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载机变速箱电控操作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11407发布日期:2019-04-05 20:07阅读:1236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载机变速箱电控操作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载机变速箱电控操作系统。



背景技术:

变速箱作业变化十分频繁。整车操纵的快捷、灵活、轻便,对车辆的运输效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市场上定轴式变速箱操纵多为手柄、软轴、机液阀的方式,如图1所示,包括前进后推手柄9,档位手柄10,换档连接杆11,变速换挡阀12。

如图1所示的变速箱,车辆工作时,必须先操纵前进后推手柄,使之进行前进(或后退)操作,再操纵1、2档手柄,使之处于1档(或2档)。操纵手柄通过机械式换挡连接杆,控制变速换挡阀,实现车辆的运行。所存在的缺点是:操纵繁琐、效率低、操纵沉费力、机械杆磨损后有间隙响应不及时。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载机变速箱电控操作系统,安装容易、操纵方便省力、使用轻便,有效解决了现有的变速箱所存在的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装载机变速箱电控操作系统,包括集成式电操纵手柄、电控变速换挡组合阀以及电缆线束;所述集成式电操纵手柄与电控变速换挡组合阀通过电缆线束连接;所述集成式电操纵手柄上设有轴向滑动结构,所述轴向滑动结构上设有具有KD功能的开关;所述电控变速换挡组合阀还连有变速箱离合器。

优选地,所述电控变速换挡组合阀包括电磁铁、换挡滑阀、复位弹簧、溢流阀。

所述集成式电操纵手柄与电磁铁通过电缆线束连接,通过逻辑信号控制电磁铁通断,来控制换挡滑阀的位置。

优选地,所述集成式电操纵手柄包括F1档、F2档、N档、R1档、R2档。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装载机变速箱电控操作系统,采用集成式电操纵手柄,实现对电控变速换挡组合阀的控制,从而形成一种新型的操纵方式,不同于现有的操纵方式,操心轻便,结构简单,作业效率高。同时本实用新型的集成式电操纵手柄上设有具有KD功能的开关,也实现与电控变速换挡组合阀的逻辑对应关系,通过集成式电操纵手柄的逻辑控制,实现对电控变速换挡组合阀滑阀的逻辑切换功能,实现对负载智能的控制。总之,本实用新型的装载机变速箱电控操作系统结构简单、便于操纵,减少了工作循环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装载机变速箱机械操纵变速系统;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装载机变速箱电控操作系统;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装载机变速箱电控操作系统;

图4电控变速换挡组合阀中电磁铁通断逻辑图。

元件标号说明

1集成式电操纵手柄 2电磁铁

3换档滑阀 4复位弹簧

5液压泵 6溢流阀

7电控变速换挡组合阀 8电缆线束

9前进后推手柄 10档位手柄

11换档连接杆 12变速换挡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前”、“后”、“中间”、“左”、“右”等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装载机变速箱电控操作系统,包括集成式电操纵手柄1、电控变速换挡组合阀7以及电缆线束8;所述集成式电操纵手柄1与电控变速换挡组合阀7通过电缆线束8连接;所述集成式电操纵手柄1上设有轴向滑动结构,所述轴向滑动结构上设有具有KD功能的开关。优选地,所述变速箱离合器与电控变速换挡组合阀7箱体通过油路管道连接(图3所示K位置)。

其中,本实用新型中所采用的集成式电操纵手柄1类似于常规的操纵手柄,而与常规操纵手柄所不同的是,本实用新型的集成式电操纵手柄1上设有轴向滑动结构,所述轴向滑动结构上设有具有双向KD功能的开关,通过KD功能开关的设置,既简化换挡操作、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操作舒适性,又可提高行驶速度和作业效率;同时还可降低油耗,装载机有明显的节能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集成式电操纵手柄1包括F1档、F2档、N档、R1档、R2档,即前进1档、前进2档、空挡、后退1档、后退2档,可实现对装载机的不同换挡控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电控变速换挡组合阀7包括电磁铁2、换挡滑阀3、复位弹簧4、溢流阀6,其中,溢流阀6起溢流限压保护作用。上述各部件相互连接组成电控变速换挡组合阀7并在箱体外与箱体连接,通过箱体上的油道与变速箱离合器相连。(其中,电控变速换挡组合阀7内部结构之间的连接方式属于现有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做详述)。

