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水控制阀装置及包含其的软水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67734发布日期:2019-05-15 22:49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软水控制阀装置及包含其的软水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软水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软水控制阀装置及包含其的软水机。



背景技术:

水处理软水控制阀装置通常会配有补水孔板,补水孔板的作用是在不同压力下控制流速,使流速基本保持不变,通过控制补水时间确定补水重量,进而确定再生时吸盐量,但吸盐的时候补水孔板不能限流,吸盐和补水是控制阀的两个再生状态。

在现有技术中,补水孔板安装在铜接头内,铜接头一端与射流器主体中用于实现吸盐/补水的容置孔螺纹连接、另一端通过铜螺母与吸盐管连接。在现有技术中,如果需要更换补水孔板,则需要将铜接头从射流器主体上慢慢旋下,然后再将补水孔板从铜接头内取出,补水孔板更换较为困难,且铜接头、铜螺母成本较高。

综上,现有技术中的软水控制阀装置具有补水孔板更换困难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软水控制阀装置具有补水孔板更换困难及成本较高的缺陷,提供一种软水控制阀装置及包含其的软水机。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软水控制阀装置,包括射流器主体,所述射流器主体具有用于实现吸盐和补水的容置孔,其特点在于,所述软水控制阀装置还包括:

孔板固定座,所述孔板固定座具有第一连通孔且沿长度方向具有首端和尾端,所述第一连通孔与所述孔板固定座的首端和尾端均相连通,所述孔板固定座的首端穿设于并快插连接于所述容置孔,且所述孔板固定座的首端具有容置槽;

补水孔板,所述补水孔板位于所述容置槽内。

在本方案中,补水孔板位于孔板固定座的容置槽内,孔板固定座快插连接于容置孔,当需要更换补水孔板时,能够较为快速地将孔板固定座从射流器主体上取下,然后便可取出补水孔板,更换较为方便,更换效率高。

较佳地,所述孔板固定座通过埋入式快插组合快插连接于所述容置孔,且所述埋入式快插组合包括:

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位于所述容置孔内并套设于所述孔板固定座的首端;

端盖,所述端盖嵌设于所述容置孔内并与所述密封圈间隔设置,且相较于所述密封圈,所述端盖远离所述孔板固定座的首端;

卡爪,所述卡爪的一端嵌设于所述端盖内、另一端位于所述容置孔的外部并贴合于所述射流器主体的外壁面,且所述卡爪套设于所述孔板固定座的首端。

在本方案中,密封圈实现孔板固定座和射流器主体之间的密封,卡爪用于限制孔板固定座的移动,端盖用于固定卡爪,通过密封圈、卡爪和端盖的配合,使得孔板固定座能够较为可靠地连接于射流器主体。另外,当需要将孔板固定座拆下时,又能够较为快速地实现拆卸。

较佳地,所述孔板固定座的外壁面具有限位凸台,所述限位凸台贴合于所述卡爪的另一端。

在本方案中,限位凸台用于对卡爪进行限位,另外,在将孔板固定座安装到射流器主体时,限位凸台也可以作为安装到位的参考。

较佳地,所述软水控制阀装置还包括卡箍,所述卡箍卡设于所述射流器主体的外壁面与所述卡爪的另一端之间。

在本方案中,卡箍能够提高卡爪对孔板固定座固定的可靠性,有利于提高软水控制阀装置的可靠性。

较佳地,所述埋入式快插组合的型号为DZ301-08。

在本方案中,在该型号埋入式快插组合中,端盖带有不锈钢齿,能够扣住容置口的壁面,当受到外力时,如补水/吸盐的过程中,不锈钢齿随着压力的增加,越受力扣得越紧,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孔板固定座与射流器主体之间的连接可靠性,从而有利于提高软水控制阀装置的可靠性。

较佳地,所述容置孔具有容纳所述密封圈的安装槽,所述孔板固定座的首端延伸至所述安装槽的外部,所述安装槽中靠近所述孔板固定座的首端的一端为所述安装槽的底部,所述安装槽的底部与所述容置槽的底部之间的距离的范围为3~5mm。

在本方案中,若上述距离过小,则在补水时,水容易从射流器主体流向外部,影响软水控制阀装置的正常使用。

较佳地,所述容置槽的深度大于所述补水孔板的高度,且所述容置槽的外壁面上具有第二连通孔,所述第二连通孔能够在打开状态和封闭状态之间切换;

其中,当所述软水控制阀装置处于吸盐状态时,所述补水孔板与所述容置槽的底部形成有大于0的间隙,所述第二连通孔与所述第一连通孔相连通,所述第二连通孔处于所述打开状态;

