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件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10712发布日期:2019-05-07 21:03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件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件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水管连接方式为通过两条末端设置直立翻边的水管之间设置塑料垫体,塑料垫体设置可与水管内表相互嵌套的嵌套端、与翻边相互抵触的抵触端,其中两条水管外表套有螺纹端,通过螺纹端使水管压紧塑料垫体进行相互固定密封,该种连接方式水管连接位置接触面积较小,仅通过螺纹端夹紧水管以及塑料垫体,达不到受力均匀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件的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管件的连接结构,包括相同或不同管径的第一管件、第二管件,其中:所述第一管件末端设置第一扩口,第二管件末端设置第二扩口,所述第二扩口嵌套于第一扩口内,所述第一扩口与第二扩口之间设置垫体,其中垫体与第一扩口内表面、第二扩口末端均抵触,所述第一管件、第二管件外表均套有使第一扩口、第二扩口、垫体相互抵触进行连接密封的旋头固定组。

其中:所述第一扩口由第一弧边、第一直边组成,所述第二扩口由第二弧边、第二直边组成,其中第二直边套于第一直边内,其中垫体与第一弧边内表面、第二直边末端平面均抵触。

其中:所述第一管件与第一扩口外表之间的斜度为80-90°,所述第二管件与第二扩口外表之间的斜度为80-90°。

其中:所述旋头固定组包括套于第一管件外表的第一旋头、套于第二管件外表并与第一旋头相互连接固定的第二旋头,所述第一旋头与第一扩口外表抵触,所述第二旋头与第二扩口外表相互抵触。

其中:所述第一旋头外表设置外螺纹,所述第二旋头设置与外螺纹相互螺纹连接的内螺纹。

其中:所述垫体制造材料为紫铜或合金。

其中:所述垫体为与第一弧边内表面相互贴合的圆盘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第一扩口与第二扩口之间设置垫体并通过旋头固定组进行连接密封,该种连接方式使第一管件与第二管件连接处接触面积较大、受力均匀。第一旋头、第二旋头相互固定以及第一扩口、第二扩口连接导向使该连接受力均匀。通过设置于外表的旋头固定组进行连接第一旋头、第二旋头,使安装时节省工序,连接装配较为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旋头固定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照图1、图2,一种管件的连接结构,包括相同或不同管径的第一管件1、第二管件2,其中第一管件1、第二管件2均为304水管。所述第一管件1末端设置第一扩口11,第二管件2末端设置第二扩口21,所述第二扩口21嵌套于第一扩口11内,所述第一扩口11与第二扩口21之间设置垫体3,其中垫体3与第一扩口11内表面、第二扩口21末端均抵触,所述第一管件1、第二管件2外表均套有使第一扩口11、第二扩口21、垫体3相互抵触进行连接密封的旋头固定组4。第二扩口21设置于第一扩口11内,第一扩口11与第二扩口21之间设置垫体3并通过旋头固定组4进行连接密封,该种连接方式使第一管件1与第二管件2连接处接触面积较大、受力均匀,同时通过旋头固定组4进行连接使连接方式较为方便、快速。

所述第一扩口11由第一弧边111、第一直边112组成,所述第二扩口21由第二弧边211、第二直边212组成,其中第二直边212套于第一直边112内,其中垫体3与第一弧边111内表面、第二直边212末端平面均抵触。所述第一管件1与第一扩口11外表之间的斜度为80-90°,所述第二管件2与第二扩口21外表之间的斜度为80-90°。其中第一弧边111内表面、第二弧边211内表面均为弧形,第一扩口11、第二扩口21均设置弧边与直边,使第一管件1内嵌入部分第二管件2时,接触面较大,便于安装以及增大受力面积。

所述旋头固定组4包括套于第一管件1外表的第一旋头41、套于第二管件2外表并与第一旋头41相互连接固定的第二旋头42,所述第一旋头41与第一扩口11外表抵触,所述第二旋头42与第二扩口21外表相互抵触。所述第一旋头41外表设置外螺纹411,所述第二旋头42设置与外螺纹411相互螺纹连接的内螺纹421。其中内螺纹421设置用于防止旋头固定组4相互连接后自动松动的弹簧垫圈。外螺纹411与内螺纹421相互连接前于外螺纹411处盘绕生料带,其中第一弧边111和第一管件1连接处与第一旋头41内表相互抵触,其中第二弧边211和第二管件2连接处与第二旋头42内表相互抵触,使第一管件1、第二管件2连接受力均匀。第一旋头41与第一扩口11外表相抵触、第二旋头42与第二扩口21外表相抵触,该抵触位置形成连接第一管件1、第二管件2的受力位置,该受力位置为圆弧,便于连接时及时进行调整。第一旋头41、第二旋头42相互固定以及第一扩口11、第二扩口21连接导向使该连接受力均匀。第一旋头41与第一弧边111之间可设置弧形的塑料垫片起提高第一旋头41与第一弧边111配合度以及二次防漏水的作用。第二旋头42与第二弧边211之间可设置弧形的塑料垫片起提高第二旋头42与第二弧边211配合度以及二次防漏水的作用。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第一旋头41、第二旋头42,使安装时节省工序,连接装配较为方便。

