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动控制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30744发布日期:2021-04-20 13:28阅读:76来源:国知局
联动控制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电器开关技术领域与卫浴出水开关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联动控制机构。


背景技术:

2.电器开关技术领域的专利号201510646759.1一种按键开关、卫浴出水开关技术领域的本发明人以前发明的专利号201420587925.6出水阀控制机构,它们中都有联动机构,任何一个按键按下时可以使已经下按的按键弹起,要使所有按键弹起时,需要按一个专用键,如常用的电风扇按键当要关闭风扇时,就只能按停止键,而不能按当时开启的那个键,所以电风扇按键的设计一般都是三个风速档位键与一个停止键;专利号201420587925.6出水阀控制机构中,设置有启动钮与关闭钮,启动钮与关闭钮是不同功能的二个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需要专用的停止键,同一个按键既可以开又可以关的联动控制机构。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出水阀联动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至少二个控制体、至少二个控制件、控制板、至少一个回复弹簧;所述主体上有至少二个控制体位、至少二个控制件位、控制板位、至少一个回复弹簧位,所述控制体上有控制钮、控制头、上控制凸、下控制凸,所述控制板上有至少二个控制钩、至少二个斜面、至少二个脱钩槽、至少二个限位槽;
5.所述控制体在所述控制体位,所述控制板在所述控制板位,所述控制件在所述控制件位且在所述上控制凸与所述下控制凸之间,所述回复弹簧在所述回复弹簧位;
6.作为本发明的出水阀联动控制机构的改进,其进一步的特征是:包括至少二个控制弹簧;
7.作为本发明的出水阀联动控制机构的改进,其进一步的特征是:包括第一控制体、第二控制体、第一控制件、第二控制件、第一控制弹簧、第二控制弹簧;
8.所述控制板上有第一控制钩、第二控制钩、第一斜面、第二斜面、第一脱钩槽、第二脱钩槽、第一限位槽、第二限位槽;
9.所述第一控制体上有第一控制钮、第一控制头、第一上控制凸、第一下控制凸;
10.所述第二控制体上有第二控制钮、第二控制头、第二上控制凸、第二下控制凸;
11.所述主体上有第一控制体位、第二控制体位、第一控制件位、第二控制件位、第一控制弹簧位、第二控制弹簧位;
12.所述第一控制体在所述第一控制体位,所述第二控制体在所述第二控制体位,所述第一控制件在所述第一控制件位且在所述第一上控制凸与所述第一下控制凸之间,所述第二控制件在所述第二控制件位且在所述第二上控制凸与所述第二下控制凸之间,所述第一控制弹簧在所述第一控制弹簧位,所述第二控制弹簧在所述第二控制弹簧位;
13.当外力作用在所述第一控制钮上使所述第一控制体下移时,所述第一控制弹簧被压缩,所述第一控制头推动所述第一控制钩使所述控制板移动,所述回复弹簧被压缩,下移到一定位置时,所述第一控制钩勾住所述第一控制头,所述回复弹簧伸展;
14.外力作用在所述第二控制钮上使所述第二控制体下移时,所述第二控制弹簧被压缩,所述第二控制头推动所述第二控制钩使所述控制板移动,所述回复弹簧被再次压缩,所述控制板移动到一定位置时,所述第一控制头脱离所述第一控制钩,所述第一控制弹簧伸展,所述第一控制体上移,同时所述第二控制钩勾住所述第二控制头;
15.外力继续作用在所述第二控制钮上使所述第二控制体继续下移时,所述第二控制弹簧被继续压缩,所述第二控制头推动所述第二斜面使所述控制板再次移动,所述回复弹簧被再次压缩,所述第二控制体下移到一定位置时,所述第二上控制凸推动所述第二控制件下移,且使所述第二控制件下移到所述第二限位槽中,所述回复弹簧被压缩固定,同时所述第二控制头下移到所述第二脱钩槽中;
