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最小流量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78196发布日期:2019-08-31 02:12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最小流量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最小流量阀,特别是涉及一种采用多级减压结构的自动最小流量阀。



背景技术:

现有自动最小流量阀多采用机械式控制节流阀阀芯结构,通过旋转节流阀阀芯,控制流道口径大小来实现节流作用,其结构如图1所示,主阀盖06可拆卸式固定在阀体01上,随着主管路流量的变化,主阀芯02上下自动移动,并通过与主阀瓣相连的拨杆03,将动作传递到回转阀芯04,回转阀芯04旋转来调节回转阀芯04上通流孔与回转阀座05上通流孔相对位置改变通流面积进行自动调节,实现旁路的流量控制,并将压力减至旁路出口所需值。现有自动最小流量阀存在以下缺陷:

1.回转阀芯,回转阀座05在高压差恶劣工作条件下极易与回转阀芯发生磨损,造成旁路流量过大,对离心泵产生极大损坏。

2.回转阀芯,回转阀座05相对旋转,配合间隙不易控制,极易产生磨损和卡阻现象,致使整个阀门不能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完成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节流阀阀芯外表面结构,节流阀阀芯采用多级减压阀体,避免了节流阀口磨损过快及卡阻问题,有效避免气蚀和节流阀口冲刷过快问题,进入提高节流阀的可靠性及使用寿命,降低维护工作的自动最小流量阀。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最小流量阀,包括主阀组件、旁路节流阀组件和卸荷阀组件,所述主阀组件包括主阀盖、主阀瓣和阀体,所述旁路节流阀组件包括节流阀阀套、节流阀推杆、节流阀阀芯和节流阀压盖,所述卸荷阀组件包括卸荷阀导套、卸荷阀阀芯、卸荷阀下阀座和卸荷阀上阀座,所述主阀盖可拆卸式密封固定在所述阀体上侧,所述节流阀压盖可拆卸式固定在所述阀体下侧,所述主阀盖下端与阀体上端内部之间设有外通腔体,所述阀体左上端内部设有接泵腔体,所述主阀瓣上下弹性滑移在所述外通腔体内,所述外通腔体下侧通过所述主阀瓣下侧底部与所述接泵腔体连通,所述节流阀阀套密封固定于所述阀体中下侧内部,所述节流阀推杆上下滑移密封穿设于所述节流阀阀套内,所述节流阀推杆顶部与所述主阀瓣下侧中间底部相抵,所述节流阀阀芯上下滑移套设于所述节流阀推杆外侧并与所述节流阀阀套下端密封连接,所述卸荷阀阀芯位于所述卸荷阀导套内,所述卸荷阀上阀座和卸荷阀下阀座分别位于所述卸荷阀导套上下侧,所述卸荷阀上阀座密封固定于所述节流阀阀芯中下端内部,所述卸荷阀下阀座固定于所述节流阀阀芯下端内部,所述卸荷阀阀芯位于所述卸荷阀上阀座和所述卸荷阀下阀座之间,所述节流阀推杆下端底部穿过所述卸荷阀上阀座与卸荷阀阀芯上端面相抵,所述节流阀压盖上侧密封穿设于所述节流阀阀套下端内部,所述节流阀阀芯下端底部与对应的所述节流阀压盖上侧之间设有高压腔体,所述节流阀阀芯外表面至少设有一节呈倒梯状的减压阀体,所述阀体中间设有旁通口,所述旁通口与所述接泵腔体连通,所述节流阀阀芯通过所述减压阀体和节流阀口与旁通口可解除式连通,所述高压腔体上侧与所述旁通口连通,所述高压腔体下侧与所述接泵腔体连通,所述节流阀阀芯外侧与所述接泵腔体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最小流量阀还可以是:

