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净化流体的直行程控制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58388发布日期:2019-06-19 01:07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可净化流体的直行程控制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阀门,具体涉及可净化流体的直行程控制阀。



背景技术:

阀门(valve)是流体输送系统中的控制部件,具有截止、调节、导流、防止逆流、稳压、分流或溢流泄压等功能。用于流体控制系统的阀门,从最简单的截止阀到极为复杂的自控系统中所用的各种阀门,其品种和规格相当繁多。阀门可用于控制空气、水、蒸汽、各种腐蚀性介质、泥浆、油品、液态金属和放射性介质等各种类型流体的流动。阀门根据材质还分为铸铁阀门,铸钢阀门,不锈钢阀门(201、304、316等),铬钼钢阀门,铬钼钒钢阀门,双相钢阀门,塑料阀门,非标订制阀门等。

直行程控制阀是目前常用的阀门之一,是直通式阀门,使用量大,用于各种流体传输的管道中;部分流经阀门的流体中含有大量的渣滓,部分渣滓会粘附在阀体内壁上,会减小阀门的流量甚至造成阀门堵塞,还会污染其他流经此阀门的流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流经阀门的流体中一旦含有渣滓,会造成阀门堵塞,影响阀门的使用,目的在于提供可净化流体的直行程控制阀,解决流经阀门的流体中一旦含有渣滓,会造成阀门堵塞,影响阀门的使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可净化流体的直行程控制阀,包括直通式的阀体、阀芯,阀芯安装于阀体内部,阀体的进口端端面上安装有封堵进口端的盖板,阀体从进口端插入有与阀体同轴的过滤筒,过滤筒由过滤网围成,过滤筒位于阀芯与阀体的进口端之间,过滤筒的一个底面完全开口,过滤筒的另一个底面由过滤网密封,过滤筒开口的底面与盖板连接在一起,盖板上开设有与过滤筒连通的通孔,通孔与过滤筒底面的开口同轴且等大,流体依次穿过通孔、过滤筒进入阀体内部。

本实用新型改变了传统直通式阀门的结构,减小阀体进口的口径,限定了流体的进入通道,本实用新型在阀体中插入了过滤筒,较于现有的过滤网、过滤板,过滤筒的过滤面积更大,对流体的净化效率高,过滤筒的过滤面积大,其使用寿命长,不会很快达到饱和,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实现原理为:本实用新型用盖板将阀体的进口端密封住,只开了一个与过滤筒连通的通孔作为阀体新的进口端,因此,流体只能够通过通孔先进入过滤筒,再从过滤筒过滤后进入阀体内部,从而从阀体的出口端流出,实现了流体的净化,流体中含有的渣滓会留在过滤筒内,过滤筒位于阀芯与阀体的进口端之间,不会影响阀芯的正常使用;本实用新型利用盖板限定了流体的流经管线,使得流体只能够通过过滤筒后进入阀体内,净化效果好;本实用新型在阀体内安装过滤筒,在阀体正常使用的过程中,对流体进行过滤,能够防止流体堵塞。

阀体的出口端内部安装有与阀体内切的过滤板,所述过滤板将阀体的出口端全面覆盖。过滤板起到了二次过滤的作用,在使用过程中,过滤板的孔径小于过滤筒的孔径,实现高效过滤,净化效果更佳。

过滤筒的直径小于阀体的直径,过滤筒与阀体内壁之间留有间隙。过滤筒与阀体之间留有间隙,能够加快流体在过滤筒与阀体之间的流动速度,过滤筒与阀体内壁之间有足够的流体流动空间。

盖板为与阀体的进口端形状匹配的圆板,盖板的直径与阀体的进口端端面直径相等。盖板与阀体的进口端形状匹配,不会增大整个阀门的高度,便于阀门的安装与使用。

过滤筒的表面上涂有不粘涂层。不粘涂层是为了避免渣滓粘附在过滤筒壁上,造成过滤筒堵塞。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可净化流体的直行程控制阀改变了传统直通式阀门的结构,在阀体中插入了过滤筒,对流体进行过滤,能够防止流体堵塞;

2、本实用新型可净化流体的直行程控制阀利用盖板限定了流体的流经管线,使得流体只能够通过过滤筒后进入阀体内,净化效果好;

3、本实用新型可净化流体的直行程控制阀起到了二次过滤的作用,实现高效过滤,净化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阀体,2-阀芯,3-盖板,4-过滤筒,5-通孔,6-过滤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可净化流体的直行程控制阀,包括直通式的阀体1、阀芯2,阀芯2安装于阀体1内部,阀体1的进口端端面上安装有封堵进口端的盖板3,阀体1从进口端插入有与阀体1同轴的过滤筒4,过滤筒4由过滤网围成,过滤筒4位于阀芯2与阀体1的进口端之间,过滤筒4的一个底面完全开口,过滤筒4的另一个底面由过滤网密封,过滤筒4开口的底面与盖板3连接在一起,盖板3上开设有与过滤筒4连通的通孔5,通孔5与过滤筒4底面的开口同轴且等大,流体依次穿过通孔5、过滤筒4进入阀体1内部。过滤筒4的直径小于阀体1的直径,过滤筒4与阀体内壁之间留有间隙。盖板3为与阀体1的进口端形状匹配的圆板,盖板3的直径与阀体1的进口端端面直径相等。过滤筒4的表面上涂有不粘涂层。

本实用新型的实现原理为:本实用新型用盖板将阀体的进口端密封住,只开了一个与过滤筒连通的通孔作为阀体新的进口端,因此,流体只能够通过通孔先进入过滤筒,再从过滤筒过滤后进入阀体内部,从而从阀体的出口端流出,实现了流体的净化,流体中含有的渣滓会留在过滤筒内,过滤筒位于阀芯与阀体的进口端之间,不会影响阀芯的正常使用;本实用新型利用盖板限定了流体的流经管线,使得流体只能够通过过滤筒后进入阀体内,净化效果好;本实用新型在阀体内安装过滤筒,在阀体正常使用的过程中,对流体进行过滤,能够防止流体堵塞。

实施例2

基于实施例1,阀体1的出口端内部安装有与阀体1内切的过滤板6,所述过滤板6将阀体1的出口端全面覆盖。

过滤板起到了二次过滤的作用,在使用过程中,过滤板的孔径小于过滤筒的孔径,实现高效过滤,净化效果更佳。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