16.当所述第二控制钮失去外力作用时,所述第二控制弹簧伸展,所述第二控制体上移,当所述第二控制头上移到高于所述第二控制钩时,所述第二下控制凸推动所述第二控制件上移,所述第二控制件离开所述第二限位槽,所述回复弹簧伸展,所述第二控制钮在所述第二控制弹簧的作用下恢复初始状态。
1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电器开关领域与卫浴出水开关领域的控制机构的表面外观设计更加简洁。
附图说明
18.图1a是本发明的第一控制体的示意图。
19.图1b是本发明的第二控制体的示意图。
20.图2a是本发明的第一控制件的示意图。
21.图2b是本发明的第二控制件的示意图。
22.图3是本发明的控制板的示意图。
23.图4是本发明的主体的示意图。
24.图5是本发明的初始状态的示意图。
25.图6是本发明的第一控制体下移状态的示意图。
26.图7是本发明的第二控制体下移时第一控制头脱离第一控制钩时的示意图。
27.图8是本发明的第二控制体下移第一控制体上移时的示意图。
28.图9是本发明的第二控制体继续下移使第二控制件下移到第二限位槽中时的示意图。
29.图10是本发明的第二控制体上移使第二控制头上移到高于第二控制钩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0.参阅图1a,第一控制体1a上有第一控制钮2a、第一控制头3a、第一上控制凸4a、第一下控制凸5a;
31.参阅图1b,第二控制体1b上有第二控制钮2b、第二控制头3b、第二上控制凸4b、第
二下控制凸5b;
32.参阅图3,控制板7上有第一控制钩8a、第二控制钩8b、第一斜面9a、第二斜面9b、第一脱钩槽10a、第二脱钩槽10b、第一限位槽11a、第二限位槽11b;
33.参阅图4,主体12上有第一控制体位13a、第二控制体位13b、第一控制件位14a、第二控制件位14b、第一控制弹簧位15a、第二控制弹簧位15b、控制板位16、回复弹簧位17;
34.参阅图1a至图10,第一控制体1a在第一控制体位13a,第二控制体1b在第二控制体位13b,第一控制件6a在第一控制件位14a且在第一上控制凸4a与第一下控制凸5a之间,第二控制件6b在第二控制件位14b且在第二上控制凸4b与第二下控制凸5b之间,控制板7在控制板位16,第一控制弹簧18a在第一控制弹簧位15a,第二控制弹簧18b在第二控制弹簧位15b,回复弹簧19在回复弹簧位17;
35.当外力作用在第一控制钮2a上使第一控制体1a下移时,第一控制弹簧18a被压缩,第一控制头3a推动第一控制钩8a使控制板7移动,回复弹簧19被压缩,下移到一定位置时,第一控制钩8a勾住第一控制头3a,回复弹簧19伸展,如图6所示;
36.外力作用在第二控制钮2b上使第二控制体1b下移时,第二控制弹簧18b被压缩,第二控制头3b推动第二控制钩8b使控制板7移动,回复弹簧19被再次压缩,控制板7移动到一定位置时,第一控制头3a脱离第一控制钩8a,如图7所示,第一控制弹簧18a伸展,第一控制体1a上移,同时第二控制钩8b勾住第二控制头3b,如图8所示;
37.外力继续作用在第二控制钮2b上使第二控制体1b继续下移时,第二控制弹簧18b被继续压缩,第二控制头3b推动第二斜面9b使控制板7再次移动,回复弹簧19被再次压缩,第二控制体1b下移到一定位置时,第二上控制凸4b推动第二控制件6b下移,且使第二控制件6b下移到第二限位槽11b中,回复弹簧19被压缩固定,同时第二控制头3b下移到第二脱钩槽10b中,如图9所示;
38.当第二控制钮2b失去外力作用时,第二控制弹簧18b伸展,第二控制体1b上移,当第二控制头3b上移到高于第二控制钩8b时,如图10所示,第二下控制凸5b推动第二控制件6b上移,第二控制件6b离开第二限位槽11b,回复弹簧19伸展,第二控制钮2b在第二控制弹簧18b的作用下恢复初始状态,如图5所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