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压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50996发布日期:2020-01-21 19:28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减压阀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调整流出侧二次压的减压阀。



背景技术:

在温水清洗便座装置的供水配管中,设有调整流出侧二次压以使得对下游侧供给的供水压力总是恒定的减压阀。例如,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供水配管中利用的减压阀具备流体流入口侧和流出口侧被壁部划分的壳体,壁部之中设有连通流入口侧和流出口侧的贯通孔,在该贯通孔中,从壳体流入口侧插入杆,在杆流入口侧设有能够堵塞贯通孔的阀体部。在壳体流出口侧配置成流量孔板在与杆正交的方向划分空间,且该流量孔板与杆插入侧端部连接,流量孔板通过调压弹簧对杆侧施力。当壳体流出口侧的空间变成高压时,流量孔板发生变形以反抗调压弹簧的施力,与之相伴杆移动,通过阀体部使得贯通孔的开度减小,从而限制流体流量,使得流出的流体压被减压。

另外,作为用于天然气的减压阀,还存在一种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减压阀。该减压阀在壳体中设有凹部,准备有与壳体分体的阀座部件,同时从一侧对阀座部件的开口部插入杆,杆插入侧端部与流量孔板连接,来构成阀动作单元。结构是在壳体凹部内配置阀动作单元,以在流量孔板与盖部件之间夹着调压弹簧的状态,用螺栓在多个部位对壳体固定该盖部件。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148465号公报(第6页,图1)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227860号公报(第8页,图8)

对于专利文献1的减压阀,壳体壁部在贯通孔的周缘部作为阀体部的阀座发挥功能,因此需要将用于安装杆的开口部和用于安装流量孔板的开口部形成在壳体壁部的两侧,且准备堵塞各个开口部的盖部件,就存在构造变得复杂之类的问题。

对于专利文献2的减压阀,因为准备了与壳体分体的阀座部件,所以相对于壳体凹部按照顺序配置阀动作单元、调压弹簧、盖部件即可,用于安装各种部件的开口部或盖部件一个就够,能够得到简单的构造,但是需要进行通过使在阀座部件外周面设置的阳螺纹部和在壳体凹部内周面设置的阴螺纹部相螺合来将阀动作单元固定到凹部内的作业(阀动作单元的固定作业)以及一边通过盖部件按压调压弹簧一边通过多个螺栓来连接壳体和盖部件的作业(调压弹簧的固定作业),固定作业多,减压阀的组装作业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着眼于该问题点,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装简便的减压阀。

为了解决所述课题,本发明的减压阀的特征在于,具有:

阀座部件,其设置在壳体的凹部内,并设有贯通孔;杆,其插通于所述贯通孔,并具有能够调整与该贯通孔的间隙即能够调整阀开度的阀体部;流量孔板,其与所述杆连接;调压弹簧,其一端与所述流量孔板抵接;以及按压部件,其与所述调压弹簧的另一端抵接,

所述减压阀具备与所述壳体螺合的螺合部件,所述阀座部件和所述按压部件被该螺合部件固定到所述壳体上,通过所述阀体部对所述贯通孔进行闭阀,使得所述阀座部件的一侧和另一侧分别被划分为一次压空间和二次压空间。

根据该特征,通过将螺合部件螺合固定到壳体上,能够将减压阀的各构成部件固定到壳体上,因此能够简便地进行减压阀的组装。

优选所述减压阀的特征在于,通过所述螺合部件,所述阀座部件隔着所述按压部件被按压到所述壳体的所述凹部的内表面上。

由此,仅仅通过螺合部件的拧入作业,阀座部件就被按压部件按压固定到壳体的凹部的内表面上,即在螺合部件被固定到壳体上的状态下,阀座部件被按压部件按压到壳体的凹部的内表面上,因此能够简便地进行减压阀的组装。另外,因为不使用用于固定阀座部件和按压部件的部件就能够将其固定到壳体上,因此能够使整体小型化。

