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孔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60298发布日期:2019-04-09 22:00阅读:49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孔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阀门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多孔阀。



背景技术:

多孔阀是指一种具有多个孔口,用于连接进水管和出水管的阀门结构,传统的阀门结构通常不具有过滤作用,或者采用单一滤网过滤,过滤效果差,而如今生活中对用水的卫生要求也在逐步提高,如何提高减压阀的净水效果成为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多个出水接口且带有过滤作用的多孔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孔阀,包括呈筒状结构的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一端设有进水口,阀体另一端上设有排污口,进水口与排污口之间形成过滤流道,阀体侧壁上还设有均与过滤流道连通的第一出水腔和第二出水腔,第一出水腔和第二出水腔内均设有阀球和用于对阀球起到限位作用的阀帽,第一出水腔和第二出水腔上均还设有控制阀球转动的阀杆,过滤流道内设有过滤组件,过滤组件包括均呈圆筒状且由内至外依次套合的第一滤层、第二滤层和第三滤层,过滤组件还包括用于固定第一滤层、第二滤层和第三滤层的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的中部均设有滤孔,第一滤层内填充有滤石,第一滤层和第二滤层之间设有第一纤维滤网,第二滤层与第三滤层之间设有第二纤维滤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两个出水腔也可以为更多个,方便与多个出水管连接,使用更加方便,实用性好,排污口便于取出过滤组件,方便过滤组件的清洗及更换,排污口上可以安装堵帽用于封堵,其过滤步骤为:水体经第一端盖或第二端盖流入第一滤层内,并依次经过滤石、第一滤层、第一纤维滤网、第二滤层、第二纤维滤网和第三滤层过滤,起到充分过滤的作用,过滤效果好,端盖便于过滤组件的拆卸,滤石可选用麦饭石等材质,具有良好的净水效果,第一滤层、第二滤层和第三滤层可以选用金属材质或塑料材质且开设通孔,既能对第一纤维滤网和第二纤维滤网起到定型固定作用,自身又能起到粗过滤的作用,第一纤维滤网和第二纤维滤网可以起到精过滤的作用,过滤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端盖置于过滤组件朝向进水口的一端上,第一端盖的中部呈内凹结构形成空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一端盖的中部内凹且具有一定的深度,当过滤组件内填充滤石时,会在过滤组件的中部留有空腔,可以增加第一端盖的进水面积,若第一出水腔置于靠近进水口处,第二出水腔置于靠近排污口处,第一端盖的结构设计也能便于水体流向第二出水腔,提高第二出水腔的出水流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纤维滤网由涤纶纤维编织而成,第二纤维滤网由碳纤维编织而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纤维滤网为涤纶材质,结构强度好,且编织成网状,具有良好的过滤作用,第二纤维滤网为碳纤维材质,具有良好的吸附性,因此可以进一步吸附水中的异味及有害物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阀杆上设有手柄和用于密封的O型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手柄便于控制阀杆的转动,O型圈可以增加阀杆与第一出水腔或第二出水腔之间的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阀球表面设有镀铬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镀铬层可以增加阀球内外表面的耐磨和耐腐蚀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阀体表面及阀帽表面均设有镀镍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镀镍层可以抵抗大气、碱和酸的腐蚀,且可以增加表面的硬度,提高耐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过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为:1、阀体;2、进水口;3、排污口;4、第一出水腔;5、第二出水腔;6、阀球;7、阀帽;8、阀杆;9、过滤组件;10、第一滤层;11、第二滤层;12、第三滤层;13、第一端盖;14、第二端盖;15、第一纤维滤网;16、第二纤维滤网;17、空腔;18、手柄;19、O型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2:

一种多孔阀,包括呈筒状结构的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一端设有进水口2,阀体1另一端上设有排污口3,进水口2与排污口3之间形成过滤流道,阀体1侧壁上还设有均与过滤流道连通的第一出水腔4和第二出水腔5,第一出水腔4和第二出水腔5内均设有阀球6和用于对阀球6起到限位作用的阀帽7,第一出水腔4和第二出水腔5上均还设有控制阀球6转动的阀杆8,过滤流道内设有过滤组件9,过滤组件9包括均呈圆筒状且由内至外依次套合的第一滤层10、第二滤层11和第三滤层12,过滤组件9还包括用于固定第一滤层10、第二滤层11和第三滤层12的第一端盖13和第二端盖14,第一端盖13和第二端盖14的中部均设有滤孔,第一滤层10内填充有滤石,第一滤层10和第二滤层11之间设有第一纤维滤网15,第二滤层11与第三滤层12之间设有第二纤维滤网1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两个出水腔也可以为更多个,方便与多个出水管连接,使用更加方便,实用性好,排污口3便于取出过滤组件9,方便过滤组件9的清洗及更换,排污口3上可以安装堵帽用于封堵,其过滤步骤为:水体经第一端盖13或第二端盖14流入第一滤层10内,并依次经过滤石、第一滤层10、第一纤维滤网15、第二滤层11、第二纤维滤网16和第三滤层12过滤,起到充分过滤的作用,过滤效果好,端盖便于过滤组件9的拆卸,滤石可选用麦饭石等材质,具有良好的净水效果,第一滤层10、第二滤层11和第三滤层12可以选用金属材质或塑料材质且开设通孔,既能对第一纤维滤网15和第二纤维滤网16起到定型固定作用,自身又能起到粗过滤的作用,第一纤维滤网15和第二纤维滤网16可以起到精过滤的作用,过滤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端盖13置于过滤组件9朝向进水口2的一端上,第一端盖13的中部呈内凹结构形成空腔1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一端盖13的中部内凹且具有一定的深度,当过滤组件9内填充滤石时,会在过滤组件9的中部留有空腔17,可以增加第一端盖13的进水面积,若第一出水腔4置于靠近进水口2处,第二出水腔5置于靠近排污口3处,第一端盖13的结构设计也能便于水体流向第二出水腔5,提高第二出水腔5的出水流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纤维滤网15由涤纶纤维编织而成,第二纤维滤网16由碳纤维编织而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纤维滤网15为涤纶材质,结构强度好,且编织成网状,具有良好的过滤作用,第二纤维滤网16为碳纤维材质,具有良好的吸附性,因此可以进一步吸附水中的异味及有害物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阀杆8上设有手柄18和用于密封的O型圈1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手柄18便于控制阀杆8的转动,O型圈19可以增加阀杆8与第一出水腔4或第二出水腔5之间的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阀球6表面设有镀铬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镀铬层可以增加阀球6内外表面的耐磨和耐腐蚀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阀体1表面及阀帽7表面均设有镀镍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镀镍层可以抵抗大气、碱和酸的腐蚀,且可以增加表面的硬度,提高耐磨性。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