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时分布式网络监控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61556发布日期:2019-09-24 23:47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实时分布式网络监控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监控设备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实时分布式网络监控设备。



背景技术:

分布式网络监控设备是安防系统中应用最多的系统之一,目前,大多数工厂内为了防止发生盗窃或是操作意外,会在厂内和厂外进门处的墙壁或是角落上装上监控摄像头,监控设备是一种半导体成像器件,具有灵敏度高、抗强光、体积小、寿命长、抗震动等优点;但现有的防潮耐高温的监控设备,其不足之处在于防潮耐高温的监控设备在下雨天容易被雨水从外端盖和外壳的连接缝隙处进入监控设备内部,导致雨水进入或渗透进入监控设备内部,进而影响监控设备的成像和正常。因此,需提出有效的方案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实时分布式网络监控设备,迂回部使得雨水排出迅速和顺畅;防止外部雨水之间侵蚀监控设备主体,从而起到很好的防雨水作用,同时通过在连接监控设备主体与外端盖的连接缝隙处套设有密封机构,使密封圈在受压时能够稳定贴合设置,压紧环的作用是给密封圈造成一个初始压缩量,使其与被密封面充分接触,并可以通过旋转密封螺母可对密封圈的压缩量进行调节;在自由状态下,密封圈的外圈直径大于容纳腔室的内径,密封圈的内圈直径小于监控设备主体的外径,目的是使得装配后密封圈存在一定的预变形,但是由于支承环的作用,这种变形只发生在密封圈的尖端,并在其接触部位产生压力,即使不施加压紧力,密封圈也能封住一定的内压,密封螺母通过与外端盖螺纹连接并抵压压紧环,且将密封圈、支承环依次密封贴合在容纳腔室内;密封圈改变接触形状和加大接触应力,密封圈与监控设备主体以及密封套管贴合得更紧密,实现密封作用,并始终处在受压变形的状态,保证了径向始终压紧在且圈的端面始终相互压紧贴合,进而实现了监控设备主体的密封效果好,密封可靠,使得外部雨水无法通过连接的缝隙处进入监控设备主体内,有效地保护了监控设备主体,确保了监控设备主体稳定工作,提高的监控设备主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实时分布式网络监控设备,包括截面为圆柱形状的监控设备主体、连接所述监控设备主体后端的支撑柱、位于所述监控设备主体上方的遮雨片、环套设于所述监控设备主体前端的外端盖、以及套设在所述外端盖且与所述监控设备主体外圆壁上的密封连接的密封机构;

所述遮雨片为底部具有开口的半圆弧形状;

所述遮雨片包括位于所述监控设备主体上端的弯曲部、以及设于所述弯曲部底部的迂回部;

所述迂回部朝所述监控设备主体的中心轴方向弯曲,且所述迂回部的曲率半径小于所述弯曲部的曲率半径;

所述监控设备主体与所述外端盖采用螺纹连接;

所述外端盖的外圆周上开设有外螺纹;

所述密封机构包括套设在靠近所述外端盖一端的所述监控设备主体外圆周上的密封套管、位于所述密封套管内且套设所述监控设备主体外圆壁的支承环、位于所述密封套管内且套设所述监控设备主体外圆壁上密封圈、位于所述密封套管内且套设所述监控设备主体外圆壁上的压紧环、以及螺纹连接在所述外端盖上且用于抵压所述压紧环的密封螺母;

所述密封圈套设在所述外端盖与所述监控设备主体的连接缝处;

所述密封套管靠近所述外端盖的一端开设有容纳腔室;

所述密封螺母通过与所述外端盖螺纹连接并抵压所述压紧环,且将所述密封圈、所述支承环依次密封贴合在所述容纳腔室内;

所述密封圈采用V形橡胶密封圈,所述支承环靠近所述密封圈的一侧面上开设有容置所述密封圈的V形凹槽部;

所述压紧环靠近所述密封圈的一侧面上开设有贴设于所述密封圈的V形凸起部。

可选地,所述监控设备主体且靠近所述外端盖中间部位设置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通过凹槽嵌入连接在监控设备主体上。

