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实时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82376发布日期:2019-08-20 23:52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电力工程实时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力工程实时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力工程即与电能的生产、输送、分配有关的工程,广义上还包括把电作为动力和能源在多种领域中应用的工程。电力工程在修建期间需要进行实时监测,采用人工监测既浪费人力,并且监测不全面。

采用摄像头进行监测,会得到比较全面的监测信息。但是目前摄像头的安装大多是固定在墙壁上,尽管有些摄像头本身带有转向功能,但是由于受到墙壁的限制,并且仅靠自身转向的情况下,摄像头仅能在小范围内进行转向,只能对该范围进行监测,但是电力工程在修建期的不同时期需要监测的位置有所不同,增设摄像头会提高成本,而将原有的摄像头拆卸重新安装到所需位置时浪费人力物力和时间,固定式的摄像头不能满足电力工程的监测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电力工程实时监测装置,能调节摄像头的整体朝向。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力工程实时监测装置,包括立柱、转杆、转盘、两根连杆以及调节环,转杆的顶端穿过立柱的上壁固定有摄像头,转盘固定在转杆的底端,转盘位于立柱内,调节环的内圈与转盘的外圈之间通过两根连杆固定连接,调节环与立柱滑动配合,调节环的外圈与立柱的外圈齐平。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立柱包括上柱、下柱、以及两个连接板,两个连接板对称设置,连接板的底端固定在下柱的下壁上,连接板的一部分固定在上柱的内侧壁上,调节环位于上柱与下柱之间。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下柱的顶部开设有环形滑槽,调节环的底部固定有滑块,滑块位于环形滑槽内,滑块与环形滑槽滑动配合。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还包括止动件,止动件设置在调节环上,止动件的一侧壁抵靠在上柱的内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止动件包括两根横杆、两个止动板、以及两根拉力弹簧,调节环上对称开设有两个通孔,横杆的一端插在通孔内,且与通孔滑动配合,止动板固定在横杆的另一端上,止动板的一侧壁抵靠在上柱的内侧壁上,通孔的外圈开设有弹簧安装腔,弹簧安装腔与通孔连通,拉力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横杆上,拉力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弹簧安装腔内部的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止动板包括竖板、及凸出的止动部,止动部固定在竖板上,竖板与横杆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止动部与上柱的接触面固定有第一摩擦片,上柱的内侧壁嵌设第二摩擦片,第一摩擦片抵靠在第二摩擦片上。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调节环的外圈开设有防滑纹。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调节环的底部固定有指针,下柱的外侧壁刻有刻度线,指针指向刻度线。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还包括轴承座,轴承座固定在上柱的内侧壁上,转杆穿过轴承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力工程实时监测装置,只需通过旋转调节环即可根据不同的监测需求调节摄像头的整体朝向,操作方便,并且调节环的外圈与立柱的外圈齐平,避免因为调节环的外侧壁相对于立柱突出而导致的调节环磕碰问题,也避免因为调节环的外壁相对于立柱内凹而导致的调节不便问题。并且利用止动件与上柱的内侧壁之间的摩擦力,可避免在不需要调节摄像头整体朝向时,调节环受到外力影响转动而造成的摄像头整体偏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立柱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下柱及部分连接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立柱;110、上柱;120、下柱;130、连接板;2、转杆;3、转盘;4、连杆;5、调节环;6、摄像头;7、环形滑槽;8、滑块;9、止动件;91、横杆;92、止动板;921、竖板;922、止动部;93、拉力弹簧;94、通孔;95、弹簧安装腔;10、第一摩擦片;11、第二摩擦片;12、防滑纹;13、指针;14、刻度线;15、轴承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的电力工程实时监测装置,包括立柱1、转杆2、转盘3、轴承座15、两根连杆4以及调节环5,转杆2的顶端穿过立柱1的上壁固定有摄像头6,摄像头6为可旋转摄像头6,转盘3固定在转杆2的底端,转盘3位于立柱1内,调节环5的内圈与转盘3的外圈之间通过两根连杆4固定连接,两根连杆4沿转盘3的中心线对称设置,分别位于转盘3的左右两侧壁上,调节环5与立柱1滑动配合,调节环5的外圈与立柱1的外圈齐平,立柱1包括上柱110、下柱120、以及两个连接板130,两个连接板130前后对称设置,连接板130的底端固定在下柱120的下壁上,连接板130的一部分固定在上柱110的内侧壁上,通过连接板130将上柱110和下柱120连接成一个整体,调节环5位于上柱110与下柱120之间,调节环5的上侧壁与上柱110的下侧壁接触,调节环5的下侧壁与下柱120的上侧壁接触,通过调节环5填补上柱110和下柱120之间的空隙,避免外界杂物进入立柱1内,轴承座15固定在上柱110的内侧壁上,转杆2穿过轴承座15,轴承座15的设置确保转杆2的转动稳定性,转动调节环5,通过连杆4带动转盘3转动,进而带动转杆2转动,使得摄像头6整体转动,结合摄像头6的自身转动,尽管转杆2转动至与连接板130接触时,也能确保摄像头6能够全面监测,如此,只需通过旋转调节环5即可根据不同的监测需求调节摄像头6的整体朝向,操作方便,并且调节环5的外圈与立柱1的外圈齐平,避免因为调节环5的外侧壁相对于立柱1突出而导致的调节环5磕碰问题,也避免因为调节环5的外壁相对于立柱1内凹而导致的调节不便问题,同时齐平的设计提高了调节环5与立柱1的整体性,通过手动调节摄像头6的整体朝向,结合摄像头6自身的旋转,能在所需位置进行实时监测,调节方便,无需对摄像头6进行拆装或增设摄像头6。