所述垫体3制造材料为紫铜或合金。所述垫体3为与第一弧边111内表面相互贴合的圆盘形。使垫体3与第一弧边111内表面贴合度更好同时与第二直边212末端相抵触,使第一扩口11、第二扩口21连接受力充分。

该种管件的连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分别将第一管件1、第二管件2用旋扩口器进行旋扩,第一管件1、第二管件2末端分别形成第一扩口11、第二扩口21;

s2.第一扩口11内嵌套第二扩口21,于第一扩口11、第二扩口21内部之间设置垫体3,第一管件1外表、第二管件2外表套旋头固定组4;

s3.旋紧旋头固定组4使第一扩口11、第二扩口21、垫体3形成密封状态进行固定连接第一管件1、第二管件2。其中第一管件1、第二管件2相互嵌合,旋头固定组4相互固定连接进行连接第一管件1、第二管件2,该种连接方式方式快速、方便。

实施例2:

参照图3,一种管件的连接结构,包括相同或不同管径的第一管件1、第二管件2,其中第一管件1、第二管件2均为304水管。所述第一管件1末端设置第一扩口11,第二管件2末端设置第二扩口21,所述第二扩口21嵌套于第一扩口11内,所述第一扩口11与第二扩口21之间设置垫体3,其中垫体3与第一扩口11内表面、第二扩口21末端均抵触,所述第一管件1、第二管件2外表均套有使第一扩口11、第二扩口21、垫体3相互抵触进行连接密封的旋头固定组4。第二扩口21设置于第一扩口11内,第一扩口11与第二扩口21之间设置垫体3并通过旋头固定组4进行连接密封,该种连接方式使第一管件1与第二管件2连接处接触面积较大、受力均匀,同时通过旋头固定组4进行连接使连接方式较为方便、快速。

所述第一扩口11由第一弧边111、第一直边112组成,所述第二扩口21由第二弧边211、第二直边212组成,其中第二直边212套于第一直边112内,其中垫体3与第一弧边111内表面、第二直边212末端平面均抵触。所述第一管件1与第一扩口11外表之间的斜度为80-90°,所述第二管件2与第二扩口21外表之间的斜度为80-90°。其中第一弧边111内表面、第二弧边211内表面均为弧形,第一扩口11、第二扩口21均设置弧边与直边,使第一管件1内嵌入部分第二管件2时,接触面较大,便于安装以及增大受力面积。

所述旋头固定组4包括套于第一管件1外表的第一旋头41、套于第二管件2外表并与第一旋头41相互连接固定的第二旋头42,所述第一旋头41与第一扩口11外表抵触,所述第二旋头42与第二扩口21外表相互抵触。其中第一旋头41、第二旋头42均为法兰,法兰上设有孔眼,通过第一旋头41、第二旋头42上的孔眼内对应连接螺栓进行连接固定第一管件1、第二管件2。其中第一弧边111和第一管件1连接处与第一旋头41内表相互抵触,其中第二弧边211和第二管件2连接处与第二旋头42内表相互抵触,使第一管件1、第二管件2连接受力均匀。第一旋头41与第一扩口11外表相抵触、第二旋头42与第二扩口21外表相抵触,该抵触位置形成连接第一管件1、第二管件2的受力位置,该受力位置为圆弧,便于连接时及时进行调整。第一旋头41、第二旋头42相互固定以及第一扩口11、第二扩口21连接导向使该连接受力均匀。通过法兰之间设置的螺栓相互固定的连接方式进行连接第一旋头41、第二旋头42,使安装时节省工序,连接装配较为方便。

所述垫体3制造材料为紫铜或合金。所述垫体3为与第一弧边111内表面相互贴合的圆盘形。使垫体3与第一弧边111内表面贴合度更好同时与第二直边212末端相抵触,使第一扩口11、第二扩口21连接受力充分。

