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装修用闭水试验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00462发布日期:2019-06-25 22:47阅读:460来源:国知局
室内装修用闭水试验塞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室内装修检测工具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防水测试的室内装修用闭水试验塞。



背景技术:

室内装修作业中,根据相关施工标准,在卫生间、淋浴室等用水的功能区,需做地面防水处理。检验此防水效果的试验称为闭水试验,所述闭水试验是将下水管封闭,对已做防水的区域蓄水并保持一段时间,后通过测量水位高度判断防水工程是否存在漏水缺陷。在闭水试验过程中因下水管始终需要封闭避免泄露,施工中通常采用充气球囊、软木塞、或其他小于下水管内径的物体将下水口封闭。这样虽能防止闭水试验用水在下水口泄露,但插入下水管的封闭物,容易因下水管的负压吸力吸入管道深处,造成阻塞。硬质材料制成的封堵物虽不能被吸入下水管,但其表面不具有弹性,无法将下水口完全封闭,甚至在安装过程中损坏pvc材质的下水管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为解决上述问题,经对技术问题的梳理,发现闭水试验的要求是阻断试验用水经下水口进入下水管道,而下水管道内的空气是否与试验区域流通不影响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因此本申请通过如下技术手段设计了一种通气且阻水的室内装修用闭水试验塞:

室内装修用闭水试验塞为弹性材料制成的塞体,其特征在于塞体包括用于契合下水口内缘的密封面,和用于同下水管道内通气的通气管组成;所述通气管为中空通气管状,其使用状态中,顶部开口高于闭水试验所需蓄水的液面高度,通气管底部固定连接有一个密封面,所述密封面套于通气管外侧,该密封面至少有一个横截面可与下水口内缘过盈配合。

进一步的,为加强密封面与下水口配合的稳定性与水密性,所述通气管外表面间与密封面的内表面间,还可分离的设有一个扩张装置,所述扩张装置用于给密封面施加扩张力。

进一步的,所述扩张装置为水,水在液体压强原理的作用下促使弹性材料制成的密封面扩张。

进一步的,所述扩张装置为硬质材料制成的扩张塞,所述扩张塞轴心设有一个通心管,其内径大于通气管外径,通心孔底部外表面设有用于扩张密封面的扩张塞。

进一步的,所述膨扩张置为硬质材料制成的扩张塞,所述扩张塞通心孔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通气管外壁通过粘合的方式设有与扩张塞内壁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套管。

进一步的,所述通气管底部设有环形凸起,通气管内还可拆卸的设有一个延长管,所述延长管由硬质材料制成,外径与通气管内径紧密配合,且外径大于环形突起的内径。

进一步的,所述环形突起内还嵌有支撑环。

本申请有益效果在于,在闭水试验塞内部设置通气结构,使管道内与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因其他用户使用下水时管道内瞬间产生的负压将闭水试验塞吸入管道,造成管道阻塞。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1剖面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2剖面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3剖面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4剖面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5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5爆炸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5剖面图;

图10为本申请图9的b位局部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阐述本申请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如图1-2所示,所述室内装修用闭水试验塞的塞体,由通气管1及密封面组2成的一体式塞装结构,经弹性材料经注塑或机加工艺制成,所述弹性材料可选用硅胶或橡胶。

如图2所示,其通气管1为一个空心且两端具有开口圆柱管体,用于空气流通,因此通气管结构形状不限于圆柱管体。为让通气管1可顺利插入下水口,所述通气管1外缘最大直径应小于下水口的直径。

如图1-2所示,通气管1底部还设有一个用于契合并封堵下水口的密封面2,所述密封面2为圆台形,所述圆台形是由一个圆锥几何体,用一个平行于圆锥底面的平面去截圆锥,底面与截面之间形成的几何形状。

所述圆台型的密封面2与通气管1同心圆设置,圆台形密封面2的截面端与通气管1插入下水管的端部如图2所示一体式固定连接。如图2所示圆台形密封面2的母线,向通气管1顶部方向延伸,所形成的圆台底面的直径大于下水口的直径。