当所述软水控制阀装置处于补水状态时,所述补水孔板贴合于所述容置槽的底部,所述第二连通孔与所述第一连通孔不相连通,所述第二连通孔处于所述封闭状态。

在本方案中,在吸盐时,在压力的作用下,补水孔板会向容置槽的顶部运动,将容置槽的深度设置为大于补水孔板的高度,是为了防止吸盐时限流。

较佳地,所述容置槽的顶部的内壁面具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补水孔板的上方。

在本方案中,限位部能够限制补水孔板运动至容置槽的外部,使得补水孔板能够较为可靠地位于容置槽内,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软水控制阀装置的可靠性。

较佳地,所述孔板固定座的首端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沿所述孔板固定座的长度方向延伸,多个所述延伸部围成所述容置槽,相邻的两所述延伸部之间的间隙形成所述第二连通孔;

至少其中一所述延伸部上沿所述延伸部的延伸方向设有第三连通孔,所述第三连通孔能够在另一打开状态和另一封闭状态之间切换;

其中,当所述软水控制阀装置处于所述吸盐状态时,所述补水孔板与所述容置槽的底部形成有大于0的间隙,所述第三连通孔与所述第一连通孔相连通,所述第三连通孔处于所述另一打开状态;

当所述软水控制阀装置处于补水状态时,所述补水孔板贴合于所述容置槽的底部,所述第三连通孔与所述第一连通孔不相连通,所述第三连通孔处于所述另一封闭状态。

在本方案中,第二连通孔不用另外开设,而是利用容置槽自身的组成结构形成,有利于降低成本。另外,第三连通孔能够提高吸盐时的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软水机,其特点在于,其包括如上所述的软水控制阀装置。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实用新型各较佳实例。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在该软水控制阀装置中,补水孔板位于孔板固定座的容置槽内,孔板固定座快插连接于容置孔,当需要更换补水孔板时,能够较为快速地将孔板固定座从射流器主体上取下,然后便可取出补水孔板,更换较为方便,更换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软水控制阀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其中,控制阀处于补水状态。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软水控制阀装置中孔板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软水控制阀装置处于补水状态时孔板固定座与补水孔板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软水控制阀装置处于吸盐状态时孔板固定座与补水孔板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 射流器主体

101 容置孔

20 孔板固定座

201 第一连通孔

202 容置槽

203 延伸部

2031 第三连通孔

204 第二连通孔

205 限位凸台

206 限位部

30 补水孔板

301 第四连通孔

40 密封圈

50 端盖

60 卡爪

70 卡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本实施例揭示一种软水控制阀装置及包含其的软水机,参照图1-3予以理解,该软水控制阀装置包括射流器主体10,射流器主体10具有用于实现吸盐和补水的容置孔101,软水控制阀装置还包括孔板固定座20和补水孔板30。孔板固定座20具有第一连通孔201且沿长度方向具有首端和尾端,第一连通孔201与孔板固定座20的首端和尾端均相连通,孔板固定座20的首端穿设于并快插连接于容置孔101,且孔板固定座20的首端具有容置槽202,补水孔板30位于容置槽202内。

在本实施方式中,补水孔板30位于孔板固定座20的容置槽202内,孔板固定座20快插连接于容置孔101,当需要更换补水孔板30时,能够较为快速地将孔板固定座20从射流器主体10上取下,然后便可取出补水孔板30,更换较为方便,更换效率高。

进一步地,参照图1和图2予以理解,孔板固定座20通过埋入式快插组合快插连接于容置孔101,且埋入式快插组合包括密封圈40、端盖50和卡爪60。其中,密封圈40位于容置孔101内并套设于孔板固定座20的首端。端盖50嵌设于容置孔101内并与密封圈40间隔设置,且相较于密封圈40,端盖50远离孔板固定座20的首端。卡爪60的一端嵌设于端盖50内、另一端位于容置孔101的外部并贴合于射流器主体10的外壁面,且卡爪60套设于孔板固定座20的首端。

在此,密封圈40实现孔板固定座20和射流器主体10之间的密封,卡爪60用于限制孔板固定座20的移动,端盖50用于固定卡爪60,通过密封圈40、卡爪60和端盖50的配合,使得孔板固定座20能够较为可靠地连接于射流器主体10。另外,当需要将孔板固定座20拆下时,又能够较为快速地实现拆卸。

更进一步地,参照图1-5予以理解,孔板固定座20的外壁面具有限位凸台205,限位凸台205贴合于卡爪60的另一端。其中,限位凸台205用于对卡爪60进行限位,另外,在将孔板固定座20安装到射流器主体10时,限位凸台也可以作为安装到位的参考。软水控制阀装置还包括卡箍70,卡箍70卡设于射流器主体10的外壁面与卡爪60的另一端之间。其中,卡箍70能够提高卡爪60对孔板固定座20固定的可靠性,有利于提高软水控制阀装置的可靠性。