该种管件的连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分别将第一管件1、第二管件2用旋扩口器进行旋扩,第一管件1、第二管件2末端分别形成第一扩口11、第二扩口21;

s2.第一扩口11内嵌套第二扩口21,于第一扩口11、第二扩口21内部之间设置垫体3,第一管件1外表、第二管件2外表套旋头固定组4;

s3.旋紧旋头固定组4使第一扩口11、第二扩口21、垫体3形成密封状态进行固定连接第一管件1、第二管件2。其中第一管件1、第二管件2相互嵌合,旋头固定组4相互固定连接进行连接第一管件1、第二管件2,该种连接方式方式快速、方便。

实施例3:

参照图2、图4,一种管件的连接结构,包括相同或不同管径的第一管件1、第二管件2,其中第一管件1、第二管件2均为304水管。所述第一管件1末端设置第一扩口11,第二管件2末端设置第二扩口21,所述第二扩口21嵌套于第一扩口11内,所述第一扩口11与第二扩口21之间设置垫体3,其中垫体3与第一扩口11内表面、第二扩口21末端均抵触,所述第一管件1、第二管件2外表均套有使第一扩口11、第二扩口21、垫体3相互抵触进行连接密封的旋头固定组4。第二扩口21设置于第一扩口11内,第一扩口11与第二扩口21之间设置垫体3并通过旋头固定组4进行连接密封,该种连接方式使第一管件1与第二管件2连接处接触面积较大、受力均匀,同时通过旋头固定组4进行连接使连接方式较为方便、快速。

所述第一扩口11由第一弧边111、第一直边112组成,所述第二扩口21由第二弧边211、第二直边212组成,其中第二直边212套于第一直边112内,其中垫体3与第一弧边111内表面、第二直边212末端平面均抵触。所述第一管件1与第一扩口11外表之间的斜度为80-90°,所述第二管件2与第二扩口21外表之间的斜度为80-90°。其中第一弧边111内表面、第二弧边211内表面均为阶梯形,第一扩口11、第二扩口21均设置弧边与直边,使第一管件1内嵌入部分第二管件2时,接触面较大,便于安装以及增大受力面积。

所述旋头固定组4包括套于第一管件1外表的第一旋头41、套于第二管件2外表并与第一旋头41相互连接固定的第二旋头42,所述第一旋头41与第一扩口11外表抵触,所述第二旋头42与第二扩口21外表相互抵触。所述第一旋头41外表设置外螺纹411,所述第二旋头42设置与外螺纹411相互螺纹连接的内螺纹421。其中内螺纹421设置用于防止旋头固定组4相互连接后自动松动的弹簧垫圈。外螺纹411与内螺纹421相互连接前于外螺纹411处盘绕生料带,其中第一弧边111和第一管件1连接处与第一旋头41内表相互抵触,其中第二弧边211和第二管件2连接处与第二旋头42内表相互抵触,使第一管件1、第二管件2连接受力均匀。第一旋头41与第一扩口11外表相抵触、第二旋头42与第二扩口21外表相抵触,该抵触位置形成连接第一管件1、第二管件2的受力位置,该受力位置为圆弧,便于连接时及时进行调整。第一旋头41、第二旋头42相互固定以及第一扩口11、第二扩口21连接导向使该连接受力均匀。第一旋头41与第一弧边111之间可设置弧形的塑料垫片起提高第一旋头41与第一弧边111配合度以及二次防漏水的作用。第二旋头42与第二弧边211之间可设置弧形的塑料垫片起提高第二旋头42与第二弧边211配合度以及二次防漏水的作用。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第一旋头41、第二旋头42,使安装时节省工序,连接装配较为方便。

所述垫体3制造材料为紫铜或合金。所述垫体3为与第一弧边111内表面相互贴合的圆盘形。使垫体3与第一弧边111阶梯型内表面贴合度更好同时与第二直边212末端相抵触,使第一扩口11、第二扩口21连接受力充分。

该种管件的连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分别将第一管件1、第二管件2用旋扩口器进行旋扩,第一管件1、第二管件2末端分别形成第一扩口11、第二扩口21;

s2.第一扩口11内嵌套第二扩口21,于第一扩口11、第二扩口21内部之间设置垫体3,第一管件1外表、第二管件2外表套旋头固定组4;

s3.旋紧旋头固定组4使第一扩口11、第二扩口21、垫体3形成密封状态进行固定连接第一管件1、第二管件2。其中第一管件1、第二管件2相互嵌合,旋头固定组4相互固定连接进行连接第一管件1、第二管件2,该种连接方式方式快速、方便。

实施例4:

