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数据采集的电流互感器安装矫正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79306发布日期:2019-12-21 03:09阅读:42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数据采集的电流互感器安装矫正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机械固定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数据采集的电流互感器安装矫正机构。



背景技术:

大功率锻造设备的能耗数据采集中的电流互感器,由闭合的铁心和绕组组成;电流互感器依据电磁感应原理将一次侧大电流转换成二次侧小电流;电流互感器的一次侧绕组匝数很少,串接在需要测量电流的线路中即可。此结构长时间正常运行中的电流互感器,由于铁心的振动和穿心螺钉松动,会发出较大的噪声,出现冒烟、流胶等现象,甚至造成开路回路,铁心过度饱和磁化,发热严重乃至烧毁线圈和装设点线路,存在电路安全隐患。

在《大功率锻造设备能耗采集及分析系统研究》一文中,提出了一种大功率锻造设备的能耗数据采集方案,具体如下:电流互感器串接在控制设备的三相电路中,通过绝缘双绞线连接三相电表,实现真实数据的二次值转换;三相电表通信接口通过rs485转以太网串口与工业以太网交换机相连,将串口数据转换成网络数据;组态软件采用tcp/ip协议与数据采集模块建立通信,并通过数据源接口向数据库转存数据;能耗采集及分析系统对数据进行存储和分析。但是此方案也存在不足之处,安装的电流互感器与装设点线路没有固定,任意时刻呈现任意的安装角度,影响采集数据的准确性和设备控制线路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数据采集的电流互感器安装矫正机构,以解决在电流互感器长时间正常工作过程中,由于铁心的振动和穿心螺钉松动,致使开路回路,电流互感器结构及装设点线路易遭破坏,影响采集影响数据的准确性和线路安全性的问题。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在于:套扣结构拆卸方便,重复利用性强;两支架可根据需要自由调节尺寸,适合不同尺寸的电流互感器,通用性强;其材料为绝缘材料,安全性高,固定电流互感器,防止其松动,保证线路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用于数据采集的电流互感器安装矫正机构的安装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用于数据采集的电流互感器安装矫正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用于数据采集的电流互感器安装矫正机构的立柱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用于数据采集的电流互感器安装矫正机构的垂直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用于数据采集的电流互感器安装矫正机构的单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用于数据采集的电流互感器安装矫正机构的三角固定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结合图1、图2、图3、图4和图5,一种用于数据采集的电流互感器安装矫正机构,包括立柱1、垂直支架2和单支架3,垂直支架2和单支架3分别固定在立柱1上,立柱1套在装设点线路7上,垂直支架2和单支架3均用于固定电流互感器8,通过垂直支架2和单支架3可以有防止电流互感器的振动,确保集数据准确以及线路安全。

立柱1为圆筒形,其圆周外壁上自上向下开有一个第一开口6,用于套在装设点线路7,立柱1的圆周外壁上沿其周向开有第一凹槽4和第二凹槽5,第一凹槽4位于第二凹槽5上方,第一凹槽4用于装配垂直支架2,防止垂直支架2上下窜动,第二凹槽5用于装配单支架3,防止单支架3上下窜动。

所述垂直支架2包括第一开口卡套2-1和两个支架固件,两个支架固件一端分别与开口卡套2-1固连,且两个支架固件的中心轴线相互垂直,第一开口卡套2-1用于配合第一凹槽4,通过开口实现装配。所述支架固件包括第一套筒2-2、第一调节杆2-3、第二套筒2-4和第一方形开口固定套2-5,第一套筒2-2一端与第一开口卡套2-1固连,另一端固连调节杆2-2的一端,调节杆2-2的另一端通过螺纹与第二套筒2-4一端连接,第二套筒2-4另一端固连第一方形开口固定套2-5,第一方形开口固定套2-5套在电流互感器8上,防止电流互感器8松动,调节杆2-2和第二套筒2-4通过螺纹可以调节长度,能够适合不同尺寸的电流互感器8。

所述单支架3包括第二开口卡套3-1、第三套筒3-2、第二调节杆3-3、第四套筒3-4、伸长件3-5和第二方形开口固定套3-6,第三套筒3-2一端固定在第二开口卡套3-1上,第二开口卡套3-1用于配合第二凹槽5,通过开口实现装配。第三套筒3-2另一端固连第二调节杆3-3一端,第二调节杆3-3另一端通过螺纹与第四套筒3-4一端连接,第四套筒3-4另一端固定在伸长件3-5底部,伸长件3-5的顶部固连第二方形开口固定套3-6,第二方形开口固定套3-6顶面与第一方形开口固定套2-4的顶面共水平面,第二方形开口固定套3-6套在电流互感器8上,防止电流互感器8松动,第二调节杆3-3和第四套筒3-4通过螺纹可以调节长度,能够适合不同尺寸的电流互感器8。

