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控制阀及其电磁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41052发布日期:2020-01-07 12:57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电磁控制阀及其电磁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控阀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电磁控制阀及其电磁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电磁控制阀得电导通或者关闭状态需要保持时必须是继续正常供电或低功耗供电如中国专利所公告的公告号为cn105268077b的电磁阀,其动铁芯和静铁芯两者吸合状态下在断电后无法实现保持吸合状态,导致电磁阀两通道之间无法保持关闭;又如中国专利所公开的公开号为cn107355583a,其动铁芯和静铁芯两者吸合状态下在断电后无法实现保持吸合状态,导致电磁阀两开口之间无法保持连通;基于现有技术中连通和关闭均需要在继续正常供电亦或低功耗供电的情况下才能实现动铁芯和静铁芯两者吸合,而且正常供电亦或低功耗供电均是对电能的一种损耗,尤其在一些大功率的电磁阀上,对于电能源的消耗相当之大;还有一些不允许产生误动作的场合,例如应用在产品昂贵、运动机构涉及人身财产安全等场合时,电磁阀如果由于意外断电产生误动作,将会导致产品损坏或者一些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设计的一种在电磁阀使用时节省电能源消耗;在电磁阀使用时避免误动作的电磁控制阀及其电磁控制装置。

本发明所设计的电磁控制装置,包括壳体、以及置于壳体的安装通道内的导磁体、工字型绝缘柱体、动铁芯、静铁芯和环形永磁铁;工字型绝缘柱体定位在导磁体的内腔中,其纵向部的内孔中定位静铁芯,其纵向部外周侧缠绕有线圈,线圈与导磁体的内腔侧壁存有间距,静铁芯的顶端和工字型绝缘柱体的顶端与导磁体的内腔顶部侧壁接触后固定;工字型绝缘柱体的底端贴合有环形永磁铁,静铁芯的底端和动铁芯的顶端均插入在环形永磁铁的内孔中。

其结构中壳体的侧部安装插接头,插接头通过线路板与线圈相连,插接头通过线路板对线圈输入正向电流后,动铁芯和静铁芯相互吸合;此时立刻对线圈进行断电,线圈的磁场消失,在永磁铁的磁力作用下使得动铁芯和静铁芯保持吸合状态;在吸合状态下,插接头通过线路板对线圈输入反向电流后,通电线圈产生磁场与永磁磁场相反,磁场消减,动铁芯和静铁芯之间磁力减小,然后在动铁芯上的弹簧作用下促使动铁芯和静铁芯分开,并两者之间存在间距。

作为优选,静铁芯与导磁体进行固定的结构为:静铁芯的顶部具有定位柱,导磁体的顶部具有定位孔,定位柱插入定位孔内后过盈配合固定。经该结构的连接固定,使得静铁芯的导磁性能更佳,而且结构更加稳定可靠。

作为优选,还包括定位套,定位套的一端贴合在环形永磁铁的一侧面,且动铁芯插入在定位套的内通道中。

作为优选,工字型绝缘柱体的底端延伸有密封套,密封套的外侧与壳体的安装通道内壁贴合,且环形永磁铁的外周侧与定位套的外周侧均与密封套的内孔侧壁贴合;定位套的外侧端口具有定位环,密封套的外侧端口内侧具有定位环槽,定位环插入定位环槽内,密封套的底端面与阀体上内腔上端口处的密封圈抵触。其使得结构更加紧凑,设计更加合理;其中延伸套与工字型绝缘柱体两者相互结合构成一体式结构。

一种电磁控制阀,包括阀体、以及安装在阀体上的电磁控制装置,阀体上具有流体进入通道和流体流出通道,阀体的内腔中具有动铁芯,电磁控制装置通电后驱动动铁芯动作使流体流出通道与流体进入通道之间处于连通或断开状态,在流体流出通道与流体进入通道之间处于连通或断开状态下电磁控制装置断电后动铁芯停止动作,而流体流出通道与流体进入通道之间仍然保持连通或断开状态。

基于上述,电磁控制装置通电后驱动动铁芯动作使流体流出通道与流体进入通道之间处于连通状态,在流体流出通道与流体进入通道之间处于连通状态下电磁控制装置断电后动铁芯停止动作,而流体流出通道与流体进入通道之间仍然保持连通状态。在电磁控制装置断电情况下流体流出通道与流体进入通道之间保持连通时,再对电磁控制装置再行接电后驱动动铁芯动作使流体流出通道与流体进入通道之间处于断开状态;

