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水上或陆上结构物基础的快速调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05934发布日期:2019-07-31 19:52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水上或陆上结构物基础的快速调平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上或陆上结构物安装领域,具体来讲是一种用于水上或陆上结构物基础的快速调平装置。



背景技术:

海上工程或陆上工程结构物整体安装就位时,对水平度通常有一定要求,但重力式结构物对于未处理的天然地基面往往不能保证水平度要求。如海上打桩时的重力式打桩导向架,或海上油田的导管架等,往往不对地基处理而直接沉放就位时水平度不理想。或者采用比较复杂的调平措施或装置,如电动、液压机构等来实现水平度的调节,运作复杂且造价昂贵,维修和保养成本也很高。一旦故障不易修复,且耗用较长的作业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在此提供一种用于水上或陆上结构物基础的快速调平装置,可以用于结构物基础的快速调平;具有调节快捷,作业安全可靠,成本低廉,可反复调节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用于水上或陆上结构物基础的快速调平装置,包括连接结构、注砂管、外套箱、内踏板、单向阀、放砂阀;其中,内踏板通过连接结构固定于结构物基础上,外套箱套于内踏板外侧,内踏板通过砂子支撑于外套箱上,内踏板设有单向阀,外套箱设有注砂管、放砂阀。本实用新型可以用于结构物基础的快速调平;具有调节快捷,作业安全可靠,成本低廉,可反复调节等优点。

优化的,所述内踏板通过连接结构之间保持可转动的活动连接;便于实现倾斜转动。

优化的,放砂阀位于外套箱底部处,并分布在外套箱的外侧。

优化的,单向阀对应设置在内踏板的下端面。

优化的,注砂管与外套箱的顶部连通。

实用新型在此构造一种用于水上或陆上结构物基础的快速调平装置,该调平装置包括连接结构、注砂管、外套箱、内踏板、单向阀、放砂阀;其中,内踏板通过连接结构固定于结构物基础上,外套箱套于内踏板外侧,内踏板通过砂子支撑于外套箱上,内踏板设有单向阀,外套箱设有注砂管、放砂阀。可以通过放砂降低该位置标高;可以通过吊机提升来提高该位置标高;可以通过注砂管补充砂量;可以反复进行提高或降低标高操作。本实用新型可以用于结构物基础的快速调平;具有调节快捷,作业安全可靠,成本低廉,可反复调节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结构物基础的快速调平装置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其中:连接结构1,注砂管2,外套箱3,内踏板4,单向阀5,放砂阀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用于水上或陆上结构物基础的快速调平装置,可以用于结构物基础的快速调平,具有调节快捷,作业安全可靠,成本低廉,可反复调节等优点,如图1所示;包括连接结构1、注砂管2、外套箱3、内踏板4、单向阀5、放砂阀6;其中,内踏板4通过连接结构1固定于结构物基础上,外套箱3套于内踏板4外侧,内踏板4通过砂子支撑于外套箱3上,内踏板4设有单向阀5,外套箱3设有注砂管2、放砂阀6。

另外,在本专利所述的用于水上或陆上结构物基础的快速调平装置中,注砂管2与外套箱3的顶部连通。放砂阀6位于外套箱3底部处,并分布在外套箱3的外侧。单向阀5对应设置在内踏板4的下端面。内踏板4通过连接结构1之间保持可转动的活动连接;便于实现倾斜转动。

本实用新型可以用于结构物基础的快速调平;可以通过放砂降低该位置标高;可以通过吊机提升来提高该位置标高;可以通过注砂管补充砂量;可以反复进行提高或降低标高操作。具有调节快捷,作业安全可靠,成本低廉,可反复调节等优点。

本专利所述用于水上或陆上结构物基础的快速调平装置的操作步骤如下:

A、结构物基础沉放就位后,对于高点处,打开其放砂阀放砂,随着砂的流出,该点标高下降;

B、也可对低点处用吊机上提标高,随着该点吊起,内踏板上升,同时其上单向阀打开,内踏板上砂子通过单向阀流至内踏板下方,吊机停止并卸力,则内踏板挤压下方砂子并致单向阀关闭,则基础该点通过内踏板支撑于外套箱上;

C、通常一次调节即可满足要求。一次操作如未达到水平度要求或超过要求,可重复A或B步骤再次调节;

D、如经多次调节外套箱内砂量不足时,可通过注砂管补砂。当水平度满足要求后,也可通过注砂管将外套箱补满,刚内踏板被固定。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