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器升降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87173发布日期:2019-07-17 05:24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一种显示器升降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器支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显示器升降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各种显示器已广泛应用于现今生活中,目前显示器基本上以液晶显示器为主流,液晶显示器为一种近似板状的显示器,其本身无法自行站立,必须借助支撑架等支撑装置的支撑才能使用,且为实际使用中更方便使用。

现在的显示器升降支撑装置结构复杂,支撑立柱部分厚大,无法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要。以及大多部件需要采用模具制成,或者采用较为复杂的机械加工而成,生产成本高,特别是在小批量生产时,生产成本更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器升降支撑结构,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显示器升降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升降件、定力弹簧和底座;

所述立柱竖立连接在所述底座上;

所述立柱为板状,立柱的长宽面朝向显示器;

所述立柱内沿高度方向设置有滑槽;

所述滑槽内沿高度方向设置有连接壁板;所述连接壁板的两端分别与立柱的前侧板壁和后侧板壁连接;

所述滑槽内部空间被所述连接壁板分割出一个左槽和一个右槽;所述左槽在立柱显示器一侧(前侧)的长宽面上沿高度方向设置有左竖向开口;所述右槽在立柱显示器一侧的长宽面上沿高度方向设置有右竖向开口;

所述升降件包括左升降件和右升降件;所述左升降件内侧端可上下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左槽内;所述左升降件外侧端自所述左竖向开口伸出所述左槽;所述右升降件内侧端可上下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右槽内,所述右升降件外侧端自所述右竖向开口伸出所述右槽;

所述左升降件和右升降件固连一体或分体设置;

所述定力弹簧包括两端相对设置的连接端和卷绕部;所述定力弹簧的连接端与所述立柱连接;

所述卷绕部的中心轴线沿左右水平方向设置;

所述定力弹簧包括左右设置的左弹簧和右弹簧;所述左弹簧和右弹簧的卷绕部分别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左升降件和所述右升降件上;

所述左弹簧卷绕部未展开时,左弹簧卷绕部的部分或者全部设置所述左槽之外,所述左升降件下降时,所述左弹簧卷绕部中被展开伸直的直段部留在所述左槽内;

所述右弹簧卷绕部未展开时,右弹簧卷绕部的部分或者全部设置在所述右槽之外;所述右升降件下降时,所述右弹簧卷绕部中被展开伸直的直段部留在所述右槽内;

所述左弹簧和右弹簧被拉伸后分别趋向于迫使所述左升降件和所述右升降件向上移动进而提供支撑升降件和显示器的支撑力。

本实用新型的定力弹簧部分外露,从而解决了定力弹簧外形对立柱厚度的限制,立柱可以做的非常薄,可以达到5mm左右,是目前现有技术升降支架无法实现的。

另外定力弹簧左右设置,各分别拉一个升降件,由此整个升降结构受力十分均匀,滑轨或轴承等滑动部件受力更好。

进一步地,所述立柱为铝合金通过挤压工艺形成的板状型材;所述滑槽由挤压工艺形成,沿高度方向上下贯通整个立柱。

本实用新型立柱采用挤压工艺制成,比压铸及冲压的刚度高,模具费极低,周期短,降低了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壁板为由挤压工艺形成的加强筋板。

进一步地,所述左升降件和右升降件的内侧端分别通过滚动件可上下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左槽和右槽内,所述滚动件的中心轴线沿前后方向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当滚动件的中心轴线沿前后方向设置时,消除了滚动件外径对立柱厚度的限制,由此,立柱可以做的更加超薄。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壁板的数量为一个,在垂直于所述滑槽的投影平面内,连接壁板内设置有通过挤压工艺形成的通孔,所述通孔底端一段被攻丝形成螺纹孔,所述立柱与所述底座之间通过所述螺纹孔以及螺钉快拆连接。

连接壁板上的通孔,在立柱的底部可以作为与底座连接的快速安装结构,利用自攻螺钉自底座底部旋入通孔内,可将立柱快速安装在底座上。通孔底端的一端被攻丝成螺纹孔。

进一步地,所述左槽的左内侧面上设置有贯通上下的左导向槽(挤压工艺形成的槽),所述左升降件的内侧端设置有左滚动件,左滚动件的一部分伸入所述左导向槽,左滚动件可沿所述左导向槽上下滑移;

所述右槽的右内侧面上设置有贯通上下的右导向槽(挤压工艺形成的槽),所述右升降件的内侧端设置有右滚动件,右滚动件的一部分伸入所述右导向槽,右滚动件可沿所述右导向槽上下滑移。

进一步地,所述滚动件的外圆滚道面上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左槽和右槽内与滚动件外圆滚道面相接触配合的轨道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环形凹槽适配的条形凸起,进而用于限定所述左升降件和右升降件在所述滚动件轴向上的位移;

或者,所述滚动件的外圆滚道面上设置有环形凸起;所述左槽和右槽内与滚动件外圆滚道面相接触配合的轨道面上设有条形凹槽,所述条形凹槽与所述环形凸起相适配用于限定左升降件和右升降件在所述滚动件轴向上的位移。

