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散热的盘式磁流变液阻尼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55945发布日期:2020-06-02 20:24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自动散热的盘式磁流变液阻尼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阻尼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自动散热结构的盘式磁流变液阻尼器。



背景技术:

磁流变阻尼器在减震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磁流变液阻尼器被广泛应用于汽车悬架等,因其具有可调节等优点;减震的原理就是利用磁流变液在磁场中粘度可控可调特性(即磁流变液可实现液态-半固态之间的调节变化),磁流变液在没有磁场的情况下,磁流变液呈液体状态,磁性颗粒无序排列;加了磁场后,磁流变液会呈一种半固体的状态。由于磁流变阻尼器有着响应快,可控的优点,但需要通入电流,会产生热量,且磁流变阻尼器是密封装置,不易散热,如果达不到一定的散热,容易烧坏设备。

如公开号为cn108843720a,公布日为2018.11.20的旋转式磁流变阻尼器,是一种旋转式的磁流变阻尼器,此发明通过对磁流变液阻尼通道长度的控制使阻尼器具有更宽范围的可调阻尼力矩,提高了阻尼器的适应性,但其有多处线圈,线圈散热多,且不可排出,很容易会烧坏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自动散热的盘式磁流变液阻尼器,磁流变阻尼器在工作时,内部线圈产生的热量,通过活塞的运动,将阻尼器内的空气进行流通,将热量能自动排出去,保护磁流变阻尼器不被烧坏;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自动散热的盘式磁流变液阻尼器,包括外缸体、内缸体、上盖、下盖、惯性环、旋转轴和凸轮;外缸体呈圆环形;上盖安装在外缸体的上方,下盖安装在外缸体的下方;内缸体安装在外缸体的里面;惯性环安装在内缸体内,惯性环能在内缸体内活动,且惯性环和内缸体之间有间隙,间隙为磁流变阻尼通道,磁流变阻尼通道内有磁流变液;旋转轴至上而下依次穿过上盖、内缸体、惯性环和下盖;内缸体表面绕有线圈;

内缸体和外缸体之间有空隙,为第一散热通道;

外缸体的两侧开有通孔,通孔为第二散热通道;

上盖和内缸体的上表面之间为第一活动空间;第一活动空间内安装有上密封板,上密封板将第一活动空间分割成四个活动区域,每个活动区域内安装上活塞;上活塞在活动区域内沿着上密封板之间往复运动;上盖上开有通孔,通孔为第三散热通道;第三散热通道与第一活动空间相连通;上活塞一侧连接上弹簧的一端,上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外缸体的内壁上;上活塞的另一侧与凸轮线连接;凸轮和旋转轴过盈连接

下盖和内缸的下表面之间为第二活动空间;第二活动空间内安装有下密封板,下密封板将第二活动空间分割成四个活动区域,每个活动区域内安装下活塞;下活塞在活动区域内沿着下密封板之间往复运动;下盖上开有通孔,通孔为第四散热通道;第四散热通道与第二活动空间相连通;下活塞一侧连接下弹簧的一端,下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外缸体的内壁上;下活塞的另一侧与凸轮线连接;凸轮和旋转轴过盈连接。

进一步的,外缸体两侧的通孔的中心点与线圈的中心点在同一直线上。

进一步的,上密封板呈l型。

进一步的,下密封板呈l型。

进一步的,上密封板的上部和上盖固定,上密封板的下部和内缸体的上表面固定。

进一步的,下密封板的下部和下盖固定,下密封板的上部和内缸体的下表面固定。

进一步的,第三散热通道有四个,分别与第一活动空间内的四个活动区域相通。

进一步的,第四散热通道有四个,分别与第二活动空间内的四个活动区域相通。

本发明自动散热的盘式磁流变阻尼器液,旋转轴旋转,线圈通电,惯性环在内缸体内活动,产生阻尼,同时线圈也产生一定的热量;旋转轴旋转时,上活塞和下活塞由于旋转轴的动力传递,上活塞和下活塞分别在每个活动区域里直线往复运动;当上活塞和下活塞在径向上做远离旋转轴的运动时,第三散热通道和第四散热通道吸气,第一散热通道将第一活动间空和第二活动空间内的空气传递至线圈,第二散热通道排出空气;上活塞和下活塞在径向上做靠近旋转轴的运动时,第三散热通道和第四散热通道排气,第一散热通道吸气,第二散热通道将第一散热通道吸进的空气传至第一活动空间和第二活动空间;上活塞和下活塞的往复运动带动了磁流变阻尼器的空气循环,实现了阻尼器内的散热。

本发明结构简单,根据旋转轴的转速的大小,由凸轮带动活塞的往复运动,实现了阻尼器内的空气流通,达到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自动散热的盘式磁流变阻尼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自动散热的盘式磁流变阻尼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自动散热的盘式磁流变阻尼器的第一活动空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仅供说明具体结构,该结构的规模不受实施例的限制。

