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点批供油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98970发布日期:2019-01-05 00:06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点批供油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油润滑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多点批供油阀。



背景技术:

机器运行过程中,为了减少各个相对运动部位的磨损以及提高运转效 率,需要给这些部位供给润滑油给予润滑。现有大多数机器中是依靠 人工手动操作加注润滑油。由于人工加注液体均匀性差,加注量难以 控制,加注过多造成浪费,过少则造成零部件磨损造,成细长型的部 件或面积大的部件润滑油加注不易均匀,因而工作效率降低,存在费 时费力。而且,还存在需要润滑的部位被部分遮挡,甚至有的机械的 零部件已经趋向于全封闭式设计,造成人工加注时甚至拆开一部分部 件才能进行,使得人工加注液体非常困难,劳动强度增大。同时,人 工加注还存在遗漏加注的情况,这样往往会导致机械部件出现磨损故 障,甚至造成安全事故。为了克服现有人工加注润滑油操作存在的多重弊端,许多技术人员都 在进行自动补油设备的研究与开发。另外,加注润滑油的供油量难以精确控制,很容易造成浪费或供油不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多点批供油阀,利用该装置能自动、高效地向机器设备多处待供油部位按需供油,且能够有效控制每次供油量。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点批供油阀,包括油泵和供油阀,所述油泵与供油阀之间设置有油量控制阀,所述油量控制阀包括阀体、设置在阀体中的柱塞、位于柱塞一侧的油腔和滑动设置在油腔中的油压活塞,所述油压活塞将油腔分隔为上下两个腔室,所述阀体一侧设置有与油泵连接的进油油道和与供油阀连接的出油油道,进油油道和出油油道均分别穿过柱塞并分别与油腔的下腔室和上腔室连通,且在进油通道与上腔室之间设置有联接油道,所述柱塞位于出油油道处开设有用于始终连通出油油道的环形凹槽,柱塞位于进油油道、联接油道的位置处开设有扇形凹槽,柱塞顶端连接有电机,电机带动柱塞转动以通过扇形凹槽实现进油油道的连通、联接油道的密封或进油油道的密封、联接油道的连通。

作为优选的,所述阀体底部设置有与柱塞相匹配的阀盖,所述阀盖上开设有与柱塞外径相匹配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中位于扇形凹槽的位置处设置有外凸的用于限制柱塞转动角度的限位块。

作为优选的,所述油压活塞位于上腔室内的柱体上套设有弹簧。

作为优选的,所述供油阀内设置有多个相互平行的供油通道,每个供油通道出口端均分别连接有一出油阀、进口端均与一进油总道连通,所述进油总道的进口端通过管路与出油油道的连接。

作为优选的,所述供油阀内还滑动穿设有供油活塞,所述供油活塞与供油通道垂直,供油活塞的杆体穿过每个供油通道以形成对每个供油通道的截断,供油活塞上沿圆周开设有一供油槽,所述供油槽的大小与供油通道相匹配,供油活塞位于供油阀外的端部通过步进电机驱动滑动以将供油槽对接任一供油通道实现该供油通道的畅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多点批供油阀,一方面,通过油量控制阀能够准确实现单次供油量的控制,通过电机操控柱塞的转动,在进油油道与联接油道之间切换,通过油压活塞将油腔下腔室中的油通过联接油道送往上腔室,再由出油油道送出,油腔的容积固定,单次的送油量固定,只需控制油量控制阀的进出油次数,即可实现单次供油总量的精确控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另一方面,通过在供油总管上根据机器所需多处供油部位设置供油支管,来将润滑油送入至机器的各个 待供油部位。在供油支管上设置能控制供油泵工作运行的供油活塞,可事先根据各个待供油部位的对润滑油等液体消耗量特征设置控制 供油信息,给这些部位定时定量的供油;还可以在待供油部位装设探测感应器,根据探测感应器适时探测的信息适时适量供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进油油道连通、联接油道密封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进油油道密封、联接油道连通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油量控制阀进油油道连通、联接油道密封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油量控制阀进油油道密封、联接油道连通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阀盖与柱塞之间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多点批供油阀,包括油泵1和供油阀2,所述油泵1与供油阀2之间设置有油量控制阀3,所述油量控制阀3包括阀体4、设置在阀体4中的柱塞5、位于柱塞5一侧的油腔6和滑动设置在油腔6中的油压活塞7,所述油压活塞7将油腔6分隔为上下两个腔室,所述阀体4一侧设置有与油泵1连接的进油油道401和与供油阀2连接的出油油道402,进油油道401和出油油道402均分别穿过柱塞5并分别与油腔6的下腔室601和上腔室602连通,且在进油通道401与上腔室602之间设置有联接油道8,所述柱塞5位于出油油道402处开设有用于始终连通出油油道402的环形凹槽502,柱塞5位于进油油道401、联接油道8的位置处开设有扇形凹槽501,柱塞5顶端连接有电机10,电机10带动柱塞5转动以通过扇形凹槽501实现进油油道401的连通、联接油道8的密封或进油油道401的密封、联接油道8的连通。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实施方式,可在以上基础上作进一步的改进、优化或限定。