优选,在所述阀座部件和所述壳体之间,设有划分所述一次压空间和所述二次压空间的密封部件。

据此,能够防止一次压空间和二次压空间之间的流体泄漏。

优选,所述流量孔板的周缘部被以密封状态夹持在所述阀座部件与所述按压部件之间。

据此,能够利用阀座部件和按压部件在密封状态下固定流量孔板,因此可以不将流量孔板通过使用垫片以及螺栓的固定或基于焊接的固定等固定在阀座部件上,能够简便地设置流量孔板。

优选,在所述阀座部件上,设有连通所述二次压空间和设置于所述壳体的流出口的连通孔。

据此,能够简要地构成连通二次压空间和流出口的流路。

优选,所述螺合部件的内周的阴螺纹部与所述壳体的外周的阳螺纹部相螺合。

据此,能够使壳体变得紧凑。

优选,所述阀座部件中,形成有与设置于所述壳体的所述凹部的卡合部相卡合的被卡合部。

据此,通过卡合部和被卡合部的卡合,能够进行阀座部件相对于壳体的凹部在周向的定位。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减压阀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实施例1的减压阀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图1的a-a截面图。

图4的(a)是沿着流入管部轴向的纵截面图,(b)是沿着流出管部轴向的纵截面图。

图5是表示壳体的仰视图。

图6的(a)从上方观察内板的立体图,(b)是从下方观察内板的立体图。

图7是阀动作单元的立体图。

图8是图7的b-b截面图。

图9的(a)是表示在壳体上固定内板的状态的纵截面图,(b)是表示从(a)的状态将阀动作单元配置到壳体内的状态的纵截面图,(c)是表示将调压弹簧、按压部件以及螺合部件固定到壳体状态的纵截面图。

图10是图9(b)的c-c截面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减压阀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减压阀;2壳体;3阀动作单元;4调压弹簧;5按压部件;6螺合部件;6e阴螺纹部;8内板;9密封部件;21流入端口(流入口);22流出端口(流出口);23凹部;23b上表面(内表面);24,25突条部(卡合部);26阳螺纹部;31本体(阀座部件);31a伸长部(被卡合部);31b连通流路(连通孔);32杆;33流量孔板;33b密封部;35凹部;37贯通孔;39突条部(被卡合部);50按压部件;100减压阀;322阀体部;r1一次压空间;r2二次压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基于实施例,在下面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所涉及的减压阀的方式。

【实施例1】

参照图1到图10来说明实施例1所涉及的减压阀。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减压阀1。该减压阀1设置于温水清洗便座装置中的供水配管。在本实施例1中,供水配管中从上游侧开始配置滤网、单向阀、止水阀7、减压阀1、热交换器、流量调整阀以及喷嘴等,减压阀1用于调压以使得从供水配管供给的水的变动水压恒定。减压阀1具备从上游侧供给水的流入端口21和使调压后的水向下游侧流出的流出端口22,在上部安装有止水阀7。

如图2以及图3所示,减压阀1主要由壳体2、阀动作单元3、调压弹簧4、按压部件5以及螺合部件6构成。

首先,针对壳体2的构成进行说明。壳体2具有:流入管部2a,其在内部具有流入端口21;流出管部2b,其在内部具有流出端口22;以及基部2c,其形成有凹部23,在凹部23中形成能够插入阀动作单元3的向下方开放的大致圆柱空间。

图4的(a)是沿着流入管部2a的轴向的纵截面图,在壳体2中,形成从流入端口21沿着水平方向延伸的流路2a,在流路2a的端部形成向上方侧开口的凹陷2b。在凹陷2b的下方形成沿着垂直方向延伸的流路2c,流路2c的下端与凹部23连通。

此外,止水阀7是具有能够沿着上下方向动作的阀部7a的电磁阀,通过螺栓n1在壳体2的凹陷2b的上部以密封状态连接,阀部7a在凹陷2b内沿着上下动作,由此使得能够切换流路2a和流路2c的开放状态以及堵塞状态(参照图2以及图3)。