参阅图1至图3,自动散热的盘式磁流变液阻尼器,包括外缸体1、内缸体2、上盖4、下盖5、惯性环3、旋转轴6和凸轮7;外缸体1呈圆环形,外缸体的两侧开有通孔,通孔的中心点与线圈9的中心点在同一直线上,通孔为第二散热通道11;上盖4安装在外缸体1的上方,下盖5安装在外缸体1的下方;内缸体2安装在外缸体1的里面,内缸体2和外缸体1之间有空隙,为第一散热通道10;惯性环3安装在内缸体2内,惯性环3能在内缸体2内活动,且惯性环3和内缸体2之间有间隙8,间隙8为磁流变阻尼通道,磁流变阻尼通道内有磁流变液;旋转轴6至上而下依次穿过上盖4、内缸体2、惯性环3和下盖5;内缸体2表面绕有线圈9;

上盖4和内缸体2的上表面之间为第一活动空间;第一活动空间内安装有上密封板12,上密封板12将第一活动空间分割成四个活动区域,每个活动区域内安装上活塞13;上活塞13在活动区域内沿着上密封板12之间做直线往复运动;上盖4上开有通孔,通孔为第三散热通道41;第三散热通道41有四个,均匀分布在上盖4上,与第一活动空间内的四个活动区域相通,上密封板12的上部和上盖4固定,上密封板12的下部和内缸体2的上表面固定。上活塞13一侧连接上弹簧14的一端,上弹簧14的另一端固定在外缸体1的内壁上;上活塞13的另一侧与凸轮7线连接;凸轮7和旋转轴6过盈连接,上密封板呈l型。

下盖5和内缸2的下表面之间为第二活动空间;第二活动空间内安装有下密封板,下密封板将第二活动空间分割成四个活动区域,每个活动区域内安装下活塞15;下活塞15在活动区域内沿着下密封板之间往复运动;下盖5上开有通孔,通孔为第四散热通道51,第四散热通道有四个,分别与第二活动空间内的四个活动区域相通。下活塞15一侧连接下弹簧16的一端,下弹簧16的另一端固定在外缸体1的内壁上;下活塞15的另一侧与凸轮7线连接;凸轮7和旋转轴6过盈连接。下密封板的下部和下盖固定,下密封板的上部和内缸体的下表面固定,下密封板呈l型。



技术特征:

1.自动散热的盘式磁流变液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缸体、内缸体、上盖、下盖、惯性环、旋转轴和凸轮;所述的外缸体呈圆环形;所述的上盖安装在外缸体的上方,所述的下盖安装在外缸体的下方;所述的内缸体安装在外缸体的里面;所述的惯性环安装在内缸体内,惯性环能在内缸体内活动且惯性环和内缸体之间有间隙,此间隙为磁流变阻尼通道,磁流变阻尼通道内有磁流变液;所述的旋转轴至上而下依次穿过所述的上盖、内缸体、惯性环和下盖;所述的内缸体表面绕有线圈;

所述的内缸体和外缸体之间有空隙,为第一散热通道;

所述的外缸体的两侧开有通孔,通孔为第二散热通道;

所述的上盖和所述的内缸体的上表面之间为第一活动空间;第一活动空间内安装有上密封板,上密封板将第一活动空间分割成四个活动区域,每个活动区域内安装上活塞;上活塞在活动区域内沿着上密封板之间做直线往复运动;所述的上盖上开有通孔,通孔为第三散热通道;第三散热通道与第一活动空间相连通;上活塞一侧连接上弹簧的一端,上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外缸体的内壁上;上活塞的另一侧与凸轮线连接;凸轮和旋转轴过盈连接;

所述的下盖和所述的内缸的下表面之间为第二活动空间;第二活动间内安装有下密封板,下密封板将第二活动空间分割成四个活动区域,每个活动区域内安装下活塞;下活塞在活动区域内沿着下密封板之间做直线往复运动;所述的下盖上开有通孔,通孔为第四散热通道;第四散热通道与第二活动空间相连通;下活塞一侧连接下弹簧的一端,下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外缸体的内壁上;下活塞的另一侧与凸轮线连接;凸轮和旋转轴过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散热的盘式磁流变液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缸体两侧的通孔,即第二散热通道,其中心点与所述的线圈的中心点在同一直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散热的盘式磁流变液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密封板呈l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散热的盘式磁流变液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密封板呈l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自动散热的盘式磁流变液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密封板的上部和上盖固定,上密封板的下部和内缸体的上表面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自动散热的盘式磁流变液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密封板的下部和下盖固定,下密封的上部和内缸体的下表面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散热的盘式磁流变液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散热通道和所述的第一活动空间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散热的盘式磁流变液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散热通道和所述的第二活动空间相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散热的盘式磁流变液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散热通道有四个,分别与第一活动空间内的四个活动区域相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散热的盘式磁流变液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四散热通道有四个,分别与第二活动空间内的四个活动区域相通。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散热的盘式磁流变阻尼器,包括外缸体、内缸体、上盖、下盖、惯性环、旋转轴和凸轮;惯性环和内缸体之间有间隙,此间隙为磁流变阻尼通道,磁流变阻尼通道内有磁流变液;内缸体和外缸体之间有空隙,为第一散热通道;外缸体的两侧开有通孔,通孔为第二散热通道;上盖上开有通孔,通孔为第三散热通道;下盖上开有通孔,通孔为第四散热通道。本发明结构简单,旋转轴旋转,凸轮带动上活塞和下活塞往复运动,通过各散热通道,将磁流变阻尼器内的空气进行循环,实现空气流通,实现了散热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青;苏双双;胡红生;娄骏彬;谢园;姜飞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嘉兴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9.11.18
技术公布日:2020.06.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