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管和细管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87271发布日期:2019-09-17 19:55阅读:10638来源:国知局
粗管和细管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说明书实施例涉及连接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粗管和细管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粗管和细管的连接结构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例如,可伸缩的拖把杆就是一种粗细管连接结构。所述粗细管连接结构采用的是在粗细管连接处设计突起结构。该突起结构为一套筒,内部设计有螺纹,粗管外部设计螺纹且与套筒螺纹配合。螺纹拧紧时套筒压缩粗管,粗管变形后在摩擦力作用下抱紧细管,实现对细管结构的固定。然而,这种设计缺点在于套筒结构比粗管要粗,并且套筒的存在较为突兀影响产品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粗管和细管的连接结构,从外向内分别包括:

粗管、升降紧固件、支撑紧固件和细管;

其中,所述细管穿过所述升降紧固件和支撑紧固件插入所述粗管内;

通过所述粗管上端和所述升降紧固件下端的接触面相互配合实现所述升降紧固件的上下位移;

当所述升降紧固件向下位移时,所述升降紧固件下端在所述支撑紧固件挤压下,向内形变抱紧所述细管实现所述粗管与细管的固定。

可选的,所述粗管内壁设置有用于放置所述支撑紧固件的承载台,所述支撑紧固件放置于所述承载台上。

可选的,所述支撑紧固件的主体为圆管,内壁加工为锥面。

可选的,所述支撑紧固件外径与所述粗管的承载台内径相同。

可选的,所述升降紧固件的主体为圆管,下端加工有外螺纹;

所述粗管上端内侧加工有内螺纹;

所述粗管和升降紧固件通过所述外螺纹与内螺纹配合连接,并通过旋转实现上下位移。

可选的,所述升降紧固件的外螺纹下部加工有锥面。

可选的,所述升降紧固件的锥面区域设置有若干切口。

可选的,所述升降紧固件外径与所述粗管外径相同。

可选的,所述升降紧固件内壁覆盖有软性材料。

可选的,所述软性材料为橡胶。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粗管和细管的连接结构方案,通过在粗管与细管之间设置升降紧固件;在所述升降紧固件与粗管匹配锁紧时产生向内形变,从而抱紧细管,实现粗管与细管连接的固定。如此,在粗管外侧无需设置额外部件,不会增加结构外径;适用于比较精密的消费力类电子产品对结构小型化,精致化和一体化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说明书一实施例提供的粗管和细管的连接结构的剖视图;

图2是本说明书一实施例提供的粗管和细管的剖视图;

图3是本说明书一实施例提供的粗管的示意图;

图4是本说明书一实施例提供的升降紧固件的示意图;

图5是本说明书一实施例提供的支撑紧固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说明书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说明书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例子。

在本说明书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说明书。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说明书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说明书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如前所述,粗管和细管的连接结构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例如,可伸缩的拖把杆就是一种粗细管连接结构。所述粗细管连接结构采用的是在粗细管连接处设计突起结构。该突起结构为一套筒,内部设计有螺纹,粗管外部设计螺纹且与套筒螺纹配合。螺纹拧紧时套筒压缩粗管,粗管变形后在摩擦力作用下抱紧细管,实现对细管结构的固定。然而,这种设计缺点在于套筒结构比粗管要粗,并且套筒的存在较为突兀影响产品美观。也不适用于比较精密的消费力类电子产品对结构小型化,精致化和一体化的需求。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说明书提供了一种粗管和细管的连接结构,如图 1所示为连接结构的在垂直与水平方向的剖面图。所述连接结构100由外向内可以包括:

粗管110、升降紧固件120、支撑紧固件130和细管140;

其中,所述粗管110内壁设置有用于放置所述支撑紧固件的承载台112,所述支撑紧固件130放置于所述承载台112上;

所述细管140穿过所述升降紧固件120和支撑紧固件130插入所述粗管110内;

通过所述粗管110和所述升降紧固件120的接触面相互配合实现上下位移;

当所述升降紧固件120向下位移时,所述升降紧固件120下端在所述支撑紧固件130挤压下,向内形变抱紧所述细管140实现所述粗管110与细管 140的固定。

请参考图2所示的粗管110和细管140的剖视图,所述粗管110和细管 140可以是内部中空的圆管,并且所述粗管110的内径大于所述细管140的外径;如此所述细管才可以插入所述粗管110内。基于同样原因,所述升降紧固件120、支撑紧固件130的内径也同样大于所述细管140的外径。