另外,图4的(b)是沿着流出管部2b的轴向的纵截面图,在壳体2中,形成从水平延伸的流出端口22的端部朝向垂直方向延伸的流路2d,流路2d的下端与凹部23连通。即,流入端口21和流出端口22通过流路2a、2c、2d、凹陷2b以及凹部23连通。另外,在凹部23的上表面23b(凹部23的底面),以包围流路2d的开口部周围的方式形成有环状槽部23c。另外,在壳体2的基部2c的下端侧外周面形成有阳螺纹部26。

另外,如图5所示,凹部23的内周面23a中比中心轴靠一侧(纸面左侧),从凹部23的内周面23a向内侧并向右方向突出的纵长的突条部24、24(卡合部)平行并列地配置,凹部23的内周面23a中比中心轴靠另一侧(纸面右侧),从凹部23的内周面23a向内侧并向前后方向突出的纵长的突条部25、25(卡合部)对置配置。

参照图3,在凹部23的上表面23b固定安装内板8。具体地,如图6所示,内板8是具有基部81和从基部81向后方突出的突片部82的形成俯视t字状的板部件,在突片部82设有在板厚方向贯通的孔8a。在内板8的上表面的孔8a的周围,形成与槽部23c(图4的(b))嵌合的环状突部8b,在内板8的下表面的孔8a的附近(基部81的一侧),形成向下方开口的环状凹部8c,孔8a和环状凹部8c通过有底的连结槽8d连通。另外,在内板8的下表面,以包围孔8a、环状凹部8c、连结槽8d的周围的方式形成密封槽8e,在密封槽8e嵌合配置环状密封部件9(参照图2以及图3)。

该内板8在使形成于凹部23的上表面23b的槽部23c与环状突部8b相嵌合的状态下通过焊接固定安装在壳体2上,该状态下内板8的孔8a和壳体2的流路2d连通(参照图3)。即,内板8构成壳体2的一部分。

此外,内板8使环状突部8b与槽部23c嵌合,使基部81的左侧面81a与突条部24、24的端面24a抵接,将突片部82配置在突条部25、25之间,由此能够准确地相对于凹部23配置内板8,在该状态下能够进行焊接,因此壳体2和内板8的组装和焊接作业简便(参照图5的双点划线部分)。

下面,说明阀动作单元3。如图7以及图8所示,阀动作单元3主要由本体31(阀座部件)、杆32以及流量孔板33构成。在本体31上,在上方形成凹部34,在下方形成凹部35,由此形成使上部的凹部34与外部连通的连通流路31a(连通孔)和使下部的凹部35与外部连通的连通流路31b(连通孔)。在本体31的、对凹部34、35进行划分的沿着左右延伸的划分壁部36中,形成上下贯通的贯通孔37,通过贯通孔37连通凹部34和凹部35。

在本体31的外周面形成向内径方向凹入的凹槽部31c,在凹槽部31c内,嵌合配置o环38。另外,在本体31的上部形成连通流路31a、31b和贯通孔37的周边部分比其他部位向上方伸长的伸长部31a(被卡合部)。换而言之,本体31的上部形成留下伸长部31a而切口的形状,从该切口部分朝向上方伸长设置2条突条部39、39(被卡合部)。另外,在本体31的下表面,以包围凹部35的周围的方式形成向下方开放的环状的凹槽部31d。

杆32呈圆柱状并沿着上下方向延伸,从凹部34侧向贯通孔37插通,下端部配置在凹部35内,上端部配置在凹部34内。该杆32中,设有具有朝向下方前端变细的锥形面321的阀体部322,阀体部322的上部与贯通孔37相比直径较大。该阀体部322通过杆32的下降来使得锥形面321与构成贯通孔37的划分壁部36相接触,来对贯通孔37进行开闭。即,划分壁部36作为阀体部322的阀座发挥功能,锥形面321调整与划分壁部36的间隙,即调整阀开度。另外,在杆32中的比阀体部322靠上方,外嵌密封环323。该密封环323与设置于凹部34的下部的段部34a卡合。另外,在杆32的下端部,沿着周向凹设环状槽部324,并且在离开槽部324上侧的位置形成环状突部325。

