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多角度安装的油缓冲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05217发布日期:2019-05-21 20:47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多角度安装的油缓冲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缓冲器,具体地,涉及一种可多角度安装的油缓冲器。



背景技术:

结合图3,图3绘示了现有的油缓冲器的部分结构,其包含:具有储油腔部S1和缓冲腔部S2的壳体、活塞和传动杆。储油腔部S1内具有缓冲油,传动杆穿过壳体,活塞的中部开设有导油通道。传动杆受力时能够推动活塞沿轴向向下活动,使缓冲油经由导油通道流入缓冲腔部S2。图3所缓示的油缓冲器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于,当油缓冲器不是按图3的竖向安装时(例如沿横向安装),受限于导油通道的配置方式,进入缓冲腔部S2的缓冲油将不能完全复位流动至储油腔部。有鉴于此,特提出本申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多角度安装的油缓冲器,包含:具有储油腔部和缓冲腔部的壳体、位于储油腔部内的缓冲油、位于缓冲油的油面的活塞、伸入壳体内以带动活塞沿轴向活动的传动杆、以及位于活塞和储油腔部的底壁之间的弹性件;所述缓冲油通过导油通道在储油腔部和缓冲腔部之间流动;所述导油通道包含环形的第一导流部,位于活塞的外周壁与壳体的内周壁之间;所述第一导流部连通储油腔部和缓冲腔部。

较佳地,所述油缓冲器包含限位套,套设于传动杆的外周且随之沿轴向活动;所述限位套的外周尺寸小于壳体的内周尺寸;所述活塞沿轴向位于限位套和缓冲油之间。

较佳地,所述活塞套设于传动杆的外周,且能够相对传动杆沿轴向活动;所述导油通道包含:连通储油腔部的第二导流部、连通第二导流部和缓冲腔部的第三导流部;所述第二导流部位于活塞的内周壁与传动杆的外周壁之间,所述第三导流部位于活塞的上壁面和限位套的下壁面之间。

较佳地,所述缓冲腔部内设置有蓄油组件,其包含:下侧具有过油孔的蓄油套、蓄油海绵;所述蓄油套套设于传动杆的外周,且沿轴向位于限位套的上侧;所述蓄油套与所述壳体的内周壁之间形成有容置所述蓄油海绵的容置空间。

较佳地,所述壳体包含:上侧具有开口的油杯、配置于所述油杯的开口上的盖体;所述传动杆穿过所述盖体。

较佳地,所述传动杆上套设有油封件,所述油封件沿轴向位于所述盖体和所述蓄油套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可以取得以下技术效果:

1、本方案的油缓冲器的导油通道包含环形的第一导流部,位于活塞的外周壁与壳体的内周壁之间;当油缓冲器为纵向安装时,第一导流部各部分均可作为缓冲油流通的通道;当油缓冲器为横向安装时,第一导流部至少亦有一部分可作为缓冲油流通的通道;相较于现有的油缓冲器,本方案有利于油缓冲器适应不同的安装环境需要;

2、在活塞套设于传动杆的外周且能够相对传动杆沿轴向活动的情况下,活塞与传动杆和限位套都非贴紧配合,之间都有相应的间隙,进而当油缓冲器为横向安装时,活塞受浮力作用,使得第一导流部能够作为缓冲油流通的通道的部分的体积大于位于第一导流部不能够作为缓冲油流通的通道的部分的体积,进而可进一步确保在油缓冲器横向安装时,亦有足够空间供缓冲油流动。

附图说明

图1绘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油缓冲器的剖视图;

图2绘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油缓冲器省略缓冲油和蓄油组件后的剖视图;

图3绘示了现有技术的油缓冲器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

结合图1和图2,在一实施例中,本申请的可多角度安装的油缓冲器,包含:壳体1、活塞4、传动杆5、限位套6、蓄油组件7、弹性件10和油封件12。弹性件10为弹簧。

壳体1包含:上侧具有开口的油杯2、配置于油杯2的开口上的盖体3。盖体3可通过紧固螺丝或常见的连接方式配置在盖体3上。油杯2和盖体3相配合形成的容腔包含有储油腔部S1和缓冲腔部S2。缓冲油11位于储油腔部S1内。活塞4套设于传动杆5的外周,且能够相对传动杆5沿轴向活动。活塞4位于缓冲油11的油面,传动杆5穿过盖体3并伸入壳体1内以带动活塞4沿轴向活动以对缓冲油施压。限位套6套设于传动杆5的外周且随之沿轴向活动,限位套6的外周尺寸小于壳体1的内周尺寸,限位套6可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套紧于传动杆5上。活塞4沿轴向位于限位套6和缓冲油11之间。弹性件10位于活塞4和储油腔部S1的底壁之间,其在传动杆5沿轴向向上活动后,复位推动活塞4向上活动。蓄油组件7位于缓冲腔部S2内,蓄油组件7包含:下侧具有过油孔8A的蓄油套8、蓄油海绵9。蓄油套8套设于传动杆5的外周,且沿轴向位于限位套6的上侧。蓄油套8与壳体1的内周壁之间形成有容置蓄油海绵9的容置空间。传动杆5上套设有油封件12,油封件12沿轴向位于盖体3和蓄油套8之间。

缓冲油11通过导油通道L在储油腔部S1和缓冲腔部S2之间流动。本实施例的导油通道L包含环形的第一导流部L1、第二导流部L2和第三导流部L3。第一导流部L1位于活塞4的外周壁与壳体1的内周壁之间,且连通储油腔部S1和缓冲腔部S2。第二导流部L2连通储油腔部S1,第三导流部L3连通第二导流部L2和缓冲腔部S2。第二导流部L2位于活塞4的内周壁与传动杆5的外周壁之间,所述第三导流部L3位于活塞4的上壁面和限位套6的下壁面之间。

当对传动杆5施加压力时,其将压缩弹性件10,并推动限位套6和活塞4向下移动,此过程中活塞4与限位套6贴近,缓冲油11通过活塞4与油杯1的内周壁之间的间隙(即第一导流部L1)流入缓冲腔部S2,并通过蓄油套8上的过油孔8A进入蓄油海绵9中。传动杆5上施加的压力消失后,弹性件10恢复原状,并推动传动杆5、限位套6及活塞4向储油腔部S1移动,活塞4因自身重力与限位套6分离,移动过程中缓冲腔部S2内的缓冲油111通过活塞4与传动杆5、限位套6和油杯1的内周壁之间的间隙(即三个导流部)流向储油腔部S1。

容易理解,基于本申请的设计思路,具体实施方式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另一实施例中,可调整活塞4和传动杆5的配置方式,只要满足活塞4与油杯1的内周壁之间具有预设的间隙即可。在另一实施例中,限位套6和传动杆5可为一体结构。在另一实施例中,可调整壳体1的具体结构,例如油杯的底侧可开设有进油孔,而壳体1还包含可分离地封堵进油孔的塞体。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