所述减压阀体为三节,三节所述减压阀体分别等间隔分布在所述节流阀阀芯外侧,所述旁通口分别通过三节所述减压阀体与对应的节流阀口可解除式连通。

主阀瓣纵向截面呈“巾”字形,所述主阀盖下侧中间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一导向通道,弹簧件上端部套设在所述第一导向通道外侧,所述主阀瓣中间与所述弹簧件下端弹性卡接相抵,所述主阀瓣通过所述弹簧件在所述外通腔体内上下弹性滑移,所述主阀瓣中间上端部上下滑移式设于所述第一导向通道内,所述阀体中间内部延伸设有第二导向通道,所述主阀瓣中间下端部穿过所述第二导向通道与所述节流阀推杆上端部相抵。

所述节流阀推杆与所述节流阀阀芯之间设有间隙通道,所述间隙通道下端与所述高压腔体上侧连通,所述间隙通道上端与所述旁通口连通,所述高压腔体上侧通过所述间隙通道与所述旁通口连通。

所述接泵腔体设有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上设有过滤口,所述第一通道通过所述过滤口分别与所述高压腔体下侧和所述节流阀阀芯外侧连通。

所述高压腔体下侧设有外接通道,所述外接通道下端与所述高压腔体下侧连通,所述外接通道上端通过所述过滤口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所述外接管道中间设有调节控制阀,所述高压腔体下侧与所述第一通道通过所述调节控制阀连通。

所述过滤器与节流阀阀芯外侧之间通过第二通道连通,所述节流阀口通过第三通道与所述旁通口可解除式连通。

所述节流阀压盖下端密封设有节流阀开度调节杆,所述节流阀开度调节杆上端部自所述节流阀压盖下侧向上延伸穿过所述节流阀阀芯并与所述节流阀阀芯和所述节流阀压盖螺纹式密封固定连接。

