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92115发布日期:2019-11-25 21:10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驱动装置的改进,尤指除了可避免耗费电力外,更可避免连动机构受撞击时造成传动机构与带动机构损坏的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习式的驱动装置(例如:伺服马达),通常由马达直接驱动轴杆进行转动,进而使轴杆带动所需的作动设备。

然而当习式驱动装置的马达停止动作时,虽轴杆也停止作动,但马达仍需使用电力对轴杆进行煞车的动作,因此会造成电力的耗费;此外,当轴杆遭受撞击时也会直接冲击至马达而造成其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可由传动机构的作动让带动机构转动,使带动机构驱动连动机构进行转动,而当传动机构停止作动时,则由卡止单元将连动机构予以锁定,除了可避免耗费电力外,更可避免连动机构受撞击时造成传动机构与带动机构的损坏。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驱动装置,其包含有:一传动机构、一带动机构、一连动机构以及一外壳。该带动机构与该传动机构连动;该连动机构与该带动机构连动,该连动机构包括有一卡止单元;该外壳包括有一容置座与一封盖,该容置座至少可容置该传动机构、该带动机构及该连动机构,而该封盖与该容置座结合以封闭该传动机构、该带动机构及该连动机构,且令该连动机构的一端部分延伸出该封盖,并该卡止单元部分抵顶于该容置座的内侧壁。

于上述驱动装置的一实施例中,该传动机构包括有一马达、及一设于该马达一端的马达齿轮,该马达齿轮与该带动机构相互啮合。

于上述驱动装置的一实施例中,该带动机构包括有相互啮合的一第一齿轮组、一第二齿轮组、一第三齿轮组以及一第四齿轮组,该第一齿轮组同时与该传动机构相互啮合,该第四齿轮组同时与该连动机构相互啮合。

于上述驱动装置的一实施例中,该连动机构更包括有一齿轮座、及一设于该齿轮座的转轴,该齿轮座与该带动机构相互啮合。

于上述驱动装置的一实施例中,该卡止单元设于该齿轮座与该转轴之间,该齿轮座的底部设有多数限位部,各限位部的两侧分别具有一限位面,该转轴的底部具有多数抵顶部,每两个抵顶部分别位于每一个限位部的两侧,而该卡止单元包括有多数滚柱与多数弹片,每两个滚柱分别位于每一个限位部的两侧,而每两个滚柱分别以一弹片予以抵顶,且各滚柱分别活动抵靠于该抵顶部的一端面及该限位面与该容置座的内侧壁。

于上述驱动装置的一实施例中,各抵顶部的一端面与该容置座的内侧壁分别具有一夹角,而各滚柱分别活动位于各夹角。

于上述驱动装置的一实施例中,该转轴的两端分别设有一轴承。

于上述驱动装置的一实施例中,更包含有一角度位置感测单元,该角度位置感测单元设于该连动机构的下方。

于上述驱动装置的一实施例中,该角度位置感测单元包括有一电路板、一感测器及一磁性元件,该电路板固定于该传动机构的底部,该感测器设于该电路板且位于该连动机构的下方,该磁性元件设于该连动机构的底部且对应该感测器。

于上述驱动装置的一实施例中,该角度位置感测单元是可变电阻或光盘式编码器。

如此,可由该传动机构的作动让该带动机构驱动该连动机构进行转动,而当该传动机构停止作动时,则由该卡止单元将该连动机构予以锁定,除了可避免耗费电力外,更可避免该连动机构受撞击时造成该传动机构与该带动机构的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不含外壳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不含外壳的另一角度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卡止单元的锁定状态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卡止单元的解锁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传动机构1;马达11;马达齿轮12;带动机构2;第一齿轮组21;第二齿轮组22;第三齿轮组23;第四齿轮组24;连动机构3;卡止单元31;滚柱311;弹片312;齿轮座32;限位部321;限位面3211、3211a;转轴33;抵顶部331;轴承332;外壳4;容置座41;封盖42;角度位置感测单元5;电路板51;感测器52;磁性元件53;夹角a。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7」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示意图、本实用新型不含外壳的立体外观示意图、本实用新型不含外壳的另一角度立体外观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卡止单元的锁定状态示意图以及本实用新型卡止单元的解锁状态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驱动装置,其至少由一传动机构1、一带动机构2、一连动机构3以及一外壳4所构型而成。

该带动机构2与该传动机构1连动。

该连动机构3与该带动机构2连动,该连动机构3包括有一卡止单元31。

该外壳4包括有一容置座41与一封盖42,该容置座41至少可容置该传动机构1、该带动机构2及该连动机构3,而该封盖42与该容置座41结合以封闭该传动机构1、该带动机构2及该连动机构3,且该容置座41与该封盖42内具有多数搭配该传动机构1、该带动机构2及该连动机构3的固定与限位结构(图未示),并令该连动机构3的一端部分延伸出该封盖42,且该卡止单元31部分抵顶于该容置座41的内侧壁,凭借该连动机构3延伸出该封盖42的部分可与所需的作动设备结合(图未示),以进行所需的传动。