或者,电磁控制装置通电后驱动动铁芯动作使流体流出通道与流体进入通道之间处于断开状态,在流体流出通道与流体进入通道之间处于连通状态下电磁控制装置断电后动铁芯停止动作,而流体流出通道与流体进入通道之间仍然保持断开状态;在电磁控制装置断电情况下流体流出通道与流体进入通道之间保持断开时,再对电磁控制装置再行接电后驱动动铁芯动作使流体流出通道与流体进入通道之间处于连通状态。

作为优选,动铁芯安装在阀体内的具体结构,阀体的内腔底部具有与流体进入通道连通的管体,管体上套有弹簧一;动铁芯的底端封堵在管体的端口处,弹簧一的两端分别与动铁芯底端和阀体的内腔底面抵触;动铁芯上具有凸环的位置处套有弹簧三,弹簧三的两端分别定位套的底端和动铁芯周侧的凸环侧面抵触。其结构与上述电磁控制装置配合,使得对线圈输入正向电流后,动铁芯和静铁芯之间产生相互磁力,促使动铁芯向上位移,直至吸合,同时动铁芯也向上位移,促使动铁芯的底端脱离管体的端口,进而流体流出通道与流体进入通道相互连通;此时立刻对线圈进行断电,线圈的磁场消失,在永磁铁的磁力作用下使得动铁芯和静铁芯保持吸合状态,流体流出通道与流体进入通道之间保持连通状态;在流体流出通道与流体进入通道状态下,插接头通过线路板对线圈输入反向电流后,通电线圈产生磁场与永磁磁场相反,磁场消减,动铁芯和静铁芯之间磁力减小,然后在动铁芯上的弹簧三的作用下促使动铁芯和静铁芯分开,并两者之间存在间距,此时动铁芯下移,动铁芯也下移,直至动铁芯的底端封堵管体端口,实现流体流出通道与流体进入通道之间断开,在弹簧三的作用下流体流出通道与流体进入通道之间保持断开状态。

作为优选,动铁芯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铁芯棒和推杆,推杆的底端封堵在管体的端口处,弹簧一的两端分别与推杆的底端面和阀体的内腔底面抵触,推杆的底端位置处设置流体流出通道和流体进入通道,推杆的顶端与铁芯棒的底端固定相连,弹簧三的两端分别定位套的底端和推杆周侧的凸环侧面抵触。推杆的顶端与铁芯棒之间的还可采用插套式过盈配合固定。

作为优选,推杆包括活动杆和密封件,活动杆的顶端插入铁芯棒底端的插槽内,铁芯棒的底端连接固定有固定套,固定套的内孔底端侧壁具有限位环体,限位环体与铁芯棒的底端抵触,且活动杆顶部的周侧台阶限位在限位环体和插槽的槽底之间,活动杆的顶端具有定位槽,定位槽内具有弹簧二,弹簧二的两端分别与定位槽的槽底和插槽的槽底抵触,密封件抵触在管体的端口处,且活动杆的底端抵触在密封件上,阀体内密封件的位置处设置流体流出通道和流体进入通道。其结构中弹簧二采用硬质弹簧,使得铁芯棒顶端与活动杆底端之间的长度尺寸精度更高,并且便于组装,以及加工成型。其中还可实现铁芯棒与推杆两者结合为一体是结构。

作为优选,阀体上设有流体排出通道;阀体的内腔侧壁上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台阶一和台阶二,阀体的内腔中插入镶套;镶套的底端抵触在台阶二上,其中部的外台阶面限位在台阶一上;镶套的顶端插入定位环槽内后与定位套的底端面抵触,且固定套、动铁芯的底端、活动杆的顶端、弹簧二和弹簧三均设置在镶套顶部的环槽内,且固定套被镶套顶部通过环槽形成的中部内台阶面进行限位,镶套的底部周侧具有与流体排出通道对应的排出孔;镶套的底端具有凹陷,并且设有与镶套的内孔连通的穿孔;推杆的底端插入镶套的内孔中,并且其底端具有锥体,锥体的底端具有丄字型柱体;丄字型柱体横向部直径与穿孔的直径对应匹配,丄字型柱体横向部置于穿孔内后进行封堵穿孔,其纵向部直径小于穿孔的直径;弹簧三的顶端插入定位套底端的固定环槽,并抵触在通过设置固定环槽形成的中部内台阶面上。其结构中流体排出通道和镶套的配合实现在流体流出通道与流体进入通道之间断开后,将阀体内的流体实现快速排出的作用。镶套的中部外台阶下方具有凹陷槽多个,且排出孔设置各个凹陷的两侧,以便于将将镶套上的中部外台阶与台阶二之间的的气体进行快速排出。