可选地,所述迂回部两侧边通过螺栓固定贴合在所述监控设备主体上。

可选地,所述支撑柱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监控设备主体上。

可选地,所述支撑柱的底端通过螺栓连接设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通过凹槽嵌入连接在支撑柱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时分布式网络监控设备,迂回部使得雨水排出迅速和顺畅;防止外部雨水之间侵蚀监控设备主体,从而起到很好的防雨水作用,同时通过在连接监控设备主体与外端盖的连接缝隙处套设有密封机构,使密封圈在受压时能够稳定贴合设置,压紧环的作用是给密封圈造成一个初始压缩量,使其与被密封面充分接触,并可以通过旋转密封螺母可对密封圈的压缩量进行调节;在自由状态下,密封圈的外圈直径大于容纳腔室的内径,密封圈的内圈直径小于监控设备主体的外径,目的是使得装配后密封圈存在一定的预变形,但是由于支承环的作用,这种变形只发生在密封圈的尖端,并在其接触部位产生压力,即使不施加压紧力,密封圈也能封住一定的内压,密封螺母通过与外端盖螺纹连接并抵压压紧环,且将密封圈、支承环依次密封贴合在容纳腔室内;密封圈改变接触形状和加大接触应力,密封圈与监控设备主体以及密封套管贴合得更紧密,实现密封作用,并始终处在受压变形的状态,保证了径向始终压紧在且圈的端面始终相互压紧贴合,进而实现了监控设备主体的密封效果好,密封可靠,使得外部雨水无法通过连接的缝隙处进入监控设备主体内,有效地保护了监控设备主体,确保了监控设备主体稳定工作,提高的监控设备主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实时分布式网络监控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遮雨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密封机构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1、监控设备主体;2、支撑柱;3、遮雨片;4、外端盖;5、密封机构;6、支撑台;31、弯曲部;32、迂回部;51、密封套管;52、支承环;53、密封圈;54、压紧环;55、密封螺母;511、容纳腔室;521、V形凹槽部;541、V形凹槽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3所示,一种实时分布式网络监控设备,包括截面为圆柱形状的监控设备主体1、连接监控设备主体1后端的支撑柱2、位于监控设备主体1上方的遮雨片3、环套设于监控设备主体1前端的外端盖4、以及套设在外端盖4且与监控设备主体1外圆壁上的密封连接的密封机构5;遮雨片3为底部具有开口的半圆弧形状;遮雨片3包括位于监控设备主体1上端的弯曲部31、以及设于弯曲部31底部的迂回部32;迂回部32朝监控设备主体1的中心轴方向弯曲,且迂回部32的曲率半径小于弯曲部31的曲率半径;监控设备主体1与外端盖4采用螺纹连接;外端盖4的外圆周上开设有外螺纹;密封机构5包括套设在靠近外端盖4一端的监控设备主体1外圆周上的密封套管51、位于密封套管51内且套设监控设备主体1外圆壁的支承环52、位于密封套管51内且套设监控设备主体1外圆壁上密封圈53、位于密封套管51内且套设监控设备主体1外圆壁上的压紧环54、以及螺纹连接在外端盖4上且用于抵压压紧环54的密封螺母55;密封圈53套设在外端盖4与监控设备主体1的连接缝处;密封套管51靠近外端盖4的一端开设有容纳腔室511;密封螺母55通过与外端盖4螺纹连接并抵压压紧环54,且将密封圈53、支承环52依次密封贴合在容纳腔室511内;密封圈53采用V形橡胶密封圈,支承环52靠近密封圈53的一侧面上开设有容置密封圈53的V形凹槽部521;压紧环54靠近密封圈53的一侧面上开设有贴设于密封圈53的V形凸起部541。