所述节流阀开度调节杆下端部套设有锁紧螺母,所述节流阀开度调节杆上端部与所述节流阀阀芯和所述节流阀压盖通过锁紧螺母螺纹固定连接。

所述主阀盖外侧环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主阀盖通过第一密封圈可拆卸式密封固定在所述阀体上侧,所述节流阀阀套外侧环设有第二密封圈,所述节流阀阀套通过第二密封圈密封固定于所述阀体中下侧内部,所述节流阀推杆上端外侧环设有第三密封圈,所述节流阀推杆通过第三密封圈可上下滑移密封穿设于所述节流阀阀套内,所述节流阀压盖上侧环设有第四密封圈,所述节流阀压盖上侧通过第四密封圈密封穿设于所述节流阀阀套下端内部,所述卸荷阀上阀座套设有第五密封圈,所述卸荷阀上阀座通过第五密封圈密封固定于所述节流阀阀芯中下端内部,所述节流阀阀芯外侧环设有第六密封圈,所述节流阀阀芯可上下滑移套设于所述节流阀推杆外侧并通过所述第六密封圈与所述节流阀阀套下端密封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最小流量阀,包括主阀组件、旁路节流阀组件和卸荷阀组件,所述主阀组件包括主阀盖、主阀瓣和阀体,所述旁路节流阀组件包括节流阀阀套、节流阀推杆、节流阀阀芯和节流阀压盖,所述卸荷阀组件包括卸荷阀导套、卸荷阀阀芯、卸荷阀下阀座和卸荷阀上阀座,所述主阀盖可拆卸式密封固定在所述阀体上侧,所述节流阀压盖可拆卸式固定在所述阀体下侧,所述主阀盖下端与阀体上端内部之间设有外通腔体,所述阀体左上端内部设有接泵腔体,所述主阀瓣上下弹性滑移在所述外通腔体内,所述外通腔体下侧通过所述主阀瓣下侧底部与所述接泵腔体连通,所述节流阀阀套密封固定于所述阀体中下侧内部,所述节流阀推杆上下滑移密封穿设于所述节流阀阀套内,所述节流阀推杆顶部与所述主阀瓣下侧中间底部相抵,所述节流阀阀芯上下滑移套设于所述节流阀推杆外侧并与所述节流阀阀套下端密封连接,所述卸荷阀阀芯位于所述卸荷阀导套内,所述卸荷阀上阀座和卸荷阀下阀座分别位于所述卸荷阀导套上下侧,所述卸荷阀上阀座密封固定于所述节流阀阀芯中下端内部,所述卸荷阀下阀座固定于所述节流阀阀芯下端内部,所述卸荷阀阀芯位于所述卸荷阀上阀座和所述卸荷阀下阀座之间,所述节流阀推杆下端底部穿过所述卸荷阀上阀座与卸荷阀阀芯上端面相抵,所述节流阀压盖上侧密封穿设于所述节流阀阀套下端内部,所述节流阀阀芯下端底部与对应的所述节流阀压盖上侧之间设有高压腔体,所述节流阀阀芯外表面至少设有一节呈倒梯状的减压阀体,所述阀体中间设有旁通口,所述旁通口与所述接泵腔体连通,所述节流阀阀芯通过所述减压阀体和节流阀口与旁通口可解除式连通,所述高压腔体上侧与所述旁通口连通,所述高压腔体下侧与所述接泵腔体连通,所述节流阀阀芯外侧与所述接泵腔体连通。这样,接泵腔体与高压泵连通,外通腔体与外接地沟连通,当通往接泵腔体和外通腔体的主管路流量减小时,外通腔体的负荷减小,接泵腔体内的一部分流量通过主阀瓣进入外通腔体内,外通腔体内的主阀瓣受弹性作用的驱动下,逐渐向下滑移,同时推动节流阀推杆在节流阀阀套内向下滑移,节流阀推杆下端推动卸荷阀阀芯向下滑移,通过卸荷阀阀芯向下滑动,卸荷阀阀口被打开,即卸荷阀被打开,高压腔体内的高压水顺着节流阀推杆与节流阀阀芯之间缝隙流进旁通口内,将高压腔体内的高压液体卸掉,节流阀推杆继续推动卸荷阀阀芯,卸荷阀阀芯向下推动卸荷阀下阀座,卸荷阀下阀座带动节流阀阀芯向下运动,节流阀阀芯外表面至少环设有一组减压阀体,减压阀体通过节流阀阀芯向下滑移,减压阀体呈倒梯状,当减压阀体向下滑移时,节流阀口就会打开,即节流阀被打开,节流阀口的开口就会逐渐增加,致使节流阀加大流通面积,对节流阀阀芯外侧即节流阀的流量进行至少一级节流减压,避免节流阀口磨损过快及卡阻问题,旁通口与接泵腔体一直保持连通,主阀瓣向下滑移直至与接泵腔体完全关闭连通,接泵腔体的流量进入节流阀阀芯外侧即节流阀内,然后通过节流阀口进入旁通口最后回流进接泵腔体内,完成所有的流量通过旁路回流;当通往接泵腔体和外通腔体的主管路流量增大时,外通腔体的负荷增大时,当负荷大于弹性作用力时,主阀瓣逐渐向上滑移,接泵腔体内的一部分流量从高压腔体下侧进入高压腔体内,高压腔体在高压液体的推动下,卸荷阀阀芯向上滑动至卸荷阀上阀座,关闭卸荷阀,此时,高压腔体内建立起高压,卸荷阀上阀座推动节流阀阀芯向上运动,减压阀体通过节流阀阀芯向上滑移,当减压阀体向上滑移时,节流阀口开口就会逐渐减小,致使节流阀减少流通面积,直到节流阀口被完全关闭,旁通口与与接泵腔体关闭连通,外通腔体内的主阀瓣向上滑移直至与接泵腔体完全连通,接泵腔体的流量流进外通腔体内。主阀瓣与节流阀推杆为分体式的,一旦节流阀阀芯卡阻不会影响主阀瓣的正常开启,有效确保主阀正常工作,节流阀阀芯的上下运动是通过主阀瓣的下侧向下推力和高压腔体内的高压液体向上推力平衡实现,节流阀的流通面积改变,实现旁路的流量控制,并将压力减至旁路出口所需值,当主阀瓣处于完全关闭状态时,接泵腔体内的流量全部通过旁路回流,当主阀瓣处于全开状态时,则旁路被完全关闭,接泵腔体内的流量通过主阀瓣流向外通腔体,对工艺系统起到保护作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最小流量阀,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具有的优点是:改进节流阀阀芯外表面结构,节流阀阀芯采用多级减压阀体,避免了节流阀口磨损过快及卡阻问题,有效避免气蚀和节流阀口冲刷过快问题,进入提高节流阀的可靠性及使用寿命,降低维护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自动最小流量阀的示意图。