作为优选,阀体的内腔底部还插入有密封件托架,密封件托架套于管体上,密封件托架的内孔中部具有定位环体;密封件托架的内孔插入密封件,且被定位环体限制定位;且弹簧一的两端分别与定位环体的底侧面和阀体的内腔底部抵触,密封件托架上具有与流体流出通道位置对应的流体出口。其结构使得密封件的位移更加稳定可靠。

作为优选,还包括设置在阀体上的手动调节机构,手动调节机构驱动动铁芯进行向上位移使得流体流出通道与流体进入通道之间处于连通状态,或者向下位移使得流体流出通道与流体进入通道之间处于断开状态。其结构可在市电停电的情况进行手动控制阀中流体流出通道与流体进入通道之间连通或断开。

作为优选,手动调节机构包括手动调节杆和弹簧四,阀体上固定套的位置处具有套筒;手动调节杆插入套筒内的安装通道中,其底端面具有相对应的两个边沿位置处具有凸块,两凸块的侧部具有倾斜方向一致的斜面一,套筒的安装通道底部和镶套顶部的环槽侧壁具有通孔,固定套周侧处凸环的上边沿和下边沿均设置斜面二,套筒的安装通道底部具有定位柱,弹簧四的一端套于定位柱上,弹簧四的另一端与手动调节杆的底端抵触,一凸块和固定套周侧的凸环均与通孔对应,手动调节杆的周侧具有卡位环槽,套筒上位于卡位环槽的位置处定位固定有卡位杆,卡位杆插入卡位环槽内,套筒的内孔侧壁具有限位长槽,手动调节杆的侧壁具有与限位长槽位置对应的限位条,且手动调节杆下移后限位条插入限位长槽内。其结构使得手动控制流体流出通道与流体进入通道连通或断开更加稳定可靠,提升使用性能;其中手动调节杆的外周侧与套筒的内侧壁之间用o型密封圈密封,凸环的上沿边斜面二的长度长于凸环的下沿边长度,手动调节杆的顶端具有凹槽,便于旋转手动调节杆。

本发明所设计的电磁控制阀,利用断电后仍然保持流体流出通道与流体进入通道之间连通或断开的技术,使得在使用过程中电磁控制阀耗电量大幅度下降,达到节约电能源消耗的目的。

另外,断电保持的电磁控制装置的功能亦能应用在一些不允许普通电磁阀意外断电后产生误动作的场合,以及应用在产品昂贵、运动机构涉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场合;电磁阀如果由于意外断电产生误动作,将会导致产品损坏或者一些安全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三);

图4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四);

图5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五);

图6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六);

图7是的整体结构爆炸视图(一);

图8是的镶套结构示意图;

图9是的密封件托架结构示意图;

图10是的手动调节杆结构示意图;

图11是的动铁芯停止不动的示意图(一);

图12是的动铁芯停止不动的示意图(二);

图13是的两铁芯吸合的示意图(一);

图14是的两铁芯吸合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图14所示,本实施例所描述的电磁控制装置2包括壳体21、以及置于壳体21的安装通道内的导磁体22、工字型绝缘柱体23、动铁芯26、静铁芯25和环形永磁铁27;工字型绝缘柱体23定位在导磁体22的内腔中,其纵向部的内孔中定位静铁芯25,其纵向部外周侧缠绕有线圈24,线圈24与导磁体22的内腔侧壁存有间距,静铁芯25的顶端和工字型绝缘柱体23的顶端与导磁体22的内腔顶部侧壁接触后固定;工字型绝缘柱体23的底端贴合有环形永磁铁27,静铁芯25的底端和动铁芯26的顶端均插入在环形永磁铁27的内孔中;且动铁芯26底端与动铁芯4的顶端相互连接。环形永磁铁采用强磁,导磁体的截面呈冂字形状,并且嵌入固定在壳体内环绕设置在安装通道周侧的冂字形嵌槽211内,且工字型绝缘柱体顶部与导磁体之间通过o型密封圈100进行密封;而且环形永磁铁的内孔侧壁分别与静铁芯的底端侧壁和动铁芯的顶端侧壁存有间隙,且壳体的安装通道底端与阀体的内腔顶端面进行密封固定。