以上实施,具体来说,包括截面为圆柱形状的监控设备主体1、连接监控设备主体1后端的支撑柱2、位于监控设备主体1上方的遮雨片3、环套设于监控设备主体1前端的外端盖4,监控设备主体1与外端盖4采用螺纹连接;外端盖4的外圆周上开设有外螺纹;支撑柱2顶端设置朝向监控设备主体1方向的折弯部,折弯部的一端与外端盖4固定贴合,从而实现更好地将监控设备主体1连接在支撑柱2的上端,另外支撑柱2的底端通过螺栓连接在室内的墙体上,确保监控设备主体1的安装的稳定性,当遇到下雨天或潮水天气时,遮雨片3可以为监控设备主体1遮挡外部雨水,具体地,遮雨片3为底部具有开口的半圆弧形状;遮雨片3包括位于监控设备主体1上端的弯曲部31、以及设于弯曲部31底部的迂回部32;迂回部32朝监控设备主体1的中心轴方向弯曲,且迂回部32的曲率半径小于弯曲部31的曲率半径;弯曲部31的设置使得底部与监控设备主体1形成一定的空间,并用于安装密封机构5;迂回部32与弯曲部31设计为一体式折弯形成,并将迂回部32的曲率半径小于弯曲部31的曲率半径,便于迂回部32与监控设备主体1的外圆壁固定连接,同时经过迂回部32的雨水不容易被附着,使得弯曲部31的上的雨水排出迅速和顺畅;防止外部雨水之间侵蚀监控设备主体1,从而起到很好的防雨水作用,同时通过在连接监控设备主体1与外端盖4的连接缝隙处套设有密封机构5,具体地,密封机构5包括套设在靠近外端盖4一端的监控设备主体1外圆周上的密封套管51、位于密封套管51内且套设监控设备主体1外圆壁的支承环52、位于密封套管51内且套设监控设备主体1外圆壁上密封圈53、位于密封套管51内且套设监控设备主体1外圆壁上的压紧环54、以及螺纹连接在外端盖4上且用于抵压压紧环54的密封螺母55;密封圈53套设在外端盖4与监控设备主体1的连接缝处;密封套管51靠近外端盖4的一端开设有容纳腔室511;密封螺母55通过与外端盖4螺纹连接并抵压压紧环54,且将密封圈53、支承环52依次密封贴合在容纳腔室511内;密封圈53采用V形橡胶密封圈,支承环52靠近密封圈53的一侧面上开设有容置密封圈53的V形凹槽部521;压紧环54靠近密封圈53的一侧面上开设有贴设于密封圈53的V形凸起部541。具体的阻水和密封原理为,密封圈53的标准夹角为90°,采用橡胶材质制成,使得其断面厚而结实、尺寸精确;V形凹槽部521凹形角和密封圈53相同(90°)或稍大,使密封圈53在受压时能够稳定贴合设置,压紧环54的作用是给密封圈53造成一个初始压缩量,使其与被密封面充分接触,并可以通过旋转密封螺母55可对密封圈53的压缩量进行调节。在自由状态下,密封圈53的外圈直径大于容纳腔室511的内径,密封圈53的内圈直径小于监控设备主体1的外径,目的是使得装配后密封圈53存在一定的预变形,但是由于支承环52的作用,这种变形只发生在密封圈53的尖端,并在其接触部位产生压力,即使不施加压紧力,密封圈53也能封住一定的内压,密封螺母55通过与外端盖4螺纹连接并抵压压紧环54,且将密封圈53、支承环52依次密封贴合在容纳腔室511内;密封圈53改变接触形状和加大接触应力,密封圈53与监控设备主体1以及密封套管51贴合得更紧密,实现密封作用,并始终处在受压变形的状态,保证了径向始终压紧在且圈的端面始终相互压紧贴合,进而实现了监控设备主体1的密封效果好,密封可靠,使得外部雨水无法通过连接的缝隙处进入监控设备主体1内,有效地保护了监控设备主体1,确保了监控设备主体1稳定工作,提高的监控设备主体1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可选地,监控设备主体1且靠近外端盖4中间部位设置有摄像头,摄像头通过凹槽嵌入连接在监控设备主体1上。

可选地,迂回部32两侧边通过螺栓固定贴合在监控设备主体1上。

可选地,支撑柱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监控设备主体1上。

可选地,支撑柱2的底端通过螺栓连接设有支撑台6,支撑台6通过凹槽嵌入连接在支撑柱2上。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他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