流量孔板33是通过橡胶部件构成的圆板状部件,安装在杆32的下端部。详细而言,在设于流量孔板33的中央部的贯通孔33a插通杆32的下端部,在流量孔板33与杆32的突部325之间配置环状保持件10,在杆32的槽部324嵌合环状的保持件11。即,流量孔板33被固定于杆32的保持件10、11从上下夹持固定。此外,在流量孔板33的周缘部形成进行弹性变形的密封部33b,配置在本体31的凹槽部31d。

返回图3,调压弹簧4是按压弹簧,隔着保持件11(参照图8)配设在流量孔板33与按压部件5之间,对流量孔板33赋予向上方侧的施力。按压部件5具备形成截面向上u字状的有底筒状部5a和从有底筒状部5a的开口侧端部向外径侧伸出的凸缘部5b,在有底筒状部5a内收纳调压弹簧4。在凸缘部5b,形成朝向上方突出一些的环状凸部5c。螺合部件6形成截面向上u字状的有底筒状,在该螺合部件6的底部6b的中央部,形成上下贯通的贯通孔6d,在螺合部件6的周壁部6c,形成能够与壳体2的阳螺纹部26螺合的阴螺纹部6e。

在减压阀1被组装的状态下,本体31与壳体2的凹部23之间的空间形成一次压空间r1,本体31的凹部35与流量孔板33之间的空间形成二次压空间r2。在一次压空间r1的上游侧,流入端口21、流路2a、2c、凹陷2b连通,在一次压空间r1的下游侧,连通流路31a和凹部34连通。另外,在二次压空间r2的上游侧,通过本体31的贯通孔37与凹部34连通,在二次压空间r2的下游侧,连通流路31b、孔8a、流路2d以及流出端口22连通。

当二次压空间r2为高压时,流量孔板33发生变形来反抗调压弹簧4的施力,与之相伴杆32向下方移动,阀体部322的锥形面321和划分壁部36的间隙减少,从而水的流量受到限制,从流出端口22流出的水压被减压。另外,减压后的水的一部分从内板8的孔8a通过连结槽8d流入环状凹部8c,阀体部322被用作使杆32在沿着扩大贯通孔37的开度的方向活动的背压,因此阀动作单元3的动作稳定。

下面,针对减压阀1的组装顺序进行说明。如图9的(a)所示,首先,在壳体2焊接固定内板8。之后,使内板8的密封槽8e与密封部件9嵌合。在壳体2固定安装内板8的状态下,壳体2的流路2d和内板8的孔8a连通。

下面,如图9的(b)所示,将本体31、杆32、流量孔板33一体组装后的阀动作单元3插入壳体2的凹部23内。在阀动作单元3插入壳体2的凹部23内之际,内板8的孔8a和本体31的连通流路31b连通,内板8的环状凹部8c和本体31的凹部34连通,杆32的上端部的一部分配置在环状凹部8c内。另外,本体31的凹部34因为被内板8堵塞,因此会防止与杆32外嵌的密封环323从凹部34内脱离。另外,在本体31的外周面(凹槽部31c)配置的o环38与凹部23的内周面23a压接。

另外,此时,如图10所示,在凹部23的内周面23a设置的突条部24、24配置在本体31的突条部39、39之间,且本体31的伸长部31a配置在突条部25、25之间,因此阀动作单元3在周向被定位。另外,当将阀动作单元3插入壳体2的凹部23时,本体31的突条部39、39在凹部23的突条部24、24上滑动,本体31的伸长部31a沿着突条部25、25滑动,由此能够使阀动作单元3一边沿着周向定位一边将阀动作单元3插入壳体2的凹部23,该作业变得简便。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例示了阀动作单元3整体配置在凹部23内的方式,但是将阀动作单元3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凹部23内即可,可以使其一部分从凹部23向外部突出。

