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气室增阻防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91592发布日期:2019-07-27 11:24阅读:437来源:国知局
双气室增阻防震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震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双气室增阻防震装置。



背景技术:

许多精密设备在机台上具有可移动之载具,会造成机台以隔震系统自然频率晃动而很慢才会静止,往往影响到设备仪器的运作。而一般改善振动的方案是加上传统阻尼器抑制自然频率的晃动,或者利用双气室防震装置来隔震。

双气室防震装置包括一界定出一空间的金属本体、一个将所述空间分隔成两个气室的隔板、及一个结合所述金属本体的弹性承座,所述隔板具有一穿孔来连通所述两气室,所述弹性承座用以承载设备,当设备产生震动时,两个气室内部的气体借由所述安装孔相互流通进而产生阻尼效果,借此达到减震的目的,其中,隔板的直径与穿孔直径比值越大才能获致越大的阻尼特性,故需增加隔板之成本及所占体积。此外,当弹性承座所受压力增加而下降,将影响设备的水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气室增阻防震装置,能克服现有技术的至少一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双气室增阻防震装置,适于承载设备,且包含基座、弹性膜、承载件、隔板及增阻器。所述基座包括容槽。所述弹性膜以封闭所述容槽的方式横设于所述基座以与所述基座共同界定出密闭空间。所述承载件设于所述弹性膜顶面,并用以承载所述设备。所述隔板横设于所述密闭空间且连接所述基座,并将所述密闭空间分隔成分别位于所述隔板上方及下方的第一气室及第二气室,且具有安装孔。所述增阻器设置于所述隔板的所述安装孔,并具有孔隙以供位于所述第一气室及所述第二气室中的气体流通。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弹性膜具有限位槽区,所述限位槽区界定出形状与所述承载件的形状相匹配的限位槽。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基座还包括底板、围绕壁、下固定环及上固定环。所述围绕壁自所述底板向上延伸。所述下固定环连接所述围绕壁顶缘。所述上固定环可拆卸地与所述下固定环相互固定,且与所述下固定环共同夹持所述弹性膜。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上固定环具有向内延伸的挡止部,所述挡止部的内缘界定出开口。所述承载件具有基部及承载部。所述基部位于所述弹性膜所界定出的所述限位槽,且宽度大于所述开口。所述承载部自所述基部向上延伸,且宽度不大于所述开口。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当所述第一气室的气体的气压不小于第一预定值时,所述弹性膜处于第一形状以致所述弹性膜的所述限位槽区与所述隔板以预定距离相间隔。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当所述第一气室的气体的气压小于第二预定值时,所述弹性膜处于第二形状,当所述弹性膜处于所述第二形状时,所述弹性膜的所述限位槽区与所述隔板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预定距离。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当所述弹性膜处于所述第二形状时,所述承载件的所述承载部的顶面不高于所述上固定环的顶面。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上固定环及所述下固定环是以螺锁的方式相互固定。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双气室增阻防震装置适于连接气体供应源,且还包含连通所述气体供应源及所述密闭空间的高度控制阀装置,所述高度控制阀装置具有用以接触所述设备底部并用以感测所述设备底部之高度的感测端部,并在侦测出设备底部之高度处于预定高度时不允许所述气体供应源所提供的气体进入所述密闭空间且不允许所述密闭空间内部的气体排出,在侦测出设备底部之高度高于所述预定高度时允许所述气体供应源所提供的气体进入所述密闭空间,在侦测出设备底部之高度低于预定高度时允许所述密闭空间内部的气体排出。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增阻器的所述孔隙具有连通所述第二气室的窄径部及连通所述窄径部与所述第一气室的宽径部。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宽径部的孔径自所述窄径部朝所述第一气室渐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借由所述增阻器便能提供所述双气室增阻防震装置的相对较大的阻尼效果,而无需增加隔板之成本及所占体积。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之其他的特征及功效,将于参照图式的实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现,其中:

图1是一立体分解图,示例性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双气室增组防震装置的一实施例;

图2是一立体图,示例性的说明所述实施例;

图3是一俯视图,示例性的说明所述实施例;

图4是一剖视图,示例性的说明所述实施例的沿图3中IV-IV方向的剖视图;

图5是一前视图,示例性的说明所述实施例承载一设备;

图6是一剖视图,示例性的说明所述实施例的一工作状态;

图7是一剖视图,示例性的说明所述实施例的承载件向上移动的程度受到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被详细描述之前,应当注意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

参阅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双气室增阻防震装置100的一实施例包含一基座1、一弹性膜2、一承载件3、一隔板4、一增阻器5及一高度控制阀装置6。

所述基座1包括一底板11、一自所述底板11向上延伸以与所述底板11共同界定出一容槽13的围绕壁12、一连接所述围绕壁12顶缘的下固定环14及一与所述下固定环14共同夹持所述弹性膜2的上固定环1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固定环15及所述下固定环14是例如借由多个螺丝16以螺锁的方式可拆卸地相互固定,故有利于所述弹性膜2之更换。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固定环15具有一个向内延伸的挡止部151,所述挡止部151的内缘界定出一个开口151a。