图2是实用新型的自动最小流量阀纵向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向放大图。

图4是图2中B向放大图。

图号说明

1…主阀盖 2…主阀瓣 3…阀体

4…节流阀阀套 5…节流阀推杆 6…节流阀阀芯

7…节流阀压盖 8…卸荷阀导套 9…卸荷阀阀芯

10…卸荷阀下阀座 11…卸荷阀上阀座 12…外通腔体

13…接泵腔体 14…高压腔体 15…减压阀体

16…节流阀口 17…旁通口 18…第一导向通道

19…第二导向通道 20…第一通道 21…过滤口

22…外接通道 23…调节控制阀 24…第二通道

25…第三通道 26…节流阀开度调节杆 27…锁紧螺母

28…第一密封圈 29…第二密封圈 30…第三密封圈

31…第四密封圈 32…第五密封圈 33…第六密封圈

34…卸荷阀阀口 35…第一螺钉 36…第二螺钉

37…主阀阀口 38…弹簧件 39…第七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的图2至图4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最小流量阀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最小流量阀,请参考图2至图4所示,包括主阀组件、旁路节流阀组件和卸荷阀组件,所述主阀组件包括主阀盖1、主阀瓣2和阀体3,所述旁路节流阀组件包括节流阀阀套4、节流阀推杆5、节流阀阀芯6和节流阀压盖7,所述卸荷阀组件包括卸荷阀导套8、卸荷阀阀芯9、卸荷阀下阀座10和卸荷阀上阀座11,所述主阀盖1可拆卸式密封固定在所述阀体3上侧,所述节流阀压盖7可拆卸式固定在所述阀体3下侧,所述主阀盖1下端与阀体3上端内部之间设有外通腔体12,所述阀体3左上端内部设有接泵腔体13,所述主阀瓣2上下弹性滑移在所述外通腔体12内,所述外通腔体12下侧通过所述主阀瓣2下侧底部与所述接泵腔体13连通,所述节流阀阀套4密封固定于所述阀体3中下侧内部,所述节流阀推杆5上下滑移密封穿设于所述节流阀阀套4内,所述节流阀推杆5顶部与所述主阀瓣2下侧中间底部相抵,所述节流阀阀芯6上下滑移套设于所述节流阀推杆5外侧并与所述节流阀阀套4下端密封连接,所述卸荷阀阀芯9位于所述卸荷阀导套8内,所述卸荷阀上阀座11和卸荷阀下阀座10分别位于所述卸荷阀导套8上下侧,所述卸荷阀上阀座11密封固定于所述节流阀阀芯6中下端内部,所述卸荷阀下阀座10固定于所述节流阀阀芯6下端内部,所述卸荷阀阀芯9位于所述卸荷阀上阀座11和所述卸荷阀下阀座10之间,所述节流阀推杆5下端底部穿过所述卸荷阀上阀座11与卸荷阀阀芯9上端面相抵,所述节流阀压盖7上侧密封穿设于所述节流阀阀套4下端内部,所述节流阀阀芯6下端底部与对应的所述节流阀压盖7上侧之间设有高压腔体14,所述节流阀阀芯6外表面至少设有一节呈倒梯状的减压阀体15,所述阀体3中间设有旁通口17,所述旁通口17与所述接泵腔体13连通,所述节流阀阀芯6通过所述减压阀体15和节流阀口16与旁通口17可解除式连通,所述高压腔体14上侧与所述旁通口17连通,所述高压腔体14下侧与所述接泵腔体13连通,所述节流阀阀芯6外侧与所述接泵腔体13连通。