下面,如图9的(c)所示,在流量孔板33与按压部件5之间配置调压弹簧4的状态下,将按压部件5的凸缘部5b按压到本体31上,同时在按压部件5的有底筒状部5a通过螺合部件6的贯通孔6d的状态下使该螺合部件6与壳体2螺合连接。由此,通过螺合部件6的底部6b,按压部件5的凸缘部5b被按压到本体31侧,由此本体31被按压部件5的凸缘部5b和内板8夹持,进行本体31相对于壳体2沿着上下方向的定位。另外,此时,设置于流量孔板33的周缘部的密封部33b被本体31(凹槽部31d)和按压部件5(环状凸部5c)夹压,本体31和按压部件5在密封状态下连接。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本体31、杆32以及流量孔板33作为阀动作单元3被单元化的状态下配置在壳体2的凹部23,在与流量孔板33之间配置调压弹簧4的状态下按压部件5被固定在壳体2上,在按压部件5被固定在壳体2上的状态下,本体31被按压部件5按压到壳体2的凹部23的上表面23b(内板8),在本体31与流量孔板33之间形成二次压空间r2。

据此,在按压部件5与流量孔板33之间配置调压弹簧4的状态下进行将按压部件5固定在壳体2上的作业即可,阀动作单元3相对于壳体2的定位作业也会同时完成,因此不用分别分开进行阀动作单元3的固定作业和调压弹簧4的固定作业,并且能够将本体31、杆32、流量孔板33一体组装后的阀动作单元3配置在壳体2的凹部23,能够简便地进行减压阀1的组装。

另外,在本体31与壳体2之间设置对一次压空间r1和二次压空间r2进行划分的密封部件9。详细而言,在组装减压阀1的状态下,在本体31与构成壳体2的内板8之间夹压环状的密封部件9,密封部件9划分与二次压空间r2连通的孔8a以及流路2d和一次压空间r1。据此,能够防止一次压空间r1与二次压空间r2之间的漏水,在本体31与内板8之间夹压密封部件9,因此密封性高,且密封部件9的设置也简便。

另外,流量孔板33的周缘部的密封部33b被以密封状态夹持在本体31的凹槽部31d与按压部件5的环状凸部5c之间。即,能够利用本体31和按压部件5来固定流量孔板33,因此不将流量孔板33通过利用螺栓的固定或基于焊接的固定等固定在本体31,能够简便地设置流量孔板33。另外,按压力集中于环状凸部5c,因此能够通过按压部件5和壳体2牢固地夹持本体31,同时流量孔板33的密封部33b被以强力夹压在环状凸部5c与本体31之间,按压部件5和本体31之间的密封性提高了。

另外,在本体31上,设有连通一次压空间r1和凹部34的连通流路31a(连通孔)。据此,即便不形成复杂流路,也能够以简要构成连通一次压空间r1和与贯通孔37连通的杆周围的空间即凹部34的流路。

另外,在本体31上,设有连通二次压空间r2和设于壳体2的流出端口22的连通流路31b(连通孔)。据此,在杆32、壳体2等中即便不形成复杂流路也能够简要构成二次压空间r2和流出端口22的流路。另外,连通一次压空间r1和二次压空间r2的连通流路31a也设于本体31,因此在连通流路31a、31b中产生了问题的情况下,更换本体31即可,维护容易。

另外,具备与壳体2螺合的螺合部件6,按压部件5被螺合部件6按压到本体31一侧。据此,按压部件5相对于壳体2的固定通过螺合部件6的一次拧入作业就可以完成,因此与通过多个螺栓对壳体2固定按压部件5相比,减压阀1的组装作业简便。并且,能够防止螺合部件6螺合时产生的旋转方向的力施加给调压弹簧4或阀动作单元3,能够对壳体2准确地安装调压弹簧4或阀动作单元3。

