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式黄油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11922发布日期:2019-05-07 21:08阅读:575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压式黄油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油工具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液压式黄油枪。



背景技术:

黄油枪是一种给机械设备加注润滑脂的手动工具。现有黄油枪包括储油筒、枪头和手摇柄,枪头盖设在储油筒上端,枪头上设有与储油筒内部连通的推油腔和与推油腔连通的出油管,推油腔内滑动设置有推油杆,推油杆一端滑套于推油腔内,另一端外露于推油腔且设置有水平分布的卡齿,手摇柄上端与枪头铰接并借助一齿轮机构与推油杆上的卡齿配合,从而带动推油杆直线往复运动实现出油操作。该出油结构相对于传统杠杆式枪头出油机构而言,虽然在省力方面有所改善,但也同时存在着如下不足:

1、由于推油杆的一端外露设置,这就使得推油杆在长期的推入与抽出工作中,一方面推油腔内的黄油容易从推油杆的外露端被带出,造成漏油现象,影响卫生,另一方面外部尘埃也容易被推油杆的外露端带入推油杆与推油腔之间的间隙内,造成推油杆的滑动受阻,影响工作的可靠性内,再一方面外部尘埃如果被推油杆的外露端带入推油腔内,也会影响黄油品质。

2、采用齿轮传动机构来带动推油杆往复运动,工作时部件间的摩擦系数高、噪音大,用户体验感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防尘防漏油、操作轻松省力、使用方便可靠、用户体验感好的液压式黄油枪。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液压式黄油枪,包括储油筒、枪头和手柄,所述枪头盖设在所述储油筒上端,所述枪头上设有与所述储油筒内部连通的推油腔和与推油腔连通的出油管,所述推油腔内滑动设置有推油杆,所述枪头上还设置有一储有液压油的液压缸体和一安装有液压推杆的推杆滑腔,所述推杆滑腔一端与所述液压缸体连通、另一端开设有滑槽,所述手柄上端通过一穿设于所述滑槽并可在其内滑动的第一销轴与所述液压推杆连接,所述手柄上端还通过一第二销轴与所述枪头铰接,所述推油腔一端与所述液压缸体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出油管连通,所述液压推杆由所述手柄带动在所述推杆滑腔内做直线往复运动,所述液压推杆的直线往复运动带动所述液压缸体内的液压油流向所述推油腔或从所述推油腔流回所述液压缸体,进而使所述推油杆在所述推油腔内做直线往复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液压推杆上靠近所述液压缸体的一端外周壁设有第一防溢圈,所述推油杆上靠近所述液压缸体的一端外周壁设有第二防溢圈。

进一步的,所述液压缸体的上端设有液压油加注口,所述液压油加注口上设有透明塑料盖,所述透明塑料盖与所述液压油加注口之间设有第三防溢圈。

进一步的,所述推杆滑腔位于所述推油腔的上侧,所述液压缸体位于所述推杆滑腔和所述推油腔的外侧并与之固接。

进一步的,所述液压缸体上面向所述推杆滑腔和所述推油腔的一侧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推杆滑腔和所述推油腔上面向所述液压缸体的一侧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对接在一起并通过数个螺丝固定,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还设有第四防溢圈,该第四防溢圈将所述液压缸体与所述推杆滑腔和所述推油腔的连通处包围在内。

进一步的,所述推杆滑腔的轴线与所述推油腔的轴线相平行,所述液压缸体的轴线与所述推杆滑腔和所述推油腔的轴线相垂直。

进一步的,所述液压推杆上远离所述液压缸体的一端设有供所述第一销轴穿接的第一圆形穿孔,所述手柄上端设有供所述第一销轴穿接的腰形穿孔。

进一步的,所述枪头上于所述推油腔的一端下侧设有一供所述第二销轴穿接的连接套,所述手柄上端于所述腰形穿孔的下侧设有一供所述第二销轴穿接的第二圆形穿孔。

进一步的,所述手柄的下端套设有一握套,所述握套上面向所述储油筒的一侧表面设有数个纵向排列的防滑凸起,所述握套上背向所述储油筒的一侧表面设有纵向布置的防滑条纹。

进一步的,所述储油筒的下端设有底盖,所述储油筒内设有可上下移动的拉杆和用以使所述拉杆保持上移趋势的弹簧,所述拉杆的上端设有活塞,所述拉杆的下端自所述底盖穿出且穿出端设有拉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首先,本实用新型由于推油杆整体容设在推油腔和液压缸体构成的容置空间内,无外露部分,因而一方面可以防止推油腔内的黄油被推油杆带出而造成泄露,另一方面也可以防止外部尘埃被带入到推油腔内而影响推油杆的正常滑动以及影响黄油品质等,藉此达到防尘防漏油之目的,大大提高了黄油枪工作的可靠性。

