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钻修井水龙头用的降噪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71180发布日期:2019-06-21 23:24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一种钻修井水龙头用的降噪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油天然气装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钻修井水龙头用的降噪装置。



背景技术:

钻修井水龙头是石油钻机和修井机的重要配套设备之一,在石油钻井和修井作业中用来悬挂钻杆钻柱,提升不旋转与旋转部件钻具之间的过渡联结功能,并为高压泥浆输入钻具提供通道;其次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旋扣,即在钻井作业过程中用于接单根(上扣)或旋开方钻杆(卸扣),这个功能的实现主要依赖气马达提供动力,然后通过摩擦片式离合器带动两对齿轮,经二级变速,最终将扭矩传递给中心管,完成钻杆上卸扣的功能。在此过程中,气马达产生了极大的噪音,对钻台面井口附近的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同时也对周边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噪声污染。

因此,很有必要研制一套降噪装置,使气马达在完成其功能的同时,将其噪音降至合理的范围内,以减轻噪音对人身和环境的损伤和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钻修井水龙头用的降噪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气马达实现旋扣功能时,产生的巨大噪音对人体损害和对环境污染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钻修井水龙头用的降噪装置,包括在气马达本体的一侧连接有进气管线,另一侧设置有排气接头,排气接头与弯头连通,弯头下部出口端固接有消音器;

气马达本体的壳体的内壁套装有定子,在壳体的内腔中安装有转子,转子外周沿径向均匀开有六个卡槽,每个卡槽中镶嵌有一个叶片;在壳体的中间部位设置有进气口A和进气口B,对侧为排气口C;进气口A和进气口B同时与进气管线连通,排气口C与排气接头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钻修井水龙头用的降噪装置,其特征还在于:

所述的定子为圆筒型双层结构,内层为小孔薄板,外层为吸音隔套。

所述的消音器的结构是,包括一个密闭的腔室,该腔室由围板及上隔板和下隔板固定为一体,上隔板上方和下隔板下方分别间隔设置有外隔板;上隔板及上方的外隔板中竖直固定有进气管,进气管向下穿出下隔板;下隔板及下方的外隔板中竖直固定有出气管,向上穿出上隔板,进气管和出气管管壁上均匀设有阵列式的小孔。

所述的下隔板靠近进气管穿出通孔设有一圆孔F。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紧凑,安装方便,使用可靠,成本低;降低了噪声,改善了现场工作环境,减轻了噪声对人体的危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的D-D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定子局部(图2中的I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装置中的消音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的上隔板13的俯视图;

图6是图4中的下隔板17的俯视图。

图中,1.进气管线,2.气马达本体,3.排气接头,4.弯头,5.消音器,6.壳体,7.定子,8.转子,9.叶片,10.小孔薄板,11.吸音隔套,12.围板,13.上隔板,14.外隔板,15.进气管,16.出气管,17.下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是,包括在气马达本体2的一侧连接有进气管线1,另一侧设置有排气接头3,排气接头3与弯头4连通,弯头4下部出口端固接有消音器5。

参照图2,气马达本体2的壳体6的内壁套装有定子7,在壳体6的内腔中安装有转子8,转子8外周沿径向均匀开有六个卡槽,每个卡槽中镶嵌有一个叶片9;在壳体6的中间部位设置有进气口A和进气口B,对侧为排气口C;进气口A和进气口B同时与进气管线1连通,排气口C与排气接头3连通。

参照图3,定子7为圆筒型双层结构,内层为小孔薄板10,外层为吸音隔套11。

参照图4、图5和图6,消音器5的结构是,包括一个密闭的腔室,该腔室由围板12及上隔板13和下隔板17固定为一体,上隔板13上方和下隔板17下方分别间隔设置有外隔板14;上隔板13及上方的外隔板14中竖直固定有进气管15,进气管15向下穿出下隔板17;下隔板17及下方的外隔板14中竖直固定有出气管16,向上穿出上隔板13,进气管15和出气管16管壁上均匀设有阵列式的小孔;下隔板17靠近进气管15穿出通孔设有一圆孔F。孔F的作用是通道,废气和声波进入进气管15,然后从外隔板14后壁经孔F弹回进入主腔体Q,一部分通过孔隙反射到消音器的主腔体Q;经过反射、抵消后从一组孔隙传到另一室,在这里发生转换,然后从出气管16的H口排出。

本实用新型装置的工作原理是,

气马达产生噪音的主要来源有两处,一处是压缩气体推动叶片9旋转做功时发出噪音;另一个是做完功的气体从气马达的排气口C排出时发出噪音。以气马达正转为例,压缩空气从进气管线1进入,通过进气口A进入气马达内腔,叶片9、转子8和定子7内壁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压力推动叶片9旋转,此过程中,一部分压缩空气与定子7内壁接触,穿过小孔薄板10上的小孔,再与吸音隔套11接触,在接触的过程中一部分被吸收,即压缩空气推动叶片9旋转的过程中产生的噪音一部分被定子7吸收;剩余的压缩气体携带声波从排气口C排出进入消音器5,即从进气管15的G口进入,传至下方的外隔板14后被弹回,经下隔板17上的孔F以及进气管15上的孔隙反射到消音器的主体腔体Q中,在这里发生反射和抵消,再通过孔隙进入到出气管16中,最后从出气管16的H口排出,排气口C发出的噪音得到了最大化的消音。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