进一步地,所述集成式电操纵手柄1通过线束与电控变速换挡组合阀7中的电磁铁2连接,通过控制电磁铁的通断来控制换挡滑阀3位置,实现集成式电操纵手柄1对电控变速换挡组合阀7的逻辑控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电控变速换挡组合阀7内部四个换挡滑阀3,与四个电磁铁2、复位弹簧4、溢流阀6组成变速箱电控换挡组合阀,通过与集成式电操纵手柄1的逻辑控制,可实现所需的变速箱电控换挡。

进一步地,所述电控变速换挡组合阀7还通过箱体油道连接有液压泵5,用于提供压力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集成式电操纵手柄1与电磁铁2通过电缆线束连接,进而通过控制电磁铁来控制换挡滑阀3,使换挡滑阀3处于不同的位置,从而使液压泵所提供的压力油供给不同的离合器。在压力油的作用下,离合器结合,使变速箱输出动力;离合器不结合则不输出动力。

本实用新型的装载机变速箱电控操作系统,变速箱的动力输出靠其内部离合器的结合实现,其工作原理为:当集成式电操纵手柄1不动时,变速箱离合器(图3中K所示位置)中的油在复位弹簧4作用下,使图3中所示A-T相通,液压油泄压回油,变速箱离合器内无压力,处于分离状态,动力不输出;当集成式电操纵手柄1置于F1档、F2档、R1档、R2档中任一档时,其输出控制信号,通过电缆线束传递给电控变速换挡组合阀7的相应电磁铁2,所对应的电磁铁2得电,从而使换挡滑阀3移动,使图3所示的P-A相通,T口关闭,液压泵的压力油通过阀体油道--箱体油道进入相应的离合器腔,在压力油的作用下,变速箱离合器为结合状态,传递动力。

本实用新型中未详述部分均为现有技术,因此不再做具体介绍。

本实用新型的装载机变速箱电控操作系统,使用时,在档位换向时的KD转换模式:集成式电操纵手柄1置于F2档时,前进电磁铁得电,此时驱动前进换挡滑阀处阀芯,使压力油驱动前进2档离合器结合,此时装载机在前进2档上行走。按KD功能开关,电控变速换挡组合阀内部逻辑程序自动控制,同时向前进1档电磁铁输出电信号,驱动前进1档换挡滑阀处阀芯,使压力油驱动前进1档离合器结合,使装载机在前进1档上行驶。当集成式电操纵手柄1拨至后退档时,电控变速换挡组合阀7默认为后退2档,后退电磁铁得电,驱动后退换挡滑阀处阀芯,使压力油驱动后退2档离合器结合,装载机在后退2档上行驶,同时自动退出KD状态。

同样地,当装载机在后退2档上时,按KD功能开关进入KD状态时,所产生的信号及油路控制同上所述(R2(->按KD->R1->集成式电操纵手柄掰到前进档->F2这时自动退出KD状态档位转变时KD档转换模式)。

同样地,档位换向时的KD转换模式的其他方式所产生的信号及其油路控制也同上述所述类似,其转换操作方式如下:F2->按KD->F1->按KD->F2(退出KD状态);

F2->按KD->F1->转动集成式电操纵手柄至F1->F1退出KD状态);

R2->按KD->R1->按KD->R2(退出KD状态);

R2->按KD->R1->转动集成式电操纵手柄至R1->R1(退出KD状态)。

当装载机为正常换向档位变换模式时,不需要按KD功能开关,仅操作集成式电操纵手柄1,实现普通的换向档位即可(F2->集成式电操纵手柄1掰到倒车挡->R2、R2->集成式电操纵手柄1掰到前进档->F2、F1->集成式电操纵手柄1掰到倒车挡->R1、R1->集成式电操纵手柄1掰到前进档->F1)。

总之,本实用新型的装载机变速箱电控操作系统可实现不同工况下的不同的转换模式,操纵简单,智能、效率高、轻便舒适。所以,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从而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和使用意义。

上述实施方式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还有许多方面可以在不违背总体思想的前提下进行改进,对于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可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