以下继续参考图3所述的粗管110的示意图,所述图3中包括粗管110 的水平截面图110a和粗管110的竖直截面图110b。

通过水平截面图110a可知,所述粗管110可以是一根内部中空的圆管。

通过竖直截面图110b可知,所述粗管110上端内壁设置有用于放置所述支撑紧固件130的承载台112;再结合图1,可见所述支撑紧固件130放置于所述承载台112上。

所述竖直截面图110b可知所述粗管110上端内侧加工有内螺纹111。

以下请参考图4所示的支撑紧固件130的示意图,所述图4中包括支撑紧固件130的俯视图130a,主视图130b,主视角的剖视图130c,仰视图130d 和立体图130e。所述支撑紧固件130的主体为中空的圆管。通过主视角的剖视图130c可知,所述支撑紧固件130的内壁加工为锥面131。结合图1,可见所述支撑紧固件130外径与所述粗管110的承载台112内径相同。

以下请参考图5所示的升降紧固件120的示意图,所述图5中包括升降紧固件120的俯视图120a,主视图120b,主视角的剖面图120c,仰视图120d 和立体图120e。所述升降紧固件120的主体为中空的圆管。如图120b所示,所述升降紧固件120的下端加工有外螺纹121,在外螺纹121下部加工有锥面122;并且在锥面122区域设置有若干切口123。

以下介绍上述粗管110、升降紧固件120、支撑紧固件130和细管140 之间配合使用细节:

如图1所示,首先可以将支撑紧固件130放置于粗管110内壁的承载台 112上;然后,将细管140穿过支撑紧固件130插入粗管110内;接着,将升降紧固件120从细管140上端套入直至抵住粗管110上端的内螺纹111区域。

然后,可以通过旋转升降紧固件120,使得所述粗管110的内螺纹111 和升降紧固件120的内螺纹121配合锁紧螺纹,使得升降紧固件120相对于粗管11呈向下位移(固定状态);同样地,方向旋转升降紧固件120,可以配合实现松脱螺纹,使得升降紧固件120相对于粗管110呈向上位移(松脱状态)。

这里,进一步介绍固定状态下,升降紧固件120与支撑紧固件130以及细管140之间产生的变化:

当升降紧固件120相对于粗管110呈向下位移时,升降紧固件120下端锥面122会与支撑紧固件130的锥面131配合。具体地,随着升降紧固件120 向下移动,粗管110内螺纹111给与升降紧固件120外螺纹121向下的压力,这个压力通过升降紧固件120的锥面122传递至支撑紧固件130。由于支撑紧固件130与粗管110的承载台112和内壁紧密贴合,该支撑紧固件130无法向外侧形变,同时由于升降紧固件120下端锥形区域开有若干切口123,所以导致升降紧固件120下端受压力压迫向内形变,进而对细管140产生抱紧力,从而将细管140固定住,如此就实现了粗管110与细管140的固定连接。

如果需要调整粗管110和细管140构成的整体的长度,可以通过旋转升降紧固件120呈松脱状态,此时升降紧固件120下端对细管140的抱紧力消失,细管140就可以自由滑动,当调整到适合长度后,再次旋转升降紧固件 120呈固定状态即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升降紧固件120内壁可以覆盖有软性材料。进一步的,所述软性材料为橡胶。通过软性材料可以增加摩擦力,使得升降紧固件 120稍向下移动就可以固定细管140。

本实施例,通过在粗管与细管之间设置升降紧固件;在所述升降紧固件与粗管匹配锁紧时产生向内形变,从而抱紧细管,实现粗管与细管连接的固定。如此,在粗管外侧无需设置额外部件,不会增加结构外径;适用于比较精密的消费力类电子产品对结构小型化,精致化和一体化的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该实用新型提出的粗管和细管的连接结构可以应用于支付宝扫脸设备,设备需要调节不同的高度以满足不同身高的人群的需求,同时设备摆放于特定位置,需要精致美观,该结构最大限度位置了连接区域的整体性。还可以应用于拖把、台灯等工具的升降杆当中。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实用新型后,将容易想到本说明书的其它实施方案。本说明书旨在涵盖本说明书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说明书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说明书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说明书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说明书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