具体而言,接泵腔体13与高压泵连通,外通腔体12与外接地沟连通,当通往接泵腔体13和外通腔体12的主管路流量减小时,外通腔体12的负荷减小,接泵腔体13内的一部分流量通过主阀瓣2进入外通腔体12内,外通腔体12内的主阀瓣2受弹性作用的驱动下,逐渐向下滑移,同时推动节流阀推杆5在节流阀阀套4内向下滑移,节流阀推杆5下端推动卸荷阀阀芯9向下滑移,通过卸荷阀阀芯9向下滑动,卸荷阀阀口34被打开,即卸荷阀被打开,高压腔体14内的高压水顺着节流阀推杆5与节流阀阀芯6之间缝隙流进旁通口17内,将高压腔体14内的高压液体卸掉,节流阀推杆5继续推动卸荷阀阀芯9,卸荷阀阀芯9向下推动卸荷阀下阀座10,卸荷阀下阀座10带动节流阀阀芯6向下运动,节流阀阀芯6外表面至少环设有一组减压阀体15,减压阀体15通过节流阀阀芯6向下滑移,减压阀体15呈倒梯状,当减压阀体15向下滑移时,节流阀口16就会打开,即节流阀被打开,节流阀口16的开口就会逐渐增加,致使节流阀加大流通面积,对节流阀阀芯6外侧即节流阀内的流量进行至少一级节流减压,避免节流阀口16磨损过快及卡阻问题,旁通口17与接泵腔体13一直保持连通,主阀瓣2向下滑移直至与接泵腔体13完全关闭,接泵腔体13的流量进入节流阀阀芯6外侧即节流阀内,然后通过节流阀口16进入旁通口17最后回流进接泵腔体13内,完成所有的流量通过旁路回流;当通往接泵腔体13和外通腔体12的主管路流量增大时,外通腔体12的负荷增大时,当负荷大于弹性作用力时,主阀瓣2逐渐向上滑移,接泵腔体13内的一部分流量从高压腔体14下侧进入高压腔体14内,高压腔体14在高压液体的推动下,卸荷阀阀芯9向上滑动至卸荷阀上阀座11,关闭卸荷阀,此时,高压腔体14内建立起高压,卸荷阀上阀座11推动节流阀阀芯6向上运动,减压阀体15通过节流阀阀芯6向上滑移,当减压阀体15向上滑移时,节流阀口16开口就会逐渐减小,致使节流阀减少流通面积,直到节流阀口16被完全关闭,旁通口17与与接泵腔体13关闭连通,外通腔体12内的主阀瓣2向上滑移直至与接泵腔体13完全连通,接泵腔体13的流量流进外通腔体12内。主阀瓣2与节流阀推杆5为分体式的,一旦节流阀阀芯6卡阻不会影响主阀瓣2的正常开启,有效确保主阀正常工作,节流阀阀芯6的上下运动是通过主阀瓣2的下侧向下推力和高压腔体14内的高压液体向上推力平衡实现,节流阀的流通面积改变,实现旁路的流量控制,并将压力减至旁路出口所需值,当主阀瓣2处于完全关闭状态时,接泵腔体13内的流量全部通过旁路回流,当主阀瓣2处于全开状态时,则旁路被完全关闭,接泵腔体13内的流量通过主阀瓣2流向外通腔体12,对工艺系统起到保护作用。相对于现有技术的优点是:改进节流阀阀芯6外表面结构,节流阀阀芯6采用多级减压阀体15,避免了节流阀口16磨损过快及卡阻问题,有效避免气蚀和节流阀口16冲刷过快问题,进入提高节流阀的可靠性及使用寿命,降低维护工作。还可以卸荷阀阀芯9形状为球体。还可以主阀盖1通过第一螺钉35可拆卸式密封固定在所述阀体3上侧,节流阀压盖7通过第二螺钉36可拆卸式固定在所述阀体3下侧。还可以阀体4上侧设有主阀阀口37,主阀阀口37与接泵腔体13连通,外通腔体12通过主阀瓣2下侧底部与主阀阀口37可解除式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最小流量阀,请参考图2至图4所示,在前面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减压阀体15为三节,三节所述减压阀体15分别等间隔分布在所述节流阀阀芯6外侧,所述旁通口17分别通过三节所述减压阀体15与对应的节流阀口16可解除式连通。这样,节流阀阀芯6外侧分别等间隔设有三节减压阀体15,节流阀内的流量通过三节减压阀体15进行三级减压,当节流阀阀芯6向下滑动时,对应的三组节流阀口16同时增大,达到三级减压目的,当节流阀阀芯6向上滑移时,对应的三组节流阀口16同时减小,进一步加大节流阀流通面积,大大避免节流阀口16磨损过快及卡阻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最小流量阀,请参考图2至图4所示,在前面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主阀瓣2纵向截面呈“巾”字形,所述主阀盖1下侧中间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一导向通道18,弹簧件38上端部套设在所述第一导向通道18外侧,所述主阀瓣2中间与所述弹簧件38下端弹性卡接相抵,所述主阀瓣2通过所述弹簧件38在所述外通腔体12内上下弹性滑移,所述主阀瓣2中间上端部上下滑移式设于所述第一导向通道18内,所述阀体3中间内部延伸设有第二导向通道19,所述主阀瓣2中间下端部穿过所述第二导向通道19与所述节流阀推杆5上端部相抵。