并且,螺合部件6相对于壳体2的外周面从外侧螺合。具体地,在壳体2的外周面形成阳螺纹部26,在螺合部件6的内周面形成阴螺纹部6e,使得螺合部件6从壳体2的外侧螺合。据此,不在壳体2的凹部23的内表面形成用于连接螺合部件6的螺栓部,能够大范围地使用凹部23,因此能够紧凑地形成壳体2。

另外,在本体31,形成对设于壳体2的凹部23的突条部24、25卡合的突条部39以及伸长部31a。具体地,突条部24、24配置在突条部39、39之间,且本体31的伸长部31a配置在突条部25、25之间,进行阀动作单元3在周向的定位,因此能够使阀动作单元3可靠地动作。

【实施例2】

下面,参照图11说明实施例2所涉及的减压阀。此外,省略对于和所述实施例相同构成而重复的构成的说明。

如图11所示,实施例2的减压阀100的按压部件50形成有凸缘部50b的开口侧周缘缺口的截面l字状的环状凹部50c。另外,在本体310,形成能够插入环状凹部50c的环状凸部311。在组装减压阀100的状态下,通过环状凹部50c和环状凸部311夹压流量孔板33的周缘部的密封部33b。据此,按压力集中于环状凸部311,因此能够通过按压部件50和壳体2牢固地夹持本体310,同时流量孔板33的密封部33b被以强力夹持在本体310的环状凸部311与按压部件50的环状凹部50c之间,按压部件50和本体31之间的密封性提高了。

以上,借助附图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是具体的构成不限于这些实施例,不脱离本发明主旨范围的变更或追加也都包含在本发明之中。

例如,在所述实施例中,例示了按压部件5和螺合部件6分体构成的方式,但是不限于此,按压部件5和螺合部件6也可以一体地形成。另外,在所述实施例中,例示了当将螺合部件6螺合固定到壳体2上时,阀动作单元3被按压到凹部23的内表面的方式,但是也可以是,阀动作单元3固定在螺合部件6,当将螺合部件6螺合固定到壳体2时阀动作单元3配置在凹部23内。

另外,在所述实施例中,例示了流量孔板33的周缘部的密封部33b被以密封状态夹持在本体31与按压部件5之间的方式,但是也可以是流量孔板33的周缘部被焊接螺栓等固定安装在本体31上。该情况下,即便流量孔板33的周缘部不被夹持在本体31与按压部件5之间,也能够形成二次压空间。

此外,在所述实施例中,例示了在按压部件或者阀座部件的一方设置环状凸部,在按压部件或者阀座部件的另一方设置环状凹部,在环状凸部和环状凹部之间夹持流量孔板的周缘部的方式,但是流量孔板的周缘部被以密封状态夹持按压部件与阀座部件之间即可,也可以是按压部件和阀座部件平坦地形成。另外,在流量孔板周缘部被以密封状态固定安装在阀座部件上的情况下,也可以在按压部件或者阀座部件上沿着周向设置多个凸部。

另外,在所述实施例中,例示了将连通二次压空间和流出端口22的连通流路31b设置到阀动作单元3的本体31上的方式,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是沿着杆32的轴向形成贯通孔,通过该孔来使得二次压空间和流出端口22连通。

另外,所述实施例例示了使螺合部件6从外侧螺合于壳体2的方式,但是本实施例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在壳体2的内周面设置阴螺纹部,在螺合部件6的外周面设置阳螺纹部,在壳体2的内侧螺合连接螺合部件6。另外,也可以是通过螺栓等紧固部件对壳体2固定按压部件5。

另外,在所述实施例中,例示了本体31的突条部39以及伸长部31a相对于壳体2的突条部24、25卡合的方式,但是不限于此,本体31和壳体2的凹部23凹凸嵌合即可。例如,可以在壳体2的凹部23的内周面23a设置凹槽,在本体31的外周面设置能够与所述凹槽嵌合的突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