参照图2、图5,一种管件的连接结构,包括相同或不同管径的第一管件1、第二管件2,其中第一管件1、第二管件2均为304水管。所述第一管件1末端设置第一扩口11,所述第一管件1为三通接头,其设置三个方向的第一扩口11,第二管件2末端设置第二扩口21,所述第二扩口21嵌套于第一扩口11内,所述第一扩口11与第二扩口21之间设置垫体3,其中垫体3与第一扩口11内表面、第二扩口21末端均抵触,所述第一管件1、第二管件2外表均套有使第一扩口11、第二扩口21、垫体3相互抵触进行连接密封的旋头固定组4。第二扩口21设置于第一扩口11内,第一扩口11与第二扩口21之间设置垫体3并通过旋头固定组4进行连接密封,该种连接方式使第一管件1与第二管件2连接处接触面积较大、受力均匀,同时通过旋头固定组4进行连接使连接方式较为方便、快速。

所述第一扩口11由第一弧边111、第一直边112组成,所述第二扩口21由第二弧边211、第二直边212组成,其中第二直边212套于第一直边112内,其中垫体3与第一弧边111内表面、第二直边212末端平面均抵触。所述第一管件1与第一扩口11外表之间的斜度为80-90°,所述第二管件2与第二扩口21外表之间的斜度为80-90°。其中第一弧边111内表面、第二弧边211内表面均为弧形,第一扩口11、第二扩口21均设置弧边与直边,使第一管件1内嵌入部分第二管件2时,接触面较大,便于安装以及增大受力面积。

所述旋头固定组4包括套于第一管件1外表的第一旋头41、套于第二管件2外表并与第一旋头41相互连接固定的第二旋头42,所述第一旋头41与第一扩口11外表抵触,所述第二旋头42与第二扩口21外表相互抵触。所述第一旋头41外表设置外螺纹411,所述第二旋头42设置与外螺纹411相互螺纹连接的内螺纹421。其中内螺纹421设置用于防止旋头固定组4相互连接后自动松动的弹簧垫圈。外螺纹411与内螺纹421相互连接前于外螺纹411处盘绕生料带,其中第一弧边111和第一管件1连接处与第一旋头41内表相互抵触,其中第二弧边211和第二管件2连接处与第二旋头42内表相互抵触,使第一管件1、第二管件2连接受力均匀。第一旋头41与第一扩口11外表相抵触、第二旋头42与第二扩口21外表相抵触,该抵触位置形成连接第一管件1、第二管件2的受力位置,该受力位置为圆弧,便于连接时及时进行调整。第一旋头41、第二旋头42相互固定以及第一扩口11、第二扩口21连接导向使该连接受力均匀。第一旋头41与第一弧边111之间可设置弧形的塑料垫片起提高第一旋头41与第一弧边111配合度以及二次防漏水的作用。第二旋头42与第二弧边211之间可设置弧形的塑料垫片起提高第二旋头42与第二弧边211配合度以及二次防漏水的作用。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第一旋头41、第二旋头42,使安装时节省工序,连接装配较为方便。

所述垫体3制造材料为紫铜或合金。所述垫体3为与第一弧边111内表面相互贴合的圆盘形。使垫体3与第一弧边111内表面贴合度更好同时与第二直边212末端相抵触,使第一扩口11、第二扩口21连接受力充分。

该种管件的连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分别将第一管件1、第二管件2用旋扩口器进行旋扩,第一管件1、第二管件2末端分别形成第一扩口11、第二扩口21;

s2.第一扩口11内嵌套第二扩口21,于第一扩口11、第二扩口21内部之间设置垫体3,第一管件1外表、第二管件2外表套旋头固定组4;

s3.旋紧旋头固定组4使第一扩口11、第二扩口21、垫体3形成密封状态进行固定连接第一管件1、第二管件2。其中第一管件1、第二管件2相互嵌合,旋头固定组4相互固定连接进行连接第一管件1、第二管件2,该种连接方式方式快速、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管件1末端设置第一扩口11,第二管件2末端设置第二扩口21,所述第二扩口21嵌套于第一扩口11内,所述第一扩口11与第二扩口21之间设置垫体3,其中垫体3与第一扩口11内表面、第二扩口21末端均抵触,所述第一管件1、第二管件2外表均套有旋头固定组4。第一扩口11与第二扩口21之间设置垫体3并通过旋头固定组4进行连接密封,该种连接方式使第一管件1与第二管件2连接处接触面积较大、受力均匀。第一旋头41、第二旋头42相互固定以及第一扩口11、第二扩口21连接导向使该连接受力均匀。通过设置于外表的旋头固定组4进行连接第一旋头41、第二旋头42,使安装时节省工序,连接装配较为方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