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件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93683发布日期:2019-11-09 00:12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一种板件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板件连接结构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板件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在家具制造行业,经常将横板和竖版拼接成柜体、桌子等板式家具,拼接过程中多使用三合一连接件。

现有的三合一连接件由偏心轮、连接杆、预埋螺母组成,主要用于板式家具的连接件,特别是板式家具板与板之间的垂直连接,可以实现两板的水平连接,以及三板交互连接。在板式家具固定安装的过程中,需要多个三合一连接件才能固定板件,这类家具产品存在螺丝外漏、整体性差、安装速度慢以及安装较麻烦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板件连接结构,无痕安装连接,整体性好,安装方便快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板件连接结构,包括第一板件和用于与第一板件拼接的第二板件,所述第一板件的端面设有榫头,所述第二板件与所述第一板件拼接的端面对应设置有榫槽,所述榫头能够插入所述榫槽进行拼接,所述榫头与所述榫槽之间设置有用于紧固所述第一板件和所述第二板件件的紧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榫头上设置有第一卡槽,所述紧固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卡槽上,所述紧固件一侧与所述榫槽侧壁抵紧、另一侧与所述第一卡槽抵紧,所述紧固件能够从所述第二板件的背面插入所述第一卡槽且不能穿透所述第二板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槽为呈开口状的圆形卡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第二卡槽均为呈开口状的圆形卡槽,所述第一卡槽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二卡槽的深度,所述紧固件与所述第一卡槽的形状深度相适配,所述紧固件从所述第一卡槽内转动至所述第二卡槽内,所述紧固件的一侧与所述第二卡槽的侧壁抵紧、另一侧与所述第一卡槽抵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第二卡槽均为呈开口状的圆形卡槽,所述第二卡槽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一卡槽的深度,所述紧固件与所述第二卡槽的形状深度相适配,所述紧固件从所述第二卡槽内转动至所述第一卡槽内,所述紧固件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卡槽的侧壁抵紧、另一侧与所述第二卡槽抵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槽的深度为H1,所述第二卡槽的深度为H2,0.2H1≤H2≤0.8H1或0.2H2≤H1≤0.8H2。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板件包括榫头杆,所述榫头杆的一端一体设有所述榫头,所述第一板件上设有与所述榫头杆相适配的第三卡槽,所述榫头杆安装在所述第三卡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榫头杆/第三卡槽设有反牙,所述榫头杆卡接在所述第三卡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榫头杆插接于所述第三卡槽内,通过铁胶将所述榫头杆与所述第三卡槽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槽的开口与所述第二卡槽的开口错位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紧固件的端部设有用于旋转所述紧固件的凹槽或握持部。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板件连接结构,包括第一板件、第二板件以及紧固件,第一板件的端面设有榫头,榫头上设置有第一卡槽,第二板件上设有榫槽,榫头插设于榫槽内,将紧固件插设于第一卡槽内,紧固件的一侧与所述榫槽侧壁抵紧、另一侧与所述第一卡槽抵紧,紧固件能够从第二板件的背面插入第一卡槽且不能穿透第二板件。板件的这种连接结构,没有螺丝外露,柜体表面没有安装痕迹;整个连接结构只有第一板件、第二板件以及紧固件,只需将紧固件抽插于第一卡槽内即可完成板件的安装与拆卸,安装方便快捷,结构的整体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柜体的前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板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板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1中A处的板件安装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为图1中A处的板件锁紧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0、第一板件;11、榫头;111、第一卡槽;12、榫头杆;13、第三卡槽;20、第二板件;21、榫槽;22、第二卡槽;30、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一种板件连接结构,如图1-图5所示,包括第一板件10和用于与第一板件10拼接的第二板件20,第一板件10的端面设有榫头11,第二板件20与第一板件10拼接的端面对应设置有榫槽21,榫头11能够插入榫槽21进行拼接,榫头11与榫槽21之间设置有用于紧固第一板件10和第二板件20的紧固件30,榫头11上设置有第一卡槽111,紧固件30设置在第一卡槽111上,紧固件30一侧与榫槽21侧壁抵紧、另一侧与第一卡槽111抵紧,紧固件30能够从第二板件20的背面插入第一卡槽111且不能穿透第二板件20。板件的这种连接结构,第一板件10上的榫头11插入榫槽21内,没有螺丝外露,柜体表面没有安装痕迹。整个连接结构只有第一板件10、第二板件20以及紧固件30,只需将紧固件30抽插于第一卡槽111内即可完成板件的安装与拆卸,装卸方便快捷,结构的整体性好。

