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铆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29608发布日期:2019-02-10 23:39阅读:494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合铆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铆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合铆钉。



背景技术:

现有的安装在各种袋子上用来串提绳的铆钉基本都是一个金属的圆管,或者一个金属的圆管连接一个金属的帽体,这种铆钉穿在袋子上的口部,然后用铆钉机把圆管端部压变形(压破),使得圆管夹在袋子上。圆管形的铆钉,要把圆管端部压破,需要很大的力,这样比较费力,劳动强度大;而且铆钉机上对铆钉进行冲压的部件磨损严重,降低相应部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省力的铆钉,减小铆钉机冲压部件的磨损。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之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组合铆钉,包括有内铆钉体和外铆钉体,所述内铆钉体包括有内管和连接在内管上端的内帽,所述外铆钉体包括有套在内管外的外管和连接在外管下端的外帽,所述内帽最大外径比外帽最大内径小0.5-1.5mm,所述内帽下部1-4mm延伸入外帽内。

上述设置的有益效果:把外铆钉体的外管插在袋子口部穿绳的孔内,再把内铆钉体的内管对着外管的管口,最后通过铆钉机把两个铆钉体挤压在一起,内管插入外管内,袋子的一部分卡在外帽和内帽夹之间,这样两个铆钉体就夹在袋子上了,就可以把提绳穿过内管。这样的设计不需要像传统铆钉那样通过很大的力把圆管的端部冲压变形,劳动强度降低;且相应减小了冲压部件的磨损,增大其使用寿命。再者传统的铆钉虽然可以用自动化机器来冲压变形,但是提供那么大的冲压力,就需要浪费很多能源,这样浪费能源,而本组合铆钉就不会出现这种现象。

作为优化方案之一,所述内管和外管过盈配合。

上述设置的有益效果:内管和外管过盈配合,使得两个铆钉体能紧紧的连在一起,不易分开。只是过盈配合,也不需要用很大的力(是把圆管端部压破的力的1/100-1/20),就能把内管插入外观内。

作为优化方案之二,所述内管外侧壁沿轴向等间距设有多个外卡环,所述外观内测壁沿轴向等间距设有多个与外壳换配合卡接的内卡环。

上述设置的有益效果:内管插入外管内,内外卡环卡在一起,这样就很难把外铆钉体和内铆钉体分开,起到很好的连接作用,使本实用新型能很好的连接在袋子上。

进一步优化地,所述内帽下端沿周向等间距设有多个内齿部,所述内齿部的高为1-2mm。

上述设置的有益效果:内齿部挤压在袋子上,相当于爪子抓在袋子上,进一步使得本实用新型牢牢的连接在袋子上。且内齿部的高度只有1-2mm,这样不会使袋子破损。

进一步优化地,所述外帽上端沿周向等间距设有多个外齿部,所述外齿部的高为1-2mm。

上述设置的有益效果:外齿部挤压在袋子上,相当于爪子抓在袋子上,进一步使得本实用新型牢牢的连接在袋子上。且外齿部的高度只有1-2mm,这样不会使袋子破损。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综合有益效果是:把外铆钉体的外管插在袋子口部穿绳的孔内,再把内铆钉体的内管对着外管的管口,最后通过铆钉机把两个铆钉体挤压在一起,内管插入外管内,袋子的一部分卡在外帽和内帽夹之间,这样两个铆钉体就夹在袋子上了,就可以把提绳穿过内管。这样的设计不需要像传统铆钉那样通过很大的力把圆管的端部冲压变形,劳动强度降低;且相应减小了冲压部件的磨损,增大其使用寿命。再者传统的铆钉虽然可以用自动化机器来冲压变形,但是提供那么大的冲压力,就需要浪费很多能源,这样浪费能源,而本组合铆钉就不会出现这种现象。且两个铆钉体通过内外管的过盈配合或者内外卡环的卡接,和内外齿部抓在袋子上,使得两个铆钉体更不易分离,进一步牢牢的连接在袋子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使用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组合使用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内铆钉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内铆钉体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外铆钉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外铆钉体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1、内铆钉体;11、内管;111、外卡环;12、内帽;121、内齿部;2、外铆钉体;21、外管;211、内卡环;22、外帽;221、外齿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1到附图7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6所示:

本实施例为一种组合铆钉,包括有内铆钉体1和外铆钉体2,所述内铆钉体1包括有内管11和连接在内管11上端的内帽12,所述外铆钉体2包括有套在内管11外的外管21和连接在外管21下端的外帽22,所述内帽12最大外径比外帽22最大内径小0.5-1.5mm,所述内帽12下部1-4mm延伸入外帽22内。把外铆钉体2的外管21插在袋子口部穿绳的孔内,再把内铆钉体1的内管11对着外管21的管口,最后通过铆钉机把两个铆钉体挤压在一起,内管11插入外管21内,袋子的一部分卡在外帽22和内帽12夹之间,这样两个铆钉体就夹在袋子上了,就可以把提绳穿过内管11。这样的设计不需要像传统铆钉那样通过很大的力把圆管的端部冲压变形,劳动强度降低;且相应减小了冲压部件的磨损,增大其使用寿命。再者传统的铆钉虽然可以用自动化机器来冲压变形,但是提供那么大的冲压力,就需要浪费很多能源,这样浪费能源,而本组合铆钉就不会出现这种现象。内、外铆钉体可采用塑料,这样内管11和内帽12可以一体注塑而成,外管21和外帽22可以一体注塑而成。

所述内管11和外管21过盈配合。内管11和外管21过盈配合,使得两个铆钉体能紧紧的连在一起,不易分开。只是过盈配合,也不需要用很大的力(是把圆管端部压破的力的1/100-1/20),就能把内管11插入外观内。

进一步优化地,所述内帽12下端沿周向等间距设有多个内齿部121,所述内齿部121的高为1-2mm。内齿部121与内帽12一体成型。内齿部121挤压在袋子上,相当于爪子抓在袋子上,进一步使得本实用新型牢牢的连接在袋子上。且内齿部121的高度只有1-2mm,这样不会使袋子破损。

进一步优化地,所述外帽22上端沿周向等间距设有多个外齿部221,所述外齿部221的高为1-2mm。外齿部221与外帽22一体成型。外齿部221挤压在袋子上,相当于爪子抓在袋子上,进一步使得本实用新型牢牢的连接在袋子上。且外齿部221的高度只有1-2mm,这样不会使袋子破损。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2到图7所示,所述内管11外侧壁沿轴向等间距设有多个外卡环111,所述外观内测壁沿轴向等间距设有多个与外壳换配合卡接的内卡环211。所示内外卡环111可以由塑料制成,塑料与金属相比易变性,这样挤压内外卡环111使其卡在一起的力量就不需要很大。

与实施例1相比的好处在于:内管11插入外管21内,内外卡环111卡在一起,这样就很难把外铆钉体2和内铆钉体1分开,起到很好的连接作用,使本实用新型能很好的连接在袋子上。不会像实施例1那样内、外管在热涨冷缩的情况下,过盈配合不紧密,导致两个铆钉体连接不够牢固。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通常的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