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面部识别摄像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28349发布日期:2020-08-05 01:20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面部识别摄像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景摄像设备,确切地说是一种新型面部识别摄像机。



背景技术:

目前,在监控设备中,面部识别摄像头在门禁系统、考勤系统等身份识别系统及设备中使用量十分巨大,但在实际使用中发现,当前的面部识别摄像机往往需要安装在固定的工作位置,因此使用时的灵活性和视频信号采集的便捷性及质量均会受到极大的影响,限制了面部识别作业的灵活性和识别效率,因此针对这一问题,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全新的面部识别摄像机设备结构,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一种新型面部识别摄像机,使得摄像机可以在两个目标位置之间移动并且移动到目标位置时缓慢停止。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面部识别摄像机,包括底座和摄像头,所述摄像头移动地连接于所述底座,还包括连接杆、移动座和缓冲机构,所述底座内设有一移动腔,所述移动腔具有一沿所述摄像头移动方向延伸的开口,所述移动腔的两端部沿所述移动腔的宽度方向逐渐变窄;

所述移动座沿所述移动腔的长度方向移动地设于所述移动腔内,所述连接杆一端连接于所述移动座,另外一端从所述底座的开口伸出与所述摄像头连接;

所述移动座的两端部分别设有沿所述移动腔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安装孔,所述缓冲机构包括滚珠和弹性体,所述滚珠一端从所述安装孔伸出,另外一端抵触于所述弹性体,在所述移动座移动至所述移动腔的端部时,所述滚珠抵触于所述移动腔的内壁并且压缩所述弹性体直至所述移动腔通过所述缓冲机构卡持所述移动座。

优选地,所述安装孔为沿所述移动腔宽度方向延伸的通孔,所述缓冲机构包括两颗滚珠,所述滚珠分别设于所述安装孔的两端部,所述弹性体的两端分别抵触于所述滚珠。

优选地,所述移动腔的侧壁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与所述滚珠对应,使得所述滚珠的伸出于所述安装孔的至少部分嵌入所述弧形槽内。

优选地,所述移动座的底部设有若干滚轮,所述滚轮与所述移动腔的底壁接触,所述移动座通过所述滚轮在所述移动腔内移动。

优选地,所述移动腔的底壁设有一沿所述移动腔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通槽。

优选地,还包括一扭簧,所述扭簧包括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和圈体,所述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分别与所述圈体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臂的端部与所述移动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臂的端部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移动座的底部设有第一凸起,所述底部的底部设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一连接臂的端部通过一环状的连接圈套设于所述第一凸起,所述第二连接臂的端部通过一环状的连接圈套设于所述第二凸起。

优选地,所述第一凸起从所述通槽伸出并与所述第一连接臂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凸起设于所述通槽的移动腔的中点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面部识别摄像机将摄像头安装于移动座,移动座移动地设于移动腔内,移动腔的两端部沿所述移动腔的宽度方向逐渐变窄,在所述移动座移动至所述移动腔的端部时,所述滚珠抵触于所述移动腔的内壁并且压缩所述弹性体使得弹性体与移动腔的内壁之间的摩擦力逐渐增大,直至所述移动腔通过所述缓冲机构卡持所述移动座。这样,摄像机跟随移动座移动至移动腔的端部过程中速度逐渐降低,最终缓缓停在移动腔的端部,在移动过程中可以拍摄出清晰的照片,可以提高面部识别作业的识别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新型面部识别摄像机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向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移动座位于左侧的端部位置。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新型面部识别摄像机一实施方式底面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移动座位于中部位置。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新型面部识别摄像机一实施方式底面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移动座位于右侧端部位置。

图中:

10-摄像头;20-连接杆;30-底座;31-开口;32-移动腔;33-通槽;40-移动座;41-安装孔;50-缓冲机构;51-滚珠;52-弹性体;60-扭簧;61-第一连接臂;62-第二连接臂;63-圈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新型面部识别摄像机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新型面部识别摄像机包括底座30、摄像头10和连接杆20。