所述弹性膜2具有一限位槽区21,所述限位槽区21界定出一个形状与所述承载件3的形状相匹配的限位槽211,故能限制设于所述弹性膜2顶面且位于所述限位槽211内的所述承载件3在横向上的位移。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膜2是以封闭所述容槽13的方式横设于所述基座1以与所述基座1共同界定出一密闭空间S(见图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膜2的材质例如是橡胶。

参阅图3及图4,所述承载件3具有一基部31及一承载部32。所述基部31位于所述弹性膜2所界定出的所述限位槽211,且宽度大于所述开口151a,如此能确保所述承载件3不自所述开口151a脱落。所述承载部32自所述基部31向上延伸且宽度不大于所述开口151a而能穿过所述开口151a。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隔板4具有一安装孔41,且横设于所述密闭空间S,并将所述密闭空间S分隔成分别位于所述隔板4上方及下方的一第一气室S1及一第二气室S2。所述增阻器5固定设置于所述隔板4的所述安装孔41,并具有一孔隙51,孔隙51供位于所述第一气室S1及所述第二气室S2中的气体流通。

参阅图5,所述高度控制阀装置6借由一管路62与所述密闭空间S(见图4)相连通,且借由另一管路63与一气体供应源300相连通,且用以控制所述气体供应源300之进排气以便维持被本实施例承载的设备200之高度。所述高度控制阀装置6具有一感测端部61,所述感测端部61用以接触所述设备200底部并用以感测所述设备200底部之高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感测端部61例如为一缓冲橡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高度控制阀装置6例如包含一个三口二位的机械阀,并不以此为限。

参阅图6,当所述高度控制阀装置6允许所述气体供应源300所提供的气体进入所述密闭空间S以致所述第一气室S1的气体的气压不小于一第一预定值时,当所述弹性膜2处于一第一形状以致所述弹性膜2的所述限位槽区21与所述隔板4以一预定距离d相间隔,在此情况下,当所述承载件3所承载的设备200产生自然频率的晃动时,所述第一气室S1及所述第二气室S2内的气体经由所述孔隙51相互流通而获致阻尼的效果。

值得说明的是,在一般情况下,所述设备200是被多个双气室增阻防震装置100共同支撑,因此,所述设备200的水平状态受到各个双气室增阻防震装置100的承载件3的高度之影响,换言之,当所述双气室增阻防震装置100的承载件3其中一者的高度偏离所欲高度时将导致设备200倾斜。而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高度控制阀装置6在侦测出设备200底部之高度高于一预定高度时允许所述气体供应源300所提供的气体进入所述密闭空间S,在侦测出设备200底部之高度低于所述预定高度时允许所述密闭空间S内部的气体排出,并在侦测出设备200底部之高度处于所述预定高度时,既不允许所述气体供应源300所提供的气体进入所述密闭空间S,也不允许所述密闭空间S内部的气体排出,如此可维持各个双气室增阻防震装置100的承载件3的高度,进而避免所述设备200倾斜。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增阻器5的所述孔隙51具有一个连通所述第二气室S2的窄径部511及一个连通所述窄径部511与所述第一气室S1的宽径部512,所述宽径部512的孔径自所述窄径部511朝所述第一气室S1渐增,此种设计可增加所述第一气室S1排气的速度,以使得承载件3连同所承载的设备200能快速降低高度,且可减缓所述第一气室S1之进气速率而有利于控制设备200之高度。

参阅图7,当所述第一气室S1的气压过高或者设备200(见图6)突然被移离导致所述承载件3上升时,所述承载件3向上移动的程度将因为基部31抵触到所述挡止部151而受到限制,如此能避免弹性膜2因过度扩张而破裂损坏。

回顾图4,使用完毕后,当所述高度控制阀装置6允许所述密闭空间S的气体流出以致所述第一气室S1的气体的气压小于一第二预定值时,所述弹性膜2处于一第二形状以致所述弹性膜2的所述限位槽区21与所述隔板4之间的距离(在本实施例中此距离例如为零)小于所述预定距离d,且所述承载件3的所述承载部32的顶面不高于所述上固定环15的顶面,如此能缩小整体的体积以利运送。

综上所述,借由所述增阻器5能提供所述双气室增阻防震装置100的相对较大的阻尼效果,而无需增加隔板4之成本及所占体积。此外,使用时,所述高度控制阀装置6持续感测设备200之高度来控制所述气体供应源300之进排气,如此能避免所述设备200倾斜。再者,所述承载件3能在一预定范围内升降,可避免弹性膜2因过度扩张而破裂损坏。此外,所述弹性膜2处于所述第二形状时所述承载件3的所述承载部32的顶面不高于所述上固定环15的顶面,如此能缩小整体的体积以利运送,且所述限位槽211能限制设于所述弹性膜2顶面且位于所述限位槽211内的所述承载件3在横向上的位移,有利于稳固设备200。

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