进一步地,所述左升降件和所述右升降件的内侧端分别设置有摩擦滑块,摩擦滑块分别抵靠在所述左槽或右槽的内壁面上,在增加滑动摩擦阻力的同时消除升降件左右和/或前后方向的窜动(限位作用)。

进一步地,在高度方向(即滑槽纵向)上,所述左升降件和所述右升降件的内侧端上部分别各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滚动件;

所述左升降件和所述右升降件的内侧端的下部分别各设置有至少一个摩擦滑块,摩擦滑块抵靠在所述滑槽的内壁面上,用于所述左升降件和所述右升降件升降时左右方向和/或前后方向的限位,同时增加摩擦力。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壁板的数量为2个,所述立柱的滑槽内底部设置有下塞块,下塞块卡接在2个所述连接壁板之间,下塞块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立柱与所述底座之间通过所述连接孔以及螺钉快拆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立柱顶部设置有用于封盖所述滑槽上方开口的盖板。

其中优选地,盖板底部设置有插入所述滑槽内的吊耳结构,盖板通过吊耳结构与立柱连接。

本申请有效解决了立柱外形无外露连接结构的一系列内部隐藏结构难题。特别是立柱顶部封盖结构的无痕连接与隐藏,以及立柱底部快拆锁紧无外露结构,无连接件外露,更美观。

其中,滚动件的形式很多,例如升降件上可转动的滚轴,轴承或者滚轮等。

在本实用新型中,靠近显示器的方向为前方,远离显示器方向为后方,人从立柱看显示器,左右手对应的方向分别为左侧和右侧。立柱竖立设置时,滑槽的纵向即为高度方向。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件的外侧端连接有铰链组件,显示器通过所述铰链组件连接在升降件的外侧端,所述铰链组件用于调节显示器俯仰视角、和/或左右方向摆转视角和/或绕垂直于显示器屏面轴线的摆转视角。

进一步地,还包括理线扣,理线扣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立柱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立柱采用挤压工艺制成,定力弹簧部位外露,大大降低了定力弹簧在前后方向上占用的空间,使得立柱厚度更薄,立柱厚度最小可做到5mm。

另外,定力弹簧分为两组,各分别拉左、右升降件,由此整个升降结构受力十分均匀,滑轨或轴承等滑动部件受力更好。

由于立柱采用挤压而成的型材制成,不需要开设模具,由此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在小批量和个性化生产中能够快速投入生产。

立柱头部无外观缺陷封闭,底部采用快拆结构,不影响外观的隐蔽结构,同时减少二次加工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器升降支撑结构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显示器升降支撑结构的分解视图;

图3为图2所示的立柱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定力弹簧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升降件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

10-立柱;11-滑槽;11a-左槽;11b-右槽;12a-左竖向开口;12b-右竖向开口;13-连接壁板;14-通孔;15-盖板;20-升降件;20a-左升降件;20b-右升降件;30-定力弹簧;30a-卷绕部;30b-连接端;31-弹簧座;40-滚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器升降支撑结构,包括:立柱10、升降件20、定力弹簧30和底座(未示出)。

立柱10竖立连接在底座上;立柱10为挤压工艺形成的板状型材;立柱10沿高度方向设置有贯通上下的滑槽11。

滑槽11在板状立柱10面向显示器的长宽面(前侧)上沿高度方向并排设置有左竖向开口12a和右竖向开口12b;升降件20包括左升降件20a和右升降件20b,左升降件20a内侧端可上下滑动地设置在立柱10的滑槽11内,左升降件20a外侧端自左竖向开口12a伸出滑槽11;右升降件20b内侧端可上下滑动地设置在立柱10的滑槽11内,右升降件20b外侧端自右竖向开口12b伸出滑槽11。

如图4所示,定力弹簧30包括两端相对设置的连接端30b和卷绕部30a;定力弹簧30的连接端30b设置与滑槽11内且与立柱10连接;卷绕部30a的中心轴线Y沿左右方向设置。

定力弹簧30的卷绕部30a通过弹簧座31可转动地设置在左升降件20a和右升降件20b上,卷绕部30a未展开时,卷绕部30a的一部分自左竖向开口12a和右竖向开口12b伸出滑槽11。具体而言,定力弹簧30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左弹簧和右弹簧;左弹簧和右弹簧的卷绕部30a分别可转动地设置在左升降件20a和右升降件20b上。

定力弹簧30被拉伸后趋向于迫使左升降件20a和右升降件20b向上移动进而提供支撑升降件20和显示器的支撑力。

本实用新型的定力弹簧30部分外露,从而解决了定力弹簧30外形对立柱10厚度的限制,立柱10可以做的非常薄,可以达到5mm左右,是目前现有技术升降支架无法实现的。

左升降件20a和右升降件20b在本实施例中分体设置,当然,左升降件20a和右升降件20b也可以通过两个外侧端固定连接在一起,或者一体设置而成。

其中优选地,立柱10为铝或者铝合金挤压而成的挤铝件。

本实用新型立柱10采用挤压工艺制成,比压铸及冲压的刚度高,模具费极低,周期短,降低了成本。

升降件20的内侧端通过滚动件40可上下移动地设置在滑槽11内,滚动件40的中心轴线沿前后方向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当滚动件40的中心轴线沿前后方向设置时,消除了滚动件40外径对立柱10厚度的限制,由此,立柱10可以做的更加超薄。