这样,主阀盖1下侧中间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一导向通道18,主阀瓣2中间上端部通过该弹簧件38上下滑移式设于第一导向通道18内,主阀板中间下端部通过该弹簧上下滑移式设于第二导向通道19内,当主阀瓣2向下或向上滑移时,第一导向通道18和第二导向通道19对主阀瓣2起到导向作用,第二导向通道19也起到对节流阀推动导向作用,从而增加节流阀阀芯6升降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最小流量阀,请参考图2至图4所示,在前面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节流阀推杆5与所述节流阀阀芯6之间设有间隙通道,所述间隙通道下端与所述高压腔体14上侧连通,所述间隙通道上端与所述旁通口17连通,所述高压腔体14上侧通过所述间隙通道与所述旁通口17连通。这样,当通往接泵腔体13和外通腔体12的主管路流量减小时,外通腔体12内的主阀瓣2受弹性作用的驱动下,逐渐向下滑移,同时推动节流阀推杆5在节流阀阀套4内向下滑移,节流阀推杆5下端推动卸荷阀阀芯9向下滑移,通过卸荷阀阀芯9向下滑动,打开卸荷阀,高压腔体14内的高压水顺着节流阀推杆5与节流阀阀芯6之间的间隙通道流进旁通口17内,将高压腔体14内的高压液体卸掉。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最小流量阀,请参考图2至图4所示,在前面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接泵腔体13设有第一通道20,所述第一通道20上设有过滤口21,所述第一通道20通过所述过滤口21分别与所述高压腔体14下侧和所述节流阀下侧连通。这样,接泵腔体13通过第一通道20分别与高压腔体14下侧和节流阀推杆5外侧连通,在第一通道20设有过滤口21,除去液体内的杂质,有效的防止节流阀和卸荷阀出现卡阻现象。在前面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高压腔体14下侧设有外接通道22,所述外接通道22下端与所述高压腔体14下侧连通,所述外接通道22上端通过所述过滤口21与所述第一通道20连通,所述外接管道中间设有调节控制阀23,所述高压腔体14下侧与所述第一通道20通过所述调节控制阀23连通。这样,高压腔体14下侧与第一通道20之间通过外接管道连通,外接管道中间设有调节控制阀23,调节控制阀23控制外接管道内液体流速,以控制高压液体进入高压腔体14的速度,实现对节流阀口16关闭速度的控制,从而实现对整阀关闭的控制。在前面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过滤器与节流阀阀芯6外侧之间通过第二通道24连通,所述节流阀口16通过第三通道25与所述旁通口17可解除式连通。这样,接泵腔体13内的液体通过过滤器进入第二通道24内,通过第二通道24进入节流阀阀芯6外侧即节流阀内,通过节流阀阀芯6上下运动打开或关闭节流阀同时调整节流阀的流通面积,当节流阀口16处于打开状态,节流阀阀芯6外侧内的液体通过节流阀口16进入第三通道25,通过第三通道25进入旁通口17内。