为了使得调节环5能够转动,进一步地,下柱120的顶部开设有环形滑槽7,调节环5的底部固定有滑块8,滑块8位于环形滑槽7内,通过滑块8与环形滑槽7滑动配合,使得调节环5能够稳定进行转动。

为了避免误操作,进一步地,还包括止动件9,止动件9设置在调节环5上,通过止动件9的一侧壁抵靠在上柱110的内侧壁上,利用止动件9与上柱110的内侧壁之间的摩擦力,可避免在不需要调节摄像头6整体朝向时,调节环5受到外力影响转动而造成的摄像头6整体偏离。

为了实现止动与非止动状态的转换,进一步地,止动件9包括两根横杆91、两个止动板92、以及两根拉力弹簧93,调节环5上左右对称开设有两个通孔94,横杆91的外端插在通孔94内,且与通孔94滑动配合,止动板92固定在横杆91的内端上,止动板92的外侧壁抵靠在上柱110的内侧壁上,通孔94外侧的调节环5内开设有弹簧安装腔95,弹簧安装腔95与通孔94连通,拉力弹簧93的内端固定在横杆91上,拉力弹簧93的外端固定在弹簧安装腔95内部的外侧壁上,止动时,受到拉力弹簧93施加给横杆91的拉力,使得止动板92的外侧壁紧紧抵靠在上柱110的内侧壁上,通过止动板92与上柱110的内侧壁之间的摩擦力实现止动,此时横杆91的外端与调节环5的外侧壁齐平,当需要转动调节环5时,往内压横杆91,带动止动板92向内运动离开上柱110的内侧壁,拉力弹簧93被拉伸,当止动板92向内运动与转盘3接触时,停止向内压横杆91,然后即可进行调节环5的转动调节,当需要再次止动时,松开横杆91,拉力弹簧93复位,带动横杆91复位,进而带动止动板92复位再次抵靠在上柱110的内侧壁上进行止动,只需要通过松压横杆91即可进行止动与非止动的转换,方便快捷。

为了提高止动效果,进一步地,止动板92包括竖板921、及凸出的止动部922,止动部922固定在竖板921上,竖板921与横杆91固定连接,止动部922与上柱110的接触面固定有第一摩擦片10,上柱110的内侧壁嵌设第二摩擦片11,第一摩擦片10抵靠在第二摩擦片11上,通过第一摩擦片10与第二摩擦片11提高摩擦力,进而提高止动效果。

为了进行防滑,进一步地,调节环5的外圈开设有防滑纹12,通过防滑纹12可有效避免手滑问题。

为了方便观察摄像头6整体调节的角度,进一步地,调节环5的底部固定有指针13,下柱120的外侧壁刻有刻度线14,指针13指向刻度线14,通过指针13与刻度线14的结合可便于观察摄像头6整体调节的角度。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他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