当本实用新型于使用时,可将该传动机构1通电使其运转,以由该传动机构1的作动让该带动机构2转动,使该带动机构2驱动该连动机构3进行转动,而当该传动机构1断电停止作动时,则由该卡止单元31配合该容置座41的内侧壁将该连动机构3予以锁定,而凭借该卡止单元31以不需电力的方式将该连动机构3锁定,可避免该传动机构1于停止作动时,仍需耗费电力煞住该带动机构2与该连动机构3。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该连动机构3由该传动机构1通过该带动机构2予以驱动,因此可避免该连动机构3受撞击时直接冲击该传动机构1,而造成该传动机构1与该带动机构2的损坏。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传动机构1包括有一马达11、及一设于该马达11一端的马达齿轮12,该马达齿轮12与该带动机构2相互啮合。如此,当该传动机构1于作动时,可由该马达11驱动该马达齿轮12,而凭借该马达齿轮12驱动该带动机构2转动,再由该带动机构2驱动该连动机构3进行转动,进而利用该马达齿轮12的驱动,以达到省力的功效。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带动机构2包括有相互啮合的一第一齿轮组21、一第二齿轮组22、一第三齿轮组23以及一第四齿轮组24,该第一齿轮组21同时与该传动机构1相互啮合,该第四齿轮组24同时与该连动机构3相互啮合。如此,当该传动机构1于作动时,可由该马达11驱动该马达齿轮12,而凭借该马达齿轮12驱动相互啮合的该第一齿轮组21、该第二齿轮组22、该第三齿轮组23以及该第四齿轮组24同时转动,再由该第四齿轮组24驱动该连动机构3进行转动,进而利用该马达齿轮12、该第一齿轮组21、该第二齿轮组22、该第三齿轮组23以及该第四齿轮组24的驱动,以达到省力的功效。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连动机构3更包括有一齿轮座32、及一穿设于该齿轮座32中央处的转轴33,该齿轮座32与该带动机构2相互啮合,而该转轴33的一端部分延伸出该封盖42,以可与所需的设备结合(图未示),以进行所需的传动。

如此,当该传动机构1于作动时,由该马达11驱动该马达齿轮12,而由该马达齿轮12驱动相互啮合的该第一齿轮组21、该第二齿轮组22、该第三齿轮组23以及该第四齿轮组24同时转动,再由该第四齿轮组24驱动该连动机构3的齿轮座32进行转动,同时由该齿轮座32驱动该转轴33进行转动;前述除了利用该马达齿轮12、该第一齿轮组21、该第二齿轮组22、该第三齿轮组23、该第四齿轮组24以及该齿轮座32的驱动可达到省力的功效外,更可因该马达齿轮12、该第一齿轮组21、该第二齿轮组22、该第三齿轮组23、该第四齿轮组24以及该齿轮座32的相互配合,避免该连动机构3受撞击时直接冲击该传动机构1,而造成该传动机构1与该带动机构2的损坏。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卡止单元31设于该齿轮座32与该转轴33之间,该齿轮座32的底部设有多数限位部321,各限位部321的两侧分别具有一限位面3211、3211a,该转轴33的底部具有多数抵顶部331,每两个抵顶部331分别位于每一个限位部321的两侧,而该卡止单元31包括有多数滚柱311与多数弹片312,每两个滚柱311分别位于每一个限位部321的两侧,而每两个滚柱311分别以一弹片312予以抵顶,且各滚柱311分别活动抵靠于该抵顶部331的一端面及该限位面3211、3211a与该容置座41的内侧壁;另外,各抵顶部331的一端面与该容置座41的内侧壁分别具有一夹角a,而各滚柱311分别活动位于各夹角a。

如此,当未转动时(如图6所示),该卡止单元31的各弹片312顶推各滚柱311于各抵顶部331与该容置座41的夹角a内,使该卡止单元31呈锁定状态;而当该齿轮座32受该带动机构2驱动进行转动时,则会由各限位部321一侧的该限位面3211分别推动与其抵靠的滚柱311,使各滚柱311移出各夹角a,且使各滚柱311压缩各弹片312,并同时使各限位部321另一侧的该限位面3211a离开与其抵靠的滚柱311,而让该卡止单元31呈解锁状态(如图7所示),如此令该齿轮座32转动,以使该齿轮座32驱动该转轴33进行转动;而当该传动机构1断电停止作动时,由于该齿轮座32停止转动,此时各弹片312便因弹性释放将各滚柱311推入各夹角a内,进而令各滚柱311卡入该抵顶部331的一端面、该限位面3211、3211a与该容置座41的内侧壁,使该卡止单元31呈锁定状态(如图6所示)。如此,可凭借该卡止单元31将该连动机构3予以锁定,而凭借该卡止单元31以不需电力的方式将该连动机构3锁定,可避免该传动机构1于停止作动时,仍需耗费电力来煞住该带动机构2与该连动机构3。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转轴33的两端分别设有一轴承332,而各轴承332可固定于该容置座41的内部。如此,可于该转轴33转动时利用各轴承332的配合而达到运转顺畅。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更包含有一设于该连动机构3下方的角度位置感测单元5,该角度位置感测单元5设于该容置座41的内部,而该角度位置感测单元5包括有一电路板51、一感测器52及一磁性元件53,该电路板51固定于该传动机构1的底部,该感测器52设于该电路板51且位于该连动机构3的下方,该磁性元件53设于该连动机构3的转轴33底部且对应该感测器52,而本实施例中,该感测器52可为接触式感测器或非接触式感测器(例如:霍尔元件或角度位置感测元件)。另外,该角度位置感测单元5更可依所需,为塞入该转轴33底部内的可变电阻或光盘式编码器(图未示)。

如此,可于该连动机构3转动时,同时带动该磁性元件53,而由该感测器52接收该磁性元件53的磁力信号并进行编码,再通过该电路板51将编码后的信号传输至相关的监控设备(图未示),以达到即时测量该驱动装置的转动角度位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驱动装置有效改进习式缺失,可由该传动机构的作动让该带动机构转动,使该带动机构驱动该连动机构进行转动,而当该传动机构停止作动时,则由该卡止单元将该连动机构予以锁定,如此除了可避免耗费电力外,更可避免该连动机构受撞击时造成该传动机构与该带动机构的损坏,确实使本实用新型更进步、实用且有效提升装设后的动力需求。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