控制装置侧部线路板上的插接头3为三针插接头,当三针插接头的第一针a和第二针b通电时,线路板工作,给以线圈正向电流,此时通电线圈产生磁场与永磁磁场相同,磁场叠加,动静铁芯之间产生磁力相互吸合,动铁芯向上运动,直至动静铁芯互相吸合,在动铁芯向上运动时,通电到铁芯互相吸合用时m毫秒,m+毫秒后断电,线圈产生的磁场消失,然而在永磁环的具有磁力使得动静铁芯仍然具有磁力,因此保持相互吸合的状态。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定位套20,定位套20的一端贴合在环形永磁铁27的一侧面,且动铁芯26插入在定位套20的内通道中;工字型绝缘柱体23的底端延伸有密封套231,密封套231的外侧与壳体21的安装通道内壁贴合,且环形永磁铁27的外周侧与定位套20的外周侧均与密封套231的内孔侧壁贴合;定位套20的底端外周侧具有定位环201,密封套231的底端口内侧具有定位环槽2311,定位环插入定位环槽内进行限位,密封套23的底端面与阀体1上内腔10上端口处的密封圈抵触。其使得经过安装电磁控制装置后,阀的密封性能更佳。工字型绝缘柱体和密封套两者相互结合构成一体式结构,且均由塑料等材质制成。

基于上述的电磁控制装置而形成的某一作为电磁控制阀的技术方案,包括阀体1、以及安装在阀体1上的电磁控制装置2,阀体1上具有流体进入通道11和流体流出通道12,阀体1的内腔中具有动铁芯4,电磁控制装置2通电后驱动动铁芯4动作使流体流出通道12与流体进入通道11之间处于连通或断开状态,在流体流出通道12与流体进入通道11之间处于连通或断开状态下电磁控制装置2断电后动铁芯4停止动作,而流体流出通道12与流体进入通道11之间仍然保持连通或断开状态。

上述中的动铁芯26安装在阀体1内的具体结构,阀体1的内腔底部具有与流体进入通道11连通的管体103,管体103上套有弹簧一7;动铁芯26的底端封堵在管体103的端口处,弹簧一7的两端分别与动铁芯26底端和阀体1的内腔底面抵触;动铁芯26上具有凸环432的位置处套有弹簧三9,弹簧三9的两端分别定位套20的底端和动铁芯26周侧的凸环侧面抵触。弹簧三中所产生的拉伸力主要用于使得两铁芯吸合后进行分开;弹簧一的拉伸力主要用于将密封件进行顶起。

上述中的动铁芯26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铁芯棒262和推杆,推杆的底端封堵在管体103的端口处,弹簧一7的两端分别与推杆的底端面和阀体1的内腔底面抵触,推杆的底端位置处设置流体流出通道11和流体进入通道12,推杆的顶端与铁芯棒262的底端固定相连,弹簧三9的两端分别定位套20的底端和推杆周侧的凸环432侧面抵触。推杆的顶端与铁芯棒之间的还可采用插套式过盈配合固定。

上述中的推杆包括活动杆41和密封件42,活动杆41的顶端插入铁芯棒262底端的插槽261内,铁芯棒262的底端连接固定有固定套43,固定套43的内孔底端侧壁具有限位环体431,限位环体431与铁芯棒262的底端抵触,且活动杆41顶部的周侧台阶限位在限位环体431和插槽261的槽底之间,活动杆41的顶端具有定位槽412,定位槽412内具有弹簧二8,弹簧二8的两端分别与定位槽412的槽底和插槽261的槽底抵触,密封件42抵触在管体103的端口处,且活动杆41的底端抵触在密封件42上,阀体1内密封件42的位置处设置流体流出通道12和流体进入通道11。其结构中弹簧二采用硬质弹簧,使得铁芯棒顶端与活动杆底端之间的长度尺寸精度更高,并且便于组装,以及加工成型。其中还可实现铁芯棒与推杆两者结合为一体是结构。其结构的分体式的设置基于镶套中的穿孔直径小于镶套内的内孔直径的结构设计,来便于推杆安装在镶套30的穿孔305中。

