对应参考。如图所示,套筒半管2212的长轴上的虚线代表对称面E,套筒半管2212对应于对称面E的左右两侧为对称的结构。也就是说,若沿着虚线进行切割,并将虚线上方的结构向右旋转180度,使其完全对应于虚线下方的结构时,上下两个结构为完全相同的结构。

如上所述,套筒半管2211、2212互为相同的结构以及套筒半管2211、2212本身为对称结构,使得套筒半管可由同一模具制作而成,在节省开模成本的同时亦可避免不同形状的组件在组装时容易产生段差的情形。

在本实施例中,直线运动模块包括两个滚珠循环套筒组22,两个滚珠循环套筒组22分别各自具有两个循环套筒221及两个端部循环件222。故本实施例共有四个循环套筒221及四个端部循环件222。另外,循环套筒221是由两个套筒半管2211、2212对应组成,而两个套筒半管2211、2212具有相同的结构,因此,本实施例的直线运动模块包括八个套筒半管2211、2212,其对应组成四个循环套筒221。然而,本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态样,并非用于限制滚珠循环套筒组22、循环套筒221、端部循环件222、套筒半管2211、2212的个数。

请同时参考图2A至2C,所述多个端部循环件222分别可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卡固结构222a,在本实施例中,端部循环件222分别具有四个第二卡固结构222a,与两个循环套筒221的其中一端的第一卡固结构221a的数量相同。套筒半管2211、2212的第一卡固结构2211a、2212a共同形成循环套筒221上的第一卡固结构221a,第一卡固结构221a与端部循环件222的第二卡固结构222a对应设置。

请再参考图1B至图1E,以说明回流通道R2、滚珠通道R3及滚珠循环路径RP的设置。两个端盖23,套设于滑轨1,并分别设置于滑座本体21的两端。在本实施例中,每个端盖23分别具有四个滚珠保持部231、四个回流弯槽232以及一个强化件233。但在图1B中,因角度的关系,仅显示出3个回流弯槽232。另外,本实施例仅用以举例说明,滚珠保持部231、回流弯槽232以及强化件233的数量不以本实施例为限。一个端盖23上的四个滚珠保持部231与另一端盖23上的四个滚珠保持部231彼此相对设置。具体地,端盖的滚珠保持部231上分别具有凸起部231b或凹陷部231c,对应的滚珠保持部231是通过此结构彼此相对设置。回流弯槽232与端部循环件222对应设置,形成回流通道R2。每个滚珠保持部231对应邻设于各轨道槽12,并也与每个滚珠槽211对应邻设。每个滚珠保持部231与每个对应之轨道槽12、滚珠槽211及端部循环件222中的链条保持部2221共同形成多个滚珠通道R3。而对应的循环通道R1、回流通道R2、滚珠通道R3共同形成多个滚珠循环路径RP。在本实施例中,强化件233是连接于端盖23靠近上端的两个滚珠保持部231之间,然而,强化件233的数量及设置并不限于此。例如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具有多个强化件233,分别连接于相对应的滚珠保持部231之间(亦即任意两个滚珠保持部231之间均可具有强化件233)。

另外,请同时参考图1B、1C及图2A、2B,每个端部循环件222还可具有多个回流导引槽2222,回流通道R2由端部循环件222的回流导引槽2222与端盖23的回流弯槽232所形成。在本实施例中,每个端部循环件222具有2个回流导引槽2222,然而回流导引槽2222的数量并不限于此,可根据使用需要加以改变。另外,如图2B所示,两个端部循环件222中间的虚线矩形框代表镜像平面B,两个端部循环件222对应于镜像平面B为彼此的镜像结构,亦即两个端部循环件222具有相同的结构。具体地,左边的端部循环件222沿着垂直镜像平面B的方向朝右旋转180度时,其结构与右边的端部循环件222完全相同。

请再参考图2C。如图所示,端部循环件222的长轴中心上的虚线代表对称面D,端部循环件222在忽视第二卡固结构222a时,对应于对称面D的左右两侧为对称(相同)的结构。亦即,沿着对称面D进行比较,对称面D上下两个结构为完全对应设置(相同)的结构。