其次,本实用新型在出油操作时,只需按压手柄带动液压推杆直线往复运动,即可改变液压油的流向进而使推油杆完成推油和吸油动作,整个操作过程简单方便、省力可靠,与现有齿轮传动式出油结构相比,其部件间的摩擦系数低、噪音小,用户体验感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液压式黄油枪的立体整装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液压式黄油枪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液压式黄油枪的纵向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一种液压式黄油枪,包括储油筒1、枪头2和手柄3,枪头2盖设在储油筒1上端,枪头2上设有与储油筒1内部连通的推油腔21和与推油腔21连通的出油管22,推油腔21内滑动设置有推油杆211,枪头2上还设置有一储有液压油的液压缸体23和一安装有液压推杆241的推杆滑腔24,推杆滑腔24一端与液压缸体23连通、另一端开设有滑槽242,手柄3上端通过一穿设于滑槽242并可在其内滑动的第一销轴4与液压推杆241连接,手柄3上端还通过一第二销轴5与枪头2铰接,推油腔21一端与液压缸体23连通、另一端与出油管22连通,液压推杆241由手柄3带动在推杆滑腔24内做直线往复运动,液压推杆241的直线往复运动带动液压缸体23内的液压油流向推油腔21或从推油腔21流回液压缸体23,进而使推油杆211在推油腔21内做直线往复运动,进而完成推油和吸油动作,具体来说,当推油杆211向液压缸体23方向移动时,即为吸油动作,可将储油筒1内的黄油吸入推油腔23内,当推油杆211向出油管22方向移动时,即为推油动作,可将推油腔23内的黄油推入出油管22而加注到机械设备。

进一步的,液压推杆241上靠近液压缸体23的一端外周壁设有第一防溢圈2411,用以防止液压缸体23内的液压油自液压推杆241与推杆滑腔24的间隙溢出。推油杆211上靠近液压缸体23的一端外周壁设有第二防溢圈2111,用以防止液压缸体23内的液压油与推油腔21内的黄油互溢。

进一步的,液压缸体23的上端设有液压油加注口231,液压油加注口231上设有透明塑料盖232,透明塑料盖232的设置有助于观察液压缸体内液压油的使用情况,以便于及时补充加注,并且为了防漏,透明塑料盖232与液压油加注口231之间设有第三防溢圈230。

优选的,推杆滑腔24位于推油腔21的上侧,液压缸体23位于推杆滑腔24和推油腔21的外侧并与之固接。进一步的,液压缸体23上面向推杆滑腔24和推油腔21的一侧设有第一连接部233,推杆滑腔24和推油腔21上面向液压缸体23的一侧设有第二连接部25,第一连接部233与第二连接部25对接在一起并通过数个螺丝固定,第一连接部233与第二连接部25之间还设有第四防溢圈6,该第四防溢圈6将液压缸体23与推杆滑腔24和推油腔21的连通处包围在内,以进一步避免液压油和/或黄油外漏。

优选的,推杆滑腔24的轴线与推油腔21的轴线相平行,液压缸体23的轴线与推杆滑腔24和推油腔21的轴线相垂直。

进一步的,液压推杆241上远离液压缸体23的一端设有供第一销轴4穿接的第一圆形穿孔2412,手柄3上端设有供第一销轴4穿接的腰形穿孔31。枪头2上于推油腔21的一端下侧设有一供第二销轴5穿接的连接套26,手柄3上端于腰形穿孔31的下侧设有一供第二销轴5穿接的第二圆形穿孔32。

进一步的,为手握舒适,手柄3的下端套设有一握套33,握套33上面向储油筒1的一侧表面设有数个纵向排列的防滑凸起,握套33上背向储油筒1的一侧表面设有纵向布置的防滑条纹。

进一步的,储油筒1的下端设有底盖7,储油筒1内设有可上下移动的拉杆8和用以使拉杆8保持上移趋势的弹簧9,拉杆8的上端设有活塞81,拉杆8的下端自底盖7穿出且穿出端设有拉柄82。使用时,将枪头2拆下,并下拉拉杆8可将外部黄油桶内的黄油抽吸到储油筒1内储放。

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实用新型说明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