所述摄像头10移动地连接于所述底座30。具体的,所述底座30内设有一移动腔32,所述移动腔32具有一沿所述摄像头10移动方向延伸的开口31。所述移动座40沿所述移动腔32的长度方向移动地设于所述移动腔32内。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移动座40的底部设有若干滚轮(图中未示出),所述滚轮与所述移动腔32的底壁,所述移动座40通过所述滚轮在所述移动腔32内移动。所述连接杆20一端连接于所述移动座40,另外一端从所述底座30的开口31伸出与所述摄像头10连接。在移动座40移动时,摄像头10可跟随移动座40一起沿移动腔32来回移动。

请参阅图2,所述移动腔32的两端部沿所述移动腔32的宽度方向逐渐变窄。所述移动座40的两端部分别设有沿所述移动腔32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安装孔41,所述缓冲机构50包括滚珠51和弹性体52,所述滚珠51一端从所述安装孔41伸出,另外一端抵触于所述弹性体52,所述滚珠51抵触于所述移动腔32的内壁并且压缩所述弹性体52使得弹性体52与移动腔32的内壁之间的摩擦力逐渐增大,直至所述移动腔32通过所述缓冲机构50卡持所述移动座40。本实施方式中,弹性体52可以是弹簧。这样,摄像机跟随移动座40移动至移动腔32的端部过程中速度逐渐降低,最终缓缓停在移动腔32的端部,在移动过程中可以拍摄出清晰的照片,可以提高面部识别作业的识别效率。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孔41为沿所述移动腔32宽度方向延伸的通孔,所述缓冲机构50包括设于两颗分别设于所述安装孔41的两端部的滚珠51,所述弹性体52的两端分别抵触于所述滚珠51。为了提高滚珠51与移动腔32内壁的接触面积,以提升滚珠51的摩擦系数,所述移动腔32的侧壁设于弧形槽,所述弧形槽与所述滚珠51对应,使得所述滚珠51的伸出于所述安装孔41的至少部分嵌入所述弧形槽内。

图3是图1中b向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移动座40位于左侧的端部位置。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新型面部识别摄像机一实施方式底面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移动座40位于中部位置。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新型面部识别摄像机一实施方式底面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移动座40位于右侧端部位置。如图3-5所示,所述移动腔32的底壁设有一沿所述移动腔32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通槽33。该新型面部识别摄像机还包括一扭簧60,所述扭簧60包括第一连接臂61、第二连接臂62和圈体63,所述第一连接臂61和第二连接臂62分别与所述圈体63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臂61的端部与所述移动座40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臂62的端部与所述底座30转动连接,所述圈体63具有弹性并且自由悬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移动座40的底部设有第一凸起,所述底部的底部设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一连接臂61的端部通过一环状的连接圈套设于所述第一凸起,所述第二连接臂62的端部通过一环状的连接圈套设于所述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从所述通槽33伸出并与所述第一连接臂61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凸起设于所述通槽33的移动腔32的中点位置。如图3所示,当移动座40在移动腔32的左侧端部时,滚珠51抵触于移动腔32的侧壁使得移动座40无法继续向左移动。同时,第一连接臂61和第二连接臂62在圈体63的弹性形变产生的回复力的作用下,向移动座40施加朝向左侧的推力,该推力与滚珠51的摩擦力处于平衡状态,使得移动座40固定在左侧端部位置拍照。在左侧端部位置拍照完成后,移动座40在外力作用下向右侧方向移动。如图4所示,当移动座40移动到移动腔32的中部位置时,第一连接臂61和第二连接臂62相互靠近而压缩所述圈体63。此时,第一连接臂61向移动座40施加的力垂直于移动座40的移动方向,移动座40处于平衡状态。当移动座40越过该中部位置时,扭簧60被翻转,使得第一连接臂61和第二连接臂62向移动座40施加向右侧的推力,推动移动座40向右侧移动直至滚珠51抵触于移动腔32的侧壁使得移动座40无法继续向右移动。这样,移动座40可以停留在右侧位置,并且摄像头10可以从右侧进行拍照。根据摄像头10在左侧拍照的照片和摄像仪在右侧端部位置拍照的照片,可以很方便的进行人脸面部识别,提高识别效率。

应该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凡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改动或变型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味着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