如图3所示,滑槽11内沿高度方向设置有由挤压工艺形成的连接壁板13(加强筋板);连接壁板13的两端分别与立柱10的前侧板壁和后侧板壁连接。

滑槽11内部空间被连接壁板13分割出一个左槽11a和一个右槽11b;左槽11a在板状立柱10面向显示器的长宽面上设置有左竖向开口12a;右槽11b在板状立柱10面向显示器的长宽面上设置有右竖向开口12b;左升降件20a内侧端可上下滑动地设置在左槽11a内;右升降件20b内侧端可上下滑动地设置在右槽11b内。

本专利定力弹簧30左右设置,各分别拉一个升降件20,由此整个升降结构受力十分均匀,滑轨或轴承等滑动部件受力更好。

连接壁板13的数量为一个,在垂直于滑槽11的投影平面内,连接壁板13内设置有通过挤压工艺形成的通孔14,立柱10与底座之间通过通孔14以及螺钉快拆连接。

连接壁板13上的通孔14,在立柱10的底部可以作为与底座连接的快速安装结构,利用自攻螺钉自底座底部选入通孔14内,可将立柱10快速安装在底座上。

左槽11a的左内侧面上可设置有贯通上下的左导向槽(挤压工艺形成的槽),左升降件20a的内侧端设置有左滚动件40,左滚动件40伸入左导向槽,左滚动件40可沿左导向槽上下滑移;右槽11b的右内侧面上设置有贯通上下的右导向槽(挤压工艺形成的槽),右升降件20b的内侧端设置有右滚动件40,右滚动件40伸入右导向槽,右滚动件40可沿右导向槽上下滑移。

左滚动件40的部分和右滚动件40的部分分别伸入左导向槽和右导向槽,滚动件40外圆或者侧面抵靠在导向槽的底面或者前后侧面上,可用于左、右升降件20b上下移动时在前后以及左右方向上的限位和导向。

而另一种实施方式可以是:所述左槽内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贯通上下的左导向槽(挤压工艺形成的槽),所述左升降件的内侧端设置有左滚动件,在左右方向上,左滚动件的直径大于所述左竖向开口的宽度,左滚动件左右两侧的边缘部分分别伸入左竖向开口左右两侧的两个所述左导向槽内,左滚动件可沿所述左导向槽上下滑移;所述右槽内的右右两侧分别设置有贯通上下的右导向槽(挤压工艺形成的槽),所述右升降件的内侧端设置有右滚动件,在左右方向上,右滚动件的直径大于所述右竖向开口的宽度,右滚动件右右两侧的边缘部分分别伸入右竖向开口左右两侧的两个所述右导向槽内,右滚动件可沿所述右导向槽上下滑移。

立柱10顶部设置有用于封盖滑槽11上方开口的盖板15。其中优选地,盖板底部设置有插入滑槽11内的吊耳结构,盖板通过吊耳结构与立柱10连接。

本申请有效解决了立柱10外形无外露连接结构的一系列内部隐藏结构难题。特别是立柱10顶部封盖结构的无痕连接与隐藏,以及立柱10底部快拆锁紧无外露结构,无连接件外露,更美观。

升降件20内侧端设置有至少两排滚动件40。其中,滚动件40的形式很多,例如升降件20上可转动的轴承。

在本实用新型中,靠近显示器的方向为前方,远离显示器方向为后方,人从立柱10看显示器,左右手对应的方向分别为左侧和右侧。立柱10竖立设置时,滑槽11的纵向即为高度方向。

升降件20的外侧端优选地连接有铰链组件,显示器通过铰链组件连接在升降件20的外侧端,铰链组件用于调节显示器俯仰视角、和/或左右方向摆转视角和/或绕垂直于显示器屏面轴线的摆转视角。

左升降件20a和右升降件20b的内侧端可以分别设置有摩擦滑块,摩擦滑块分别抵靠在滑槽11的左内侧面和右内侧面上,在增加滑动摩擦阻力的同时消除升降件20左右方向的窜动。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立柱10采用挤压工艺制成,定力弹簧30部位外露,大大降低了定力弹簧30在前后方向上占用的空间,使得立柱10厚度更薄,立柱10厚度最小可做到5mm。

另外,定力弹簧30分为两组,各分别拉左、右升降件20b,由此整个升降结构受力十分均匀,滑轨或轴承等滑动部件受力更好。

由于立柱10采用挤压而成的型材制成,不需要开设模具,由此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在小批量和个性化生产中能够快速投入生产。

立柱10头部无外观缺陷封闭,底部采用快拆结构,不影响外观的隐蔽结构,同时减少二次加工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