阀体1上设有流体排出通道13;阀体1的内腔10侧壁上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台阶一101和台阶二102,阀体1的内腔10中插入镶套30;镶套30的底端抵触在台阶二102上,其中部的外台阶面303限位在台阶一101上;镶套30的顶端插入定位环槽2311内后与定位套20的底端面抵触,且固定套43、铁芯棒262的底端、活动杆41的顶端、弹簧二8和弹簧三9均设置在镶套30顶部的环槽301内,且固定套43被镶套30顶部通过环槽301形成的中部内台阶面302进行限位,镶套30的底部周侧具有与流体排出通道13对应的排出孔307;镶套30的底端具有凹陷304,并且设有与镶套30的内孔连通的穿孔305;活动杆41的底端插入镶套30的内孔中,并且其底端具有锥体411,锥体411的底端具有丄字型柱体4111;丄字型柱体4111横向部直径与穿孔305的直径对应匹配,丄字型柱体4111横向部置于穿孔305内后密封件进行封堵穿孔305,其纵向部直径小于穿孔的直径;弹簧三9的顶端插入定位套20底端的固定环槽202,并抵触在通过设置固定环槽202形成的中部内台阶面上。流体排出通道主要用于将镶套上的中部外台阶与台阶二之间的的气体进行快速排出(流体进入通道和流体流出通道断开后,流体进入通道和流体流出通道均关闭),在镶套30的底端侧壁套箍有o型密封圈100,以增加阀的密封性。镶套的中部外台阶下方具有凹陷槽304多个,且排出孔307设置各个凹陷槽304的两侧,以便于将将镶套上的中部外台阶与台阶二之间的的气体进行快速排出。锥体、推杆和丄字型柱体相互结合构成一体式结构。

基于上述,本实施例中的电磁控制阀,在上述中的流体为气体的情况下:

初始状态(未通电状态):永磁铁产生的磁场磁化了铁芯棒和静铁芯,使得未吸合状态的铁芯棒和静铁芯(间距为s)之间有相互磁力f1,铁芯棒又受到了弹簧力f2和弹簧力f3的作用,而此时f2>f1+f3,铁芯棒不动,阀体上流体进入通道的管体端口处于关闭状态;(如图11和如图12所示)

线路板上的插接头3为三针插接头,当三针插接头的第一针a和第二针b通电时,线路板工作,给以线圈正向电流,此时通电线圈产生磁场与永磁磁场相同,磁场叠加,铁芯棒和静铁芯之间磁力增大为f1’(如图12),此时f2(弹簧三弹簧力)<f1’(铁芯磁力)+f3(弹簧一的弹簧力),铁芯棒向上运动,直至铁芯棒和静铁芯互相吸合,在铁芯棒向上运动时,由于弹簧力f3的作用,密封件也向上运动,推杆同步向上运动,此时密封件也向上运动,使得密封件上端面封堵穿孔,使得流体进入通道处的管体端口打开,流体排出通道关闭;

通电到铁芯互相吸合用时m毫秒,m+毫秒后断电,线圈产生的磁场消失,此时两铁芯之间的吸引力为f1”,又由于铁芯之间距离为零,f1”较大,f1”>f2(弹簧三的弹簧力),铁芯依然处于吸合状态,阀口依然保持开启;一段时间(x)后,当需要关闭流体进入通道处的管体端口时,给三针插接头的第一针a和第二针c进行通电,线路板工作,给以线圈反向电流,此时通电线圈产生磁场与永磁磁场相反,磁场消减,铁芯棒和静铁芯之间磁力减小为f1-3,如图6,f2>f1-3,于是铁芯开始向下运动,运动小量行程后,推杆上的丄字型柱开始接触密封件,此时增加f3的作用力(弹簧一的弹簧力),但f2仍大于其余反向力之和,铁芯棒继续向下运动,直至流体进入通道的管体端口关闭,此过程耗时n毫秒,n+毫秒后断电,阀体保持在初始状态,至此一个工作循环结束,总工作时长(m+)+x+(n+),总能耗时长(m+)+(n+),其中m+和n+均为毫秒级别,x有可能是毫秒,有可能是秒,也有可能是分钟亦或小时甚至更长,当x越长时,能耗节省的就越多;(如图13和图14所示)

上述中根据结构设计在流体排出通道关闭后,流体进入通道处的管体端口打开;流体进入通道处的管体端口关闭后,流体排出通道打开(推杆底端处丄字型柱体的横向部移出穿孔,密封件离开穿孔的下端口,且密封件下端面封堵管体的上端口),且阀体内残留的流体从流体排出通道快速排出;活动杆、壳体、阀体和镶套也可均由塑料或不锈钢等材质制成,密封件可以是密封橡胶块。

本实施例中,静铁芯25与导磁体22进行固定的结构为:静铁芯的顶部具有定位柱251,导磁体22的顶部具有定位孔221,定位柱插入定位孔内后过盈配合固定。经该结构的连接固定,使得静铁芯的导磁性能更佳,而且结构更加稳定可靠。