过滤器可以是不锈钢过滤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最小流量阀,请参考图2至图4所示,在前面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节流阀压盖7下端密封设有节流阀开度调节杆26,所述节流阀开度调节杆26上端部自所述节流阀压盖7下侧向上延伸穿过所述节流阀阀芯6并与所述节流阀阀芯6和所述节流阀压盖7螺纹式密封固定连接。这样,节流阀开度调节杆26上端部自节流阀压盖7下侧向上延伸穿过节流阀阀芯6并与节流阀阀芯6和节流阀压盖7螺纹式密封固定连接,通过向上或向下转动节流阀开度调节杆26,节流阀阀芯6向上或向下移动,提前调整节流阀口16最大开度,来调节节流阀内的最大流量。还可以节流阀开度调节杆26套设有七密封圈,节流阀开度调节杆26上端部自节流阀压盖7下侧向上延伸穿过所述节流阀阀芯6并通过第七密封圈39与节流阀阀芯6和节流阀压盖7螺纹式密封固定连接。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节流阀开度调节杆26下端部套设有锁紧螺母27,所述节流阀开度调节杆26上端部与所述节流阀阀芯6和所述节流阀压盖7通过锁紧螺母27螺纹固定连接。这样,通过节流阀开度调节杆26调整完节流阀阀芯6通过锁紧螺母27螺纹固定,操作简单,方便快捷。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最小流量阀,请参考图2至图4所示,在前面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主阀盖1外侧环设有第一密封圈28,所述主阀盖1通过第一密封圈28可拆卸式密封固定在所述阀体3上侧,所述节流阀阀套4外侧环设有第二密封圈29,所述节流阀阀套4通过第二密封圈29密封固定于所述阀体3中下侧内部,所述节流阀推杆5上端外侧环设有第三密封圈30,所述节流阀推杆5通过第三密封圈30上下滑移密封穿设于所述节流阀阀套4内,所述节流阀压盖7上侧环设有第四密封圈31,所述节流阀压盖7上侧通过第四密封圈31密封穿设于所述节流阀阀套4下端内部,所述卸荷阀上阀座11套设有第五密封圈32,所述卸荷阀上阀座11通过第五密封圈32密封固定于所述节流阀阀芯6中下端内部,所述节流阀阀芯6外侧环设有第六密封圈33,所述节流阀阀芯6上下滑移套设于所述节流阀推杆5外侧并通过所述第六密封圈33与所述节流阀阀套4下端密封连接。这样,主阀盖1外侧环设第一密封圈28,主阀盖1与阀体3上侧通过该第一密封圈28可拆卸式密封固定,保证主阀盖1与阀体3上侧气密性,节流阀阀套4外侧环设有第二密封圈29,节流阀阀套4与阀体3中下侧之间通过第二密封圈29密封固定,保证节流阀阀套4与阀体3中下侧之间的密封性,节流阀推杆5上端外侧环设第三密封圈30,节流阀推杆5上端与节流阀阀套4上端之间通过第三密封圈30可上下滑移密封连接,节流阀阀盖上侧环设有第四密封圈31,节流阀阀盖上侧与节流阀阀套下端密封固定,在节流阀推杆5上下滑移时,卸荷阀上阀座11套设有第五密封圈32,卸荷阀上阀座11通过第五密封圈32密封套设于节流阀阀芯6中下端内部,保证卸荷阀上阀座11与节流阀阀芯6之间的气密性,节流阀阀芯6外侧环设有第六密封圈33,节流阀阀芯6可上下滑移套设于节流阀推杆5外侧并通过第六密封圈33与节流阀阀套4下端密封连接,保证节流阀阀芯6与节流阀阀套4之间的气密性。

上述仅对本实用新型中的几种具体实施例加以说明,但并不能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中的设计精神所作出的等效变化或修饰或等比例放大或缩小等,均应认为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