如上所述,两端的端部循环件222为相同的结构且其本身为对称结构,使得端部循环件222可由同一模具制作而成,避免在组装时发生上下或左右设置错误的情形发生,在节省开模成本的同时亦可避免不同形状的组件在组装时容易产生段差的情形。

另外,请再参考图1B至图1D,端盖23的滚珠保持部231可分别还具有第三卡固结构231a,滑座2还可包括多个轨道防尘件DP,部分的所述多个轨道防尘件DP分别具有与第三卡固结构231a相对应的第四卡固结构DPa,所述多个第四卡固结构DPa卡固于所述多个第三卡固结构231a内,部分的所述多个轨道防尘件DP设置于该滑座本体21的底侧。在本实施例中,滑座2包括四条轨道防尘件DP,分别设置于滚珠保持部231与轴本体11的底侧,以及夹设于轴本体11上侧及滚珠保持部231之间。轨道防尘件DP共同用于阻挡尘埃或异物由轴本体11及滑座本体21之间的空隙进入直线运动模块内部。

另外,请再参考图1A至图1C,每个端盖23相对于滑座本体21的外侧还可设置端部防尘组件TP,端部防尘组件TP设置在端盖23远离滑座本体21的端面上。本实施例以具有两组端部防尘组件TP为例进行说明。具体而言,端部防尘组件TP具有防尘片TP1及强化片TP2,防尘片TP1设置于端盖23与强化片TP2之间,并可通过例如螺丝穿设强化片TP2、防尘片TP1与端盖23,以将强化片TP2与防尘片TP1锁固于端盖23上。通过防尘片TP1的设置可避免灰尘或异物由端盖23处进入直线运动模块内。

另外,如图1B至图1E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端盖23的强化件233可为齿条块状。然而,强化件233的形状不限制为齿条块状,在其它实施例中,强化件233亦可为矩形块状、圆柱状、弧板状或折板状。

以下,将介绍链式滚珠保持器3相关的详细设置。请参考图3A至图3I。图3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链式滚珠保持器的示意图。图3B是图3A所示的链式滚珠保持器的部分放大示意图。图3C是图3A所示的链式滚珠保持器沿直线B-B的剖面示意图。图3D至图3I是图3A所示的链式滚珠保持器沿直线C-C的剖面示意图。图3J是图3A所示的链式滚珠保持器与滚珠的组合示意图。

请先参考图1B至图1E及图3J,链式滚珠保持器3应用于本实施例的直线运动模块时,对应设置于滚珠循环路径RP内。

请参考图3A并配合图3J,链式滚珠保持器3包括多个间隔件31以及两个连接件32。其中相邻的两个间隔件31之间共同形成容置空间S。两个连接件32设置于所述多个间隔件31的相对两侧,用于连接所有的间隔件31。多个滚珠4对应容置于链式滚珠保持器3的容置空间S中。

请参考图3B至图3C,链式滚珠保持器3的每个间隔件31的相对两侧分别凹设有滚珠保持面311,在每个滚珠保持面311上设有至少一个凸部312,凸部312用于支撑滚珠4(如图3C中虚线所示),每个凸部312的顶面的构型与每个滚珠4匹配。凸部312包括但不限于片状结构、柱状结构或壁状结构等。而如图中所示,本实施例是以每个滚珠保持面311上所凸设的凸部312数量有2个、构型为圆形壁状且彼此呈同心圆为例加以说明,但凸部312的构型与数量本实用实行并不限于此,凸部312的数量与构型如后述可依实际需求而改变。

另外,在相邻两个间隔件31的相对两个滚珠保持面311上,每个凸部312以设置在这两个滚珠保持面311所形成的容置空间S内的滚珠4(亦即这些凸部312所共同接触的同一滚珠4)的球心a为准相互对应设置。具体而言,如图3C所示,在相邻两个间隔件31的相对两个滚珠保持面311上,可以找到两个凸部312各自设置在这两个相对的滚珠保持面311上,并且这两个凸部312的顶面的连线(如虚线所示)通过这两个凸部312所共同接触的滚珠4的球心a。换句话说,较佳的情况是,设置在相邻两个间隔件31的相对两个滚珠保持面311上的凸部312彼此是以容置在这两个滚珠保持面311所形成的容置空间S内的滚珠4的球心a为准相互对称设置。以此方式,在容置空间S内滚珠4受力会较为平均及对称,使得滚珠4能够稳定地在容置空间S内运转。