第一卡槽111的长度与榫头11的长度相等,第一卡槽111的长度是根据柜体的宽度进行设定,具体地,第一卡槽111的长度比柜体宽度小10-30mm,同时榫槽21的开口设在柜体的背面,第一卡槽111的大小和位置的设定便于隐藏连接结构,使柜体的外表面更美观。在本实施例中,柜体的宽度为330mm,第一卡槽111的长度为310mm。第一板件10和第二板件20在安装过程中,紧固件30插设于第一卡槽111内,紧固件30的一端与柜体的内侧壁抵接,使第一板件10和第二板件20紧固安装,两者不发生相对滑动。

与第一卡槽111相贴合的榫槽21侧壁上设有第二卡槽22,第二卡槽22的半径与第一卡槽111的半径相等,第一卡槽111与第二卡槽22拼合成一个完整的圆形。为了在第二板件20上开槽,将锣刀沿第二板件20的长度方向开槽,得到榫槽21和第二卡槽22。采用同样的方法,可在第一板件10上开锣得到榫头11,经开锣工艺得到的榫头11与第一板件10一体成型。

第一卡槽111的深度大于第二卡槽22的深度,上述紧固件30为圆棒,圆棒与第一卡槽111的长度相等。在安装过程中,如图6和图7所示,先将圆棒插接在第一卡槽111内,圆棒的曲面与第一卡槽111抵接,将榫头11插入榫槽21内,转动圆棒,使圆棒从第一卡槽111内转动至第二卡槽22内,此时圆棒的曲面与第二卡槽22抵接,圆棒的顶端与底端抵接在第一卡槽111中,通过上述安装操作,使第一板件10和第二板件20锁紧。

实施上述安装过程的另一种方式为第二卡槽22的深度大于第一卡槽111的深度,紧固件30为圆棒,圆棒与第二卡槽22的深度相等。在安装过程中,先将圆棒插接在第二卡槽22内,圆棒的曲面与第二卡槽22抵接,将榫头11插入榫槽21内,转动圆棒,使圆棒从第二卡槽22内转动至第一卡槽111内,此时圆棒的曲面与第一卡槽111抵接,圆棒的顶端与底端抵接在第二卡槽22中,通过上述安装操作,使第一板件10和第二板件20锁紧。

第一卡槽111的开口顶点可与第二卡槽22的开口顶点重合,使第一卡槽111与第二卡槽22闭合成圆形,供圆棒转动锁紧。优选的方案为将第一卡槽111的开口顶点与第二卡槽22的开口顶点错位设置,错位距离在0.15-1mm的范围内,使圆棒在转动过程中有压迫力进行锁紧。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卡槽111的开口顶点与第二卡槽22的开口顶点错位0.3mm。

为了便于圆棒在转动中能与第一卡槽111和第二卡槽22锁紧,第一卡槽111的深度大于第二卡槽22的深度,若第一卡槽111的深度为H1,第二卡槽22的深度为H2,则第二卡槽22的深度的范围在0.2H1-0.8H1内。或者,第二卡槽22的深度大于第一卡槽111的深度,若第一卡槽111的深度为H1,第二卡槽22的深度为H2,则第一卡槽111的深度的范围在0.2H2-0.8H2内。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卡槽111的深度大于第二卡槽22的深度,且第一卡槽111的深度为第二卡槽22的三倍。

除了上述采用锣工艺在第一板件10上锣出榫头11外,也可将榫头11与第一板件10可拆卸地安装连接,第一板件10包括榫头11以及榫头杆12,榫头杆12的一端一体设有榫头11。为了达到最低的加工要求和更高的配合精度,可通过模具挤压板材得到榫头11、榫头杆12以及紧固件30的形状,挤压成型榫头11、榫头杆12以及紧固件30的板材可为钢质、铁质、铝质或者碳纤维等材料,这种加工方式保证了尺寸的加工精度。加工完成后的榫头杆12插设于第三卡槽13内,通过铁胶将榫头杆12与第三卡槽13固定连接。

榫头杆12的另一端设有反牙,而第一板件10有与榫头杆12相适配的第三卡槽13,榫头杆12的一端插设于第三卡槽13,榫头杆12上的反牙与第三卡槽13紧固卡接。或者,第三卡槽13内设有反牙,光滑的榫头杆12插设于第三卡槽13内进行紧固卡接。另一种实施方式为榫头杆12上套设有弹性层,榫头杆12插设于第三卡槽13内时依靠弹性层的弹性变形进行紧固。

为了便于旋转紧固件30,在紧固件30的端部设有一字槽或者十字槽,将螺丝刀卡在一字槽或十字槽内,拧动螺丝刀来带动紧固件30旋转。或者,在紧固件30的端部设有握持部,人手握住握持部进而带动紧固件30旋转,可将紧固件30的端部弯折成握持把手。将握持部设置成弯折把手后,在柜体的背面设置用于固定弯折把手的凹槽。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