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勾挂组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35420发布日期:2019-03-19 20:46阅读:534来源:国知局
框架勾挂组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框架勾挂组合结构,特别是指一种结构强度佳且生产成本低的创新结构形态揭示者。



背景技术:

组合式框架因其长宽高等三度空间,可视使用者的实际需求,以及放置的空间形状,任意组合扩充,因此对于物品的收纳与展示,可说是一项相当方便的产品。

传统的框架结构,其主要包括四立柱、二横梁、二侧板、一承置板,立柱具接合壁,接合壁分别由上而下不同高度位置设置数第一扣孔、数第二扣孔;又横梁具一第一板体,第一板体二端分别设置与第一板体垂直的第一扣体,一第一扣体下方具可扣合立柱第一扣孔的第一扣槽,又于第一扣体一侧设置第三扣孔;又侧板具一第二板体,第二板体二侧延伸设置第二扣体,并下方具第二扣槽;又承置板为方形体,设于二横梁及二侧板上方,而且横梁的第一扣体扣合立柱的第一扣孔后第二、三扣孔位置对应,又侧板的第二扣体可穿插第三、二扣孔,并使第二扣槽可同时夹扣立柱接合壁及横梁的第一板体;借此本实用新型组成框架可具较佳组装便利及稳固性。

此种结构形态于实际使用经验中发现仍存在下述的问题点:案的横梁与第一板体、侧板与第二板体皆采一体成型的方式设计,在扣合强度的考虑下,横梁与侧板皆不可能使用薄金属板成型,在被迫使用厚金属板的情况下,无形中提高了金属板材的购置成本。再者,也由于横梁与相对应的第一板体、侧板与相对应的第二板体皆采一体成型的方式设计,为适应消费者不同的尺寸需求,制造者必需同时为横梁与侧板准备多副不同长度的成型模具,而这些高昂的模具成本当然会转嫁于消费者身上,如此将大幅降低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框架勾挂组合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框架勾挂组合结构,包括一具有多边形横断面的立柱,立柱的每一面上形成有至少一第一穿孔,以及至少一与第一穿孔并列的第二穿孔,第一穿孔与第二穿孔纵向对应于立柱;至少一勾挂于立柱的第一支撑杆,至少一第一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伸设有一扣接部,扣接部的自由端部连设有至少一第一卡勾;第一卡勾勾持定位于第一穿孔的底缘,而扣接部贴合于立柱一相对应的端面;扣接部上形成有至少一镂空部,镂空部的面积至少局部涵盖至少一第二穿孔的面积;至少一第一支撑杆为一断面呈矩形的管状结构体,且扣接部固接于至少一第一支撑杆长边的内壁上;至少一勾挂于立柱的第二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伸设有至少一第二卡勾,第二卡勾的自由端经由镂空部与第一第二穿孔延伸入立柱的内部,并卡制于第二穿孔的底缘,进而相对于立柱夹固一相对应的扣接部;第二支撑杆为一断面呈矩形的管状结构体,第二卡勾固接于第二支撑杆长边的内壁上。

借此创新独特设计,使本实用新型对照先前技术而言,在不影响结构强度的情况下,降低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的厚度,再者,因扣接部与第二卡勾均分别与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采非一体成形方式设计,因此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的长度,可依使用者的需求自由裁切,不需使用任何成型模具,达到大幅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实用进步性与较佳产业经济(利用)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组合完成后的局部立体外观图。

图2-3是本实用新型立柱、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组合动作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卡勾第一较佳实施立的组合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4所示,本实用新型框架勾挂组合结构,包括一立柱10,立柱10具有一多边形的横断面,立柱10的每一面上形成有至少一第一穿孔11,以及至少一与至少一第一穿孔11并列的第二穿孔12,其中至少一第一穿孔11 与至少一第二穿孔12纵向对应于立柱10。至少一勾挂于立柱10的第一支撑杆 20,至少一第一支撑杆20的两端分别伸设有一扣接部21,扣接部21的自由端部连设有至少一第一卡勾22;至少一第一卡勾22勾持定位于至少一第一穿孔 11的底缘,而扣接部21贴合于立柱10一相对应的端面;扣接部21上形成有至少一镂空部23,至少一镂空部23的面积至少局部涵盖至少一第二穿孔12的面积;至少一第一支撑杆20为一断面呈矩形的管状结构体,且扣接部21固接于至少一第一支撑杆20长边的内壁上。至少一勾挂于立柱10的第二支撑杆30,至少一第二支撑杆30的两端分别伸设有至少一第二卡勾31,至少一第二卡勾 31的自由端经由至少一镂空部23与至少一第一第二穿孔12延伸入立柱10的内部,并卡制于至少一第二穿孔12的底缘,进而相对于立柱10夹固一相对应的扣接部21;至少一第二支撑杆30为一断面呈矩形的管状结构体,且至少一第二卡勾31固接于至少一第二支撑杆30长边的内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至少一第一穿孔11为一上宽下窄的结构,令至少一第一卡勾22稳固地勾持于至少一第一穿孔11的底缘;至少一第二穿孔 12分别为一上宽下窄的结构,且至少一第二卡勾31的底部形成有一向上延伸的缺槽311,至少一缺槽311为一上窄下宽的结构,令至少一第二卡勾31稳固地卡制于至少一第二穿孔12的底缘,并进而相对于立柱10夹固一相对应的扣接部21。另,立柱10的断面由正多边形、矩形所构成的族群中任选其一者。

当至少一第一支撑杆20与至少一第二支撑杆30的断面呈矩形时,为使至少一第一支撑杆20与至少一第二支撑杆30具有一平整的外观,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扣接部21的外侧面与至少一第一支撑杆20长边的外壁位于同一平面上;至少一第二卡勾31的外侧壁与至少一第二支撑杆30长边的外壁位于同一平面上。

为使至少一第一支撑杆20与至少一第二支撑杆30能分别与立柱10间具有较佳的结合强度,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至少一第一穿孔11两两一组纵向排列于立柱10上,至少一第二穿孔12两两一组纵向排列于立柱10上,且每一第一穿孔11水平对应于一相对应的第二穿孔12;扣接部21的自由端部连设有两上下纵向排列的第一卡勾22,且扣接部21上形成有两上下纵向排列的镂空部23。至少一第二支撑杆30的两端分别伸设有两上下纵向排列的第二卡勾31。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串接构件40,至少一串接构件40轴向连接两互相同轴对应的立柱10。

综上所陈,本实用新型在结构的设计上相较于传统结构,确实至少具有如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至少一第一支撑杆20与至少一第二支撑杆30皆选用矩形的金属管材,且至少一第一支撑杆20与至少一第二支撑杆30 皆采用长边垂直于受力面的安装方式,因此可提供较佳的支撑强度,也就能相对地降低至少一第一支撑杆20与至少一第二支撑杆30的厚度,大幅降低材料的采购成本。再者,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支撑杆20以及第二支撑杆30与扣接部 21以及第二卡勾31分别加工,再以焊接方式结合,又因第一支撑杆20与第二的称杆30采市售的矩形管材,因此长度可视使用者需求任意加工裁切,故仅需准备加工扣接部21以及第二卡勾31两副模具即可,可大幅降低模具成本;且加工的过程中,可一次可同时裁切复数管材,对于提高产能亦有莫大的帮助。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