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07889发布日期:2019-05-21 20:59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撑装置,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包含一直立柱、以及借由射出成形所形成的一底盘,且用于承载一显示模组的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支撑装置通常包括一底盘、一直立柱、以及一承载座,且可摆放于一桌面上以用于承载一显示装置,然而现有的底盘通常包括一塑料上盖、金属基板、塑料下盖、以及多个锁固件等元件,再经组装而制成,倘若该底盘可提供支撑装置左右旋转的功能,则需要更多的元件,因此,由于现有底盘的组装零件众多,组装程序会较为复杂且耗时,且容易在组装上产生越大的累积公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主要目的在于以相对快速的射出成形方式形成支撑装置的底盘主板部分,取代现有的复杂冗长的组装程序,提升产品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简化组装程序,不同于现有技术组成支撑装置所需元件众多且组装程序复杂,本实用新型以射出成形的方式替代原先部分组装步骤,通过减少组成元件和简化组装程序,使得各元件成形时的公差不易在复杂的组装程序中累积。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支撑装置,用于承载一显示装置于一工作面上,该支撑装置包括一底盘及一直立柱。该底盘置于该工作面上并包含一基板、一包覆单元及一旋转单元。该基板具有至少一个限位孔及至少一个固定件,其中所述固定件穿设于所述限位孔,且朝该工作面相反的方向突出。该包覆单元包覆该基板且具有至少一个突出部,所述突出部对应且包覆所述固定件而形成。该旋转单元可旋转地设置于该基板及该包覆单元其中之一,当该支撑装置置于该工作面时,该旋转单元与该工作面接触而固定不动,使得该基板及该包覆单元可相对该旋转单元旋转。该直立柱则插设置于该底盘的所述突出部上,并与该底盘相互锁固,该直立柱用于承载该显示装置。

其中,当施加一外力时,该基板与该包覆单元借由该旋转单元而相对该工作面水平旋转,使该直立柱及该显示装置同步相对该工作面水平旋转,而当该外力移除时,该直立柱及该显示装置相对该工作面随停。

于一实施例中,该包覆单元还具有一上覆盖体、以及一下覆盖体,该上覆盖体覆盖该基板的一面,而该下覆盖体覆盖该基板的另一面,且该上覆盖体与该下覆盖体一体成形。该包覆单元是借由射出成形方法而将该基板包埋于其中。

该基板还具有一中央孔,该下覆盖体具有至少一开口。

该旋转单元具有一转片以及一垫片,该垫片设置于该转片上且与该工作面接触,当该基板与该包覆单元相对于该工作面水平转动时,该旋转单元固定不动。

该转片及该垫片分别具有一穿孔,该包覆单元还包含一固定轴心,该固定轴心朝该工作面方向延伸,并穿过该基板的该中央孔以及所述穿孔,而使该旋转单元设置于该基板及该包覆单元其中之一上。

该包覆单元还具有多个固定垫,所述固定垫设置于该包覆单元的该下覆盖体上,且与该工作面接触。其中,该垫片与该工作面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大于所述固定垫与该工作面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

于另一实施例中,该支撑装置还包括至少一防锈贴片,所述防锈贴片贴附于该基板。

为让上述目的、技术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以优选实施例配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支撑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支撑装置中底盘的底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支撑装置中底盘的一局部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支撑装置中底盘的另一局部立体示意图;以及

图5为本实用新型支撑装置中底盘的另一实施例的底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0 支撑装置

2000 显示装置

1 直立柱

11 对位孔

2 底盘

21 基板

211 第一面

212 第二面

213 固定孔

214 限位孔

215 中央孔

216 固定件

22 包覆单元

221 上覆盖体

2211 锁固孔

222 下覆盖体

2221 开口

2222 容置槽

223 固定轴心

224 突出部

225 固定垫

23 旋转单元

231 转片

2311 穿孔

232 垫片

2321 穿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所示的支撑装置1000,其用于承载一显示装置2000于一工作面上,该支撑装置1000主要包括一直立柱1以及一底盘2,而该直立柱1包含两个对位孔11、一承载座(未图示),且该直立柱1是借由所述对位孔11以插设的方式设置于该底盘2上,并以该承载座承载该显示装置2000。

请一并参照图2、图3及图4,该底盘2主要包含一基板21(基板21的单独示意图如图3所示)、一包覆单元22、以及一旋转单元23(图4仅绘示包覆单元22与旋转单元23的相对关系,并省略基板21),其中,如图2所示,该包覆单元22包覆该基板21,该旋转单元23设置于该基板21。

该基板21为一金属板,且具有一第一面211、一第二面212、一固定孔213、两个限位孔214、一中央孔215、以及两个固定件216。其中,该第二面212与该第一面211相对,且该第二面212朝向该工作面,而该固定孔213、所述限位孔214、该中央孔215皆贯穿该第一面211及该第二面212,该固定孔213与所述限位孔214的形成位置相近,如图所示,所述限位孔214是形成于该固定孔213的两侧,且所述限位孔214具有内螺纹,而该中央孔215则是形成于该第一面211及该第二面212的正中央。所述固定件216在本实施例中为螺丝,是螺转于所述限位孔214中,并朝该工作面相反的方向突出。于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孔214为穿孔,而所述固定件216为钉子,钉设于所述限位孔214。

