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闸阀的余料泄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71402发布日期:2019-07-27 09:42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闸阀的余料泄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闸阀的余料泄放装置,属于管道阀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闸阀通过开启和关闭,控制管道中介质的流动。在竖直安装的管道中,介质流动时关闭闸阀,管道下游端的液体流入下级管道或反应釜时,由于没有介质或空气的补充,该端内部会形成真空,内部的物料会滞留在管道中无法下行,不能进入到下游的反应釜中。而残留在下游端的物料一是造成浪费,二是可能影响反应釜中化合物的质量。为使余料顺利流入下端管道或反应釜,需要在阀体上设置一个装置,能使剩余的物料泄放,打破下游端的真空状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竖直安装的管道,下游端容易囤积余料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闸阀的余料泄放装置,所述闸阀的阀体内部的管道竖直布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上相对于闸板的下方设有一与阀体连通的通孔,该通孔与阀体外侧,即大气连通的一端设有泄放螺钉,泄放螺钉用于控制通孔与大气的连通状态。

优选地,所述通孔与大气连通一端的水平位置比与阀体连通的一端高。

更优选地,所述通孔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6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有效解决了阀门下游出料端余料泄放的问题;

2)不影响阀门的结构和性能,不增加阀门的重量;

3)结构简单,泄放螺钉加工方便;

4)使用操作方便;

5)既可用于闸阀,也可用于球阀、截止阀等其他类型的阀门,适用性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余料泄放装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闸阀的余料泄放装置,所述闸阀的阀体1内部的管道竖直布置,阀体1上相对于闸板c的下方设有一与阀体1连通的通孔,该通孔与阀体1外侧,即大气连通的一端设有可移动的泄放螺钉3。所述通孔与大气连通一端的水平位置比与阀体1连通的一端高,通孔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α为30~60°。

阀体1通径中心线为竖直方向,闸板c上部为上游端a,下部为下游端b,介质流通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从上至下。在阀体1的下游端b加工一个斜向上的30°~60°直径φ6~φ8的通孔,该孔需避开阀门密封面,然后在通孔端部攻内螺纹,内螺纹的长度约为通孔直径的2~2.5倍。加工一个端部带内六角外螺纹的泄放螺钉3,使之与阀体1上的内螺纹相配合。闸阀打开时,泄放螺钉3顺时针旋转,以保证阀体1整体密封,无外漏。闸阀关闭时,下游端b由于没有介质或空气的补充,会形成真空,下游端b的物料将滞留在阀体1的管道中无法下行,即无法进入下游的反应釜。此时用螺丝刀逆时针转动泄放螺钉3,外界空气进入下游端b,打破了下游端b的真空状态,余料顺利流入下游的反应釜。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闸阀的余料泄放装置,所述闸阀的阀体内部的管道竖直布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上相对于闸板的下方设有一与阀体连通的通孔,该通孔与阀体外侧,即大气连通的一端设有泄放螺钉,泄放螺钉用于控制通孔与大气的连通状态。本发明有效解决了阀门下游出料端余料泄放的问题,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使用操作方便,既可用于闸阀,也可用于球阀、截止阀等其他类型的阀门,适用性广。

技术研发人员:符明海;杨卫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上海电气阀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4.30
技术公布日:2019.07.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