本实施例中,阀体1的内腔10底部还插入有密封件托架40,密封件托架40套于管体103上,密封件托架40的内孔中部具有定位环体401;密封件托架的内孔插入密封件,且被定位环体限制定位;且弹簧一7的两端分别与定位环体401的底侧面和阀体1的内腔10底部抵触,密封件托架40上具有与流体流出通道12位置对应的流体出口。其中弹簧一在将密封件顶起后,密封件托架也被顶起,在这种情况下流体出口与密封件托架的内内孔连通。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在阀体1上的手动调节机构6,手动调节机构驱动动铁芯进行向上位移使得流体流出通道与流体进入通道之间处于连通状态,或者向下位移使得流体流出通道与流体进入通道之间处于断开状态。手动调节机构6包括手动调节杆61和弹簧四64,阀体1上固定套43的位置处具有套筒66;手动调节杆61插入套筒66内的安装通道中,其底端面具有相对应的两个边沿位置处具有凸块612,两凸块612的侧部具有倾斜方向一致的斜面一6121,套筒66的安装通道底部和镶套30顶部的环槽侧壁具有通孔63,固定套43周侧处凸环432的上边沿和下边沿均设置斜面二4321,套筒66的安装通道底部具有定位柱62,弹簧四64的一端套于定位柱62上,弹簧四64的另一端与手动调节杆61的底端抵触,一凸块612和固定套43周侧的凸环432均与通孔63对应,手动调节杆61的周侧具有卡位环槽614,套筒66上位于卡位环槽614的位置处定位固定有卡位杆68,卡位杆68插入卡位环槽614内,套筒66的内孔侧壁具有限位长槽67,手动调节杆61的侧壁具有与限位长槽67位置对应的限位条615,且手动调节杆下移后限位条插入限位长槽内进行限位。其中手动调节杆的外周侧与套筒的内侧壁之间用o型密封圈100密封,凸环的上沿边斜面二的长度长于凸环的下沿边长度。

上述中,在市电停电的情况进行手动控制阀中流体流出通道与流体进入通道之间连通时,两凸块的斜面一朝上,然后按动手动调节杆往阀体的内孔方向进行移动,促使凸块通过斜面一形成的尖端部贯穿通孔后插入固定套上的限位凸环底面与镶套的中部内台阶面之间,且斜面二与凸环的下沿边斜面一接触后,继续手动促使手动调节向阀体的内腔移动,从而在此位移的过程中通过斜面二的作用使得固定套上的限位凸环底面与镶套的中部内台阶面之间的距离持续扩大,直至无法扩大位置,在扩大的过程中推杆和动铁芯也持续上移,而密封件在弹簧三的作用下也向上顶起,从而流体进入通道的管体端口打开,待推杆和动铁芯无法上移后,密封件打开流体进入通道的管体端口最大,从而实现流体进入通道与流体流出通道进行手动控制连通,而且动铁芯和静铁芯在永磁铁的作用下产生磁力,从而相互两铁芯相互吸合,纵使在没有电的情况下保持两铁芯吸合状态,流体进入通道与流体流出通道也保持连通(两铁芯吸合后弹簧力小于两铁芯之间的磁吸力)。

进行手动控制阀中流体流出通道与流体进入通道之间断开时,手动调节杆的顶端具有凹槽,利用凹槽将手动调节杆进行旋转,旋转至凸块的斜面一朝下,然后按动手动调节杆往阀体的内孔方向进行移动,促使凸块通过斜面一形成的尖端部贯穿通孔后斜面一与斜面二贴合,然后继续手动促使手动调节向阀体的内腔移动,从而在此位移的过程中通过斜面二的作用使得固定套上的限位凸环底面与镶套的中部内台阶面之间的距离持续缩小,直至无法缩小,在缩小的过程中,推杆和动铁芯也持续下移,而密封件与丄字型柱体的横向部底面接触,在推杆的下移过程中密封件也下移,弹簧三被压缩,从而流体进入通道的管体端口被封堵,从而实现流体进入通道与流体流出通道进行手动控制断开,而且在弹簧一和弹簧二的作用下持续保持断开状态(两铁芯分开后弹簧力大于两铁芯之间的磁吸力)。

上述中的弹簧四在手动调节杆朝向阀体的内腔位移后实现自动复位的作用,卡位杆对手动调节杆进行限位;手动调节杆可以是塑料和不锈钢等材质制成。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