该包覆单元22具有一上覆盖体221、一下覆盖体222、一固定轴心223、两个突出部224、以及六个固定垫225,该上覆盖体221覆盖该基板21的该第一面211,该下覆盖体222覆盖该基板21的该第二面212,且该下覆盖体222与该上覆盖体221相连,该固定轴心223形成于该上覆盖体221,且朝该下覆盖体222延伸,并穿过该基板21的该中央孔215,所述突出部224是对应该基板21的所述固定件216而形成于该上覆盖体21,并朝该工作面的相反方向延伸,且所述突出部224插设于所述对位孔11中,即,所述固定件216嵌埋于所述突出部224中,用于增强所述突出部224的强度,其中,该上覆盖体221、该下覆盖体222、该固定轴心223、所述突出部224、以及所述固定垫225可为一体成形。此外,该上覆盖体221具有一锁固孔2211,该锁固孔2211与该固定孔213对齐,可供一锁固单元(未图示)自该基板21的该第二面212穿过该固定孔213以及该锁固孔2211以将该直立柱1锁固于该底盘2上。而该下覆盖体222则具有二个开口2221、六个容置槽2222,其中,所述开口2221分别供该锁固单元、该旋转单元23设置,而所述容置槽2222则供所述固定垫225设置。于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开口2221可连通,于另一实施例中,可省略其中之一所述开口2221,使该旋转单元23可设置于该下覆盖体222。

该旋转单元23具有一转片231以及一垫片232,该转片231及该垫片232分别具有一穿孔2311、2321,该垫片232设置于该转片231上,并以所述穿孔2311、2321对齐后彼此相黏合,该转片231是面朝该基板21的该第二面212,该垫片232则是与该工作面接触,所述穿孔2311、2321是对齐该基板21的中央孔215,且该固定轴心223穿过该中央孔215及所述穿孔2311、2321,以将该旋转单元23可转动地设置于该基板21的该第二面212上。然,当该支撑装置1000置于该工作面上时,该旋转单元23会接触该工作面,此时施加一外力于该基板21、该包覆单元22、该直立柱1、以及该显示装置2000其中之一时,该旋转单元23固定不动,而该基板21与该包覆单元22则带动该直立柱1与该显示装置2000同步相对该工作面水平旋转,而当该外力移除时,该基板21、该包覆单元22、该直立柱1、以及该显示装置2000相对该工作面随停。

详细而言,当该支撑装置1000放置于该工作面上时,所述固定垫225与该垫片232皆同时接触该工作面以稳固底盘。于本实施例中,该垫片232的材质为一橡胶,所述固定垫225的材质为一绒布,而橡胶与该工作面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大于绒布与该工作面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也因此,当该外力施加时,该外力克服所述固定垫225与该工作面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后,其外力依然无法克服该垫片232与该工作面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故此时该垫片232固定不动,而基板21、包覆单元22将以该垫片232为中心而相对该工作面开始水平旋转,故使用者可轻易的调整该显示装置2000水平旋转的旋转角度。

另外,于一优选实施例中,该基板21的该第二面212可贴上至少一防锈贴片(未图示),以避免外露时产生锈蚀。

此外,于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容置槽2222可被省略,或于其他实施例中,该下覆盖体222具有多个通孔而不是容置槽2222,以使所述固定垫225可直接设置于该基板21的该第二面212上,又或者于另一实施例中,下覆盖体222直接形成有多个凸柱以取代所述固定垫225。而所述固定垫225的数量与材质、以及该垫片232的材质皆不受限于此,可视需求而设计,只要当该支撑装置1000放置于该工作面上时,所述固定垫225与该垫片232皆可接触该工作面以稳固底盘2,且该垫片232与该工作面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大于所述固定垫225与该工作面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即可。

接着请参照图5,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底盘2的底视图,如图5所示,该包覆单元22的该下覆盖体222仅具有一个开口2221,该旋转单元23以穿孔2311、2321对齐该中央孔215而设置于该第二面212上,而六个固定垫225则是彼此对称地设置于该下覆盖体222上。

本实施例中的该底盘2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提供一基板,该基板具有一第一面、一第二面、一中央孔、至少一个限位孔、以及至少一个固定件,其中所述固定件锁固于所述限位孔中;

步骤(2):将该基板固定于一模具中;

步骤(3):将一塑料材料射入该模具中以形成包覆该基板的一包覆单元;以及

步骤(4):将一旋转单元组装至该基板或该包覆单元上。

上述的制备方法中的该基板、该包覆单元、以及该旋转单元的结构特征皆与上文所述相同,故于此不再赘述。

上述的制备过程中,该包覆单元主要是以射出成形的方法而形成,并同时包覆该基板,可大幅减少制备步骤以及降低制备成本。

现有的底盘制作过程通常包括形成一上塑料板、一金属板、一下塑料板、多个组装元件、以及多个垫片等,并且再将该些板体组装起来,故除了组装的零件数量多,组装的程序复杂,此外,众多的元件之间常因组装上的累积公差而造成产品良率不佳。然而,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底盘的制备方法利用射出成形方法直接形成包括一基板以及一包覆单元的底盘,其零件数量较少,成形过程快速,且组装上的累积公差较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支撑装置中,该底盘通过射出成形方法而形成,其结构简单、组装元件数量少、工艺快速,可大幅降低制备成本以外,亦可降低组装上的累积公差以增加良率,且所制备的底盘具有轻薄的特征,符合现代人对于支撑装置外观上的要求。

上述的实施例仅用来例举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以及阐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任何熟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轻易完成的改变或均等性的安排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主张的范围,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