当需要将孔板固定座20安装到射流器主体10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先将密封圈40、端盖50和卡爪60依次放入容置孔101内,其中,卡爪60的一端嵌设于端盖50内;将补水孔板30放入容置槽202后,使得孔板固定座20穿设于卡爪60、端盖50和密封圈40;待限位凸台与卡爪60接触时,向外拉动孔板固定座20以将卡箍70卡在卡爪60和端盖50之间。

当需要将孔板固定座20从射流器主体10拆卸时,先将卡箍70拔下,然后按下卡爪60使卡爪60与端盖50接触后便可拔下孔板固定座20,能够实现补水孔板30的快速更换。

在本实施方式中,埋入式快插组合的型号为DZ301-08。在该型号埋入式快插组合中,端盖50带有不锈钢齿,能够扣住容置口的壁面,当受到外力时,如补水/吸盐的过程中,不锈钢齿随着压力的增加,越受力扣得越紧,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孔板固定座20与射流器主体10之间的连接可靠性,从而有利于提高软水控制阀装置的可靠性。

更进一步地,容置孔101具有容纳密封圈40的安装槽,孔板固定座20的首端延伸至安装槽的外部,安装槽中靠近孔板固定座20的首端的一端为安装槽的底部,安装槽的底部与容置槽202的底部之间的距离的范围为3~5mm。在本实施方式中,该距离具体为4mm。

其中,若上述距离过小,则在补水时,水容易从射流器主体10流向外部,影响软水控制阀装置的正常使用。若上述距离过大,则会造成材质和空间的浪费,不利于降低成本。

更进一步地,容置槽202的深度大于补水孔板30的高度,且容置槽202的外壁面上具有第二连通孔204,第二连通孔204能够在打开状态和封闭状态之间切换。其中,当软水控制阀装置处于吸盐状态时,补水孔板30与容置槽202的底部形成有大于0的间隙,第二连通孔204与第一连通孔201相连通,第二连通孔204处于打开状态。当软水控制阀装置处于补水状态时,补水孔板30贴合于容置槽202的底部,第二连通孔204与第一连通孔201不相连通,第二连通孔204处于封闭状态。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补水孔板30与容置槽202之间间隙配合。

在吸盐时,盐水自孔板固定座20的尾端流向孔板固定座20的首端,在压力的作用下,补水孔板30会向容置槽202的顶部运动,将容置槽202的深度设置为大于补水孔板30的高度,是为了防止吸盐时限流。

更进一步地,参照图1-5予以理解,容置槽202的顶部的内壁面具有限位部206,限位部206位于补水孔板30的上方。其中,限位部206能够限制补水孔板30运动至容置槽202的外部,使得补水孔板30能够较为可靠地位于容置槽202内,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软水控制阀装置的可靠性。

更进一步地,参照图3-5予以理解,孔板固定座20的首端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延伸部203,延伸部203沿孔板固定座20的长度方向延伸,多个延伸部203围成容置槽202,相邻的两延伸部203之间的间隙形成第二连通孔204。至少其中一延伸部203上沿延伸部203的延伸方向设有第三连通孔2031,第三连通孔2031能够在另一打开状态和另一封闭状态之间切换。其中,当软水控制阀装置处于吸盐状态时,补水孔板30与容置槽202的底部形成有大于0的间隙,第三连通孔2031与第一连通孔201相连通,第三连通孔2031处于另一打开状态。当软水控制阀装置处于补水状态时,补水孔板30贴合于容置槽202的底部,第三连通孔2031与第一连通孔201不相连通,第三连通孔2031处于另一封闭状态。其中,第二连通孔204不用另外开设,而是利用容置槽202自身的组成结构形成,有利于降低成本。另外,第三连通孔2031能够提高吸盐时的工作效率。

参照图1-2、图4-5予以理解,补水孔板30上设有与第一连通孔201相连通的第四连通孔301,当软水控阀装置处于吸盐状态时,盐水通过第一连通孔201自孔板固定座20的尾端流向孔板固定座20的首端,在压力的作用下,补水孔板30与容置槽202的底部形成有大于0的间隙,除了第四连通孔301与第一连通孔201相连通之外,第二连通孔204、第三连通孔2031也和第一连通孔201相连通,盐水经第二连通孔204、第三连通孔2031和第四连通孔301流入控制阀,在吸盐时不限流。当软水控阀装置处于补水状态时,水自孔板固定座20的首端流入,在压力作用下,补水孔板30贴合于容置槽202的底部,第三连通孔2031和第二连通孔204均不与第一连通孔201连通,水仅从第四连通孔301流入第一连通孔201,在补水时限流。

需要说明的是,补水孔板30更换前后,补水孔板30的大小不变,而仅是第四连通孔301的规格发生改变。

在该软水控制阀装置中,能够快速地将孔板固定座20从射流器主体10上取下,然后便可取出补水孔板30,更换较为方便,更换效率高。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