请参考图3D至图3I。凸部312的构型如前所述,包括但不限于片状、柱状或壁状的弧形、半圆形、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结构等等,也可以是由柱体围绕成的弧形、半圆形、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结构等等。举例来说,接触同一滚珠4的相对两个滚珠保持面311所对应凸部312的顶面的连线通过所接触滚珠4的球心a且这些凸部312可以共同形成连续或不连续的构型。例如,在接触同一滚珠4的相对两个滚珠保持面311中,其中一个滚珠保持面311的凸部312形成上半圆,另一个滚珠保持面311上的凸部312对应形成下半圆。亦即,接触同一滚珠4的相对两个滚珠保持面311上的这两个凸部312,如果投影到通过这两个滚珠保持面311所形成的容置空间S内容置的滚珠4球心a的平面上的时候,会共同形成一圆形结构,且相对两个滚珠保持面311所对应凸部312相对所接触滚珠4的球心a为对称设置。如图3D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滚珠保持面311上设置有两个凸部312,且两个凸部312是二同心圆状结构。如图3E所示,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滚珠保持面311上设置有八个弧状的凸部312,且八个凸部312共同形成两个不连续的同心圆状结构。如图3F所示,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滚珠保持面311上设置有一个凸部312,且凸部312是完整的圆壁状结构。如图3G所示,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滚珠保持面311上设置有一个凸部312,且凸部312是三角形壁状结构。如图3H所示,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滚珠保持面311上设置有一个凸部312,且凸部312是四边形壁状结构。如图3I所示,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滚珠保持面311上设置有一个凸部312,且凸部312是五边形壁状结构。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凸部的形状及数量仅为示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因此,利用这种彼此对应设置的凸部312,能够更好的固定滚珠4,并使相对两个滚珠保持面311的凸部312平均地与滚珠4接触,从而避免滚珠4被过度包覆,而使得滚珠4运动时产生较大的阻力,也可提供足够的支撑力避免滚珠4于循环时脱落。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凸部312可与其所设置的滚珠保持面311共同形成储油空间。以图3D为例,两个凸部312与滚珠保持面311共同形成第一储油空间S1以及第二储油空间S2,第一储油空间S1位于两个凸部312之间,并且第二储油空间S2被位于内圈的凸部312所围绕。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凸部312的构型与滚珠保持面311均可共同形成储油空间,不以图3D至图3I的构型为限。储油空间可用于储存润滑油料,在链式滚珠保持器3移动时,向滚珠4供给油料,所以具有润滑功能。

请再参考图3A及图3D至图3J所示。间隔件31的外周缘313具有一个曲面3131和一个平面3132,该外周缘313的构型可以避免与直线运动模块的其它机构件产生干涉的问题。具体地,请同时参考图1D及图3J,所述多个平面3132朝向滑座本体21的所述多个滚珠槽211设置,用于避免与滚珠槽211产生干涉的问题。

综上所述,在本实用新型的直线运动模块中,通过链式滚珠保持器对应设置于滚珠循环路径内,且滚珠可对应容置于每个链式滚珠保持器的容置空间内,以避免滚珠彼此干涉。另外,还通过链式滚珠保持器的每个凸部的设置,减轻滚珠与间隔件之间的摩擦力并维持一定的包覆力,以避免滚珠与间隔件之间过度干涉并能保持一定的支撑力。此外,通过端盖的强化件的设置可固定端盖的滚珠保持部,避免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冲击力造成端盖的滚珠保持部晃动而与其它组件之间产生段差,进而避免滚珠碰撞而产生噪音或造成组件之间产生磨耗。另外,也可以通过端部循环件对称构造的设计,使得端部循环件可由同一模具制作而成,避免在组装时发生上下或左右设置错误的情形发生,在节省开模成本的同时也可以避免不同形状或材质的组件在组装时容易产生段差的情形。本实用新型的端部循环件可与端盖的滚珠保持部、端盖的循环弯槽形成较平顺的滚珠循环路径,使得滚珠可平稳的在滚珠循环路径中运行。

以上所述仅为示例性而非为限制性的。任何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与范畴而对其进行的等效修改或变更均应包含于后附的申请专利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