第二调节杆3-3的中心轴线与一个支架固件的中心轴线垂直,必与另一个支架固件的中心轴线平行。

针对电流互感器的固定矫正,方形开口固定套相比于普通的螺栓结构更可靠有效,能够避免由于电流互感器长时间使用铁心振动致使结构松动引起的线路安全问题。

结合图6,本发明利用垂直支架2与单支架3构成的三角结构来固定电流互感器8,并可通过旋转调节杆调整支架的长度,来满足不同尺寸电流互感器8的固定目的。

当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均确定时,三角形的面积、形状完全被确定,这个性质叫做三角形的稳定性。并证明三角稳定性如下:

任取三角形两条边,则两条边的非公共端点被第三条边连接。

∵第三条边不可伸缩或弯折。

∴两端点距离固定。

∴这两条边的夹角固定。

又∵这两条边是任取的。

∴三角形三个角都固定,进而将三角形固定。

∴三角形有稳定性。

以某一型号的电流互感器为例:

一种用于数据采集的电流互感器安装矫正机构,其组件要求如下:

1.立柱1要求:

(1)立柱1为绝缘材料,例如:纯abs工程塑料;

(2)立柱1具有一定的刚强度,一则需套扣装设点线路7,二则需连接垂直支架2和单支架3,保证整个矫正机构刚强度。

2.垂直支架2要求:

(1)垂直支架2为绝缘材料,例如:纯abs工程塑料;

(2)垂直支架2具有一定的刚强度,一则需连接立柱1,二则需连接电流互感器8;

(3)垂直支架2的螺杆,需耐高温、耐磨损以及高强度,可承受较大扭矩。

3.单支架要求:

(1)单支架3为绝缘材料,例如:纯abs工程塑料;

(2)单支架3具有一定的刚强度,一则需连接立柱1,二则需连接电流互感器8;

(3)单支架3的螺杆,需耐高温、耐磨损以及高强度,可承受较大扭矩;

(4)在安装机构过程中,必须先安装垂直支架2和电流互感器8,最后安装单支架3,调整调节杆长度,固定电流互感器。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数据采集的电流互感器安装矫正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立柱(1)为圆筒形,其外壁上自上向下开有一个第一开口(6),用于套在装设点线路(7)上,立柱(1)的圆周外壁上沿其周向开有第一凹槽(4)和第二凹槽(5),第一凹槽(4)位于第二凹槽(5)上方;

垂直支架(2),卡套在第一凹槽(4)上,用于固定电流互感器;

单支架(3),卡套在第二凹槽(5)上,用于固定电流互感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数据采集的电流互感器安装矫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支架(2)包括,

第一开口卡套(2-1),用于配合第一凹槽(4),通过开口实现装配;

和两个支架固件,两个支架固件一端分别与开口卡套(2-1)固连,且两个支架固件的中心轴线相互垂直,两个支架固件另一端固定电流互感器(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数据采集的电流互感器安装矫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固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套筒(2-2)、第一调节杆(2-3)、第二套筒(2-4)、第一方形开口固定套(2-5),其中第一套筒(2-2)再与开口卡套(2-1)固连,第一调节杆(2-3)和第二套筒(2-4)通过螺纹连接,第一方形开口固定套(2-5)套在电流互感器(8)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数据采集的电流互感器安装矫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支架(3)包括第二开口卡套(3-1)、第三套筒(3-2)、第二调节杆(3-3)、第四套筒(3-4)、伸长件(3-5)和第二方形开口固定套(3-6),第三套筒(3-2)一端与第二开口卡套(3-1)固定,第二开口卡套(3-1)用于配合第二凹槽(5),通过开口实现装配;第三套筒(3-2)另一端固连第二调节杆(3-3)一端,第二调节杆(3-3)另一端通过螺纹与第四套筒(3-4)一端连接,第四套筒(3-4)另一端固定在伸长件(3-5)底部,伸长件(3-5)的顶部固连第二方形开口固定套(3-6),第二方形开口固定套(3-6)套在电流互感器(8)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数据采集的电流互感器安装矫正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二调节杆(3-3)的中心轴线与任意一个支架固件的中心轴线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数据采集的电流互感器安装矫正机构,其特征在于:单支架(3)的顶面最高点与支架固件的顶面最高点共面。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数据采集的电流互感器安装矫正机构,包括立柱、垂直支架和单支架,立柱的外壁自上向下有一个套扣在装设点线路的开口,其外壁上沿周向开有两个凹槽,分别连接垂直支架和单支架;垂直支架采用两个支架固件,一端通过开口卡套与立柱的凹槽连接,另一端通过方形开口固定套与电流互感器相连,其内设螺纹结构,可根据电流互感器尺寸大小调节螺杆长度。单支架的功能与垂直支架类似。本发明利用立柱、垂直支架与单支架构成的三角结构来固定电流互感器,并可通过调节杆调整两支架的长度,适用于不同尺寸的电流互感器,实现电流互感器的固定,有效防止电流互感器的振动,确保采集数据准确以及线路安全。

技术研发人员:徐协;何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理工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9.08.30
技术公布日:2019.12.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