进一步的,所述阀体4底部设置有与柱塞5相匹配的阀盖9,所述阀盖9上开设有与柱塞5外径相匹配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中位于扇形凹槽501的位置处设置有外凸的用于限制柱塞5转动角度的限位块901。

进一步的,所述油压活塞7位于上腔室602内的柱体上套设有弹簧11。

进一步的,所述供油阀2内设置有多个相互平行的供油通道12,每个供油通道12出口端均分别连接有一出油阀13、进口端均与一进油总道14连通,所述进油总道14的进口端通过管路与出油油道402的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供油阀2内还滑动穿设有供油活塞15,所述供油活塞15与供油通道12垂直,供油活塞15的杆体穿过每个供油通道12以形成对每个供油通道12的截断,供油活塞15上沿圆周开设有一供油槽16,所述供油槽16的大小与供油通道12相匹配,供油活塞15位于供油阀2外的端部通过步进电机17驱动滑动以将供油槽16对接任一供油通道12实现该供油通道12的畅通。

本实用新型中油量控制阀3的工作原理如下:

操控电机10控制柱塞5转动,使柱塞5处于进油油道连通、联接油道密封的状态,此时,油泵1将油通过进油油道401送入下腔室601内;

在油压的作用下,下腔室601中积满的油将油压活塞7向上推至顶部,至下腔室601积满油,同时,油压活塞7上升的过程中挤压上腔室602,将上腔室602中的油通过出油油道402压送出去,进入供油阀2中;

再操控电机10控制柱塞5转动,使柱塞5处于进油油道密封、联接油道连通的状态,此时在弹簧11的弹力作用下,推动油压活塞7向下运动,进而将下腔室601中的油通过联接油道8压送进入上腔室602中,将上腔室602补充填满油。

供油阀2的工作过程如下:

油经进油总道14进入到供油阀2中,通过步进电机17驱动供油活塞15的滑动,将供油槽16对应需要出油的某个供油通道12,实现定位供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多点批供油阀,一方面,通过油量控制阀能够准确实现单次供油量的控制,通过电机操控柱塞的转动,在进油油道与联接油道之间切换,通过油压活塞将油腔下腔室中的油通过联接油道送往上腔室,再由出油油道送出,油腔的容积固定,单次的送油量固定,只需控制油量控制阀的进出油次数,即可实现单次供油总量的精确控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另一方面,通过在供油总管上根据 机器所需多处供油部位设置供油支管,来将润滑油送入至机器的各个 待供油部位。在供油支管上设置能控制供油泵工作运行的供油活塞,可事先根据各个待供油部位的对润滑油等液体消耗量特征设置控制 供油信息,给这些部位定时定量的供油;还可以在待供油部位装设探测感应器,根据探测感应器适时探测的信息适时适量供油。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描述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所述技术内容作出的些许更动或修饰均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