使用时将设有密封面2一端插入下水口,因圆台形密封面2的截面端直径小于下水口的直径,所以截面端可插入下水口,又因圆台形密封面2的,底面直径大于下水口,因此可在圆台形密封面2的底面与截面之间,形成一个可与下水口形成过盈或紧密配合的横截面,通过该横截面将下水口內缘密封。下水口密封后,即可向闭水试验区蓄水,蓄水高度应大于相应的试验标准,并且不大于通气管1使用状态下顶端与闭水试验区地面间的高度。

因通气管1的顶部高于蓄水的水面,并且通气管的顶部与底部间的气路连通,保证了在闭水实验过程中不会因下水管所连接的其它房间使用下水,产生对本申请所述闭水试验塞的负压吸力。

根据液体压强相关定理及影响因素,液体压强受深度影响,不受液体面积影响,所以在制造本申请所述闭水试验塞的通气管时候,只要保证实用状态下的通气管顶端与实验区地面的高度大于相应的实验深度的标准,即可实现在不同面积的闭水试验区使用本申请所述的产品。

实施例2,如图3所示,所述室内装修用闭水试验塞的密封面2由一条上开口抛物线绕抛物线对称轴旋转形成的碗装,所述抛物线的对称轴与通气管的轴线重合,碗状密封面2的底部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套于通气管1底部,并与通气管1底部一体式固定连接。

碗状密封面2的顶部最大直径的截面外缘与下水管内径紧密配合。

使用时将实施例2所述的闭水试验塞插入下水管,并为闭水试验区注水,当液面达到闭水试验规程或标准规定的蓄水高度时,碗状的密封面2以水3作为扩张装置,在液体压强的作用下向外扩张,使下水管1与密封面2外壁的紧密配合状态变为过盈配合,实现密封。

实施例3,如图4-5所示,室内装修用闭水试验塞,还包括一个可分离的扩张装置4,所述扩张装置套于通气管1上用于向下水口內缘方向扩张密封面2的扩张装置4,所述扩张装置4可选用与本申请所述闭水试验塞材质相同的实心弹性材料或硬质材料制成。

所述扩张装置,如图5所示,包括通心管及扩张塞,所述通心管为一个内径大于通气管的管体,通心管一端的底部外表面设有用于扩张密封面2的扩张塞6,所述扩张塞6如图5所示形状与密封面2所形成的圆台形的剖面形状相同,同为圆台型,其截面端直径与密封面截面端直径相同、底面直至与密封面底面直径相同。

本实施例是以实施例1为基础,解决在特定条件下密封面2无法与下水口或下水管配合时无法达到预期的密封效果,产生的实验用水泄漏的问题。

闭水试验中如下水口与密封件间产生气泡,即可将实施例3所述的扩张装置4自扩张塞6一端套于通气管1上,在通气管1与密封面2内壁的导向下向闭水试验塞底部靠拢,由于扩张塞6的形状与密封面2的形状相同,接近底部的扩张塞6会向外挤压密封面2,使密封面2进一步的与下水口紧密配合。

实施例4: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为了加强扩张装置的使用稳定性,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3扩张塞4与密封面2摩擦锁定的基础上,增加额外的锁定装置,实现提高稳定性的目的。

所述通气管1外壁通过粘合的方式固定设置有外螺纹套管7,扩张装置通心孔5内壁设有与外螺纹套管7螺纹配合的内螺纹。

使用时通过螺纹紧固的方式,将扩张塞6`套于通气管1上,旋转扩张装置,让扩张装置向密封面2靠拢,接近密封面2底部,达到扩张位的扩张装置在螺纹与密封面2和扩张塞6产生的摩擦力的双重作用下,锁定在扩张位置。

实施例5:如图7-8所示,为了让使用者能调节通气管1高度,以适用于更多的实验环境,本实施例在前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增加了可拆卸的延长管8及配合延长管8安装的必要支撑物。

所述延长管8使用硬纸管材,外径可与通气管1内径紧密配合。通气管1底部内壁设有环形突起10,所述环形突10起的内径小于延长管8的外径,用于卡住通气管1避免通气管1向下水管内滑落。因通气管1在部分实施例中以弹性材料制造,在无支撑物的情况下不能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导致延长管意外滑落,所述环形突起8內还内衬有硬质材料制成的支撑环9,所述支撑环9直径小于延长管8的外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